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5858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答题思路汇总汇编Word下载.docx

 

初中语文常见题目问法及攻略

1、掌握说明方法。

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模式:

方法+效果+特征

  "

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

  1分类别:

把……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

  2引用:

引用……,突出了……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

  3打比方:

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诠释:

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

  5举例子:

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6下定义:

准确而简明地揭示了……的本质特点,使说明更加严密。

  7作比较:

把……和……相互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8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9.列图表:

具体说明了……特点,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10.摹状貌:

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显得生动活泼.

  二、感悟说明语言。

  修饰性、限制性词语(如:

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更、也许、常常、在当时、绝大部分、主要、几乎……)能否删除或替换,为什么?

语言准确类答题方法:

  1."

×

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

用了"

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2.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

这样的题目分四步:

  A:

判断,一般是不能删

  B:

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C.比较:

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

…"

,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原意等

  D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

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模式:

不能删。

因为"

词表示……,删掉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这与文意不符。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三、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子、提建议、说看法或畅想未来。

  1、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象征(托物言志):

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

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

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

突出本体的×

特征。

(3)对比:

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

  (4)借景抒情:

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

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

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

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

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

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

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

记叙文:

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

强化×

论点。

散文:

反复地抒发×

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

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

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记忆

二种语言类型:

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

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

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三种感情色彩:

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

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

简明、连贯、得体。

  四种文学体裁:

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

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

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五种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

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记忆

(2)

六种说明方法:

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

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慨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

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

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

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七种短语类型:

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

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必背古诗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

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里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2.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告子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

曹刿论战》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6.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出师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8.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远《三峡》

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1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

1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1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1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诗夜游》

16.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关雎》

1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

1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2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2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2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2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2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3.几处早莺争暖树,夜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3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36.商女不天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3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3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3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40.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4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4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4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4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4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4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4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49.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5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第一册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

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

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

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唉!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

  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16.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1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满地,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里面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18.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他喜欢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不钻牛角尖。

  19.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

  2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

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2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第四册

  22.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北方有人欺负我,我想借助你的力量杀掉他。

  2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2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2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2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

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27.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

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

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2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驾驭它不采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第五册

  29.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异形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30.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

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

  31.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

  3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3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

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破漏,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3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3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3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3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40.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4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4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这时登上这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

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43.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

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

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

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4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人的忧愁之前就忧愁,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第六册

  4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也是我想要的;

正义,也是我想要的。

(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4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4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防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宫廷中的官员和丞相府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善罚恶,不应该不一样。

如果有邪恶不正、触犯法令的人和尽忠行善的人,应当交付主管官评判他们应得的惩罚和奖赏,来表明陛下公正明察的治理,不应当出于私情偏袒一方,使得内廷外府法度不一。

  48.亲贤臣,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君王接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得以昌盛的原因;

君王接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落到衰败的原因。

  4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只希望乱世姑且保命,不要在诸侯里闻名,飞黄腾达。

  50.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

先帝并不认为我地位低下,孤陋寡闻,却让自己降低身份,在驾相顾。

  5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兵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的关头我奉行使命。

  5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我做不出成效,那就惩处我的罪过,来上告先帝的英灵。

  5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陛下也应当自己谋划,征询治国的好办法,明察并采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