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学习水平检查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264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学习水平检查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二地理学习水平检查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二地理学习水平检查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二地理学习水平检查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二地理学习水平检查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二地理学习水平检查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二地理学习水平检查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二地理学习水平检查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二地理学习水平检查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二地理学习水平检查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二地理学习水平检查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二地理学习水平检查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二地理学习水平检查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二地理学习水平检查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二地理学习水平检查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学习水平检查试题.docx

《高二地理学习水平检查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学习水平检查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地理学习水平检查试题.docx

高二地理学习水平检查试题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10月学习水平检查试题

(考试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

1.下列叙述反映陆地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征的是()

A.大量使用煤、石油最终导致海平面上升

B.森林砍伐后,木材蓄积量减少

C.草原开垦后造成土地沙漠化

D.排放有害物质,造成水体污染

2.下图为四座山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四座山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

C.②①④③D.③④①②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4.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

B.冬季气候温湿,反气旋活动频繁

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O℃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

5.下列可能促使泥石流发生的人类活动是()

A.围湖造田B.陡坡修筑梯田 

C.垦殖草原D.过度抽取地下水

6.垃圾回收和再生是世界性的潮流和时尚,推广“分类垃圾箱”的好处有()

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利用②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③减少占用人们的生活空间④减少大气污染,保护臭氧层⑤美化城市街道环境

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③

7.下列措施中,能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是(

①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②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③结合国情,增加煤炭使用量④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8.图中正确反映地震烈度、震级与震中距关系的是()

9.我国北方最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A.水灾和旱灾B.旱灾和台风

C.寒潮和旱灾D.寒潮和水灾

10.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

B.地震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烈度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

C.地震、火山喷发和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山区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不当,是泥石流和滑坡发生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

11.若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北移速度偏快,可能造成(  )

A.黄河流域的汛期提前

B.东北地区雨季滞后

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消失

D.南部沿海严重干旱

12.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

A.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

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

C.旱灾多发区东北平原

D.地震多发区西北、华中

干旱是我国普遍存在的气象灾害。

图甲是我国某省区轮廓图,图乙是楚雄常年降水量与蒸发量对比图,回答第13—14题

13.楚雄最严重的旱情多发生在()

A.春夏季节B.冬春季节

C.夏秋季节D.秋冬季节

14.读图乙,判断导致蒸发量最大的季节出现在该时段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高,降水少,海拔高,地表植被覆盖差

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降水少,日照多,风力较强

C.北方冷空气势力强,太阳辐射弱,降水少,日较差较大

D.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易漏水,径流少,地表干燥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

下图中左图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下右图表示1464~1904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

读图回答第15—17题。

15.列地形单元中受到西路沙尘暴影响最大的是

()

A.黄土高原B.四川盆地C.内蒙古高原D.塔里木盆地

16.图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发生次数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17.下面关于华北地区沙尘暴季节分布的形成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距离沙源地较近,受风沙

威胁大B.该季节气候干燥,表土疏松

C.风力较大D.该季节雨雪天气频繁

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第18—20题。

18.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19.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A.1000米B.2000米C.3000米D.4000米

20.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A.信风的影响B.季风影响C.西风影响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巍巍祁连百丈雪,悠悠走廊千里春”。

这反映了热量与水分等因素对地处西北内陆的祁连山自然景观的深刻影响。

读图,回答问题。

(20分)

 

21.与喜马拉雅山南麓热带、亚热带自然景观不同,祁连山北麓呈现出的是温带自然景观。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这种差异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4分)

22.祁连山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呈现巨大差异,东段以森林为主、中段以草原居多、西段则多为荒漠。

这种差异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简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6分)

 

23.祁连山中段,山麓水草丰美,低坡林木葱茏,高坡草甸茵茵,山顶白雪皑皑,这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简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4分)

 

24.简释祁连山冰川与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的

关系,并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祁连山冰川及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6分)

 

(二)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8分)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知名大河之一,她自西向东跨三级阶梯,流域内孕育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25.图中甲地水土流失严重,分析其自然原因。

(6分)

 

26.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山西能源资源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8分)

 

27.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试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山西工业发展的重点。

(4分)

 

(三)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22分)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

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28.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6分)

 

29.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10分)

 

30.以C地所在的自然带为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6分)

金山中学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地理学科阶段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

1.C

【解析】“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指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

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如在干旱半干旱的地区过渡开垦

草原易造成土地沙漠化。

2.D

【解析】①山位于温带地区,②山位于寒带地区,③山位于热带地区,④山位于亚热带地区,故四座山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③④①②

3.B

【解析】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A错误;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B正确;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错误;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错误。

4.B

【解析】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气候温湿,反气旋活动频繁,B对。

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中部、东部大陆性气候分布广,A错。

欧洲西部冬季气候温和,一月均温大于O℃,东部冬季寒冷,小于0℃,C错。

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水汽进入内陆,D错。

5.B

【解析】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形坡度较大,碎屑物质较多,降水较集中的山区,人类活动多是对陡坡植被造成破坏,导致地表缺乏保护,水土流失加剧,碎屑物质增多,为泥石流产生提供条件,选B项。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明确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1)自然因素:

(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气象)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

(2)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会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6.D

【解析】垃圾分类可回收资源,减少污染,少占土地。

但与臭氧层保护和美化街道无关。

7.D

【解析】加快产业升级应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为缓解能源紧张、保护环境,应该大力发展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8.D

【解析】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不会随震中距发生变化,所以因该是条直线;地震的烈度是指地震的破坏程度,距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据此判断选D项。

9.C

【解析】我国北方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少,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容易出现旱灾。

北方地区纬度高,距冬季风的源地近,容易受到寒潮的影响。

所以最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寒潮和旱灾,C对。

北方年降水量小,水灾少,A、D错。

北方基本不受台风影响,B错。

10.D

【解析】试题分析:

台风属于气象灾害,洪涝属于水文灾害。

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用震级来表示。

火山一般发生在板块的交界处或地壳薄弱的地带。

11.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掌握地理规律的能力,具体涉及副高的北移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这一知识点。

影响我国的西北太平洋副高(夏威夷高压)每年都有规律地向北作跳动静止再跳动的运动,副高西北边缘的辐散气流(东南季风)与北方冷气流(西北风)相交绥,形成锋面,易降水。

两次跳动间的相对静止时期,江淮地区一般约有一个月的降雨期,称为梅雨季节,随着副高的再次北跳,江淮地区梅雨结束,进入伏旱,而黄河流

域和东北地区进入多雨期。

副高北移偏快,则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会提前进入汛期。

12.B【解析】结合我国的气候、地形作答。

13.B14.B

【解析】

13.由图可知:

楚雄雨季是在5-10间,而楚雄10-次年5月,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其中蒸发最大是以3-4月,楚雄最严重的旱情发生在冬春季。

选B正确。

14.楚雄蒸发量最大季节出现在3-4月。

楚雄在云南,纬度较低,地处高原地形区

,主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雨季。

春季太阳辐射强,气温上升快,这期间降水少,日照多,风力较强,蒸发量大。

选B正确。

15.D16.A17.D

【解析】

15.读上左图根据西路沙尘暴的移动路线可得:

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强沙尘暴多发地区地表景观多为荒漠草原和荒漠,故选D。

16.读上右图可知,沙尘暴发生的时间多为3-5月,为北半球的春季,故选A。

17.华北地区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春季时气候干燥,表土疏松,B对。

华北地区距离沙尘暴的源地近,风沙威胁大,A对。

距离高压中心(蒙古-西伯利亚)近,风力大,C对。

春季雨雪天气少,雨雪天气频繁不易发生沙尘暴,D错。

故选D。

考点:

沙尘暴的发生季节、原因及路线

18.C19.B20.C

【解析】

18.读图可知,该山地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度高于南坡,是由于北坡热量条件好于南坡所致,南坡为阴坡,北坡为阳坡,判断为

南半球。

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应位于温带地区,故选C。

19.当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则下降6°C,由于山顶不是冰带,所以山顶平均气温不会低于0°C,所以该山地的海拔不会超过2000米。

故选B。

20.首先这是温带,所以不会是受信风(热带),西风与副高交替(亚热带)的影响,而南半球没有季风气候,该山地的植被也符合西风带影响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状况。

故选C。

考点:

垂直地带性植被带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巍巍祁连百丈雪,悠悠走廊千里春”。

读图回答问题。

(20分)

21.【答案】因素:

纬度或热量(2分);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规律(2分)

【解析】喜马拉雅山南麓热带、亚热带自然景观(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处于低纬范围(0°N-30°N),祁连山北麓温带自然景观(温带落叶阔叶林或温带草原)处于中纬范围(30°N-60°N);由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差异,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逐渐降低,从赤道至极地分为:

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等不同热量带,题中两种自然景观以热量(纬度)为基础,呈现了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特点,即纬度地带性。

 

22.【答案】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规律(2分);

原因:

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由东向西逐渐变弱(2分),降水量逐渐降低(2分)。

【解析】祁连山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东西长800公里(97°25′E~103°46′E)(有利于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下湿润水汽的深入,由于摩擦力的逐渐增大,东南季风影响逐渐减弱,致使由东向西降水量逐渐降低、水分逐渐减少)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第3期)曾就祁连山对中国的意义有着这样的描述:

“东部的祁连山,在来自太平洋季风的吹拂下,是伸进西北干旱区的一座湿岛”,由此题中祁连山自东向西自然景观依次为:

森林为主、草原居多、多为荒漠,体现了以水分(降水量)为基础,呈东西更替、南北延伸特点,即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规律。

23.【答案】地域分异规律:

垂直地带性(2分);

原因:

随海

拔高度的上升,热量和水分都发生变化,自然景观也随之变化。

(2分)

【解析】祁连山海拔4000~6000米,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约6.5℃,热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一般来说,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但到了一定高度以后又出现减少的趋势。

随着山麓到山顶水热条件的改变,自然景观呈现出类似纬度地带性的递变特征,即垂直地带性。

24.【答案】关系:

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农业发展的水资源紧缺,祁连山的冰川融水是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发展的主要水源。

(2分);

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冰川淡水量趋于减少(2分),河西走廊的绿洲农业面临的水源危机将逐渐加重(2分)。

【解析1】祁连山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第3期)提到“若没有祁连山,内蒙古的沙漠就会和柴达木盆地的荒漠连成一片,沙漠也许会大大向兰州方向推进(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农业发展的水资源紧缺,因此在有水源灌溉的地方发展绿洲农业),正是有了祁连山,有了极高山上的冰川(全球变暖,气温上升,加剧了冰川积雪融水,为绿洲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水源)和山区降雨才发育了一条条河流,才养育了河西走廊(农业),才有了丝绸之路”。

【解析2】地球上的淡水仅占水圈总水量的2.53%,而近69%的淡水以冰川形式存在,因此冰川是陆地淡水的主体;全球气候变暖对祁连山冰川的影响,从短期来看,加剧冰川融水,使当地绿洲农业面临洪涝的威胁,从长期来看,当冰川大量消融后,该地区冰雪融水补给将大大下降,河西走廊的绿洲农业将面临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由于全球变暖更侧重于长期尺度(19世纪末以来的百年间,全球气温上升了0.3℃-0.6℃),因此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祁连山冰川的不利影响要侧重从长期尺度分析。

(二)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8分)

【答案】

25.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2分)②地表植被稀少(2分)③黄土土质疏松(2分)

26.有利①位置:

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邻近环渤海经济带②市场: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且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③资源:

煤炭储量大,埋藏浅,煤层厚,地质条件优越,且有多种矿产,综合开发效益大④交通:

交通四通八达(6分)

不利:

水资源短缺或交通运输能力不能满足需要(2分)

27.根据水资源紧缺状况,充分利用优势发展耗水少、耗能低、技术新的高科技产业;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冶金、能源工业等;进一步发展交通运输等(4分)

【解析】25.甲地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方面来分析,该地区位于高原向平原的过渡地区,坡度较大;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地表植被覆盖率低;黄土土质疏松,易受流水侵蚀。

26.山西能源资源开发条件可从资源、市场、位置和交通等方面来回答。

有利条件主要有煤炭储量大,埋藏浅,煤层厚,地质条件优越,且有多种矿产,综合开发效益大;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且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邻近环渤海经济带,交通便利。

不利条件主要有水资源短缺,交通运输能力不能满足需求。

(三)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22分)

【答案】

28.类型:

A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所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4分)

原因:

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的纬度不同,获得的热量不同。

(2分)

29.水分差异:

B、C、D三地水分依次递减。

(2分)

原因:

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

(2分)B地处迎风区,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2分)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区;(2分)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极低,因此降水量最低。

(2分)

30.C地位于热带稀树草原带,(2分)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2分)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

(2分)

【解析】

28.从图中A、B两地所处的位置分析,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其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因两地所处纬度不同,热量条件差异是形成两地自然带不同的主要因素。

29.因三地位于同纬度地区,影响三地水分差异的因素主要气流,从三地所受气流分析,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

B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区;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水汽含量已极低,且表现为离岸风,因此降水量最低。

30.C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属于热带稀树草原带,其植被主要是草原,且降水较少,因此适合发展畜牧业,或种植耐旱的小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