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课时一Word文档格式.docx
《专题一 课时一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 课时一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诸侯权力:
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4)诸侯义务:
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4.影响
(1)积极方面: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和周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2)消极方面:
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知识点三 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
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1)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
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
(2)诸侯王可以实行再分封,其嫡长子世代继承诸侯的权位,其余诸子被封为卿大夫。
卿大夫还可以再分封,形成“士”这一阶层,但士以下不再分封。
(1)对西周:
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2)对后世:
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内涵仍体现在今天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图解历史】
1.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2.周朝的分封制度
【易错防范】
1.分封制改变了商朝相对松散的方国联盟式的政治体制,强化了天子对诸侯的统属关系。
虽然诸侯国仍是一地方实体,拥有地方实权,但毕竟是由松散的方国联盟发展到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重要一环。
2.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崩溃,虽然后来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但其性质已不全相同。
【深度点拨】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主题
分封制的内涵和影响
[史料探究]
1.分封制的目的
史料
【注】注意观察图中分封制下诸侯国的类型和位置。
思考 西周分封示意图反映出同姓封国和异姓封国的分布有何特点?
这反映了统治者的什么目的?
答案
(1)分布特点:
同姓国多集中在黄河流域相对富庶的地区或战略要地,异姓国在边远地区较多。
两种分封的诸侯国交织在一起,相互制约,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
(2)目的:
进行有效的统治。
2.分封制下周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
史料 天子适诸侯①,曰巡狩②;
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也,述所职也。
——《孟子·
告子》
【注】①到诸侯国。
②巡行视察。
思考 史料体现了周王与诸侯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答案 臣属关系,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的义务。
3.分封制的影响
史料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②。
——《史记》
【注】①相互攻击如同仇人一般。
②周天子不能禁止。
思考 分封制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后来随着诸侯实力的变化,诸侯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导致周朝的权威逐渐削弱。
[史论形成]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多元化:
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均为受封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等级森严:
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3)层层封授:
周王分封诸侯后,诸侯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又可对士进行再分封。
(4)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土地和人民”与“义务”是周天子同诸侯之间维系分封等级关系的关键。
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授予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并尽义务。
[拓展延伸]分封制的瓦解及对当今的影响
(1)瓦解:
夏、商、周时期,天子将土地层层分封,诸侯不得转让和买卖,实行土地国有制,那时土地很整齐,又称“井田制”。
分封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土地,可以说,没有土地就不能称之为分封。
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频繁的战争促使当时诸侯推行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从而导致了分封制的瓦解。
(2)对当今影响:
分封制虽然崩溃瓦解了,但是并没有消失,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后世社会仍然有深远影响,如地域名称、姓氏来源、区域文化等。
宗法制的特点和影响
1.宗法制的特点
史料 大宗、小宗关系示意图
【注】注意理解图中“嫡长子”的概念和大小宗的关系。
思考 史料反映的制度有什么特点?
答案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2.宗法制的影响
史料 宗者,何谓也?
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
《礼》曰:
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
圣者所以必有宗,何也?
所以长和睦①也。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②者也。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
【注】①长期和睦。
②管理族人。
思考 史料反映宗法制的社会影响是什么?
答案 宗法制下宗主作为先祖,受到后代尊崇和祭拜,有利于家族的和睦相处和社会秩序的安定。
[史论形成]宗法制的影响
1.当时影响
(1)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
保证王权的稳定,保证贵族的特权。
(2)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建立起相对稳固的等级政治结构。
2.后世影响
(1)积极影响
①尊老爱幼:
宗法制延续下来的孝道观念根植于中国人民心中,从这一角度看,宗法制对当今世界都有积极意义。
②家庭团结:
宗法制强调家族的认同感、凝聚力,对于维护家庭的稳定和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③企业管理:
宗法宗族思想观念对私营企业管理的影响深远,特别是东亚国家更是如此,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2)消极影响
①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
②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明显违背。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商朝的政治
史料 商朝统治者①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
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要由神意来决定……②
【注】①反映了此事件是最高统治者行为。
②体现了商代政治受到神权的影响。
思考 史料反映了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具有神秘色彩。
2.西周的政治
史料 (西周)家族的血缘关系与国家的组织关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①。
……总之,宗法系统上的等级与政权组织中的等级是对立统一的,这就形成了亲贵合一②、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
【注】①反映了家族与国家的关系。
②反映了当时是一种贵族政治。
思考 史料反映了西周政治制度的哪些特点?
答案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
家国同构。
[史论形成]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政治结构,说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4)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5)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名家论史]
观点:
“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王国维
导读:
史料反映出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课堂小结
知识网络
答题术语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是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
2.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3.分封制和宗法制适应了西周统治的需要,维护了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2019·
河北衡水中学高一模拟)从夏禹到夏桀,共传14代、17王,用岁471年。
从商汤到商纣,共传17代、31王,用岁496年。
这说明夏商实行( )
A.封邦建国B.王权至上C.王位世袭制D.宗法制
解析 夏朝是由夏禹建立的、因夏桀的暴政而灭亡,“共传14代、17王,用岁471年”,其中的“代”是指血缘关系、辈分的迁移,说明夏朝的王位是世袭的;
商朝是由商汤建立、亡于商纣,“共传17代”,同样说明商朝的王位世袭制。
答案 C
2.(2019·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史书记载:
周公辅佐成王,“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B.分封制
C.礼乐制D.王位世袭制
解析 “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表明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占主体,实行的是分封制,故B项正确。
答案 B
3.(2019·
浙江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是西周重要封国位置图,从中可以直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A.西周的统治覆盖长江流域B.西周封国主要是同姓封国
C.西周政治文化具有稳定性D.西周在全国推行世袭制
解析 根据地图中的同姓封国和异姓封国的标识,可以看出西周的封国主要是同姓封国,故B项正确。
4.(2019·
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大明令·
户令》规定:
“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该规定沿袭的是( )
A.禅让制B.宗法制
C.礼乐制D.分封制
解析 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与材料信息“先尽嫡长子孙”相符。
B项正确。
5.(2019·
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谓:
“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这反映了( )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C.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
D.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
解析 根据材料“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可知,分封制依据血缘关系,故D项正确。
答案 D
6.(2019·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无论是先秦的领主封建制时期,还是秦以后到清的中央集权时期,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
”该观点强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王权与神权结合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君权受制于族权D.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解析 信息“家族私有性”强调了家族观念,故答案为B项。
7.(2019·
湖南雅礼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郑樵《通志》
材料二 氏室属下的庶民也许就是氏室的宗族,否则也是集族而居的。
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
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
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
——张荫麟、吕思勉《国史十六讲》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
有什么积极作用?
(2)概括材料二中帝国组织形式的基本特点和等级关系,并说明其得以建立的制度基础。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关键是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将其与所学知识结合。
第
(1)问,从材料内容可直接得出是分封制。
第
(2)问,依据材料,结合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说明其特点和等级关系。
答案
(1)分封制。
积极作用:
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政治秩序,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2)特点:
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构建帝国组织。
等级关系: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制度基础:
分封制、宗法制。
[学习思考]
读恩格斯的话,应当怎样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与早期国家的关系?
解答 这些城址普遍存在着高峻的城墙和深陷的壕沟,这表明了阶级分化的加剧和阶级矛盾的尖锐,体现了政治权力已经作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强制性力量发挥作用,标志着早期国家已经形成。
[自我测评]
用简短的语言概述西周政治的主要特点。
解答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紧密结合,以血缘关系作为维持政治秩序和政治文化的核心手段。
[材料阅读与思考]
怎样理解孔子的这句话?
有人根据这句话判定孔子是一个主张历史倒退的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解答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
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呀!
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孔子所欣赏的是西周的礼乐制度,并非要全面退回到西周。
不过,孔子思想的怀旧色彩,也使得当时许多儒学人士对新的社会现象和新的文化因素本能地表现出抵触的态度。
课时作业
山西太原高一期中)《礼记·
礼运篇》记载: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这一记载反映了( )
A.分封制开始出现B.阶级矛盾尖锐
C.社会贫富分化严重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解析 材料“天下为家”体现了“家天下”的开始;
“大人世及以为礼”说明世袭制成为定制,故D项正确。
四川宜宾高一期中)“齐人”“鲁人”这种表述的制度因素是( )
A.分封制B.宗法制
C.禅让制D.王位世袭制
解析 周王朝建立后,将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封各地,因此会出现“齐人”“鲁人”的表述,故A项正确。
答案 A
3.《荀子·
儒效》记载: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
解析 分封制是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山东邹城高一期中)《荀子·
儒效篇》记载:
”由此可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依据标准是( )
A.功绩B.品德
C.血缘关系D.才能
解析 根据材料“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同姓宗族是分封诸侯的主体,体现了分封制与宗法血缘关系结合,故C项正确。
河南洛阳模拟)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
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
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上述材料表明分封( )
A.进一步扩大周王室统治区域
B.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统治体系
D.使王位世袭制进一步发展完善
解析 材料中把周王室分封到山东、北京等地,扩大了周王室的统治区域,故A项正确。
河南天一大模拟)西周建立后,统治者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
西周建立宗法制度的初衷是( )
A.巩固统治秩序B.安抚商代贵族阶级
C.确保分封实施D.强化血缘亲疏关系
解析 西周建立的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目的在于通过宗法维护分封制,巩固统治秩序,故A项正确。
云南昆明模拟)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
关于山东的简称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B.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C.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
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解析 本题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
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在山东的诸侯国有齐、鲁等国,故山东有“齐鲁大地”之称;
齐国为西周初功臣姜尚的封地,鲁国为西周王族周武王弟弟周公旦的封地,根据宗法制的家族世系关系,鲁国诸侯为正统,山东因此简称为鲁,故选A项。
8.(2019·
福建厦门高一期末)《尚书》记载“有夏(夏朝)多罪,天命殛(ji,杀死)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这反映了夏周时期( )
A.政权更替频繁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尚未实现高度集权D.世袭制度遭到废弃
解析 根据题意,在夏商多罪,均是天命诛之,体现了在中国古代早期神权和王权相结合,故B项正确。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初年,周族人口有七八万,被征服地区人口为100万至200万。
……人力资源的严重匮乏,使得土地供给看起来几乎是无限的,这就为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封建制的长期实施提供了客观条件。
——《儒家的理想中有没有民主自由》
材料二 周朝……受封的姬姓王孙公子和姻亲贵族以中央王朝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为后盾,走上新开拓的广袤土地,代表周天子直接统治其他民族地区,并履行其“以藩屏周”的使命。
……周初的分封,一定程度上摧毁了中原地区原有的氏族部落壁垒,将中央王朝的统治伸展到了中原各地,也将周人的文化传播到了中原地区的每一个角落,由此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序幕,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析西周初期推行分封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解析 第
(1)问,要根据材料一中的“匮乏”“无限”“基础”等信息概括出原因。
第
(2)问,要根据材料二中的“新开拓的”“直接统治”“文化传播”等信息说明作用。
答案
(1)西周初期地域广阔,而人力资源不足;
宗法制为分封制的实行提供了基础。
(2)扩展了西周的疆域;
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统治;
推动了西周文化向中原地区的传播;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