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6209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金融体系探究综述Word格式.docx

这就需要在现有的金融体系建设中引入普惠金融理念,通过完善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强金融服务创新,来保障农户及农村中小企业等的金融权益。

  普惠制的期限性

  普惠制的期限性是指普惠制不是永久的,其实施以10年为一期,每一阶段结束后要对受惠国进行一次全面审议,并决定是否将对该国的普惠制再向后顺延一期。

这项条款实施的意义主要在于,当一些受惠国或地区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显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时,取消其对本国的受惠国资格,不再享受关税优惠。

普惠制的非永久性目的并不是简单的在国际贸易中给予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优惠,而在于通过从实质上创造平等的贸易机会,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贸易状况得到改善,从而普惠制的目标也得以实现。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到以工补农的发展阶段,按照国际上的普遍做法,在这一阶段应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然而,与国际贸易中不平等的贸易地位不同,中国的“三农”问题历史悠久,有来自内部的许多根深蒂固的羁绊,而且受许多客观条件的约束,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开展“普惠制”是一朝一夕难以实现的。

因此,应从整体着眼,建立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注重以普惠金融带动“三农”发展的长效机制,打好开展普惠金融的持久战。

  第二节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内涵及理论框架

  要建立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需要了解普惠性金融的内涵。

普惠金融或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是2005年由联合国在宣传小额信贷时提出的。

普惠金融倡导建立一个能够包容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包括以前难以得到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的贫困和偏远地区客户的金融体系,使每个个体能够平等的分享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CGAP将普惠性金融体系分为顾客、微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宏观层次。

  一、客户层面

  穷人及低收入群体构成了普惠性金融体系的客户层面。

微观、中观以及宏观层面的活动都是围绕他们的金融服务需求而开展的,即普惠性金融服务是以能够涵盖贫困及低收入群体为服务目标的。

  明确目标服务对象

  普惠金融服务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涵盖所有客户的金融服务体系,其中特别强调对贫困和弱势客户群体的包容性。

这些客户包括农民、工人、退休人员等等。

然而经过实践证明,他们是有能力借款并归还的。

许多微型金融的客户比商业银行系统内的客户更依赖于现有的资金来源,他们为了得到一笔小额的贷款,甚至愿意付出相对较高的利息。

因此,尽管这些潜在的客户一直被正规金融所忽视,但其数量甚至在发达国家也称得上是庞大的。

  金融创新

  对于现有的这些金融机构来说,将金融服务提供给特别贫困和偏远地区的人们也是一种挑战,最难能可贵的是保持机构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

这就需要加强金融创新,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

  全方位的保障

  贫困及低收入群体也需要全方位、不同种类的金融服务,以应对不同时刻的特定需求:

如婚丧嫁娶、突发性事件或投资机遇。

因此,贫困人口也需要除信贷之外的储蓄、转账以及保险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来保障他们的各项金融需求。

  二、微观层面

  作为普惠性金融体系的主心骨,微观层面是零售金融服务的提供者,直接为穷人及低收入客户提供服务。

作为一个普惠性的金融体系,需要有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提供者来满足客户不同种类的需求。

没有任何一家金融服务提供者能够独自担此重任。

因此,微观层次的金融服务提供者涵盖了从非正规的资金放款人或储蓄会所到正规的商业银行以及其间包括的所有金融服务主体。

据有关调查显示,在为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国有开发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微型金融银行、特许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乡村银行或社区银行、非政府组织、保险公司、转账支付公司、非银行私人零售商、非正规互助组织等。

  金融可持续性

  将金融服务送达大量贫困人口,金融的可持续性是非常重要的。

与那些依靠捐赠或政府扶持的组织相比,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即使不是建立普惠金融的最终目的,也是唯一的出路。

首先,它可以为贫困人口提供连续不断的金融服务。

更为重要的是,为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的高成本其实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一定会导致机构自身的财政问题。

事实上已经有一些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在向非常贫困的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同时也实现了成本覆盖。

  金融机构的区位因素

  在实践中,多样化的金融机构是必须的。

但是与能够接触到每一个贫困和偏远客户的金融网点来说,后者的作用更为突出。

龚维新指出:

一个理想地点的潜力可谓是一个不利地点的二十倍。

由此可见,在布设金融机构网点时,分支机构和驻点的区位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加强不同种类金融机构间的分工与协作

  每种金融机构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工作重点,同时也有不同的自身缺陷,没有任何一家金融机构能够满足被传统金融机构排斥在外的贫困和低收入群体的所有金融需求。

因此,在本领域内发挥好自身职能外,加强与其他类型金融机构的优势互补和分工协作,在为穷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不断创新,才能提高成本效益,服务更加便捷和安全。

  三、中观层面

  由于向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往往是较高的,这就成为了传统金融涉足农村金融市场的一大障碍。

这一层面包括基础的金融设施以及一系列降低交易成本、扩大覆盖范围、培训人才和提高金融服务提供者之间透明度等服务。

它包含的参与者与实施者的范围很广泛,例如稽核人员、评级机构、专业网络、行业协会、信贷部门、交易支付系统、信息技术、技术服务商以及培训机构。

这些实体能够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或者成为全球性的组织。

按照各自职能分工的不同,可以将中观层面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分为以下四类:

  金融基础设施

  这部分主要是指金融中的支付结算系统。

支付工具可以有现金、支票、旅行支票、汇票、借贷卡、电汇和自动取款机。

参加中央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可以使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为穷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同时还能使金融服务更广泛、更深入的触及贫困和偏远地区的客户。

然而,我国支付结算系统只允许正规金融机构加入,对于规模较小的或新型的金融机构是有限制的。

这就使那些最接近穷人的金融机构被支付结算系统排斥在外。

  信息基础设施,提高透明度

  金融透明度是指金融机构的相关信息能够真实、即时、可比的获得。

首先,提高透明性可以提高金融机构自身服务水平;

其次,准确、规范的信息可以帮助私人投资者和公众捐助者做出明智的决策,所以提高透明度也能吸引资助者,从而将更多的金融资源提供给穷人;

最后,提高透明度也能使客户增加对金融机构的了解,加强金融服务提供者之间对客户的竞争。

这种竞争可能压低服务提供者的价格,最终以更优惠的利率吸引更多的客户。

  技术培训及服务

  技术培训和服务能力建设目前仍是大多数小额信贷机构最急需的微观建设。

金融机构依赖技术提供商的专业培训、现场咨询。

技术支持的范围广泛,包括财务管理、制定经营战略、员工培训、专业技术及营销策略等。

  网络和协会

  网络或网络性服务机构一般是指金融机构的全球性或区域性自发组织。

协会则主要指国家级的会员组织,但也有地区性和全球性的。

网络和协会给金融服务提供者的分支机构提供了一个发展共同事业的沟通平台,使他们可以相互学习,向更高标准迈进。

  四、宏观层面

  对可持续性微型金融的繁荣发展而言,配套的法律和政策框架是必不可少的。

中央银行、财政部以及其他国家政府部门共同组成了普惠性金融体系的宏观层面。

然而在建立一个普惠性的金融体系时,政府的作用受到了很多争议。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政府的作用应该是提供最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制监管,使金融服务提供商能够竞争性和多元化的蓬勃发展。

  政策环境

  政府在发挥政策制定,使为穷人提供服务的金融可持续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政府至少要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放开利率和执行适当的银行监管和监督措施三方面做出努力。

  政府部门积极的推动

  在发达国家,政府部门常常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积极诱使或迫使金融机构对那些被传统金融排斥在外的贫困及低收入群体服务。

政府可以采取有利的财政和税收激励措施,主要有部门优先贷款、监督管理激励机制、政府支付等,既能避免对补贴的依赖,又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支农的发展。

  第三节建立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意义

  一、为什么要从金融体系着手——基于功能视角

  对于金融体系的功能认识其实由来已久。

较早对金融体系功能进行系统和明确阐述的是罗伯特·

莫顿和兹维·

博迪。

1993年,基于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功能观点,他们提出了金融体系改革的理论,即“功能金融理论”。

该理论有两个基本前提假设:

第一,在较长一段时期中,金融功能的变化小于金融机构的变化,即与金融机构相比,金融功能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第二,他们假定金融功能比组织机构更重要,要使金融功能更强、效率更高,需要通过组织机构的不断创新和加强相互之间的竞争来完成。

基于上述两个假设条件,莫顿和博迪认为,任何金融体系都是为了使金融资源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得到有效地配置和使用,在选择合意的组织机构时,首先要了解需要金融体系实现哪些金融功能,然后再根据具体的时机和技术决定。

由此,可以将金融体系的功能笼统的分为三种:

一是提供清算和支付便利,二是聚集和分配资源,三是分散风险功能。

  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缺失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

具有代表性的是白钦先提出:

金融结构的变迁并不一定意味着金融的发展,只有适度优化的金融结构变迁才能促进金融发展;

反之则会阻碍金融发展,甚至进一步影响到经济发展。

他还进一步论证了金融功能的完善能更加接近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目标,而且由于其自身的客观性和稳定性,能够最大限度的排除不确定因素,减少摩擦,从而使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通过对前人相关研究的梳理发现,功能金融理论对解决“三农”中的农村金融改革问题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认同。

农村金融机构种类繁多,而且随着不同时机和具体技术条件的改变,农村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均表现出了较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因此,仅从改革农村金融机构处着眼是不够的。

由于其更为稳定和客观的特性,从农村金融体系处着手,提高农村金融功能的发挥程度,不失为一种更好的解决途径。

  二、建立普惠性金融体系的意义

  与一般意义上的金融相比较而言,为弱势群体、弱势产业和弱势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普惠性金融更加强调包容性和公平性,尤其是能够为那些未曾得到现有金融体系所能提供服务的群体提供金融服务。

我国的金融行业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一直被正规金融机构和组织占据垄断地位,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竞争,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从而导致了我国农村地区严重的积贫积弱现象。

在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下,改变传统金融体系中为了控制风险而使资金更多的流向大企业、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的贫困和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服务,采用多种不同的渠道,将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送至目前仍被正规金融排斥在外的贫困和弱势群体手中。

只有当目前被传统金融遗弃的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能平等的拥有享受金融服务的机会,我们的金融体系才能称得上是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

  第二章西部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现状

  第一节西部地区的农村金融需求现状

  要建立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需要对农村地区金融需求进行调查。

近年来,为了解农村金融需求情况及金融服务的满足程度,许多国内外组织和机构以及部分学者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其中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农户问卷调查、银监会的问卷调查、亚洲开发银行的农户问卷调查等等。

普遍的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农户的金融需求主要为信贷需求。

其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西部706户农户进行了抽样调查,显示%的农户有借贷需求,而且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生产型借款比例明显高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根据2007年《西部地区农户家庭金融服务需求与满足程度分析报告》显示,西部地区亿乡村人口,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缺口将达到3995-11515亿元。

因此,西部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主要体现为资金需求。

另外,根据亚洲开发银行问卷调查显示,农户的金融需求还有提供汇款。

根据对贵州6县的抽样调查显示,有45%的农户有家庭成员在外打工,因此产生了对汇款服务的需要。

  农户的金融需求受人均收入情况、资金用途及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下面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反映西部农村金融需求的现状。

  一、西部各省农村居民收入及储蓄现状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我国西部各省农民纯收入增长势头略有放缓,2006至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07至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08至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为%,较去年减少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元,较2008年通过将人均收入与人均储蓄存款情况进行对比发现,随着收入的不断增长,农户对储蓄的需求也有相应程度的增加。

2005年西部地区人均储蓄存款为元,2006年为元,较上年增长%,2007年元,较上年增长%;

2008年为,较上年增长%,平均增幅为%。

与人均收入13%的平均增幅相比较而言,可以发现,西部农户的储蓄意愿较强,储蓄增幅比收入增幅快个百分点。

  二、西部各省农村居民支出现状

  人均支出普遍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近几年来,西部各省经济发展速度有了显著提升,2000年的GDP平均增长速度为%,到2007年为%,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年的GDP增速普遍有所回落,GDP平均增速为%。

  根据《2009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统计数据,西部各省的农村居民支出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0年的人均农村居民总支出为元,2005年人均农村居民总支出为元,2008年人均农村居民总支出为元。

  通过对西部各省农村住户的调查发现,农户的人均纯收入主要有以下6项用途:

家庭经营费用支出、购置生产型固定资产支出、税费支出、生活消费支出、财产性支出以及转移性支出。

通过对西部农村居民支出情况的调查发现,在农村居民的人均支出中,所占比重较高的是生活消费支出,占各项支出总水平的%,其次是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占各项支出总水平的%,最少的是财产性支出,仅占各项支出水平的%。

由此可见,西部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用来支付生产消费支出和家庭经营费用支出两大块。

同时,对于财产性收入的投入几乎为零。

  三、西部农村居民金融需求满足程度现状

  有关调查显示,在西部各省的30772个农村家户样本中,一半以上的农户没有债务,债务金额在30000元以上的农户占总样本的%。

通过对西部各省共计11371户农户的调查发现,农村家户借贷主要来自亲朋好友,其次是银行或信用社。

其中,来自亲朋好友的贷款约占总借贷来源的%,来自银行及信用社的贷款占总借贷来源的%。

  通过对西部地区11367户农村家户借贷目的的调查,发现%的农户将借贷资金用作其他消费性支出,36%的农户将借贷资金用于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只有%的农户将借贷资金用于修建农田、水利设施或买农具、机器。

  通过对30607户农村家户过去12各月贷款或借款的调查发现,仅%的农户有过贷款或借款行为,而%的农户没有发生过贷款或借款行为。

  四、西部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根据200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对21家主要金融机构及15省市的中小金融机构进行的大中小企业贷款情况调查:

首先,截止到2008年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09000亿元。

虽然总量较上年有所增加,但是中小企业贷款在全部贷款余额中的份额却有所回落。

全年新增中小企业贷款14000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新增额的%,比上年减少%;

占各项新增贷款的28%,较上年低%。

其次,与中型企业相比,小型企业贷款增速明显落后。

2008年中型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小型企业同比增长%。

第三,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贷款发放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有城市信用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

小企业贷款在这三类金融机构中的比重分别为%、%和%,比重明显高于主要金融机构,然而市场份额明显低于主要金融机构。

第四,调查中还发现,中型企业贷款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小型企业贷款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占%。

  随着各地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创新,2006年以来全国年均推出融资创新产品超过上百种,2008年超过500种。

西部地区除传统的担保类融资产品外,其他融资创新产品占比接近50%。

目前,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万家,比年初增加3620家,完成增加值13253亿元,占乡镇规模工业增加值%。

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9273亿元,同比增长13%,比全国平均高个百分点,在全国比重由上年的%上升到11%。

  第二节西部地区金融服务的供给现状

  作为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中枢,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涵盖了从私人放贷者、民间的自助式信贷组织、商业银行、非政府组织等不同种类的金融服务提供者。

根据机构的性质不同,本文将目前西部普惠性农村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银行类金融机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合作性金融机构。

  一、西部金融机构整体存贷款余额

  根据《中国地区经济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余额依然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的金融机构的各项存贷款余额均占东中西部总额的60%以上,中部存款余额占%,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余额为%。

2008年中部各项贷款余额占总额%,西部各项贷款余额占总额%。

东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增速在20%左右,贷款余额增速为18%左右,而西部各省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普遍高于20%。

与上年相比,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的各项存贷款余额增长速度均快于东部和中部地区。

  根据《中国地区经济监测报告》显示,西部各省金融构的各项存贷款余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2008年西部各省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为7014亿元,贷款余额为4666亿元。

2005至2008年间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平均增速为%,各项贷款余额平均增速为17%。

  二、西部各金融机构信贷支农服务现状

  据统计,2009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91000亿元,比年初增长%,其中农户贷款20000亿元,比年初增加%。

2008全年,我国涉农贷款余额为69000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同比增长个百分点。

2008年全年新增涉农贷款13000亿元,占同期新增贷款总额的%,同比增加%。

从涉农贷款增速来看,西部地区增长较快,同比增长速度在30%以上的有青海、云南、重庆、甘肃、陕西、四川等省,其中青海同比增长%,云南57%,重庆%。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2008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产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其中贷款余额亿元,同比增长%。

全年累计发放粮棉油收购贷款亿元,累放食糖、肉类、化肥等储备贷款亿元。

除传统业务外,2008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点发展了农业科技贷款,重点支持了一批技术和市场成熟、农业发展迫切需要的科技项目。

全年投放农业科技贷款亿元,年末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累计支持农业科技项目185个。

截止到2009年7月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余额达13743亿元,年平均增长15%以上。

  中国农业银行

  2008年,中国农业银行总资产亿元,较年初增长%。

各项存款亿元,各项贷款亿元。

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农行在西部地区的分行及分支机构共有7148家,占全国%。

全年境内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亿元,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亿元。

  以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为例:

截止2008年12月31日,全省累积发放涉农贷款亿,占各项贷款累计发放额的%。

年末涉农贷款余额亿元,剔除剥离亿元,实际比年初增长亿元,增幅%。

截止到2009年末,全行信贷支农各项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增幅%,连续4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

全年完成对农拨补资金亿元。

截止到2010年3月末,支农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增长%;

存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减少亿元。

  中国农村信用社

  2008年末,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37000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为17000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96%,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17。

西部地区贷款累计发放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亿元,农业贷款累计回收率为%。

  农村商业银行现状

  2008年,全国农村商业银行共实现各项存款余额亿元,较上年增长约%;

各项贷款余额亿元,较上年增长%。

其中农业存款年末余额亿元,较上年增长%。

以内蒙古为例:

内蒙古农村商业银行2008年贷款累计发放亿元,累计回收亿元,回收率为%。

2008年,股份制商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5361亿元,占涉农贷款总额的%,同比增长%,其中农户贷款和农村贷款的增加较为显著。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2008年,邮储银行结束了“只存不贷”的历史。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负债业务年末余额亿元,较年初增加亿元,发放小额质押贷款亿元,较年初减少亿元;

小额信贷亿元,较年初增加亿元。

其中,西部储蓄余额亿元,新增存款亿元,账户数为13488万户,2008年新增2312万户,户均余额为元。

以云南省为例:

2008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云南省分行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增幅为%;

其中农业存款余额为77万元,农业贷款为6737万元,较年初增加万元,增幅达44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针对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足问题以来,银监会自2006年12月开始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截止2008年末,西部共有村镇银行41家、贷款公司3家、农村资金互助社7家。

其中四川省共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5家,甘肃和内蒙古自治区发展较快,已成立9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截止2009年末,银监会共核准17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269亿元,贷款余额181亿元。

全国共设立1334家小额贷款公司,其中村镇银行148、贷款公司5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家。

共实现存款269亿元,发放农户贷款和小企业贷款分别为亿元和亿元22。

  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

  作为现代小额信贷领域的开拓者,非政府组织对农村金融市场上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服务空白起到了弥补作用。

NGO小额信贷是从国外引入我国的一种主要的形式。

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中国社科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的三个扶贫合作社、中国扶贫基金会管理的贫困农户自理能力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