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27110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甲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甲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甲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甲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甲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甲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甲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甲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甲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甲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甲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甲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甲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甲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甲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甲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文档格式.doc

《甲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文档格式.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甲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文档格式.doc

3.1.2非事故现场响应程序……………………………11

3.1.3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的疏散的方式、方法

…………………………………………………11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1

3.2.1泄漏处理措施……………………………………11

3.2.2中毒处理措施……………………………………12

3.3报警电话及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3

3.3.1应急组织成员及应急电话名单……………………13

3.3.2事故报告要求和内容…………………………………14

四、注意事项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15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15

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15

4.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15

4.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15

4.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16

1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1.1.1危险化学品危险性分析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性中毒:

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

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

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

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甲苯发生泄漏遇静电明火会燃烧甚至爆炸。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1.1.2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甲苯属于易燃有毒品,在加甲苯过程中,如果流速过快可能会产生和积聚静电从而导致甲苯燃烧甚至爆炸。

甲苯经过的管道和阀门以及在反应釜会存在着泄漏的可能。

由于甲苯属于有毒物质,若发生泄漏可能造成人员的中毒甚至死亡事故。

1.1.3.1储存单元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库温超过30℃。

容器密封不好。

没有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与氧化剂分开混合存放,储区没有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1.1.3.2火灾、爆炸

甲苯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1.2事故发生区域、地点或装置名称

序号

危险、有害因素类型

危险目标分布情况

1

中毒(窒息)、燃烧爆炸

衍生物车间、危化品仓库、输送管道

1.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险程度

1.3.1可能发生的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泄漏事故。

特别夏天高温,溶剂挥发易形成火灾爆炸事故。

(1)人的因素:

夏季高温期间的作业环境对人有一定的影响,长期在高温中作业可造成人的精神疲惫、反应迟钝,甚至因误操作引发事故。

(2)物的因素: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3)设备因素:

高温季节雷、雨日多,空气潮湿,对设备、电器、仪表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如防护不当,可能因雷击或空气潮湿,造成设备、电器、仪表损坏而引发事故。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1.3.2造成的危险程度

(1)如公司发生Ⅰ级事故,可造成人员死亡、重伤、重度中毒,设备毁损。

(2)如公司发生Ⅱ级事故,可造成人员轻伤、轻微重毒,部分设备损坏。

(3)如公司发生Ⅲ级事故,如不及时处置,可造成事故扩大。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安全附件腐蚀严重,管道、阀门有滴漏现象,生产现场有刺激性气味,等均可为泄漏征兆。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

总指挥:

法人

副总指挥:

生产部经理

通讯联络组

灭火抢险组

物资保障组

医疗救护组

紧急疏散组

2.2指挥机构及职责

2.2.1指挥机构

公司法人(杨友国)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

生产部经理(副总指挥)、设备部经理、库房主管、企管部基地主管和理化室负责人。

应急救援队伍:

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部分员工组成灭火抢险小组、紧急疏散小组、通讯联络小组、应急救护小组、物资保障小组。

应急指挥部地点:

生产部办公室

日常办公地点:

2.2.2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的职责

2.2.2.1应急指挥部职责

现场应急指挥部由事故发生单位主管负责,在总指挥领导下开展应急工作,职责如下:

(1)按照总指挥指令,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工作。

(2)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针对事态发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抢险方案。

(3)负责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现场指挥和救援人员调配;

(4)指挥救援人员紧急救护受伤人员;

(5)整合调配现场应急资源。

(6)及时向总指挥汇报应急处置情况。

(7)收集、整理应急处置过程有关资料。

(8)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总指挥请示应急终止。

(9)负责现场应急工作总结。

2.2.2.2应急总指挥职责

(1)组织制定、审定并签发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2)负责本单位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

(3)负责向政府有关救援部门请求救援,报告救援情况;

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

(4)确定现场指挥部人员名单,并下达派出指令。

(5)负责配备应急物资装备及队伍,统一协调应急资源。

定期组织本单位员工的应急培训工作和组织员工进行桌面和综合演练;

(6)负责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7)负责事故后的相关调查分析工作。

2.2.2.3应急副总指挥职责

协助总指挥对各应急小组的协调

2.2.2.4灭火抢险小组职责

(1)由各车间内经过培训的抢险人员组成,负责在公司紧急状态下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现场抢险作业,如果事故情况严重,则须立即请求当地专业救援队伍支援。

(2)在公安消防没到之前,负责组织灭火。

对设备容器进行冷却、喷水隔爆、防止火势蔓延,减小损失及环境污染。

力争在第一时间控制或消除危险或事故。

并做好解救受困人员等项工作。

2.2.4.5紧急疏散小组职责

(1)负责组织公司员工安全疏散,对事故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

维持安全通道疏散的有序,有效。

及时将危险区域内聚集的人群疏散到紧急避难所或安全区域并立即清点人数、报告总指挥;

疏散引导工作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

(2)负责对事故现场周围重要物资的迅速转移;

根据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负责将工厂贵重物资转移到安全地带。

2.2.4.6通讯联络小组职责

(1)联系各部门紧急疏散。

(2)联系消防部门灭火。

(3)联系指挥办公室控制环境污染和事态的发展。

(4)负责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置安全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对疏散区域进行治安巡逻。

(5)协助公安、消防部门、交警队搞好警戒和治安保卫工作,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

(6)承担夜间及节假日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职责。

2.2.4.7医疗救护小组职责

(1)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搜救和紧急处理;

(2)负责在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内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护送重伤人员至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3)应购置和储备应急救护需要的医疗器材和药品。

2.2.4.8物资保障小组职责

负责组织抢险物资、工器具和后勤生活物资的供应,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和人员。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事故现场响应程序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泄漏或火灾等事故,岗位操作人员应立即向车间主管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

当处理无效,事故有扩大趋势时,应立即向公司领导报警。

公司领导接到报警后,下达应急预案处置的指令,立即通知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到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各专业组按各自职责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我公司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将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事态,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当发生较大事故时,由指挥部实施紧急疏散、撤离命令。

指挥部安全警戒组应立即到达事故现场,设立警戒区域,指导警戒区内的员工有序离开。

警戒区域内的各班班长应清点撤离人员,检查确认区域内无任何人员滞留后,向安全警戒组汇报撤离人数,进行最后撤离。

当员工接到紧急撤离命令后,应对生产装置进行紧急停车,并对物料进行安全处置无危险后,方可撤离岗位到指定地点集合。

员工在撤离过程中,应戴好岗位上所配备的防毒面具,在无防毒面具的情况下,通过毒气弥漫区时,不能剧烈跑步,应憋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部位,缓慢地朝逆风方向,或指定的集中地点走去。

疏散集中点由指挥部根据当时气急条件确定,总的原则是撤离安全点处于当时的上风向。

3.1.2非事故现场响应程序

事故警戒区域外的厂区范围内为非事故现场。

当发生生产事故时,指挥部应根据当时气象条件,以扩散后可能染毒的区域、场所内的人员,实施有序疏散。

疏散人员应到指挥部指定的地点进行集中。

疏散之前做好各生产装置的停车工作。

事故现场和非事故现场的人员按指挥部命令撤离、疏散至安全地点集中后,由各部门、车间的负责人,检查统计应到人数、实到人数后,向指挥部总指挥报告撤离、疏散的人数。

当发生重大事故时,可能威胁到厂外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安全时,指挥部应立即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并通知周边区域单位,配合政府引导人员迅速疏散到安全地点。

若发生Ⅰ级事故应疏散到离公司450m以上安全距离。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泄漏处理措施

1)甲苯泄漏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报告行政主管部门(安监局、消防大队等)。

并迅速拨打火警119报警,拉响警报器,听到警报声后,总指挥及全体抢险人员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履行相应的职责,进行事故控制,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2)紧急疏散和警戒,从消防安全通道疏导无关人员撤离,立即启动场外应急救援措施,通知附近居民疏散,关闭电源和熄灭明火,并根据总指挥确认的警戒范围,警戒疏散组应积极做好现场警戒工作。

3)切断气源:

抢险人员在防护条件下及时关闭事故源两端的控制阀门,利用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迅速扑灭可能的火焰。

4)消漏堵漏:

设备抢修组人员立即用堵漏工具做应急处理,根据堵漏效果情况实施抢修。

5)吸收与监测措施:

连续不断地用防爆排风机,消防碱水泵冲淡甲苯,防止在地面积聚,降低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并用甲苯气体报警器进行检测,不允许上述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其爆炸下限。

6)现场医疗救护、现场急救应注意的事项:

A、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

B、做好自身及伤者的个体防护。

C、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D、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

E、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送至医院救治。

3.2.2中毒处理措施

(1)皮肤接触时,按酸灼伤处理。

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氯痤疮可用地塞米松软膏涂患处。

(2)眼睛接触时,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酸彻底冲洗,滴眼药水。

(3)若吸入,则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入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4)解毒治疗。

尽快将中毒人员送医院救治。

注意:

急救之前,救援人员应确信受伤者所在环境是安全的,另外,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及冲洗污染的皮肤或眼睛时,要避免进一步受伤。

3.3报警电话及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3.3.1应急组织成员及应急电话名单:

1、应急组织

(1)、总指挥:

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抢险救护工作。

负责人:

杨友国,法人代表电话:

13320783358

(2)、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抢险及救护的具体工作。

刘兴明,生产部经理电话:

18982761612

通讯联络组:

负责各队之间及对外联络通讯任务。

刘兴明,生产部经理

组员:

王应秋,生产部副经理电话13398276319

孟勇刚,生产部副经理电话18982795730

(3)、物资保障组:

负责应急抢险的物资供应。

钟霞电话18181163259

理化室当班员工

(4)、紧急疏散组:

负责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定警戒线,指导群众疏散。

周明清电话18208395500

金刚烷车间当班员工

(5)、灭火抢险组:

负责担负灭火,抢救伤员。

卢维锋电话13882710901

胺盐车间当班员工和当班设备综合部员工

(6)、医疗救护队:

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伤员转院工作,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必须生活,医疗药品供应。

温永盛电话18982725298

曾朝祥、冯小伦、陈言峰

2、应急电话:

(1)、厂报警信号(24小时):

0830-8295008、8295555

(2)、市消防队:

119

(3)、泸县政府办公室:

0830-8192816

(4)、泸县安监局:

0830-8183906

(5)、泸县环保局:

0830-8190680

(6)、泸县质监局:

0830-8192855

(7)、泸县环监站:

0830-8190684

(8)、泸县公安局:

0830-8195414

(9)、泸县人民医院:

0830-8171258

(10)、泸县急救:

120

(11)、泸县方洞镇安办:

0830-8295265

3.3.2事故报告要求和内容

①应急结束后,应立即将事故发生的原因、有无人员伤亡、设备、建筑物损坏情况、现场处置、环境影响等情况报送到相关部门。

②应急结束后,企业要把事故发生后的现场处置的相关资料移交给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并积极配合事故的调查、处理。

③应急结束后,企业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送到相关部门。

4注意事项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进入氯气现场抢救人员必须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服。

重要防护用品喓专人保管,专人使用,正常维护。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1、平时要加强培训和演练。

2、要正确判断急救方法和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3、消防器材及重要抢险物资要专门有人保管和维护。

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①认真学习和演练现场处置预案中方法。

②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③尽可能判断泄漏源,要准确判断事故发展趋势。

④要正确判断事故处置对策和方法。

4.4现场自救和互救的注意事项

①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

②进入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③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必要时用水枪掩护。

④做好自身伤病员个体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4.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应注意事项

①要正确判断事故类型和发展趋势,采取相应措施。

②应向上风方向转移,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③车间或工作场所出口要畅通并有明显标志。

④进入现场要戴必要防护用品,严禁火种,要有人监护。

⑤灭火人员不能单独灭火,要在上风处或侧风处灭火,救援器材具备防爆功能。

4.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①一般事故,企业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现场清理、设备检修,按照开车方案,恢复生产秩序。

②较大事故,企业应根据污染物处理、抢险过程、善后赔偿等情况,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报送到安监局、消防大队,经相关部门同意后,尽快按照批准的处置方案实施。

③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设置内部警戒线,以保护现场和维护现场的秩序;

保护事故现场被损坏的设备部件、碎片、残留物等及其位置;

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及管理者;

对搜集到的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试。

④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

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为公司分管安全的生产部经理;

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专业队伍为消防人员。

泸州大洲化工有限公司

2014年4月1日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