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2642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38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盐酸与指示剂反应

分别取两只试管,加入少量稀盐酸,再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的酚酞。

 

盐酸与金属镁反应

向试管中加入几颗锌粒,在加入稀盐酸

盐酸与生锈的铁钉反应

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再加入稀盐酸。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

用钥匙去少量碳酸钠粉末于试管中,再加入稀盐酸

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向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入稀盐酸

盐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向盛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入稀盐酸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并提出复分解反应和盐的概念。

【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盐酸的化学性质。

【活动反思】盐酸能与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以及部分盐发生反应,稀硫酸是否也具有这些性质呢?

【教师演示实验】稀硫酸与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以及碳酸钠反应。

【总结】师生共同总结酸的通性,并请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提升检学】学生完成学案上的第一、二两个习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

一、酸的概念

二、常见的酸

三、酸的化学性质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酚酞变色

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某些盐=新盐+新酸

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碱的化学性质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掌握其性质和用途;

2.进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

3.通过展示样品及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重点难点:

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是重点,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难点。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

教学用品:

仪器:

试管、镊子、表面皿、平底烧瓶、滴管、单孔塞、玻璃管。

药品:

氢氧化钠固体、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其他:

小气球。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碱有哪些性质呢?

今天我们学习氢氧化钠这种常见的碱。

回忆、回答碱的概念,写出电离方程式。

二、新课

  [演示实验]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将少量氢氧化钠分别放在几个表面皿上,给各组学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其色态,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固体氢氧化钠表面的变化;

再将其中的一块放入盛有少量水的大试管里振荡,并让学生触摸管外壁温度的变化。

   

从感性上认识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结]指导学生小结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氢氧化钠(NaOH)

  俗称:

烧碱、火碱、苛性钠。

 

(一)物理性质

[问题讨论]根据氢氧化钠易潮解的性质,你能想到它有什么用途?

思考、讨论:

氢氧化钠可干燥某些气体。

 

(二)化学性质

  1.NaOH溶液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指导学生做氢氧化钠溶液与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反应的实验。

  2.氢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石灰水中通往二氧化碳有何现象?

是哪类物质间的反应?

写出化学方程式。

  现象:

白色沉淀生成;

是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Ca(OH)2+CO2=CaCO3↓+H2O

  那么,NaOH能否与CO2反应呢?

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并思考实验现象中的道理。

  [演示实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在充满二氧化碳的烧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浓溶液,迅速塞紧带有玻璃管和气球的橡皮塞,振荡烧杯,观察现象、思考问题。

 [问题讨论]

为什么气球会逐渐胀大?

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何写?

  怎样保存氢氧化钠?

说明原因?

  指导学生完成化学方程式。

  讨论气球涨大的原因,最后得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正确结论。

反应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

与CO2与Ca(OH)2反应对照:

CO2+Ca(OH)2=CaCO3↓+H2O

 分析如何保存NaOH及原因。

  3.氢氧化钠与酸反应(中和反应)

  我们学习了酸与碱的中和反应,这也是碱的重要性质。

  练习:

写出HCl、HNO3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加强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加深理解NaOH性质。

  4.氢氧化钠与某些盐的反应

[实验]氢氧化钠跟某些盐的反应

  描述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CuSO4+2NaOH=Cu(OH)2↓+Na2SO4、FeCl3+3NaOH=Fe(OH)3↓+3NaCl

[小结]组织学生共同总结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注意:

碱与盐反应,反应物均应溶于水。

(三)氢氧化钠的用途 

[设问]我们学习了氢氧化钠的性质,那么它有哪些用途呢?

  学生看书、总结、回答。

第二课时

1.掌握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掌握其性质和用途;

3.通过展示样品及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重点:

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是重点。

难点:

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

实验、对比、归纳教学法。

仪器:

蒸发皿、镊子、烧杯、药匙、玻璃棒、试管、滴管、玻璃管。

  药品;

氢氧化钙粉末、生石灰、氢氧化钙溶液、浓碳酸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稀盐酸。

  [复习提问]上节我们学习了氢氧化钠,请同学们想一想:

  1.氢氧化钠有哪些物理性质?

如何保存?

  2.写出下列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

  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

  [引言]在学习了氢氧化钠这种常见的碱之后,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常见的、重要的碱—氢氧化钙。

[设问]氢氧化钙欲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它是怎样制得的呢?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思考)

氢氧化钙的制取。

  学生思考讨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板书]二、氢氧化钙Ca(OH)2

  

(一)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熟石灰

  [演示实验]氢氧化钙的溶解性。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与氢氧化钠相比较。

  观察物质色、态,在水中溶解的情况,并与氢氧化钠的溶解性进行比较,总结出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板书]

(二)氢氧化钙物理性质

  1.颜色、状态

  2.溶解性:

微溶于水

  教师做演示实验:

  氢氧化钙溶液与指示剂反应;

  向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

  向石灰水中滴加盐酸;

  观察分析、回答问题:

  1.描述各反应现象,并与氢氧化钠性质对比。

  2.找出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更正。

  在实验、讨论基础上,总结出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板书](三)氢氧化钙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3.与酸反应(中和反应)

  [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本实验。

  [思考]这个实验证明氢氧化钙还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你能否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4.与某些盐反应。

  实验证明石灰水能与某些盐反应,这是氢氧化钙的又一条重要化学性质,根据现象,分析产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2NaOH+CaCO3↓

根据氢氧化钙的性质分析它可能有哪些用途?

并看书,引导学生规纳、小结出Ca(OH)2的用途。

[指导学生小结]本节我们重点学习了Ca(OH)2的化学性质及碱的通性,了解了Ca(OH)2的制取、用途物理性质。

  [板书]碱的通性

  我们学习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这两种常见的、重要的碱之外,还有KOH、Fe(OH)3、Cu(OH)2等许多碱,所以碱具有通性。

引导学生用相互关系图,归纳出碱的通性。

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

1.通过实验,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知道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2.通过分析讨论,认识溶液呈酸碱性及强弱程度不同的原因,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与从定性到定量的思维方式;

3.通过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法;

4.通过阅读与交流了解物质酸碱性对于生命活动的意义,发展化学的价值观等化学基本观念。

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安排在探究酸和碱的性质之后,这样的安排能让学生认识到酸碱指示剂在判断溶液酸碱性的诸多方法中是最为简捷的。

溶液酸碱性及其强弱的检验方法是学生以后开展实验探究化学必备的基本实验能力,这其中渗透了科学方法的教育—直接观察法与间接观察法。

从对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到判断酸碱性的强弱与H+、OH-的关系,既渗透着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教材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酸碱性的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化学的价值观,发展了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

溶液的酸碱性及其检验方法。

如何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酸性的根本原因:

H+;

碱性的根本原因:

OH-。

酸或碱的各种通性都可以作为判断的方法,但对于酸碱指示剂这种最为简捷的方法还只是处于了解的阶段。

同时,学生虽然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

同样是酸酸甜甜的橘子,有的略带酸味,有的却很酸。

但是对于酸碱性的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

怎样判断酸碱性的强弱?

这些问题还不清楚。

这些学生脑海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是认知的起点和线索。

在教学开始时,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已知、未知和想知,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设问思考、交流讨论、巩固练习、总结提升。

教学手段:

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

实验用品:

白醋、柠檬汁、食盐水、蔗糖水、石灰水、肥皂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石蕊试纸、pH试纸、点滴板。

教学流程设计:

1.感知生活引入新课:

展示图片,询问学生感觉并设问引导学生思考;

2.实验探究方法引导:

分别介绍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石蕊试纸,组织学生实验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并总结变色规律,最后引出间接观察法;

3.阅读思考合作探究:

介绍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总结酸碱性强弱与pH的关系;

4.学以致用交流共享:

以人体、土壤的酸碱性为例介绍其对于生命活动的意义;

5.归纳总结当堂检测:

培养学生自我归纳、评价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感知生活

引入新课

展示图片,询问学生感觉并设问引导学生思考。

板书:

检验酸碱性

观看图片

积极思考

引导学生对于酸碱性的检验从生活过渡到化学探究

实验探究

方法引导

介绍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组织学生实验探究6种溶液的酸碱性,并总结变色规律。

最后介绍石蕊试纸并引出间接观察法

分组实验,记录现象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多识一点

播放视频

观看思考

对学生进行科学情感教育

阅读思考

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思考解决问题。

酸碱性的强弱

阅读

交流

讨论

培养学生阅读归纳的能力

交流思考

介绍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练习测量6种溶液的pH。

最后介绍pH计

交流讨论

分组实验

交流反思

使学生了解酸碱性强弱与pH值之间的关系,掌握pH试纸的使用方法。

建立从定性到定量的思维方式

学以致用

交流共享

以人体、土壤的酸碱性为例介绍其对于生命活动的意义。

酸碱性的意义

聆听思考

培养学生的化学价值观

归纳总结

组织学生总结收获

思考归纳

培养学生自我归纳能力

当堂检测

组织学生练习并评价

练习巩固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板书设计

溶液的酸碱性

一、检验酸碱性

二、酸碱性的强弱

三、酸碱性的意义

第四节酸碱中和反应

年级科目

九年级化学

课题

第七单元第四节酸碱中和反应

主备人[

审核人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掌握中和反应及其实质;

2.学会书写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重点

难点

中和反应及其实质,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判断。

教学过程

一、前置练习,积累知识

1.用酸碱指示剂可以区别溶液的酸碱性。

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

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溶液的酸碱度常用____来表示。

pH<

7时,溶液显 

 

性;

pH=7时,溶液显性;

pH>

7时,溶液显性。

二、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夏天有没有被蚊虫叮咬的经历呢?

被蚊虫叮咬过后,可以抹上风油精或肥皂水进行止痒,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还有当你胃部因为反酸而出现不适时,你知道吃什么食物或药物来缓解或消除症状?

学完本节课,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演示实验】在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5%的稀盐酸。

请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并说说看到的现象和自己的猜想?

[学生回答]现象不明显。

可能不反应,也可能反应了。

【自主学习】课本18页实验探究7-5,回答课件问题:

酸和碱真的能发生反应吗?

你能设计出可行的方案证明猜想吗?

【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形成方案(教师巡视学生的讨论)。

【合作释疑】请各小组代表说出该小组的实验方案,师生共同整理出最合理的方案。

[演示实验]课本实验探究。

【精讲点拨】

[问题思考]在以上反应过程中,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又是怎样变化的?

请同学们分析课本表中数据,并在坐标纸上绘出pH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

[学生活动]根据曲线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讨论后多让几位同学说明)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板书。

总结:

向稀盐酸中滴氢氧化钠溶液时:

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不足时,pH<

7,溶液显酸性,HCl有剩余。

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与HCl恰好完全反应时,pH=7,溶液显中性。

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pH>

7,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钠有剩余。

【巩固练习】

以上实验说明酸和碱能不能发生反应?

那你知道酸和碱到底是怎样反应的?

生成了哪些新物质?

(学生回答)

[中和反应的实质]

盐酸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H+和Cl-;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Na+和OH-。

[学生观察后回答]反应前一共有几种离子,而两瓶溶液混合后,什么离子不见了?

生成了什么新物质?

学生观察、讨论后说出观察的结果。

【师生归纳】酸与碱反应时,酸溶液中的H+和碱溶液中的OH-互相结合成了中性的水,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

引导由学生说出:

上述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学生活动]你能不能根据反应原理及课件展示写出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由两生板演)

[引导发现]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不是酸?

是不是碱?

(生回答)

师生根据学生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找寻反应的共同点,并板书如下:

[板书]酸碱反应的共性

①酸+碱→盐+水②溶液在反应后趋于中性③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

据上面的共同点,师点拨:

上面的反应是中和反应,并板书。

四、归纳总结,提升能力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都学了哪些内容,一起来归纳总结好。

本节课你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了吗?

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有哪些提高?

你还有哪些不足?

和同学交流后,你认为。

五、当堂检测,检查效果

学生做学案中的达标练习。

教学反思:

[来源:

Z

到实验室去: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课标要求: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2.初步学会根据物质的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3.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

内容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协作能力比较强;

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掌握了酸的基本性质。

只是在借助酸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在具体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以及试剂的选择上还存在迷惘现象。

综上分析,安排本节实验课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验建议:

建议进行本节实验时,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可借助下面的情景素材“学生做中和反应的实验,直接向氢氧化钠中加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忘了加酚酞,于是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酚酞,发现酚酞不变色,就得出了恰好完全中和,所得溶液呈中性的结论”。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反应后的溶液的酸碱性。

探究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酸、碱的化学通性;

2.初步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法收集证据,感悟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重点、难点:

2.学会借助酸碱指示剂、pH试纸或pH计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准备:

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玻璃棒、烧杯、洗瓶、表面皿、药匙、镊子、火柴、酒精灯、胶头滴管、pH试纸、点滴板、白瓷板(pH计或数字传感器);

溶液样品、石蕊试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铜溶液、生锈的铁钉、柠檬汁、肥皂水、蔗糖水、氧化铜、锌粒、镁条、洁净的铁钉、石灰石、碳酸钠。

情景创设:

某学生做中和反应的实验,直接向氢氧化钠中加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忘了加酚酞,于是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酚酞,发现酚酞不变色,就得出了恰好完全中和,所得溶液呈中性的结论。

该同学的结论对吗?

学生分析素材内容,思考并讨论素材中发现的问题。

用任务驱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若有条件将实验背景拍摄成视频的形式,更有助于激发兴趣、提高发现问题的欲望。

引导学生分析发现的问题

发现问题:

“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是错误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猜想可能的情况板书课题:

猜想假设:

溶液样品可能呈酸性可能呈中性

引出本节课的探究课题

引导学生分析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归纳利用到的酸的化学性质

板书学生的方案

板书

制定计划:

先独立设计方案,然后小组讨论

汇报方案,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学生汇报方案:

①锌粒,看是否有气泡;

②碳酸钙看是否有气泡;

③碳酸钠看是否有气泡;

④石蕊看是否变红;

⑤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⑥氧化铁看是否溶解;

⑦氧化铜看是否溶解;

⑧氢氧化铜看是否反应。

培养学生独立设计方案的能力和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对方案的甄别能力和可行性的分析论证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

进行实验

各小组根据对方案的初步分析,利用提供的仪器,自选方案任选试剂进行实验探究

验证猜想

实验中将不同的方案进行对比

对学生的实验结果给予肯定,同时对学生的实验过程给予评价

在实验器材允许的条件下教师利用传感器或pH计对溶液样品进行测量

引导学生对从现象是否直观、药品是否廉价、试剂是否环保、操作是否简便、思维是否创新等角度对各种方案评价。

得出结论

溶液样品呈酸性,并验证原来猜想是否正确

交流评价

讨论并评价实验探究方案

借助数据增强实验说服力,让学生感受科技的发展,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

激发学生的评价激情,培养学生评价意识。

引导学生反思实验探究过程中异常或偶然现象、反思利用到的实验原理的优劣。

反思提升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实验中你发现了哪些?

2.你所设计的实验主要是为了检验溶液中有哪种物质?

它的性质是哪种粒子体现的?

若原实验用的是硫酸,你能用上述方案来解决吗?

为什么?

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反思意识,引导学生从规范实验操作和优化实验原理的的角度反思实验。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探究溶液是否呈碱性板书

拓展延伸

按刚才探究历程,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某溶液是否呈碱性

巩固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历程

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了溶液的酸碱性,希望同学们发扬这种“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态度,在化学王国里飞的更高、更远。

一、酸的化学性质二、碱的化学性质

本节实验课体现了生本教育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把要探究的问题与已有知识、技能结合起来,使他们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内涵。

变被动接受的知识传授为主动积极的构建知识,在讨论和争论中完成知识的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