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卷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5165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卷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卷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卷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卷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卷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卷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卷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卷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卷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卷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卷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卷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卷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卷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卷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卷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卷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秦代太尉为虚职,位列“三公”,但无实权,故A项错误;

宋代参知政事之职相当于副宰相,地位较高,位高权重,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

明代内阁仅备顾问,协理奏章,有票拟的权利,位低权轻,无决策权,与中朝有决策权,位低权重不同,故C项错误;

清代军机处为中枢权力机关,官员无品级俸禄,地位较低,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5.赵世瑜《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里写到:

“开窗见河,出门过桥”的江南水乡双林镇,元明以来,史载“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

吴、越、阂、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

五月载银而至,委积如瓦砾。

”“吾镇之乡村无不栽桑”,“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绞线,常出市买丝卖绢”。

外来商人形成规模,出现了泾县会馆、宁绍会馆等。

随着外来定居的商人通过家族繁衍和科举考试成为本地的缙绅,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都较前大为减淡。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双林镇:

①农业和手工业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

②商帮、会馆对促进市镇发展作用大;

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④外来商人融入当地社会,基层社会关系变动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考查学生运用正确解读材料和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吾镇之乡村无不栽桑”,“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绞线,常出市买丝卖绢”可知①正确;

“外来商人形成规模,出现了泾县会馆、宁绍会馆等”可知②正确;

“随着外来定居的商人通过家族繁衍和科举考试成为本地的缙绅,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都较前大为减淡”可知③正确;

③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出现雇佣关系,材料中无从体现,故③错误。

所以选C.①②④

6.有学者认为: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

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即要求人“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这说明程朱理学

A.重在经世致用B.蔑视君主权威C.追求普遍真理D.实质虚伪教条

【解析】考查理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中“朱熹认为当时国

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他提出:

要求人“推

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可见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具有务实倾向。

故选A

7.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定五色旗为国旗;

孙中山称: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这旨在强调

A.民族认同高于国家认同B.弘扬民族精神维护民国

C.国家认同高于族群认同D.只联合五民族共创共和

解析:

很显然,五色旗就要把当时五大民族统一于中华民国之下,形成真正统一的中华民族。

所以强调国家认同高于原有族群的认同。

A、B两项都忽略了材料的关系,出现颠倒的认识,D项表述绝对化。

答案:

C

8.读《1832~1935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年份

贵族阁员

非贵族阁员

1832~1866

64

36

1867~1884

35

23

1885~1905

40

29

1906~1916

25

26

1918~1935

82

A.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使贵族数量减少B.英国政治变革呈现出渐进式特征

C.英国内阁权力随贵族数量变化而调整D.工业化进程决定英国贵族的地位

表格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数据表明贵族的数量在增加,故A项错误;

总体上看,内阁中贵族数量减少,非贵族数量增加,中间出现曲折波动,并且经历的时间超过一百年,由此表明英国政治变革的渐进性,故B项正确;

材料未显示内阁权力的变化,故C项错误;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阁中贵族的数量在第三阶段增加,第四阶段减少,说明工业革命并不能决定贵族的地位,故D项错误。

B

9.有学生在查阅资料日本投降资料时,找到一份报纸,(中央社东京一日路透电):

日本帝国大本营遵麦克阿瑟元帅之训令,通令国内外之各日军司令┉向盟军司令无条件投降。

中国方面(东三省方面者在外)及台湾、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之日军,将向蒋委员长投降。

据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持续时间最长

③世界人民的团结合作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因素

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抗日战争的意义。

材料中无法获得②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持续时间最长和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因素。

所以选C。

10.白吉尔在《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年)》中说:

“……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在辛亥革命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②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资近代企业

③欧美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④中华民国政府扶持民族工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了1911年—1937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相关史实,根据所学可知,①②④项符合这一时期特点,第③项“欧美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只在一战期间,一战结束后列强又卷土重来,所以这一说法不符合1911年—1937年这一时段。

所以选B。

11.江西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在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下列中国革命的史实发生在江西省的有

①武昌起义②收回九江英租界③南昌起义④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某法律条文“国家依法保护台湾同胞投资者的投资、投资收益和其他合法权益。

台湾同胞投资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下列关于该法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法律颁布于1978年B.推动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

C.推动“一国两制”提出D.有利于台湾问题根本解决

13.民盟主席张澜在某次会议上发言指出:

“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

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

”这文中的“它”应该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新民主主义论》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解析】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与材料的解读能力。

从试题材料中明确一个重要信息是张澜:

民盟主席,民主人士;

第二个是新中国成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颁布的,是新中国的临时宪法,是新中国政权建设的法律依据。

故B项正确符合题意。

14.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为解决这一矛盾,当时中央政府

A.优先发展重工业B.变革生产关系C.开展大跃进D.调整国民经济比例

【解析】考查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新中国初期,传统农业的落后导致农产品供给短缺,农村市场需求不足,从而制约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

.为改变这种状况,党和政府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变革生产关系,走集体化道路,实行公有制,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其它几项均不直接针对农业采取的举措。

15.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对1950~2005年中美两国双边关系进行了定量测量,测量结果如下图。

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时期的出现主要缘于

A.中美建交,中国对外开放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D.美国放弃了称霸全球战略

【解题思路点拨】学会读图表,从图表中分析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的分析也是常见的历史考查方式,从图中可以看出,中美关系良性发展波动最小时期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联系所学可以得出,A项正确。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美两国外交关系发展的因素还得从自身问题出发,B项不是主要因素,排除。

C、D两项都是站在美国一方的角度出发,但中美关系取决于双方的变化,并且美国此时也没有放弃称霸的计划,均排除。

16.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形成组合体飞行了33天,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飞行,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国际航天舞台上的地位。

标志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科技成果是

 

【解题思路点拨】此题属于识记型的考查类型,但立意直面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根据所学,“神舟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故而此题答案为C。

17.在思维水平上运用概念是指运用概念对事物进行判断、推理或将概念进行重新改组,以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

以下概念“人类自我意识”、“人文精神”、“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可以推导出的历史概念是()

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18.诺拉斯在《英国产业革命史论》中提到:

所谓工业革命,其中包括六个相互关联的大变化和发展,即机器制造业的发展、铸铁业的革命、纺织机械的运用、化学工业的创制、煤炭工业的发达和交通手段的进步。

下列人物的创造或发明不属于诺拉斯论述的是()

A.莱特兄弟B.哈格里夫斯C.阿克莱特D.瓦特

19.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统治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当时民主政治的表现有()

A.颁布解负令使债务奴隶重获人身自由

B.五百人会议可对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

C.开始实行陶片放逐法进行政治的监督

D.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20.伏尔泰曾说: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这是因为“说话的权利”是()

A.自然赋予的B.上帝给的C.法律规定的D.君主允许的

21.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以下属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治特点的是:

A.内阁首相由国王兼任B.王室成为政治统治中心

C.君主立宪制确立D.议会对内阁负责

【答案】C

【出题意图解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历来高考的热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理解。

题中,下院多数党领袖居内阁大臣之首,是实际上的首相,故A错误;

光荣革命后,国王权利的来源是议会而不是神,议会是权利中心,是政治统治中心;

C正确;

内阁对议会负责,故D错误。

22.徐志摩在他一首著名的诗中写道:

长虫似的一条,呼吸是火焰,

一死儿往暗里闯,不顾危险,

就凭那精窄的两道,算是轨,

驮着这份重,梦一般的累坠。

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A.电车B.飞机C.火车D.轮船

【解析出题意图】用文学作品为材料来出题,成为近年来出题者热衷的方式。

徐志摩是高中生非常熟悉的诗人,学生的做题心理会比较热情。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在诗中“长虫似的一条”,说明交通工具形体瘦长,“精窄的两道,算是轨”,说明有轨道才能前进,排除飞机、轮船;

“呼吸是火焰”,说明需要燃烧燃料,火车烟囱冒烟正像是呼吸的状态,故火车正确;

电车不需要燃烧燃料。

23.一则笑话:

“叶利钦演讲:

‘多年来,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俄罗斯一直处在悬崖边缘。

现在,我终于可以自豪地宣布,赶跑了戈尔巴乔夫,俄罗斯终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这个笑话意在表达(  )

A.反对戈尔巴乔夫改革B.对叶利钦的支持

C.赞成苏联解体D.对俄罗斯现状不满

24、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

“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这一“转折点”是( )

  A.莫斯科保卫战B.阿拉曼战役

C.库尔斯克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

25.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决定,人民币从2016年10月1日起成为“可自由使用货币”。

这是该组织“历史上首次”扩大作为特别提款权基础的货币篮子。

下列宗旨或使命,与此举相吻合的是

AA.消除关税壁垒B.稳定国际汇总C.促进自由贸易D.与贫困作斗争

26.下面是三大区域集团的情况,下列有关结论不准确的是

名称

亚太经合组织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建立时间

1989年

1993年

1994年

AA.欧盟合作程度最高B.都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CC.具有地缘经济特征D.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

27.【加试题】许多历史学家认为中世纪的骑士精神与浪漫主义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浪漫主义”一词(Romanticism)是由法国的“罗曼司”(Romance,即“骑士传奇”)转化过来的。

也有人将浪漫主义视为是对于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思,它倡导人应该从理性原则中解放出来,重新去追寻生命的意义。

而19世纪的浪漫主义更多表现为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强调个人情感与理想世界。

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浪漫主义是中世纪骑士精神的历史延续B.浪漫主义是源于对启蒙运动理性的反思

C.浪漫主义是强调情感与理想的社会思潮D.历史语境下的浪漫主义蕴含着时代风貌

28.【加试题】美国学者小约瑟夫·

奈假设萨拉热窝事件没有爆发并且这样的危机在1916年前没有发生,那么到那时,俄国利用法国资金修建的铁路系统将大大改善,俄国军队可以在两星期内迅速集结到德国前线,这就使得德国的施里芬计划过时,德国出于两线作战的困难,可能就不会轻易给奥匈帝国一张空头支票。

由此可见该学者主旨是

A.德国应更改施里芬计划B.一战是可以避免的C.德奥结盟是一个错误D.德国应选择和平崛起

29.【加试题】一战后,部分欧洲国家的领土在尊重民族意愿的基础上重新划定。

下列国家中,不属于一战后欧洲新兴民族国家的是()

A.波兰B.保加利亚C.南斯拉夫D.捷克斯洛伐克

30.【加试题】它是颐和园全园中的最高处,它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拱券砌成的,没有枋梁承重,又称“无梁殿”。

这座建筑是()

A.佛香阁B.智慧海C.排云殿D.德辉殿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题10分,32题10分,33题10分,34题1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

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美国的创新在于:

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

……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

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摘编钱秉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材料一中“全新的政体”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的哪两大政治制度“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

(6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中央政府如何实现“分权制衡”的?

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拯救市场”而采取的创新之举及本质。

(4分)

3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他(罗斯福)所开创的复原、救济和改革立法等等统称为新政。

……所有这

些措施都是为了制造购买力和刺激工业活动,从而使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制度重新站

高中历史试卷第7页共8页

稳脚跟。

其中主要的新鲜举措....是政府掏钱,或曰“赤字财政。

”……为了工业生产的

“往水泵里先行注水”的这一准备工作,新政政府着手搞一个庞大的借债和开支方案。

——[美]R·

帕尔默《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市场经济并不必然排斥强政府,这里的问题不在于要强政府还是弱政府,而

在于它在何时何地应当强化或弱化。

——俞可平《“中国模式”:

经验与鉴戒》

(1)材料一中作者为何将罗斯福的经济政策称之为“新鲜举措”?

“往水泵里先行注

水”主要体现了新政中的哪一个方面的内容?

(4分)

(2)结合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史实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

33【加试题】.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

……欧洲许多工业区已遭破坏,而美国的工广却在战时极大需求的推动下,犹如雨后春笋惊人地发展起来。

……欧洲已不再像在19世纪时那样,是世界的银行家和世界的工场,这两方面的领导权已转到大西洋彼岸。

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

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

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在1919年3月的一份秘密备忘录中写道:

“在反对战前形势的工人中间,存在着一种不仅是不满,而且是忿怒和反抗的强烈意识,所有现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秩序都受到了欧洲各地广大人民的怀疑。

在这一革命的紧要关头,许多欧洲人都期待美国的威尔逊和苏俄的列宁这两位非欧洲人的指导。

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引起了一场民主愿望和期望的骚动。

1918年12月,当威尔逊踏上欧洲血染的土地时,户大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他当作“人类的国王”、“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他们贪婪地聆听着他的有关和平与安全的远景规划。

——(美)斯塔夫里阿洛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革命的紧要关头”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威尔逊的远景规划及其受到欧洲民众欢迎的主要原因。

34.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材料一1960年4月,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毛泽东与老舍先生论及康熙。

毛泽东一开口便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贡献。

他还说,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是很有本事的,尤其是康熙皇帝。

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

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康熙皇帝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

——引自新华网

材料二布达拉宫,不仅以建筑的成就而著称,它还以辉煌的艺术作品和珍贵文物而闻名。

宫内拥有大量雕塑、壁画……特别是精刻藏文大藏经、金字缮写的甘珠尔,天竺等地的贝叶经,均是稀世之宝。

据记载,仅修建红宫,就动员了将近7000名技术工匠和乌拉差役参加劳动。

清朝廷还特派汉族技术工匠进藏参与施工。

——摘自《西藏风物志》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句话来评定康熙皇帝。

康熙帝时,历史天空中折射着落日的余辉,但是几乎同一时期,华盛顿却以利剑划破了沉重和黑暗的黎明。

结合所学知识从其后东西方历史发展走向的主要差异,简单谈谈你对“余辉”和“黎明”的看法。

(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

并指出这一建筑的修建可以追溯到唐朝时哪一位吐蕃赞普的求亲得到了唐太宗的同意,迎娶文成公主。

参考答案

1、C

2、A

3、【解析】墨家有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

4、【解析】汉代中朝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决策班子,其地位较低,但权限很大,可自由出入宫禁。

5、答案:

C。

6、答案:

A

7.解析:

8.解析:

9.[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抗日战争的意义。

10.[解析]本题考查了1911年—1937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相关史实,根据所学可知,①②④项符合这一时期特点,第③项“欧美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只在一战期间,一战结束后列强又卷土重来,所以这一说法不符合1911年—1937年这一时段。

11、【思路点拨】武昌起义发生在湖北省,因此答案为D.②③④。

12、【思路点拨】根据材料信息,可判断该法律为《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该法颁布于1994年,A项错误。

“一国两制”提出于80年代初,C项错误。

台湾问题根本解决依靠一国两制以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并非一部法律所能承担,D项错误。

正确答案为C项。

13、B

14、B

15、A

16、答案:

17、答案:

A。

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