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2550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8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本单元共3课时完成教学。

课题

课时

1.角的初步认识

1课时

2.锐角和钝角

3.整理和复习

总计

3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和练习八的1、2、3、思考题。

本节课主要讲的内容是:

认识角;

初步建立角、直角的概念;

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会辨认角与直角。

◆教学提示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来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这一方法,作为发展学生能力的必要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直角的概念,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辨认角与直角。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角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别人。

◆重点、难点

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难点: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及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三角尺、纸、活动角等。

学生准备:

三角板、纸、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

你能给下面的平面图形分分类吗?

并说说分类的理由?

(课件出示不同的平面图形)

(1)学生自由分类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同时说出分类理由(有角的一类,没角的一类)

(4)集体订正

(5)教师及时肯定和鼓励:

你们分类的理由很充分,值得赞扬!

2.教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和长方形中连接两条相邻边的部分叫什么吗?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角。

板书:

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

利用图形,对角进行初步的认识。

2、探究新知

同学们,我们都喜欢课间活动,因为课间活动丰富多彩,既让我们心情愉快,又健康了我们的身体。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课间活动的热闹场景吧。

(课件出示主题图)

大家看,这么热闹的校园生活里,藏着好多的角,你发现了吗?

(1)学生自由在书上找

(2)同桌交流

(3)指名汇报:

房顶上有角;

窗户上有角;

钟面上有角;

扇子上有角;

剪刀上有角......

(5)教师及时肯定和鼓励:

大家能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事物,真是一群会观察、会发现的孩子!

3.教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新图形-----角。

教师板书:

从学生熟悉的课间活动引入,一方面给孩子带来感官的刺激,另一方面唤起学生对生活中所感知“角的记忆。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画面中藏着那么多的角,会很欣喜,很兴奋,很高兴地进入学习状态。

4.教师:

刚才同学们说剪刀上有角,扇子上有角,钟面上有角,谁愿意上来指一指剪刀的角呢?

(课件出示这几个图形)

(1)指名课件前指角(一般孩子指角,只是指到角的顶点部分)

(2)教师引导正确指角的方法:

正确的指角方法是,从顶点出发,分别指角的两条边,最后在两条边之间画出一条弧线,这就是一个角)

(3)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空手指角。

5.谁能上来指一指扇子上的角?

钟面上的呢?

(1)指名课件前指角

(2)集体订正

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让学生先找角,然后指角的这样一个设计。

学生对于角的指法,很多存在错误,教师这部分直接采用讲授的方法,放学生通过模仿教师,学会了正确的指角方法,做到了教师是课堂的指导者。

这个环节的设计,实现了生活化向数学化的过度。

6.教师:

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的指出角了。

那么这些角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课件。

(课件显示:

从剪子、扇子、钟面上慢慢抽出角的过程)

7.教师:

这些图形都是数学中的角,我们把它们都请到了黑板上来,请大家好好看看他们的样子,能否正确的指出它们来。

(1)学生伸手和老师一起空指。

8.教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不同的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1)学生仔细观察

(3)指名汇报:

它们都有一个尖尖,一个点;

都有两条直直的线。

(5)教师讲授:

我们把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这个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这样的图形就是角。

通过观察,帮助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形状,再通过比较,找到共同特征,使学生清晰地建立起角的表象,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观念。

9.教师:

我们认识了角,和角成为了朋友,下面让我们利用自己手中的材料,动手做一个角吧!

(1)学生动手操作。

(2)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3)指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同学们都有一双小巧手啊!

10.教师:

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活动角,做一个魔术游戏——变大小。

请每个同学拿好自己做的活动角,听口令,变角的大小。

边变边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学生按口令操作

(2)指名回答:

角的大小与角张开的大小有关;

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3)集体订正

(4)教师重点引导:

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无关,因为边长是射线,可以无限延长。

让学生从认识静态的角过渡到动态的角,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活动角张的越开,角就越大,活动角合的越拢,角就越小,由此渗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本质特征。

这也就达到了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难为易的目的。

11.教师:

我们做了这么多角,咱们怎样才能在本子上画出一个角呢?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

(教师画角)

(1)指名回答:

先画顶点,从顶点出发,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边。

(2)学生用手空画一个角.

(3)学生在练习本上画角

(4)投影展示部分学生作业

(5)集体订正

(6)教师及时鼓励,并编口诀帮助学生记忆;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学生在看一看、折一折、做一做等活动,获得了丰富的表象支持,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角及角的特征,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12.教师:

判断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课件出示:

下面图形哪些是角?

在下面的()里画“√”,并说明为什么?

(1)学生独立思考

第一个不是角,因为它没有顶点;

第二个是角,虽然下面的边短一些,可是它是射线,可以无限延长;

第三个不是角,它没有顶点;

第四个是角,因为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

第五个是角,因为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

(4)教师重点强调:

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一定要按照角的定义去判断。

13.教师:

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活动角,(老师把角转成直角),大家见过这样的角吗?

生活中哪里见过这样的角?

(1)学生观察

(2)指名汇报:

见过,黑板面、五星红旗、桌子面、墙面、笔盒面上都有这样的角。

(3)集体订正。

14.教师:

这样的角,叫直角。

直角。

15.教师:

找一找,我们的三角板上有直角吗?

,你能把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下来吗?

(1)学生指出直角,并把它画在练习本上。

教师巡视,发现个别问题,个别指导。

(2)同桌订正。

(3)找部分同学作品展示,集体订正

角的顶点处是一个点,不是圆弧。

教师在直角处标上直角符号“┐”,告知学生:

这是直角符号,表示“直角”。

16.教师: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请你折出一个直角来。

(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展示,集体订正。

这里,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思想,将学习主动权放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而且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画图、比较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直角及特征的认识,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巩固练习

课件展示:

一、填空。

1.一个角有()个顶点,有()条边。

2.我们的红领巾上面有()个角。

3.数学课本的封面上有()个角,它们都是()角。

4.三角板上有()个直角,其它两个角都比直角()。

(填大小)

(1)指名逐一回答.

二、下面图形是角的画“√”,不是角的画“×

”,并说明理由。

(1)指名逐一回答:

第一个图形不是角,因为没有顶点;

第二个图形是角;

第三个图形不是角,因为没有顶点;

第四个图形是角;

第五个图形是角。

3、下面哪些角是直角?

在括号里画“√”。

()

第二和第五个图形是直角

4、课堂活动的第二题:

数一数,共有几个角?

 

一共有3个角

四、达标反馈

1、操作题:

用3根小棒,摆一个图形,数出里面有几个角?

说给组内同学听。

2、课件展示:

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

3、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

(1)任何一个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

(2)角的两边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3)改变角的边的长短,角的大小也就变了。

(4)书面上的直角比桌面上的直角小。

(5)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而且都是直角。

(6)用放大镜看到的角比原来的角大。

答案:

第一题:

3

第二题:

345没有(0)

第三题:

√√×

×

√×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及时肯定。

教师重点强调:

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在生活中发现角,并且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会辨认角与直角。

还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大,角就大,张开的小,角就小。

引导学生自主小结,有利于他们全面掌握角的有关知识,促进对思维过程的反思,完善认知结构。

同时,教师做重点强调,加强学生们的记忆。

6、布置作业:

练习八的第1题:

指出右边每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第二题:

练习八的第2题:

说出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第三题:

指出下面图形中的直角,并标出来。

第四题:

我会作图。

(1)画一个图形。

(要求图形里含有1个直角和2个小于直角的角。

(2)画一个图形。

(要求有四个直角)

(3)画两个角,其中1个角小于直角,另一个角大于直角。

第五题:

练习八的思考题:

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去1个角,还有几个角?

346

第四题:

第五题:

第一种情况:

角对角剪一个角(还剩下3个角);

第二种情况:

角对边剪一个角(还剩下4个角);

第三种情况:

边对边剪一个角(还剩下5个角)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边长张开的大小有关。

七、教学反思

新大纲提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展示交流的机会”。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有学生熟悉的图形引出角,再让学生在情境图中寻找角,从而使学生对角产生了感性认识。

接着从角的结构上认识角,使学生真正认识了角。

通过对比角,发现直角的与众不同,结合生活中寻找直角的影子,加深对直角的感性认识,也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时时刻刻利用鼓励的语言来激励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自己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资料包

(1)教学精彩片段

教师:

学生:

拿起自己的活动角,集中精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请同学们先把自己的活动角做成一个锐角。

.

自主操作,同桌互相检查。

请同学们听口令,把现在的角变大!

按照老师指令操作,把角的两条活动边,向两边分开一些。

把现在的角再变大!

按照老师指令操作,把角的两条活动边,向两边再分开一些。

把现在的角变小!

按照老师指令操作,把角的两条活动边,向中间收拢了一些。

把现在的角再变小!

按照老师指令操作,把角的两条活动边,向中间再收拢了一些。

谁能通过刚才的活动,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

请同学们观察我的活动角(一个边较长,但角张开的小的活动角),我要和这个同学的活动角比,(指一名活动角的边较为短,但张开的角大的学生)谁的活动角大呢?

学生1:

老师的活动角大。

学生2:

同学的活动角大。

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原因是什么?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谁能说一下理由。

老师的活动角的边长,学生的边短,所以老师的角大。

老师的活动角的边虽然长,学生的活动角边短,我们知道,角的边长是条射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所以学生的活动角的边也可以长,所以比边长是无法比的,只能看角张开的大小,来决定谁的角大,故学生的活动角是大的。

【设计意图:

本环节教师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在活动前教师告诉学生,要带着问题去操作,这样,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反思,效果会更好。

最后得出两种不同的答案,让学生通过交流和辩论,得出正确的结果,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进一步认识。

(2)教学资源

1、填一填。

(1)一个角是由()个顶点和()条边组成的。

(2)一个三角板上有()个角。

(3)画角时先确定一个(),然后从这个()起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条射线,就能画成了一个角。

2、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角有大有小。

().

(2)圆桌的桌面没有角。

(3)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一样大,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4)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5)直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3、把下面的角画完整,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4、你从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能找到角?

请你写在下面,也可以找到相应的图片贴在下面。

5、请你用三根小棒摆出三个角,说说摆出的哪个角最大。

(1)12

(2)3(3)点点2

√√√×

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角的初步认识》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角,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同时,学生继续学习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如研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特征时也离不开角。

因此,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既是生活实际的需要,也是后续学习的需要。

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学具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

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用三角板比角的大小等,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2)学情分析:

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角的认识只停留在对于生活中物体的角或者是点的认识,他们缺少对于科学的、规范的、严谨的、抽象的数学中的角的认识。

针对这样的学情,我们的设计更注重体现新课标“四基”,即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更注重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感知数学中的角,从而抽象出角的概念。

对于直角、锐角和钝角,学生在生活中也大量的接触过,只是不能准确描述,教学中不要明确讲述概念,只要学生能理解就行。

(3)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素质教育的三个方面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方面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直角的概念,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辨认角与直角。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及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4)说教法、学法。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折一折、

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

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5)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体现新课标精神,按照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

因此我安排了以下七个教学环节:

1.新课导入2.探究新知3.巩固新知4.达标反馈5.课堂小结6.布置作业7.板书设计

低年级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所以在整堂课中,我除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功能,通过它的形、声、色、动、静的变化,形成鲜明的表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还想方设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整堂课都处在"

好奇"

、"

好学"

的高昂学习情绪中,按照观察感知、操作成象、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这一模式进行,使教学过程始终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

整节课,我打算用3分钟创设情境,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探究新知,12分钟的时间巩固新知,5分钟的时间,学生进行整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总结。

下面我详细说一下每一个教学环节。

1.新课导入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由于学生在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前,通过对许多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课的创设情境这一环节,我设计了给平面图形分类的这样一个活动,没有角的是一类,有角的是一类。

这样利用图形,让学生对角进行了初步的认识。

在探究新知这一环节,我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找角,学生边汇报,课件边闪动角,采用演示法使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生活中许多物体上的角,让学生进一步初步感知角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同时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画面中藏着那么多的角,会很欣喜,很兴奋,很高兴地进入学习状态。

在学习角的特征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指一指剪刀上面的角,因为学生可能只会摸到角的顶点,我利用这个契机,在黑板上点了一个点,让学生说一说是不是角,引起质疑,接下来就顺理成章的就引出了正确指角的方法。

在学习角的特征这一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汇报、质疑、集体订正等方法,得出了角的特征是:

一个尖尖,一个点;

教师这个时候,传授学生:

角中的点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角的边。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清晰地建立起角的表象,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观念。

在动手做角这一环节,我直接放手,让学生独立做角,并组内交流,然后让学生做的角展示出来。

学生在做角的过程中,通过眼、手等感官直接感知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

然后,通过魔术游戏---变大小,让学生总结出:

通过学生做的角和老师做的角的比较,让学生总结出:

接着老师出示一组练习题:

来验证学生对角的名称及特征的掌握情况。

这整个的环节,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学生在找一找、指一指、看一看、做一做、练一练等活动,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表象支持,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角及角的特征,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学习直角这个环节,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来完成的。

这一环节设计的意图是:

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思想,将学习主动权放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而且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画图、比较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直角及特征的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