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6577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

《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

按照深化医改和护理改革发展的工作要求,医疗机构不断改革创新护理管理体制机制,以实施护理岗位管理为切入点,通过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合理配置护理人力、开展科学绩效考核、薪酬分配向临床一线倾斜等措施,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有效调动了护士队伍的积极性。

完善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制度,由三级综合医院延伸至县(市)级医院管理人员,护理管理人员科学管理能力逐步提升。

5.护理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逐步推进。

针对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不完善、重点工作制度与管理规范不统一等问题,修订完善护理风险评估标准,鼓励标准化沟通工具的临床应用,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沟通能力,开展护理标准化建设培训,逐步在全省推广使用。

6.护理服务进一步改善。

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各级各类医院积极推行以改革护理服务模式、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核心的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

截至2020年底,全省所有三级医院和90.3%的二级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三级医院实现病房全覆盖。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7.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护理服务以更加贴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疾病谱变化、人口老龄化和生育政策调整的新形势,服务领域逐步从医疗机构向社区和家庭拓展,服务内容从疾病临床治疗向慢病管理、老年护理、长期照护、康复促进、安宁疗护等方面延伸。

(二)“十四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

护理服务于人的生命全过程,在满足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整体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护理事业作为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是护理服务需求变化对护理事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加剧、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疾病谱不断变化、慢性病发病率提高、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出生人口增多,人民群众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释放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护理服务需求的变化要求我们加快护理事业发展,加大护理服务供给,拓展护理服务领域,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基层护理服务能力,使护理服务内涵更贴近群众健康需求。

二是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护理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的不断深化,长期以来影响护理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和矛盾将逐步解决,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的薪酬制度、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人才培养机制、人才评价机制等将逐步建立完善,为调动广大护士积极性、促进护理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三是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护理事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十四五”时期,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必将推动护理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发生深刻转变,为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服务效率、改善护理服务体验、实现科学护理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尽管我省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与经济社会进步、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比,护理事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护士队伍数量相对不足、分布不均,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二是调动广大护士积极性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完善。

三是护理服务内涵需要不断丰富,护理服务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民群众的护理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服务和护理管理水平、丰富护理服务内涵为重点,进一步增加护理资源总量,提高护理队伍能力素质,推进护理科学管理,增强基层护理服务的可及性,拓展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推动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分级负责。

省卫生计生委负责制定全省护理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完善配套政策并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价指导。

各市卫生计生委结合本辖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提升能力,协调发展。

以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增加护士队伍总量,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提升护理服务能力。

在发展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帮扶基层医疗机构壮大护理力量,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增加护理资源供给,统筹城乡护理服务体系协调发展。

3.以人为本,创新发展。

以病人为中心,持续改善护理服务,创新护理服务模式和供给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护理服务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提高患者满意度。

以护士为本,创新护理管理方式,提高护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改善护理工作条件,预防职业病发生,减轻护士压力和负担。

推进护理岗位管理,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将护理岗位管理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有效结合,激发护士队伍活力,提高护士满意度。

4.丰富内涵,扩展服务。

以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丰富护理专业内涵,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慢病管理、康复促进、安宁疗护等服务,扩大护理服务领域,加快护理产业发展,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协调性、整体性,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健康需求。

5.规范行为,保障安全。

完善并贯彻落实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工作制度、技术规范和服务指南,加强护士执业准入和执业管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我省护理事业发展达到以下目标:

——护士队伍的数量、素质、能力进一步壮大和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护士数量进一步增加,基本适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新入职护士培训制度基本建立,护理管理岗位培训制度逐渐完善,扩大专科护士培养领域,增加培养数量,满足临床护理需求。

——护理管理科学化水平明显提升。

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根据护士临床服务能力,结合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对护士进行分层管理。

护士执业管理制度和医院护理岗位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对护士人力配置、绩效考核、岗位培训、执业规则等进行科学管理,护士积极性得到进一步调动。

——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优质护理服务向县级和基层医疗机构延伸,不断扩大覆盖面,责任制整体护理全面推行、有效落实,基层护理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创新护理服务模式,护理专业内涵更加丰富,群众获得感显著提高。

——老年护理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老年护理服务队伍和机构建设得到大力加强,老年护理服务行为更加规范。

医护养结合、安宁疗护以及社区、居家护理服务不断发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优化护士队伍结构

1.增加注册护士总量。

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迫切需求,采取有效措施持续增加注册护士数量。

根据功能定位、服务半径、床位规模、临床工作量等科学合理配置护士人力,满足临床工作需求。

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士人力配置的指导,重点充实基层医疗机构的护士数量。

2.建立完善护士培训机制。

建立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培训制度。

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培训大纲和培训要求,在组织开展省级培训的基础上,指导和推动各地开展培训工作。

重点加强新入职护士、专科护士、护理管理人员、社区护士、助产士等的培训,切实提高护理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3.加强专科护理人才培养。

进一步发展专科护士队伍,加大专科护士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选择部分临床急需、相对成熟的专科护理领域,增加专科护士培养数量。

逐步建立专科护士管理制度,明确专科护士准入条件、培训要求、工作职责及服务范畴等。

4.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护理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紧密衔接的供需平衡机制,引导医学院校根据全省健康服务业发展需求,改善我省护理人才培养结构,适度调控中专学历层次的招生培养规模,以大专和本科护理专业学历教育为主题,开设助产专业,培养中高层次护理专业人才。

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逐步建立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和临床实践教学基地能力建设,推进院校教育和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在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有效衔接,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护理专业人文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以及创新精神和护理实践能力培养。

5.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采取有力措施督促医疗机构落实《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在保证人力配置、防控和减少护理职业健康危险因素等方面加大落实力度,切实维护和保障护士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稳定和发展好护士队伍。

大力宣传在护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护士,依法严惩伤害护士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护士人身安全,为广大护士创造良好的职业环境。

(二)丰富优质护理内涵,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不断完善护理制度规范。

根据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和临床诊疗工作需求,完善护理工作规章制度、临床护理服务指南和护理操作技术规范。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实际,细化有关内容并具体落实,提高护理服务的专业性、规范性。

2.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

建立完善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机制,运用科学方法不断改进临床护理实践。

明确护理质量控制关键指标,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定期监测、反馈制度,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3.继续深入推进优质护理。

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逐步实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全院覆盖,提高开展优质护理的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比例。

继续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护士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提供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健康指导、慢病管理、康复促进、心理护理等服务,体现人文关怀。

(三)加强护理科学管理,激发队伍内在活力

1.加大护理岗位管理推进力度。

完善并推进医院护理岗位管理制度,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建立人事、财务、医务、护理、后勤等多部门联动机制,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合理配置护士人力。

建立科学的护士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向工作任务重、护理风险大、技术难度高、轮值夜班多的临床岗位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形成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护士活力。

2.建立健全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

建立符合护理工作特点的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及分层级岗位培训机制。

以护士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为主要指标,结合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层。

将护士分层管理与护士的薪酬分配、晋升晋级等有机结合,明确护士职业发展路径,拓宽护士职业发展空间。

探索建立与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分层级岗位培训机制,明确各层级护士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考核形式等,探索建立适合我省实际的护士分层级培训考核制度体系。

3.改革护士考核制度及机制。

整合护士的岗位进阶考核、晋升考核等各类考核,压缩考核层次,减轻护士压力。

改革护士考核形式和方法,建立临床护理能力综合评价机制,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研究建立与护士能级、岗位职责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标准,重点考察护士思维能力、评估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4.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通讯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力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创新优化护理流程和护理服务形式,强化移动医疗、护理设备等护理应用信息体系,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和质量,减轻护士工作负荷。

同时,为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等提供技术支撑。

逐步实现护理资源共享、服务领域拓展,地区间护理工作水平共同提高。

(四)加快基层护理发展,拓展护理服务领域

1.加快发展基层护理。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士队伍建设,增加基层护士人力配备。

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家庭病床和居家护理,为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老年患者等人群提供护理服务。

护士加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探索护士上门为老年人、慢病患者、术后康复、肿瘤患者等提供适宜的护理服务,让群众就近享受到规范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逐步完善激励机制,在绩效分配、职称晋升、教育培训等方面,向基层护士倾斜,调动基层护士队伍积极性。

2.提高基层护理服务水平。

加强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服务能力建设的指导,通过对口支援、远程培训、在岗培训、“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加强基层护士的培训,提高其护理服务能力,特别是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康复促进、安宁疗护等服务能力。

优先开设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等专业专科护士培训,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和输送护理专业骨干。

将护理帮扶纳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范围,建立护理对口帮扶机制。

鼓励三级医院通过建立护理联合团队等,发挥优质护理资源的辐射效应,帮扶和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使其在加快建设分级诊疗制度和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中,充分发挥作用。

3.加快护理员队伍建设。

探索建立护理员管理制度,明确护理员资质、职责、服务规范及管理规则等,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

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护理员培训大纲,大力加强护理员培训,规范护理员服务行为,提高护理员从业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医学院校、行业学会开展护理员的培养,切实增加护理员数量,扩大社会就业,满足群众和社会需求。

4.大力推进老年护理。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

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地区可积极稳妥地将部分一级或二级公立医院转型为老年护理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老年护理服务机构,为老年患者以及失能、半失能等人群提供健康管理、康复促进、长期护理等服务。

健全完善老年护理相关服务指南和规范。

加强老年护理服务队伍建设,开展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发展医养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

5.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

鼓励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为出院患者提供形式多样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逐步完善服务内容和方式,保障护理服务的连续性;

与基层医疗机构和老年护理服务机构等建立合作联系,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建立预约就诊、紧急救治的“绿色通道”,提高医疗效率,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五)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护理发展

大力开展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创新和学科建设,推动中医护理发展。

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规范和人才培养大纲等。

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中医科要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创新中医护理模式,提升中医护理水平,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慢病管理、养生保健、康复促进、健康养老等方面作用。

(六)加强与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护理领域与国际及港澳台地区间的合作交流,学习和借鉴先进护理理念、实践经验、教育和管理,按照国家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生与健康合作要求,加强在护理人才培养、业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经验共享、互利共赢。

五、重大工程项目

(一)护士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十四五”期间,重点开展新入职护士、专科护士、护理管理人员、社区护士、助产士等人员培训,切实提高护理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1.新入职护士培训。

到2025年,参照《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的要求,争取所有三级综合医院的新入职护士均参加培训,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一定比例的新入职护士参加培训,切实提高新入职护士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2.专科护士发展计划。

优先选择一批临床急需、相对成熟的专科护理领域,发展专科护士,加大培训力度,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专科护理服务水平。

优先开设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儿科等专业专科护士培训,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和输送护理专业骨干。

3.护理管理人才工程。

有计划地开展护理管理人员规范化培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人员参加省级培训达到90%以上。

4.社区护士拓展计划。

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开展社区护士培训,争取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培训全覆盖,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能力。

5.中医护士能力提升计划。

有计划地开展中医护理管理人员和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养,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新入职护士培训,注重中医护理技术推广和应用,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老年护理服务发展工程

“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事业,全面提升老年护理服务能力。

加强老年护理服务、医养结合及安宁疗护机构能力建设,不断完善相关服务指南和规范,进一步规范护理服务行为。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提升老年护理服务水平。

1.老年护理机构建设。

到2025年,争取支持每个地市设立一所护理院,完善老年护理相关设备设施配备。

鼓励社会力量积极举办老年护理服务机构。

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安宁疗护中心,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

2.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培养。

加快开展老年护理从业人员规范培训工作,初步形成一支由护士和护理员组成的老年护理服务队伍,提高老年护理服务能力。

3.老年护理服务规范建设。

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老年护理服务的相关指南和规范,鼓励老年护理服务机构、医养结合及安宁疗护机构等,依据指南和规范制定符合服务对象健康需求的护理措施。

4.加快推进医养结合计划。

按照《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加强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等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

5.加强安宁疗护能力建设。

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安宁疗护机构准入、服务规范、人才培养方面的有关政策,健全并完善相关机制,逐步提升安宁疗护服务能力。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护理事业是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及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将护理工作发展与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动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相结合,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同步实施。

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推动护理工作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任务,认真组织落实,积极出台一些符合当地实际的、能推动护理工作开展的政策措施,为护理事业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切实转变观念,重视和支持护理工作,为护理工作和护理事业发展提供一切有利条件,要努力提高护士待遇,增加护理队伍建设的投入,构建护士职业发展空间,稳定护士队伍,使其安心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强化沟通协调。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抓好《规划》实施。

要积极主动协调物价、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共同推进护理事业健康发展。

物价部门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合理调整包括护理在内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

教育部门深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规范护理专业设置,增设助产专业,加强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严格临床护理实习实训管理,全面提高护理人才教育质量。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重点向临床护理工作任务重、风险大、技术含量高的护理岗位倾斜;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老年护理服务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完善护理职称评审,简化评审程序,评审侧重临床护理工作数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及医德医风等。

(三)务求取得实效。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积极贯彻落实《规划》,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科学统筹,创新方法,注重实效。

要注重抓示范点的建设,发掘典型经验和有益做法,发挥示范点的引领指导作用,积极探索实践、及时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典型推动,带动本地区护理工作分步骤达到《规划》的各项目标,确保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加强督导评估。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案,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对规划的实施进度和效果定期开展监测、评估,监督重大项目的执行情况,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2017年,我委将对各市卫生计生委贯彻落实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初期评估,2025年组织开展终期评估,推动规划有效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