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么备课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27149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怎么备课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们怎么备课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们怎么备课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们怎么备课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们怎么备课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我们怎么备课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我们怎么备课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们怎么备课Word格式.doc

《我们怎么备课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怎么备课Word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们怎么备课Word格式.doc

教学相长也。

”②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都需要认真备课。

注1:

做任何事情,事先谋虑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要失败。

注2:

学习以后可以知道不足的地方,教别人以后可以发现理解不透的地方。

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能反过来要求自己;

发现理解不透的地方,然后能使自己强健。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提高的。

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提供有价值的数学;

3.倡导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方式;

4.强调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

5.重视新技术对数学课程的影响。

1.增与删:

增加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些知识比原来显得更加重要。

如:

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

删减方面,一些已经过时的,失去学习价值的内容。

大数目的计算(带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类型化的应用题解答知识等。

2.升与降:

提升:

估算、算法多样化、各类知识的应用等。

降低:

较大数目的整数、多位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

3.分与合:

“量与计量”,“应用题”等。

4.隐与显:

强调“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从深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实施多种策略,创设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从学习第二阶段培训以来,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进行思考:

一、服务策略

教师通过自己艺术化的服务工作,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学习能力。

首先,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数学知识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就学习机制而言,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最后都是呈现为悦纳于自己已有的知识模式并对已有知识在逻辑上进行调整。

因此,提高教师的帮助,使学生找到新旧知识在逻辑上的连接点,学生能较好地理解掌握新知识。

其次,还要帮助学生找到能力与目标的契合点。

对学生已有的能力作最充分的了解。

就其现有能力要达到学习目标存在什么困难?

跳一跳能否摘到果子?

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搬几个“垫子”,搬什么样的“垫子”,以提高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的“弹跳力”?

这个“垫子”就是契合点。

同时,我还帮助深长找到秩序与情绪的融合点。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共同的学习探索而产生情绪体验,较强烈的情绪体验往往会影响班级的秩序。

通过语言评价、进程推动等行为,让学生既能表达他们的情绪体验,又能较好地保证课堂秩序,使秩序要求与情绪表达处于一个平衡点上,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优化策略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在教学中,我改变原有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大胆采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性的学习数学。

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生活情境。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如数学活动、数学实践、数学游戏等,联系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或生活中刚好发生的热点问题,将其捕捉,进而创设与之贴近的生活情境,并于此融入一些新实在、生动有趣、真实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去提出、去思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过到培养、锻炼、发展他们获取知识能力的目的。

三、教材策略

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蓝本。

在新教材中,编者煞费苦心在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小学数学的精彩镜头,并从中选取具有特定数学信息的现实背景,再根据班级、教学目的为儿童学习数学创设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数学情境。

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

1.改进加工教材。

就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并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创造性的进行改进加工。

2.丰富教材。

就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挖掘教材隐含的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对教材内容进行丰富、拓展和引伸。

充分挖掘了教材资源,不是“照搬教材”,而是“活用教材”。

同时,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发教材。

就是突破教材的束缚,抛弃教材中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景,根据教学要求重新设计教学情景。

我们常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作为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材的研读和感悟是第一步。

只有品出了其中的内分涵,悟出了其中的精髓,把握了新课程的脉搏,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这一“再创造”的过程。

四、倾听策略

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学生,他们有时也很调皮,课堂上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们各顾各的,课堂上犹如一盘散沙。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倾听、不会倾听。

试想,这样的课堂教学怎么会效呢?

一些学生不能静静地听同伴与老师在说什么。

而总是举起小手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因此,课堂上的“倾听”习惯是需要有意识地培养。

我们要在潜意识里进行设计,如:

让学生说说“刚才他说了什么?

”、“你听到了什么?

”、“你听懂了什么?

”、“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等等问题。

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能集中,当然,这不是几节课能奏效的,其次还对学生强化训练,不断完善,逐步使学生形成一种自觉意识。

学生只有学会认真倾听,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五、评价策略

学生,纯洁像一张白纸,在他们的心灵中老师的地位是崇高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课堂上,不论学生的回答让我满意与否,我们都要根据实际需要给学生以评价,如:

一句肯定的话,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赞扬的手势等等,都会给学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表扬也是多角度的。

如,回答问题棒的,小组合作好的,动手能力强的……这样不仅对受表扬者是一种促进,更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碰撞。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使学生不单注重教师的评价,同时还要注重学习伙伴的评价,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们要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并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上下功夫,合理运用数学教学策略,以真正提高和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充分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1.熟悉教材

2.分析教材

3.处理教材

备学生,就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思维状况,更好地在教学中把活动的舞台交给学生、把活动的时间交给学生、把活动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更好地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更好地有目的地引领学生探究,使学生探索的兴趣得到张扬,探索的思维得到启迪。

学生的现实状况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在备课活动中,备学生主要围绕备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知识现状、生活背景、情感因素和身心特征等内容展开的。

在一节数学课中,我们设计习题,一般四个层次进行设计。

习题分层如下:

◆第一层次是基本的、单项的、模仿性的或稍有变化的练习,侧重知识的内化——落实习题的教育、教学、检查等功能;

◆第二层次是变式的、对比的、灵活性的练习,侧重知识转化为技能——落实习题的发展功能;

◆第三层次是思考性的、综合性的、发展性的练习,侧重知识的深化与优化——落实习题的发展、开放等功能;

◆第四层次是实践性的、开放性的练习,侧重知识的综合性灵活应用——落实习题的开放、创新等功能。

与此相应的练习可以是巩固性练习,发散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开放性练习等。

以省编教材第七册P117的“商不变的性质”为例来说,现行教材例题后的习题设计如下:

 

1.根据24÷

12=2,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240÷

120 

96÷

48 

12000÷

600

2400÷

1200 

480÷

240 

7200÷

3600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⑴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 

⑵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8倍,商也扩大8倍。

⑶甲数除以乙数,商是7,如果甲乙两数都扩大100倍,商是700。

) 

3.根据32÷

8=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2×

4)÷

(8×

□)=4 

(32÷

(8÷

□)=4

□)÷

2)=4 

4.用简便方法计算 

1250÷

250 

39000÷

300 

139500÷

450 

2800÷

700 

5600÷

140 

384600÷

〘设计评析〙:

第1、2、3题注重检查学生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与掌握情况,第4题通过6个小题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一定的技能,但形成技能后,并没有进行应用。

因此本设计操作性强,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重视习题的检查功能。

通过练习,使教师对学生,学生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看个一清二楚,有利于教师查漏补缺,有针对性的讲解。

但第1题和第3题与教材的准备题、例题的位置对应关系似乎颠倒了,同时习题设计思路不够宽广,仅限于以知识“考查”知识,局限于教学功能与检查功能的落实,没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与就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反思后的设计如下:

一、基本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24÷

2)÷

(6÷

3)÷

(6○□)=4

(24○□)÷

(6×

12)=4 

(6○□)=4 

2.根据280÷

70=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28÷

7= 

 

16800÷

420= 

700= 

14000÷

3500=

3.口算下面各题。

320÷

80= 

900=

4200÷

20 

96000÷

300=

二、发展练习 

4.请判断下面各题哪些是对的?

哪些是错的?

为什么?

①320÷

20=(320×

5)÷

(20×

4) 

 

②270÷

90=(270+90)÷

(90+90) 

③67200÷

320=6720÷

32 

 

④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8倍,商也扩大8倍。

 

⑤甲数除以乙数,商是7,如果甲乙两数都扩大100倍,商是700。

5.在□内填上适当的数。

400÷

25=□ 

40÷

2.5=□ 

□÷

□=□ 

三、应用练习 

6.妈妈到菜场买猪肉回到家,小明问妈妈猪肉一斤要多少元,妈妈说1.25斤的猪肉要8.5元,你能快速的帮小明解决问题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