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北师大九年级数学《船有触礁的危险吗》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6425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案例北师大九年级数学《船有触礁的危险吗》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案例北师大九年级数学《船有触礁的危险吗》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案例北师大九年级数学《船有触礁的危险吗》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学案例北师大九年级数学《船有触礁的危险吗》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学案例北师大九年级数学《船有触礁的危险吗》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教学案例北师大九年级数学《船有触礁的危险吗》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教学案例北师大九年级数学《船有触礁的危险吗》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北师大九年级数学《船有触礁的危险吗》Word下载.docx

《教学案例北师大九年级数学《船有触礁的危险吗》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例北师大九年级数学《船有触礁的危险吗》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案例北师大九年级数学《船有触礁的危险吗》Word下载.docx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感受数学建模思想、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体会构造方程的手段和数形结合的方法。

此外,学生将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虽地处农村,但是普及多媒体教学较早,具备多媒体等演示设备的教学条件。

  在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勇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已具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意识和精神境界,生生、师生之间互动的气氛较浓。

学生已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已形成初步的评价与反思意识;

具有尝试寻找不同解决问题方法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些都为学生顺利进行自主学习、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等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

(出示课件,显示“喷筒型烟花”正在向外喷射的情境)同学们,正月十五在家里放烟花了吗?

“火树银花不夜天”描述的就是元宵节燃放烟花的盛况。

但观看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呀!

若你是烟花的燃放者,点燃后至少要跑离烟花多远才不至于有危险?

  生:

跑到烟花喷射范围之外的区域。

那么,从数学的角度如何解释不会有危险?

人到喷筒的距离大于烟花的喷射半径时,没有危险。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展现数学的魅力。

这样导入会增强本节课的趣味性,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求知欲的培养。

当然,更主要的是在笑声中,让学生初步建立起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较为形象的认识,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船有触礁的危险吗”的题目)好,那么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艘正在海上行驶的货轮会不会有触礁的危险呢?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组探讨,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每组确定一名中心发言人。

  学生在解决此实际问题的同时,思考如下问题:

  

(1)对于“货轮继续向东航行途中有无触礁的危险”,从实际意义上如何认定?

若从数学的角度,如何解释?

  

(2)解决此问题时,你选择的起点(切入点)是什么?

(意即:

从先求什么开始)

  (3)你准备调用学过的哪部分数学知识来解决此实际问题?

  (4)在你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新问题?

你想怎样克服?

  (教师教学时先不给出示意图,而是让学生根据题意自己画出示意图,教师对学生的作图情况进行适时的指导,准确绘图能反映出学生是否真正理解题意,也是进一步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前提。

如果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困难,得不到教师的及时指导,那么学生的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就会降低。

教师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住关键性的问题进行思考,旨在帮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即培养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促使其学会学习。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组内探讨,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探讨情况,与学生一起分析此问题的困惑、难点及解题方法。

 学生在面对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时,容易建立起三角函数的模型。

在上述问题中,由于“BC=20海里”是唯一关于长度的条件,而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边,因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陷入困境。

  (四)理性归纳,得出结论

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大部分学生突破了问题的难点。

下面介绍几种学生的解答思路。

图1思路一:

如图1,考虑到BC是一个不能直接运用的量,故设CD=x海里,则BD=(20+x)海里。

在Rt△ABD中,AD=BDtan55°

=20+xtan55°

;

在Rt△ACD中,AD=CDtan25°

=xtan25°

由AD=AD,得方程:

20+xtan55°

=xtan25°

,解得x≈970。

由于AD=xtan25°

≈2079>

10。

所以货轮没有触礁的危险。

师:

此种解法是设间接未知数,体现了方程思想。

这种设未知数的智慧在于:

把BC变成了BD=(20+x)海里,从而“激活”了BC这个不能直接运用的条件。

我们不妨把该策略称之为“救援型(救援BC)”。

而等量关系则借助AD是此“双直角三角形”的公共边,可以说是“以形助数”。

因此,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此处要关注学生借助计算器进行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并能进一步对实际结果的现实意义进行说明,发展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对学生解题思路进行点评的目的在于向学生揭示数学的本质,以便引导学生形成解决有关问题的基本策略。

思路二:

考虑到求出AD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故设AD=x海里,则

(1)在Rt△ABD中,BD=ADtan55°

=xtan55°

在Rt△ACD中,CD=ADtan25°

由BD-CD=20,从而得方程:

xtan55°

-xtan25°

=20。

解得:

x≈2079。

由于AD>

10,所以货轮没有触礁的危险。

(2)设AD=x海里,则在Rt△ACD中,CD=ADtan25°

在Rt△ABD中,tan55°

=BDAD=BC+CDAD。

从而20+xtan25°

x=tan55°

解得x≈2079。

(3)设AD=x海里,则在Rt△ABD中,BD=ADtan55°

在Rt△ACD中,tan25°

=CDAD=BD-BCAD。

从而xtan55°

-20x=tan25°

此解法也体现了方程思想,是设直接未知数。

设沟通两个直角三角形之间的联系,利用x和已知角的三角函数(正切)表示出此“双直角三角形”的任何一边,只是在构造方程的相等关系上各有特色。

方法

(1)运用了BD-CD=20,“20海里”这个条件仅仅起到了构造方程的作用,并没有“主动出击”,不妨称这种构造方程的策略为“守株待兔型”;

方法

(2)是在小直角三角形中运用x和已知角的正切把CD表示出来,而运用大直角三角形已知角的正切构造关于x的方程,我们不妨称之为“小凑”(在小直角三角形中运用x和已知角的正切把CD表示出来,有凑条件的目的)大构(运用大直角三角形已知角的正切构造出关于x的方程)型”;

方法(3)则称之为“大凑小构型”。

其实,方法

(2)和方法(3)都是运用正切的定义来构造方程的,可以说是“以形助数”。

所以,我提醒同学们,以后在碰到类似的问题时也要注意积极运用这种方法!

(教师在加以点评的时候,不必指出方法的优劣,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思维习惯的方法。

当然,学生应当对上述几种方法做到真正的理解。

(1)回顾一下,你解决此题的基本步骤是怎样的?

(2)你是如何突破你所遇到的困难的?

(或虽然你没能克服困难,但从别人和老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得到了哪些解决问题或克服困难的经验?

(3)反思你在解决此问题时(或从同学、老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若用它去解决与此相类似的实际问题时,是否具有一般性(或是否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通法”)?

(引导学生适时地进行反思,并养成解决问题之后反思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重要环节。

若不进行反思,学生不容易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更不易形成数学方法的有效迁移。

(五)运用反思,拓展创新

[小试牛刀]出示教材“想一想(测量古塔的高度)”的例题,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互相交流,最后师生共同评价。

[友情提示]相信大家在解决刚才“货轮是否会触礁”的实际问题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数学经验,并形成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但大家在把这些策略迁移到相关实际问题情境时,一定要仔细分析问题的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

同学们,一定要具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机敏!

你能否尝试提出新问题或采用创新的解法?

(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推动者。

因此,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要善于激荡学生的思维和探索的兴趣,要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数学知识、数学经验进行思考与创新的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留给他们。

其实,激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思维方式,就是对他们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调动。

图2学生们的收获是令人欣慰的,下面提供某一学习小组的创新解法。

解:

∵∠DBC是△ABD的外角,

∴∠ADB=60°

-30°

=30°

∴∠ADB=∠A。

∴DB=AB=50m。

在Rt△DBC中,

DC=BDsin60°

=50×

32=253≈43(m)。

这种思路的智慧在于:

借助特殊角把间接条件AB=50m转化为BD=50m(BD为Rt△DBC的斜边)的直接条件,省去了构造方程的烦琐,是一种简捷的创新解法。

其实,正是通过“形”得到了灵感和启迪,从而来“助数”,这得益于这位同学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熟悉和运用。

这种创新的解法值得在我们中间推广。

同时,也说明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六)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出示教材“做一做(改善原有楼梯的安全性能)”的例题,要求学生在解决此实际问题时,首先思考:

楼梯调整前后的高分别是多少?

(这是对前面问题的变式,教学时要关注学生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能否理解题意,能准确画出示意图。

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白:

调整前后楼梯的高度是一个不变的量,即“双直角三角形”的公共边(它是沟通两个直角三角形联系的桥梁)。

我增设“楼梯调整前后的高分别是多少”,是为了给学生做铺垫,使学习内容更贴近学生的认知实际,以便使学生比较顺利地解决问题。

图3师:

如图3,在Rt△CBD中,已知BD=4m,故不用设未知数就可以在小直角三角形中打开一个“缺口”(可求出CD的长)。

因此,在这里我要提醒同学们,并不是所有的“双直角三角形”问题都要用方程来解决,要看题目中的条件:

是直接条件还是间接条件?

间接条件是否能借助特殊角等因素转化为直接条件?

若既非直接条件,又不能转化,则再考虑构造方程。

  (七)小结与反思

  引导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思:

  

(1)在经历探索问题的过程中遇到挫折,你是怎么做的?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让学生经历回顾与反思的活动,自己总结收获,使经验条理化、一般化,同时,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概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增强,通过这个环节,让处在不同数学学习水平层次的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的体会,体现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理念。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一些特点。

  1.体现了数学教学的本质

  我的教学设计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提供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我们应该认识到:

学生是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的,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去建构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的教最终要在学生那里体现,不考虑学生作为主体的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

  2.注重对数学精神实质的揭示

  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对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等关于数学精神实质方面的揭示。

比如,数学模型的思想、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恰当选择合适的等量关系去构造方程。

条件的呈现方式(如间接条件还是直接条件)对解决问题的影响等。

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核心,也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

数学教学既要重视数学的背景和应用,也要揭示数学的本质。

否则,教师没有将最有价值的东西呈现给学生,便会将学生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现实世界,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和最高境界。

如先把问题“货轮向东航行会有触礁的危险吗”转化为“货轮会不会驶进半径为10海里的圆中”,进而通过比较“点A到航线的距离和半径10海里的大小”来认定。

实际上,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反映出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的能力。

当然,要使学生学会能够从理性的角度审视实际问题中存在的数学现象,就要在课堂上使学生更多地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与启迪,形成那些对学生的数学素养有促进作用的基本的数学思考方式,并以此去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4.着眼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努力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明确目的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再反过来解决原先的问题。

由于不同的学生在认识方法上存在着差异,他们有不同的认识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教师要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5.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数学教育并非是让学生单纯地积累数学事实,它更多地是对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条理化,对数学知识的自我组织。

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经验的分析与理解,对获得过程以及解决问题方式的反思至关重要。

而且,反思可以使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思维习惯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在本节课中,我提问较多的就是:

这个(成功的)方法还能够在哪些条件下有效?

你是怎样得到这个成功的方法的?

在其他情况下,怎样修改这个方法就可以使得它仍然有效?

这个问题之所以没有能够解决,主要原因在哪里?

等等。

  6.教师的角色

  本节课努力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学习成果分享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的角色。

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探索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激荡学生的思维。

教师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组织学习、设计切入口、相机诱导、与学生平等交流。

教师还集中大家的问题,比较、分析、鉴别问题的轻重,引导学生把握住关键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探讨中自然进行一些穿插,讲解,给予恰到好处的 点拨,及时引导学生的学习。

  7.多媒体的使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如导入时“喷射烟花”的情境、航线与暗礁圈位置关系的动态演示等,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且,大量的实际生活情境及问题、例习题,都能在屏幕上“一触即现”,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计算器的引入,使复杂的计算不再费时、耗力,学生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投入到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策略、探究问题结果的思维过程中。

  当然,这节课也留下了一些遗憾。

  1.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处理得还不是十分到位 这节课尽管做了精心准备,但课堂上仍然出现了教师课前没有预料到的问题。

有一些学生的课堂表现并没有达到我预想的要求,但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也为了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还是有牵引学生的痕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思考的现象。

“不牵怕学生走偏、走远;

牵了又怕违背自主原则”,我想这也是课程改革带给我们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够充分

  本节课采取的是“独立思考与合作(生生、师生、组内)交流”的学习形式,但个体思考的环节不够充分,从而使展开的讨论就有点儿“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表达的见解不够成熟,深度也不够。

生生交流、组内交流也易转换为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对学习水平低的学生的讲解,掩盖了“薄弱生”的学习不投入或不深入,给人以“表面的积极性”和“一切顺利”的假象,有点儿“一人做,众人观”的味道。

而且,在生生、组内、组际交流不太充分的情况下,我也有急于归纳总结的现象。

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浅尝辄止,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究其原因,与本节课的设计容量有关,因为本节课需要掌握的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的内容较多,教师难免会产生急切地“牵”和迫不及待地“揭示”。

  3.教师对解题思路进行点评的副作用

  这种点评对数学的本质、数学的规律、数学的思想方法进行了“画龙点睛”式的揭示,易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但点评内容有人为划分类型的痕迹。

比如,把本节课实际问题所抽象出来的图形归纳为“双直角三角形问题”,易使学生受到思维定势的束缚,形成负迁移。

事实上,教学中,学生受例1、例2方程思想的影响,在解决“改造楼梯”的问题时走弯路的不少。

  4.在“改造楼梯”问题中增设“楼梯调整前后的高度分别是多少”的思考

  我增设此问的目的是给学生做铺垫,以使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

调整前后楼梯的高度是一个不变的量,从而能比较顺利地解决问题。

然而这样做有点包办“学生认识和思维过程”之嫌,使学生缺少了一些探索与创造的体验,挤压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给学生留下的较大的探索空间。

  需要说明的问题:

我最初设计的教学顺序是:

首先是“做一做”(改造楼梯的问题),然后是“想一想”(测量塔的高度),再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教师点评。

因为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

不用构造方程就能解决问题,并借此向学生揭示“直接条件(原楼梯的长度)直接求(楼梯的高)”“间接条件转化求(借助特殊角的条件转化为等腰三角形)”的解题策略。

最后才是“船是否有触礁的危险”的例题。

因为此问题的解决只能运用构造方程的方法。

我觉得这样安排教学内容,容易使学生的思路清晰,也易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缺点是教师人为划分类型的痕迹太重,容易使学生受到思维定势的束缚,而且以“改造楼梯”的例题作为问题情境引入,趣味性不强,不容易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最后考虑再三,才把教学设计安排为现在的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