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条不很整洁的里里,一幢一楼一底的屋内,桌上的煤油灯发出黄晕的光,照得所有的器物模糊,惨淡,好像反而加浓了阴暗。
这句景物描写用了“黄晕”、“模糊”、“惨淡”、“阴暗”四个形容词,来烘托小说的典型环境。
说明故事是发生在一个夜里,一个令人恐怖的夜,一个心头笼罩着阴暗的夜。
通过景物描写反映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二、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
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写景衬托人物心理是我国的传统写法。
在这方面,鲁迅可谓是行家里手。
《社戏》中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课文是从视觉、听觉、嗅觉等三个方面来表现大自然的美。
视觉方面写了碧绿的豆麦田地,淡黑的连山,皎洁的月光,听觉方面写了歌吹了,嗅觉方面写了豆麦和河底水草的清香,写得有声有色,勾画出一幅情景交融的江南水乡美景图。
在景物描写中,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比拟等修辞手法,烘托气氛,表现“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渲染了我去看戏途中高兴的心情。
再如《故乡》中开头景物描写“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
例如高尔基的《母亲》中写道:
“严寒干燥的空气紧紧地包围住他她的身体,直透到咽喉,使鼻子发痒,有一刻工夫使她不能呼吸。
”既写出母亲此次行动的时节,又烘托了紧张的气氛。
而母亲“满意地听她脚下的雪发出的清脆的声音”以及“每次开门的时候,就有一阵云雾似的冷空气吹到她脸上,这使她觉得很爽快,于是她把冷空气深深地吸进去”等描写又显示母亲从事革命工作时的兴奋之情,为塑造临危不惧的革命母亲的形象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三、显示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品质。
人物周围的环境,包括室内外的装饰布置,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因此作家注意用景物来展示人物性格。
鲁迅《故乡》中,例如鲁迅《祝福》中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
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送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从对联和书籍的内容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他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他懒散、自私伪善,冷酷无情,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如《穷人》一文的开始这样写道: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
在细腻的环境描写中,让屋内的温暖舒适与屋外的寒风呼啸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生活画面,而这温暖舒适是桑娜营造出来的,这就有力地突出了她勤劳能干的品质。
再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
“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两个字:
‘请进’”//“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
一张简陋的磊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
”//“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
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
这些描写都反映出了主人热情、好客、细心的性格特点。
四、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
有时景物描写能够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如《社戏》中“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交代了时间,地点的转换,说明是返回途中,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暗示文后的“偷豆”吃这一小插曲。
例如《祝福》中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
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祝福时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
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权力。
她为了求取这点权力,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门槛,但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声喝令中破灭了。
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
特定的景物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作品中描写景物,作者往往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写了一幅恬淡朦胧的荷塘月色图,实际上寄托了朱先生的情感。
朱自清是一名新文学运动的战士,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给他心灵上投下了落寞的阴影,他既对黑暗的现实不满,又不愿投身革命,所以幻想超脱现实。
他借荷塘月色抒发的正是这种幻想超脱现实的情感。
突出主题。
六、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揭示主旨,这一作用一般出现在文章的结尾。
例如《故乡》的结尾,作者再次描写了海边的景色:
“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这是“我”对故乡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表现出“我”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决心。
现代文阅读中作用类习题解答指南
“作用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大亮点,2008年19套试卷有11套对其进行了考查。
纵观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笔者发现,“作用题”的命制常从以下七个方面切入:
一、开头作用
文章讲求开头精美,即常说的“凤头”。
因此,考查开头语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之一,如:
例1.(2008年四川卷第17题)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请简要分析。
例2.(2007年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
开篇点题,统领全文;
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
根据文本内容,可拟制答案如下:
(四川卷)开始写“我爱水”既照应了标题,又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同时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
(辽宁卷)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深刻意蕴预设了空间。
二、结尾作用
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
总结全文,归结主旨;
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
卒章显志,点明题旨;
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
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
等等。
近几年高考命题人对此有较多关注:
例3.(2008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4.(2007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
2008年全国卷Ⅰ的材料是《阳关古道苍凉美》,作者主要采用回忆与实景比照的方式赞美阳关,结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的作用为:
回应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2007年全国卷Ⅰ的材料是《总想为你唱支歌》,文章写“戈壁石”的作用是:
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该点扣题不是十分紧密];
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
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三、过渡作用
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如:
例5.(2007年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
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
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原因,进而自然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有时,对文章上下文内容的检索要认真仔细,弄清楚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如:
例6.(2008年山东卷第19题)“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根据山东卷的材料《歌德之勺》的具体内容,“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一句承接上文作者谈年轻时阅读歌德作品的情况,开启了下文作者对歌德故居的描述,尤其是对大炊勺的描述。
4、线索作用
5、 高考考查的行文线索主要有事物线、情感线、语句线,如:
6、 例7.(2005年江西卷第20题)文章最后一段写了匆忙走路的人的“伤心”,文中哪些词语与之呼应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7、 例8.(2007年福建卷第14题)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8、 回答此类问题,必须明白行文线索的基本作用,即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行文线索或直接或间接表现文章主旨,答题时应予以考虑。
江西卷答案可拟为:
“伤心”与文本中的“忧愁”“焦灼”“焦虑”“忧虑”相呼应,它们构成了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既串起了文章的材料,使文章结构紧凑,又呼应了文章主题。
福建卷答案应是:
落叶既指在外漂泊、思念故乡及亲人的“我”,也指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根据尾段,答案不够完备,可适当补充。
省略];
“落叶”是本文的线索,起着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作用。
9、 五、人称作用
10、 对确认人称运用(或变化)和作用的考查是高考试题命制的一种样式,如:
11、 例9.(2008年浙江卷第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
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12、 例10.(2006年辽宁卷第20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
请赏析。
13、 回答此类问题,要了解每种人称的作用:
用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
用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
用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据此,浙江卷“我”的作用为:
“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了乌米的形象,借“我”的感触揭示了全文主旨;
辽宁卷答案可拟为:
作者改为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形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14、 六、手法作用
15、 表现手法主要指修辞手法和对比、衬托、白描、象征等表达技巧。
因此,平时要让学生积累表现手法作用的知识,并教会他们从表现手法的辨认和作用两方面作答。
16、 例11.(2004年重庆卷第20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17、 重庆卷文本是筱敏的《山峦》,“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是比喻修辞,结合文题、内容和试题提示“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答案拟定如下:
照应了文章题目;
作者以巍峨高大的山峦作喻,形象传神地写出这些年轻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
同时,歌颂了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热情赞扬和仰慕之情。
18、 需要指出的是,这类试题不一定以“作用”的面目出现,有时设置为表达效果或好处,有时要求对语句进行赏析,但答题时必须考虑表现手法的作用。
如:
19、 例12.(2008年北京卷第19题)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20、 北京卷材料是《碧云寺的秋色》,文章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其作用是:
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从而凸显了文章主旨——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
21、 七、环境作用
22、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不只小说中有,散文中也多有出现。
小小说和散文是最受命题人青睐的两种体裁,考查自然景物便顺理成章,如:
23、 例13.(2006年安徽卷第17题)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24、 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从营造氛围、衬托情感、烘托形象或暗示人物命运、推动或转换情节等角度考虑。
安徽卷景物特点是秀美、宁静,而秀美、宁静的景物的作用一般为:
秀美的自然景物常蕴涵着人物的欢欣、喜悦,也可烘托形象的美好或伟大,还可以乐景反衬人物感伤、愁苦的情怀;
宁静的自然场景可展示人物的闲适、恬静、安谧,也可烘托人物激荡的情感、涌动的遐思,有时还可以静衬动,动静相映,富有情趣。
学生可据此拟定安徽卷答案。
25、 社会环境是小说的专利,考查小说阅读时离不开社会环境“作用”的设置,如:
26、 例14.(2007年宁琼卷第12题)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7、 回答这一问题,应从四个方面进行:
(环境角度)概括介绍沧州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
(人物角度)对管营、差拨等人物形象起到了侧面刻画的作用;
(情节角度)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
[所给答案不足,可从人物角度和主题角度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