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6603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态度教学内容文档格式.docx

二、态度的特点

(一)态度是习得的心理状态

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态度的学习。

随着人与周围世界,特别是与其他人的相互作用,人获得了对于人和事物的认识,学会了对人和事物进行选择。

另一方面,态度作为习得的心理状态,可以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及个人新的社会学习经验的建立而改变。

态度的改变是人适应生活变化,心理不断发展的重要方面。

(二)态度有具体的指向

态度是与一定的具体对象相关联的,这是态度与其他一般性的心理准备状态的重要区别。

(三)态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态度的稳定性是指在不同情境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态度会倾向于一致。

持续性是时间上的特征,即态度形成后,它会在新的态度改变要求出现前一直保持不变。

(四)态度的简单性与复杂性

态度可能是简单明确的,比较容易确认和保持,也可能是复杂的,不太容易形成一个明确的指向,有时甚至会出现矛盾、冲突现象。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在于态度的三种成分彼此关联,三种成分的不同表现和彼此间不相一致,就有可能使态度变得较为复杂。

三、态度的维度

(一)指向

指向即态度的方向,是指人们对于态度对象是肯定还是否定。

在一个典型的态度量表上,指向包括是与否、赞同与反对、接受与拒绝、喜爱与厌恶、选择与不选择等等。

大多数态度测量涉及的都是态度的指向。

(二)强度

强度是指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一指向的程度。

强度通常用等级量表的位置,或者二分量表中选择指向相同的项目数量来测量。

(三)深度

深度是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

它的测量指标,通常是一种态度得不到支持时所产生的挫折感强度。

实际上,态度的情感成分,在深度这一维度上体现得最为充分。

深度不同于强度,深度涉及的是一种态度对个人的重要性的问题。

因此,深度与强度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一般情况下,深度水平高的态度也会有较高的强度,但高强度的态度未必深度水平也高。

(四)向中度

也称向中性,是指一种态度在个人态度系统和相关的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其指标是一种态度同一个人根本信念关联的水平或与价值系统中心的关系。

一种态度与一个人的根本信念关联越密切,越是接近价值系统的中心,向中度也越高。

越是远离根本信念成价值系统的中心,向中度也越低。

(五)外显度

也称明显度,是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上所表现的外露程度。

外显度可以表现在行为的方向上,也可以是行为方式的表现。

高向中度的态度可能使人指向一个远景目标,而不决定近前的具体行为。

间谍常常将表面上附和敌人作为最终打击敌人这一远景目标的手段。

因此,衡量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时,需要引入行为的目的性特征,而不能简单以外显与否作为指标。

四、态度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一)态度与情感

态度评价或态度反应最容易同情感倾向相混淆。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态度的肯定与否定有认知基础,是评价性的,有理由的,与价值系统有明确的联系;

而情感的接纳与排斥只受需要状态制约,是非理性的,与价值观没有明确的联系。

第二,态度由于有其基础和与价值观的明确联系,因而是相对稳定的;

而情感则随需要状况的改变而不断交化。

第三,态度的对象是具体的,是具体行为的直接而稳定的内在定向系统;

而情感则具有极化的性质,它的对象是一类事物,它只是概括性的、不稳定的行动背景。

第四,态度有其指向一定对象的行动效应,而情感只是主体对于需要状态的体验化驱力背景的作用,没有直接的与具体行为相联系的动机意义。

(二)态度与意见

意见是人们对事物客观状况的认识或概念,是人们从独特视角看事物时获得的印象,它通常只是由认知成分组成,而不涉及情感的问题。

意见比较容易改变,当有关事物给人以新的印象时,人们会修正原有的有关观念。

态度兼有认知、情感与行动多种成分,由于它与情感、价值观等密切关联,因而较难改变。

比如我们有关于一个朋友贫穷的概念,这是意见,不构成偏见。

朋友表现出好的经济状况时,我们关于他贫穷的意见就会变成富足的印象。

但如果我们说一个同事不讲信用而讨厌他时,这就是态度。

态度与意见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二者一致的情况下,态度的定向作用会影响人看问题的方法和获得的意见。

而意见对态度的影响则较小且作用缓慢。

(三)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按照自己所理解的重要性,对事物进行评价与抉择的标准。

它是比态度更广泛、更抽象的内在倾向。

价值观与态度的根本不同是它不像态度那样有直接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

它对行为的作用,是通过影响态度来实现的。

从发展上说,价值观的形成高度依赖于情感。

儿童从很早开始就依据客体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程度形成一定的价值倾向,最终的价值观,就是在原有价值倾向的基础上,在积极情感的支持下形成的。

而针对具体对象,具有认知依据的态度,则是在价值倾向与后来的价值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个人的各种价值观按照各种价值选择的重要性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相应地,人们的各种态度也被构成了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态度体系。

越是接近价值系统中心的核心价值,越是接近态度体系中心的核心态度,对行为的影响作用就越大。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

一、学习经验与态度形成

根据学习理论原理,环境刺激的重复,可使人对一定事物产生较为稳定的态度体验,如果新的刺激与既有态度的对象相联系,那么新刺激也可引起同样的态度体验。

强化是影响态度学习的重要因素。

如果人们对于某种对象的态度得到了积极强化,则强化所产生的愉快情绪会同态度对象形成更紧密的积极联系,从而使一种态度得到加强。

模仿性的观察学习也是人们态度获得的一个途径。

人们的许多态度,是通过观察别人,心理上认同一定的对象发展起来的。

儿童最初模仿同性别的父母,后来是教师,再后来是同伴及自己所崇拜的朋友、名人、明星等,这些人都会对人们的态度发生影响。

这意味着,在人们生活的不同阶段中对其发生巨大影响的“重要他人”,对人们的态度形成有重要作用。

二、态度的功能与态度的选择

社会心理学卡茨提出,态度的心理功能,在于四个方面:

(一)工具性、调整性和功利性功能

人作为有机体,在与环境发生相互联系时,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根据周围世界的客体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以及多大程度上满足需要来对其决定取舍。

一种对象满足机体需要的价值越大,人们对其的态度也越积极。

相反,一种对象越是不利于机体需要得到满足,人们就越倾向于形成拒绝或逃避态度,因为此时拒绝态度更有利于机体。

(二)自我防御功能

态度的这种功能,使人倾向于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

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人是理性的,需要自己的价值得到确立并维护自身价值不受威胁,任何意识正常的人都会有这种社会心理需求。

为此,人需要选择有利于自我形象和价值确立的态度来进行自我防御,使自己减少焦虑,并使情绪冲突转移方向。

(三)价值表现功能

态度的价值表现功能,使人们可以主动表现自己。

主动表明态度、积极参与某个隶属群体、实际帮助别人等,都是人们选择并表明一定态度的方式。

人们通过这些态度来表明自己的价值。

(四)认识功能

人为了适应周围世界,必须达到对周围世界的了解和控制,使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定向。

对于周围环境的一切客体,人们都是通过态度来赋予它们对于人们的意义的。

一个特定的对象,也只有在与我们的既有经验联系到一起,主体对其产生了一定的态度时,它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才明确,人与其有关的行为才有明确的引导。

三、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中学生产生不良态度的因素)

(一)

(二)知识

知识影响人们态度的形成,也可以使已经形成的态度发生改变。

对于同自己没有直接关联的对象,人们有关态度的基本倾向是认知性的。

此时知识的作用就更加明显。

(三)家庭

(四)群体参照

群体参照是指人们在价值取向上或行为方式上认同的自己所属或所选择的群体。

群体参照的作用,是为人们提供社会同一性和自我评判的标准。

社会心理学家长期、系统的研究揭示,群体可以在各个不同层次上影响人们态度的形成。

首先,人们隶属或用以参照的群体的规范、态度或特征,会作为个人社会环境的外在压力,使个人作为群体成员依从于群体压力,并做出相同的选择。

其次,个人对于认同和选择的参照群体,会自愿采纳群体的态度。

第三,对于同一群体的隶属,使人们有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经验和社会视角,从而使群体中各成员的态度自然地渐趋一致。

(五)文化因素

文化作为人们社会化的大背景,深刻地影响到人们态度的形成。

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

米德,曾对南太平洋萨摩亚群岛的三个原始部落进行长期研究,发现文化背景直接决定着人们对许多事物的态度,乃至整个思维方式。

(六)遗传因素与性别作用

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态度有一定的影响。

有研究结果表明,同卵双生子之间的态度比异卵双生子之间有更高的相关,即便同卵双生子幼年时就被分开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中成长,这种态度上的高相关依然存在,这表明个人的态度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特殊地位,是由态度可以预测行为的假设带来的。

人们对于社会行为预测的普遍兴起,导致态度研究受到特别的关注。

然而,通过态度的确可以预言行为吗?

一、拉皮埃尔挑战

社会心理学家拉皮埃尔1934年进行的一项著名的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对态度可以预测行为的命题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研究的目的:

揭示种族歧视态度与实际的种族歧视行为之间的一致性。

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美国,种族歧视十分严重,白人对有色人种有显著的歧视。

过程:

I、第一部分为现场研究。

拉皮埃尔本人带领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开车游历美国,行程数万里。

他们一起下榻了66个旅馆,光顾了184家饭店。

在此期间,除一家二等汽车旅馆的老板明确表示;

“我们不接待日本人。

”其他各处对拉皮埃尔一行几人都作了很好的接待。

随行的中国夫妇也单独去过数家旅馆与饭店,也从未遭到过拒绝。

他们也像与拉皮埃尔一起时一样受到了良好接待。

II、第二部分是问卷调查。

6个月后,拉皮埃尔对他们旅行时去过的每一家旅馆与饭店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用的问卷有两种。

一种为多问题问卷,其中除了有问题“你愿意接待中国人在你那里做客吗?

”之外,还有针对德国人、法国入、日本人等不同人种的同样问题。

另一种为单问题问卷,即只有针对中国人的一个问题。

寄问卷时,给其中一半旅馆与饭店寄单问题问卷,另一半寄多问题问卷。

作为比较,研究者又选择了同样数目但他们并未去过的同类旅馆与饭店做同样的调查。

这些旅馆与饭店也是半收到单问题问卷,另一半收到多问题问卷。

结果:

被调查的旅馆与饭店高度一致地显示出对中国人的拒绝,比例达到压倒优势。

无论是对单问题问卷还是多问题问卷的反应,无论是旅馆还是饭店,也无论这些旅馆和饭店是否实际上有接待中国人的经验(去过或未去过),被调查者的反应都高度一致。

然而,事实上,在现场研究阶段,拉皮埃尔与中国夫妇共去过250家旅馆与饭店,仅有一家实际上拒绝接待中国人,只不过他们将中国人当成了日本人。

其研究说明种族歧视态度与实际行为之间,几乎没有一致关系存在。

对于这一点,拉皮埃尔和其他许多态度研究者深信不疑。

拉皮埃尔的这一经典性的研究.对态度可以预测行为的命题提出了实质的挑战。

二、态度与行为一致的证明

1、民意测验

1936年,美国人盖洛普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成功预言了罗斯福总统的当选。

预测投票数与实际投票数相差不到1%。

这一巨大成功,不仅使得民意测验成为一项引人注目的事业,更重要的是,它向人们展示,如果运用正确的方法,确实了解了人们的真实态度,那么通过态度来预测行为是可能的。

1972、1976及198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盖洛普民意测验所及其他主要新闻机构所做的民意测验结果也显示,在选举行为上,态度有着高度的预测行为的作用。

2、具体态度与具体行为的对应性

社会心理学家佩因罗徳1983年在其《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曾经原则性地概括和预言了态度与行为的关系,认为:

(1)总态度预言总的行为;

(2)具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

(3)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愈短,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

三、影响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因素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一种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关系,会同时受到行为本身可否实施(如应急情境中的救人行动)、态度指向的目标与行为目标是否一致(如拉皮埃尔研究中的种族歧视态度指向与具体接待情境的敬业和行为有礼貌的行动目标并不相一致)、情境是否制约态度行为发生(如拉皮埃尔研究中情境显然制约了态度行为的发生。

如果将研究的行为测量变换为当事人不在场的选择旅行伙伴,可能就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研究结果),以及时间(行为测量与态度测量的时间同步性)等因素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在某些背景和场合下,情景会制约和削弱态度与行为的联系,它会阻止态度表现在外显行为中。

另一方面,态度本身的因素:

强度、深度、外显度、向中度等都会影响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研究表明,强硬的、明确的、稳定的、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的态度与行为有较高的一致性。

认知和情感成分高度一致的态度更可能预测行为。

由此可见,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它受多种因素以及某些联系的内在机制的影响。

第四节态度的测量

态度测量主要讨论用于评价人们对于特定事物态度水平的手段或方法。

一般而言,态度测量可以分为定性测量和定量测量两种思路。

前者主要回答是或否、支持或反对等问题。

投票就是典型的定性态度测量。

一、瑟斯通量表

瑟斯通量表是由其本人提出的“主观外显相等间距法”量表。

他认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态度可以概念化并且可以测量。

1929年,他在助手凯夫的帮助下,制订了一种精确的态度测量方法,他称为“主观外显相等间距法”。

步骤如下:

1、选择特定的想要测量的态度对象,如对黑人的态度。

2、通过广泛调查,提出有关态度对象的简单明了的各种问题,并以它们作为原始题目,一般为50题以上。

3、将确定好的问题分别写到卡片上,分别制成卡片。

4、从将要进行态度测量的群体中,随机抽取一个足够大的代表性样本作为每个题目的审定人。

5、请审定人按11点量表,即从最赞成到最反对,平均分为11个等级,客观、独立地评定每个题目所体现的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态度的程度,并按11个不同等级分为11组。

如一个题目体现了对态度对象的最肯定态度,就将其归到第l等级中:

没有明显肯定或否定,反映中性态度的题目,放入中间第6等级中;

反映最不赞成态度的题目,则放入最后第11等级中。

6、计算出每一题目上所有审定人评分的平均数,同时得出每一题目的分配曲线。

这种评定过程要对每一道原始题目都同样进行,然后删除审定者认为意义模糊和审定人评分高度分散的题目,保留意义明确、评定集中或一致的题目。

这些最后保留下来的题目,就构成了测定人们关于某一对象态度的瑟斯通量表。

一般情况下,瑟斯通量表总题目数为25题左右。

它们通常会平均分配在各个等级之上。

得分越高,对某一对象的否定态度越强烈。

瑟斯通量表的每一个题目都有态度强度上的明确定义,而不是平均考虑与态度对象有关的各个方面,这显然是与实际生活相符合的;

其次,它将每道题目的得分在态度强度的意义上汇聚成了一个态度的总分,在根本上符合统计学原理;

第三,被测者易于对量表进行反应,对每个题目回答是或否就行;

第四,易于记分。

瑟斯通量表的不足,一是编制量表的过程复杂,通常必须由专家来完成。

另一个不足是它的题目都是肯定性描述,答题时只有是、否两种反应,难于发现被试任意性的习惯反应,使测量的真实性受到损害。

二、李凯特量表

1932年,心理学家李凯特为了避免瑟斯通量表编制过程过于复杂,提出了类似于瑟斯通量表,但更为简便的方法。

李凯特量表的具体步骤,也是先针对一定的态度对象,通过广泛调查,拟定一系列备选题目,然后抽取一个态度测量对象群体的代表性样本试测,请他们以5点量表对每个题目评分,即完全同意记5分,比较同意记4分,不能确定的中立态度记3分,比较反对记2分,完全反对记1分。

下一个步骤是对预测结果进行统计处理,最后保留与量表总得分相关高的题目,删去相关低的题目。

保留的高相关题目则构成量表,李凯特量表通常有20个左右的题目,是目前态度与个性测量使用最普遍的量表。

三、语义差异量表

语义差异量表是由心理学家奥斯古德等人于1957年发展起来的,其基本方法是用成对的两极性的形容词,如好/坏、聪明/愚蠢等来评价态度对象。

在每对两极性形容词中间,从肯定的一极到否定的一极,一般平均分为7个等级,分别以7、6、5、4、3、2、1数字表示。

记录被试在所有回答上的得分并累加,就可以得到关于选定对象的态度测量。

得分越高,反映被测者对态度对象越肯定。

用于语义差异量表的三个主要态度维度包括:

①情感倾向维度,主要评价好/坏;

⑨力量维度,主要评价强/弱:

③活动维度,主要评价快/慢。

语义差异量表的优点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第一,它考虑到了实际生活中人们对一定对象的评价不是简单的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因而在每一方面都对人们评价的强度进行分化;

第二,该量表编制简便,不需要过多的专门化知识,一切涉及对态度对象评价的两极性评定都可以引入量表。

四、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的方式,通常是给予人们一定的刺激物,让人们据此进行联想,并用口头或书面方式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人们联想的内容,来推测人们的态度与个性。

投射测验是一种间接的态度测量方法。

最著名的投射测验有两种,一种为主题统觉测验,英文缩写为TAT,另一种为罗夏墨迹测验。

后者主要是让被试看一个墨迹,然后叙述其内容和联想,主要用于病理心理诊断。

TAT通常是给被测者一系列图片,让被测者根据图片内容,联想以前发生过怎样的事情,以后事情又将如何,使每张图片都引出一个故事。

由于人们的心理准备状态不同,所联想出的故事也不同,由故事的倾向,可以了解人们对一定事物的态度。

五、态度的实证测定

态度的实证测定又可以称为行为反应测量,包括距离测量和生理反应测量两种方法。

距离测量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交往时的接近程度和融合程度来研究人们的态度。

具有测量意义的方面包括空间距离、沟通内容、紧张程度、交往气氛等。

生理反应测量是一种在实验室里运用仪器测量人对某些事物的生理反应,从而探求其内隐态度的方法。

第五节劝导与态度改变的过程

研究者通过大量的研究与总结提出了不同的劝导与态度改变过程模型。

一、霍夫兰的劝导模型

基于传达者的哪些特点、传递信息的哪些特点以及接收者的哪些特点会对信息接收者的态度改变产生影响等问题的大量研究,霍夫兰等人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劝导模型(图3—1)。

图3-1霍夫兰劝导模型

二、佩蒂和卡斯泊的精加工似然模型

劝导的认知观点将研究聚焦于:

①当个体面对说服信息时,他在思考什么?

②个体的这些想法和认知加工过程是否影响个体的态度改变,改变会在多大程度上发生?

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佩蒂等人提出了态度改变的精加工似然模型。

如图3-2

图3-2精加工似然模型

精加工似然模型认为,根据信息接受者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动机和能力的不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说服路线,即中心路线和边缘路线。

中心路线的发生条件是接受者认为信息有趣、重要或者与个人相关,而且没有外界干扰。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会对信息进行深入、细致的理性加工,在认为信息论点合情合理后,才被说服并表现出态度改变。

边缘路线则在接受者认为信息枯燥、与个人无关,或者存在外界干扰时发生,个体在无法对信息进行理性的思索与细致加工情况下,直接接受说服线索而发生态度改变。

三、态度改变的睡眠者效应

我们知道高可信个体的劝导效果要明显优于低可信性个体的劝导效果。

那么这种效果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呢?

是否低可信性的说服者的劝导努力都是白费呢?

凯尔曼和霍夫兰通过严格的实验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

首先研究者向两组中学生参与者提供了一篇“司法制度应从宽处理少年违法者”的文章,告知甲组作者是一位知识渊博、公正无私和值得信赖的人(即高可信者),而告知乙组作者是一位无知、有偏见和不负责任的人(低可信者)。

然后让参与者在一份有参照点的表上确定自己对文章的赞同程度。

结果发现,甲组参与者的平均分为50,乙组的平均分为46,二组相差为4,这也验证了先前的结论即高可信性的传达者的说服效果要优于低可信的传达者。

三周后,再次询问上述参与者对文章的态度。

这次只在两组中的各一半的参与者中重提信息传达者的可信性,而在另一半则不再提及信息传达者。

结果如图3-3,两组提及传达者的参与者,其赞同程度都有所下降(48.8:

44.8),但相差仍为4,说明分歧依然存在;

而不再提及传达者的两组参与者的赞同程度却几乎没有区别,即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的信息源所产生的态度改变量逐渐减少、而由低可信的信息源造成的态度改变量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明显增加。

C+=高威信来源信息引起的变化量

C0=中性信息来源引起的变化量

C-=低威信来源信息引起的变化量

图3-3信息源可信性的时间效应

这种由低可信性传递者造成的态度的改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明显增加的效应被称为睡眠者效应。

它显示信息源的低可信性阻碍了人们恰当地估计信息内容,从而产生了暂时性拒绝改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忘记了信息源低可信性的提示,阻碍消失,人们更关注信息本身,从而使态度产生定向改变。

凯尔曼和霍夫兰的实验研究,证明了态度改变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过程和规则,即从长远眼光看,没有任何态度改变的努力是无效的。

任何来源的沟通信息,最终都将对人们产生一定的态度改变效果。

只要环境提供了与人们既有态度不同的信息,那么人们终将为这些信息所影响。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从社会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待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态度变化。

人们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认知观念,最终将通过认知平衡等复杂的内部机制影响人们的态度。

第六节有关态度改变与说服的理论(转变态度采用的理论)

一、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通过分析典型的态度变化例证,提出态度变化是分三个阶段实现的。

这三个阶段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

(一)依从

依从是指人们内于外在压力,为了达到一个更重要的目标而改变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