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5988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教学设计多篇文档格式.docx

多“财政盈余”,少“财政赤字”,差不多“财政收支平衡”

二、重难点知识突破:

知道我们国家目前的财政收支情况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幻灯:

根据20XX年财政预算报告,全国财政支出为亿元,财政收入约为亿元.师:

看来是属于财政赤字了。

那如果是你的家庭出现赤字了,钱不够花,你们会如何解决?

学生回答:

师:

看来有二种解决方案,一、通过各种途径增加自己的收入,二、尽可能节约,减少支出。

那如果是国家的话,是不是也能用这种多增加点收入或少支出点开支来解决这一财政赤字问题呢?

探究一“多收点?

提示:

P66-67国家获得收入的来源是什么?

影响国家收入的因素有哪些?

课堂活动:

学生看书讨论交流

要想研究多收点的可能性,首先必须搞清楚国家收入的来源是什么?

其次就是要搞清楚在这些来源里,国家能不能通过多收点这种方式来解决面临的财政赤字问题

第一个问题:

来源

学生:

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有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其中主要的来源是税收收入。

为什么主要收入是来自于税收?

利润又是来自于哪呢?

因为税收征收面广,最稳定可靠。

利润是国有企业的利润。

第二个问题:

能否多收学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

(结合今年个税调整实例)从学生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第一:

债务是一种解决财政赤字的方法之一,因此,在经济萧条期往往国家都会大量增发国债。

但是发多少也是有限度的,必须在经济水平允许的范围内才行。

其次我们发现,在社会财富总量如果一定的情况下,国家收入的增加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购买力的提高,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最终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

(财政收入是不是越多越好?

这就违背了国家形成财政收入的本意,财政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要有一个合理的分配政策。

那么达到什么样状态的分配政策才是最合理的呢?

第三如果想增加收入,最关键还是经济发展水平。

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经济发展水平才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才是解决财政赤字的根本性措施。

总结:

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是多样化的,有税、利、债、费,但不是想多收就能多收的,一要受分配政策影响,二受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才是最根本的。

财政收入最终是为了保证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

看看第二种方案的可行性:

少支一点?

探究二:

P65-67国家财政支出的用途有哪些?

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体验想想国家财政是否可以少支出?

为什么?

要明确这个方案是否可行,首先我们也是明确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是如何进行分配和使用的。

也就是说得明确财政支出到底有哪些用途,摸清了他的支出方向后,再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体验想想国家财政是否可以少支出?

经济建设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目前社会保障还不是很完善,不能减少只能增加,因为涉及人民生活、社会公平和谐)

科教文卫事业。

(教育投入还不均衡,择校、教育移民。

卫生保障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农村医疗条件不足,不能减少,涉及人民生活、社会公平)

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目前行政管理费用,特别是三公支出大,可以减少。

国防安全问题,不行)

债务支出。

不行。

看来因为财政支出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公平和谐,经济的发展。

要减少财政支出也很困难。

但是

显示幻灯:

按照常理,财政赤字时期,政府应是紧缩财政支出,但为何有时政府反而会扩大财政支出,这是为什么?

比如:

听过08年的金融危机吧?

整个世界经济都受到了08金融危机的影响,以我们宁波为例,宁波以外贸形经济为主,受08金融危机影响,09年企业外贸形势不理想,订单减少,产品积压,而另一方面,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人民消费欲望降低,导致社会上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总体经济形势并不乐观。

而我们宁波却是在09年提出要拿出大量财政预算用来建设地铁:

展示图片:

宁波地铁建设图。

请问:

(当时有人就提出质疑:

此时宁波大搞建设,建造地铁,没有必要,你觉得政府选在这个时候提出建地铁有什么好处吗?

也有人提出如果非要支出那就让企业或个人来支出建设,你觉得企业会愿意吗?

如果是你你愿意吗?

问题一:

有必要,原因略师:

(1、能够完善我市综合交通体系、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2、改善城市环境、空气更清新。

可以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3、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发展和提升。

轨道交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建设周期长,1号线和2号线一期工程总投资预计253亿元以上,这对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金融、建材、机械、餐饮等行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根据以往一些大城市的经验,地铁的开通一方面将促进城市交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将带动经济的攀升。

由此可见,地铁建设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消费,最终拉动经济增长。

由此可见国家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反而起到了促使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协调,最终保证了经济的平稳运行,拉动经济的发展。

那种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运用的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增长,的那种政策,我们就叫他为扩张性财政政策。

那么经济发展情况相反时,就能运用相反的措施来,那就叫紧缩性财政政策。

因此从去年开始随着需求增加,物价上涨,政府开始对部分行业的财政支出进行优化调整,减少在这部分行业的支出比如房地产行业。

由此可见通过这二种财政方式的运用,财政起到了促进国民经济平衡运行的作用。

由此可见,财政赤字是不是一定不好?

不一定,当然长期赤字也不好。

问题二:

愿意,不愿意(哪些时候企业不愿意?

)利润、风险、。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神八投入、青藏铁路等)

二种方案讨论完毕,我们发现,国家财政分配可远比家庭财务安排复杂的多了。

财政收入与支出都不是想任意多收点就能多收点想少支点就能少支点的,因为财政通过收入与支出最终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企业正常运转,总供给总需求的平衡,资源的合理配置,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公平安定等。

因此财政收支最终比例如何,得看上述这些问题能否得以合理解决。

归纳因素我们发现,财政在确定最终比例关系时主要考虑三方面内容,一通过财政的收支,能否为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二、通过财政的收支,能否起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三通过财政的收支能否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这是财政收支比例规划的最终目的,也是财政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实践:

请为宁波20XX年地方财政预算支出规划提几点建议例:

内容:

增加教育支出中幼儿园建设支出。

现状:

目前宁波幼儿园资源不足,导致适龄儿童入园难,且不少幼儿园费用高昂。

目的:

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分配,有利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价值价值观

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

金佩燕

从本课的教学内容看,价值价值观这一堂课是对于价值和人的价值的探讨,关注的是通过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引领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因此这一堂课除了知识的落实外,更加注重的应该是对学生情感的引导,让学生在这堂课中真正有所领悟与触动。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本课设计中主要采用的是问题探究式。

首先通过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例子,抛出问题引出不同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引导学生对价值、人的价值的概念的理解。

其次,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对这一事例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并最终认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掌握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明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能力目标:

①通过不同价值观及其作用的比较,提高比较能力;

②分析不同价值观的现象及其实质,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认识人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树立用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行为的思想;

1、教学重点:

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教学难点:

人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问题探究式(四)教学过程:

小悦悦事件视频

设问一:

看了这个视频后,你想说什么?

小悦悦事件后,很多人都象你们一样把舆论的矛头对准了这18个路人,很多媒体甚至冠以“冷血”。

但我在想:

设问二:

真正伤害小悦悦的是汽车司机,甚至应该说是小悦悦的父母,责任不在路人。

对他们的遣责是否过了?

你们认为呢?

1、没有过。

为什么

所有的原因都可归为因为那是一个生命。

生命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

追问什么是价值。

落实价值的含义。

价值:

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既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比如:

书有没有价值?

桌子有没有价值?

现实中,无论是衣食住行,人文环境,科学理论,只要对我们有积极意义能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那么就认为是有价值的。

因此哲学上的价值概念,涵盖了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而生命的价值更是所有价值的起点。

因为有了生命才有了一切的创造。

所以我们要珍视生命,尊重生命。

2、过了。

为什么。

认为因为在这一事件中,最应该负责任的不是路人,而是司机,是他的父母。

同时当前的社会现状,让人害怕帮忙,所以他们这么做也是可以理解的。

追问:

如果是你躺在那里?

你希不希望别人救?

对于躺在那里的你能接受这个不救的理由吗?

由此可见,一方面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做出贡献,帮我们,但另一方面我们却要先看自我的利益是否能够得到满足,然后再决定帮不帮。

从这里我们看到,人的价值其实是二重性的,一方面我们是价值的创造者,能用自己的活动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求,这是人的社会价值即贡献。

另一方面我们也是价值的享受者,我们希望别人能为我们提供帮助,满足自我的需求,这是人的自我价值,即索取。

这是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区别。

但是如果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事却在要求别人做到,你觉得这可能吗?

当我们珍惜自己的生命却不珍惜他人的生命时,最终能不能让别人来珍惜我们的生命?

我想不能。

二战时曾有人说过,“法西斯抓住犹太人,我不管,走开了。

法西斯抓住俄国人,我不管,走开了。

法西斯抓住我,他们不管,走开了。

我们在这里一个问题:

人希望能满足自身需求实现自我价值。

但是如何来保证自我价值的实现?

有付出才有回报,人的真正价值应该是贡献,通过贡献才有可能实现索取。

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真正原因所在。

18个路人在小悦悦这一事件中有没有价值?

(没有,主体从个人角度言,路人的行为从短期看对其有价值:

明哲保身,对自已眼前的利益有利。

但为什么我们会说他没有价值?

说明我们评价人的价值标准在于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在于贡献。

设问三:

在小悦悦事件中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一个是拾荒阿姨的救,一个是18个路人的不救,为什么会出现二种选择?

学生回答

1、社会存在决定价值观,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看法不同,做法不同。

对生命漠视的价值观,对生命重视的价值观

我们能看到这二种不同的价值观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吗?

学生讨论举例,老师展示事例。

对生命漠视的价值观的影响有吗?

矿难、毒大米,假药,由此带来社会中的不信任,对生命重视的价值观的影响有吗?

救人,安全生产、保证质量,做义工,关爱老人,救助流浪人员。

价值观在社会存在中形成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而在此中,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又有意无意中推动着某种价值观的巩固和扩大。

我们有没有在有意无意间传递过漠视生命的价值观?

骑车带人吗?

乱穿马路?

围观打架?

我们有没有传递过重视生命的价值观?

在网络上帮助传递失踪小孩的消息,遵守交通规则,帮助制止打架或打110报警?

价值观不同,使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与评价不同,所采取的改造世界的活动也就不同。

每一个人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影响也许并不是巨大的,但如果一点一滴,积少成多,那就是可观的。

设问四:

价值观对我们人有没有影响?

小悦悦事件后,有没有人的人生道路出现了转折?

司机、父母、路人,一些是已经发生转折,一些是有可能发生转折。

为什么会转折?

价值观导向作用有后悔的吗?

有人说人生如果倒着过就好了,就知道什么该取,什么该舍。

但是人生没有回头路,有人说:

生命是一张单程车票,踏上这趟旅程,就注定风也过雨也过,只是别忘了,一路上要撑一把理性的伞,尤其是在每一个抉择的时刻。

过去的已经过去,但是现在、未来都还在我们的手里。

所以当我们还有机会做出选择的时候请一定要慎重,要有个正确的价值取向。

不要到事发了才后悔。

由此可见价值观不仅会影响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对社会带来反作用,他一样会对我们的人生道路选择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

所以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在寻找人生的真谛。

面对小悦悦的离世,我们都很悲伤,有网友在网上是这样为她祝福:

“小悦悦,天堂不会有冷漠,只有温暖和幸福,一路走好!

确实,那段时间出现在报纸媒体上最多的一个词是:

冷漠。

但是人间一样有温暖。

十几天前同样的一起车祸给我们带来的却是不一样的感觉。

我们也一起来看看经过。

视频:

挡车救人。

从那天起,三个家庭因这起交通事故结下了互帮互助的友谊。

一位网友在论坛中写道,如果被救者知道感恩,肇事者知道赎罪,再有更多有良知的救人者出现,就再也看不到小悦悦事件的重演了,我们的社会将会是民深有感触地说,刁娜的故事说明,真情正义仍然是当今社会道德的主流。

(幻灯)

希望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价值观,为他人为社会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我好、你好、大家好。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也为自己选一个无悔的人生。

第2篇:

天下国家教学设计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一、教学目标:

1、2、3、了解爱国人物的故事,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品读爱国诗篇及名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了解信阳爱国英雄人物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

热爱国家的情感;

4、树立崇高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理想。

二、导入新课:

孟子说: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那么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的我们,该怎样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三、活动准备案:

1、布置任务:

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分别选择一个主题活动进行准备,然后推选优秀者在全班交流展示,具体任务如下:

(1)收集爱国人物故事组;

(2)收集爱国诗词组;

(3)收集爱国名言组;

(4)收集信阳爱国人物故事组。

2、在小组内展示,选出优秀者在班上分享成果。

四、活动展示案:

四个小组闪亮登场:

①由小组长带领明确本小组的具体任务。

②小组口号:

第一组:

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爵。

爱国人物故事传,中华美德记心间。

第二组: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爱国诗词抒心志,中华美德万古扬。

第三组: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爱国名言是箴言,中华美德代代传。

第四组:

红色土地铸忠魂,英雄儿女谱华章。

信阳人民最勇敢,中华美德世世兴。

(一)听爱国人物故事:

①爱国人物故事之屈原;

②爱国人物故事之岳飞;

③爱国人物故事之林则徐;

④爱国人物故事之周恩来;

⑤爱国人物故事之袁隆平;

⑥其他爱国人物故事。

(二)品爱国诗词:

(1)小组齐诵:

《春望》、《夏日绝句》

(2)组员PK爱国诗词名句展示

(3)老师朗诵《沁园春·

雪》(4)学生朗诵《满江红》

(5)全班齐诵《示儿》、《过零丁洋》

(三)诵爱国名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小组名言大接力

(2)其他名言展示

(四)信阳爱国英雄故事:

(1)信阳的爱国英雄孙叔敖

(2)信阳的爱国英雄之陈元光(3)信阳的爱国英雄之许世友(4)信阳的爱国英雄之李德生

(五)抒我的中国心:

闲居非吾等志,甘心赴国家忧。

(1)学生自创爱国诗词朗诵展示

(2)学生抒爱国情怀,言爱国行动

全班同学齐诵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结束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课。

第3篇: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财政的含义及其实质

理解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懂得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

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具体用途

懂得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

2、能力目标:

辩证的看待财政赤字现象的思维能力

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

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分配财政支出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

关心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

会的发展。

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问题: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重点突破:

对比两组数据

①经济发展水平(把蛋糕做大)

财政收入

(根、源)

(叶、流)②分配政策:

2、难点问题分析: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难点突破:

两个镜头:

20XX年金融危机发生前后,我国的经济形势以及国家为应对次经济形势所采取的财政政策。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讨论法,传统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南昌地铁的建设》视频

依据: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让学生感悟政府提供的服务几乎处处存在,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公共服务是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实现的。

2、活动探究:

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招聘大会

活动形式:

学生上台参加面试,回答下面主考官的提问,教师

对应聘选手的参赛情况进行点评。

参赛选手1:

上台参加面试,ppt展示面试前准备的材料,机智应答。

主考官预设问题:

①20XX年的国家财政收支情况,以及20XX年的财政收支预算。

②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有哪些?

③对比分析20XX年的财政收入和20XX年的财政收入,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使得20XX年的财政收入在增加。

教师点评:

财政的两个环节;

财政收入的来源;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参赛选手2:

20XX年我国财政支出都投往了哪些领域?

对比20XX年我国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收支情况如何?

这样做会有何影响?

财政支出的具体途径以及财政收支的三种关系及影响。

参赛选手3:

①分析国家财政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②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几大工程是谁投资建设的?

这些工程能否依靠个人来出资建设?

③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如何?

面对此经济形势,我国具体采取了哪些财政政策。

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3、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1、源远才能流长,根深才能叶茂。

说明()A.财政收入制约着经济发展水平B.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C.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制约着财政收入的规模D.价格水平对财政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

2、20XX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政府通常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有()①减少税收②抑制总需求③增加财政支出④给经济“降温”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3、材料一根据财政部发布的统计显示,20XX年前11个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

63亿元,比20XX年同期增长%。

这一数字已经接近年初预算确定的全年财政收入66230亿元,增长8%的目标。

材料二20XX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XX年我国完善经济措施进行了部署。

会议指出: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同时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

继续支持环保、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关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成为财政和货币政策的“重点”。

(1)材料一说明我国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那么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如何促进财政收入增加?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财政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第4篇: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阜新市育才中学马云峰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思想政治1·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是如何参与社会分配的,帮助学生感受财政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