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7160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14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 条真诚建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对学生来说,宝贵的只有一次的童年、少年,在你手里给浪费了,这是人生多么可怕的浪费啊;

对你自己来说,只有一次的宝贵的青春就这么消耗了,同样是一种无法挽救的浪费;

对同事来说,由于受你的情绪、你的“南辕北辙”的人生观的影响,无法安心于原本安心的教育,彷徨、痛苦、迷惘中,也将一事无成;

学校领导呢,对不能静下心来做教育的教师,觉得头疼,他们会想办法帮助你静下来做好教育。

而你会觉得这是领导故意找你碴儿,于是,冲突不可避免。

其实,财富的满足只是一种比较。

你和谁比较,你就产生怎样的心态,你和大亨比,你会觉得物质和金钱是如此地相形见绌,但你和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相处三个月,你就会感谢上苍对你的恩赐。

你要知道,地球上每晚有30亿人饿着肚子睡觉。

你要知道,地球上每天有30亿人进出教堂寺庙.感到有生命威胁。

你要知道,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身上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有床睡,那么你就比这世界上的75%的人富有。

如果你在银行还有存款,钱包里还有票子,口袋里还有零钱,那么你属于这个地球上8%的幸运的人。

教师不仅有着中上等的生活,还有着可观的精神收入,作为人,这样屹立于世界上不也挺值得吗?

对于年轻的教师.迫切需要果断地放出选择:

不做教师,就早日投入到自己真正想饭的事情当中去;

要做教师,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

如果到目前为止,年轻的你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清楚的认识,或者说,想不做教师又没好的门路,终日浑浑噩噩,那么我要奉劝一句:

用心地投入到目前的工作中来。

工作是相通的。

今天的工作对于明天的工作永远不会没有价值。

今天有了工作而不好好去做,那才是个大失误。

不管以后做什么,今天认真工作所得到的感受和体验,对今后的人生绝对有用——哪怕那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岗位。

人生最糟糕的境遇是,在没有答案的选择中永远地迷失,在没有答案的选择中不断地消耗。

而且,我相信,不管未来怎样变迁,暂且坐定目前那把叫做“教育”的椅子;

用心地去做,投入地去做,这是无愧于只有一次青春、一次生命的人生的行动。

而当你心无旁鹜地工作时,工作的乐趣也就离你不远了,机会和赏识也离你不远了,人生的精彩也离你不远了,即便你还是没有机会走向你梦想的那条道路,但那个时候,你一定恍然大悟。

先人把教育喻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并非是无病呻吟的赞誉。

二、做有约束感的教师

“约束”和“约束感”虽仅一字之差,却有着根本差别。

学校发给每位青年教师一本书,这叫“得到”;

如果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比赛,你在比赛中获胜,校方奖励给获胜者一本书,这个“得到”的背后还蕴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这就是“得到感”。

一个经常感觉被约束的人,必定觉得不自在,痛苦;

一个拥有约束感的人,面对一些必须要约束的事,根本没有这种消极的情绪,因为,这完全出自他内心的做人准则和道德价值,他的内心是安定的,祥和的。

约束来自于外界;

约束感存在于内心。

一个人有了约束感,就知道这个社会上哪些事现在还不能做,什么时候做才行;

哪些事不想做,但还是要去做好:

哪些事是有意义的,需要争取,哪些事是没意义的,需要拒绝:

哪些话现在还不能说,什么时候说才行;

哪些话说也没用,哪些话不说不要紧,那些话该在哪个场合说,哪些话不该在哪个场合说,哪些话需要通过什么途径去说••••••或许你会说,做成这样的人,太老于世故了吧?

不错,所以一个真正走向成熟的教师的困难与艰辛就在于,既要在老于世故中保存自己,又要在老于世故中保持自己。

不“老于世故”,你就永远是个不受欢迎的“楞头青”;

沉溺于“老于世故”你就失去了作为教师该有的那颗常青的童心。

谈约束感,就必须谈到学校纪律。

很多青年教师认为违反点学校的规章制度,没什么大不了,是小事。

上班迟到一会,没什么;

下班早走五分钟,没什么。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小事上放松自己,越放越松,到最后会一场糊涂。

比如说“迟到”。

先是有事迟到,后来没事也迟到,到后来,知道要迟到,叫别人代签到。

再比如说“中途离校”,先是有要事离校;

后来有小事也离校,到最后,一些事本可以下班后做,但上班好像“空闲”得很,“无聊”得很,就中途离校去办了,以便下班后能更好更自由地“享受生活”。

为了这个很普通的上下班纪律。

已有学校无可奈何、忍无可忍之下使用了“指纹器”。

面对指纹器。

我的内心充满凄凉,中国教育还能走多远?

中华民族还能走多远?

一个不遵守纪律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没有自由的民族;

一个不遵守纪律的学校,到最后,只能是一所最没有自由最没有生机的学校。

卢梭说: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任何个人或单位,如果处在一个无规则、无纪律、无秩序的社会环境中,看似最自由,实际是最没有自由保障的地方,也就是最没有自由的地方。

纪律和自由是孪生兄弟。

纪律越发达,自由越发达。

自由思潮下的年轻人,很容易(同时也是很自然)错误地把“自由主义”当成人生的美好追求,把不受任何约束看作是个性的解放与张扬,把我行我素看作特立独行和有个性的标志,把与学校与社会做无谓的对抗,看作是年轻人的英雄气概。

不客气地讲,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是真下地意义上的教师,也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在“纪律与自由”之间,做得恰到好处、因此它必须存在。

存在不是威胁,对于每一个自觉遵守纪律的人来说,存在只是一种形式,存在是让管理者有依有据地肯定你的工作态度和价值。

换个角度可以这么说,每一条纪律对于遵守纪律的人来说,是对他每一点态度和价值的肯定。

也有一些教师,他们总以为纪律是管理者有意与他作对,以为所有的制度,都是管理者吃饱了没事干,想出来整人的。

要想说明两点,一是中国社会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的大工业时代,对纪律没有一个强制的规范执行期,封建社会过来的农民也好。

商人也好,都是没有纪律意识和规范意识的。

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决不是可以放任。

二是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里,一个校长想要凭自己的喜好来制定纪律,已不大可能。

我以为,如果管理者制定的纪律,出发点是为了学校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就无可非议。

年轻的老师们,或许你对纪律也曾有过这样那样的想法、看法,那么现在,我希望你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从自己身上去思考,去寻求答案。

手术刀伸向自己身上是痛苦的,但是经历这种痛苦的人,将变得无比冷静和充满力量。

纪律就像石头,如果你把它背在身上,会痛苦无比;

如果你把它垫在脚下,它会帮助你站得更高,望得更远。

人,不可避免地有惰性,但因为有纪律,所以我们会强迫自己不朝着更懒惰的方向发展,不使自己成为一个纯粹的享乐主义者、自由主义者,而是帮助自己朝着一个有纪律、有责任、有事业的“人”的方向发展。

作为教师,需要这种约束感。

青年教师一旦有了放任的不加约束的“自由”思想,就会有放任的不加约束的“自由”行为,最常见的“自由”行为就是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和精神虐待。

年轻人本来就冲动,学校教育又时时处处与学生打交道,学生不懂事是天经地义的——一个孩子少年老成,我们会觉得其乖巧;

一群孩子少年老成,我们将觉得不对劲;

整体性的少年老成,那将是一种可怕现象。

一个青年教师如果不注意训练自已的约束感,容易在激情之下,做出种种不该做的事来。

很多体罚事件调查到最后,大家都觉得可惜,都觉得这个老师工作蛮认真的,蛮负责的,就是一刹那间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这就是缺少约束感,由此酿成终身的遗憾的苦酒,也只能由自己躲起来悔恨地品尝。

人的约束感是在克制中培养出来的,老师,你要善于克制。

三、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

青年教师要有责任感,有责任感的人才是值得信赖的人。

人,也只有有了责任感,才会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会发觉前方有那么多需要自己担当的事。

一个人没有了家庭责任感,这个家庭就注定不会幸福;

一个人对工作没有了责任感,他的人生就注定不会取得应有的成就,即便你再聪明,也没有用,因为这个世界已经证明,最有成就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往往是那些有一股傻劲的人。

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来讲,一个教师不管你想不想做出点成绩来,都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每个教师要教几十乃至上百个学生,学习是学生整个生活的重头,遇到一个没有责任感的教师,那是莫大的不幸。

一个有教育责任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对自己有责任感的人。

我们不能期望一个对自己不负责的人,会对学生和学校负责,会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未来联系起来。

人,只有一次青春。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对自己有责任感,最重要的行动是珍惜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

不少青年人认为只有趁着大好年华,尽情享乐,才对得起这青春,殊不知,这其实是糟蹋了青春。

不管享乐主义怎样泛滥成灾,我仍要坚持说,教师就是教师,教师的存在特征,注定同普通人不一样,也只有这“不一样”,教师才能在精神的世界里,保持特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

对自己有责任感,就要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教师撞一天钟。

我知道,绝大部分地区都会有各种专业上的荣誉称号,比如“教坛新秀”“教育能手”“学科带头人”“教科新秀一教科能手一学术带头人”“名教师”“特级教师”,等等,这些阶梯式的荣誉的设计,为青年教师一步步规划自己的教育人生,奋斗和实现教育人生的价值,做了有益的引导工作。

尽管这逃不出名与利的追逐,但是,合理、适度的虚荣心对人的成长有好处,在正常追逐这些荣誉的过程中,你也一定能走出一个越来越精彩的教育人生来。

我相信,学校一般不会对这些荣誉的评比条件进行保密,假如目前你不清楚,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向学校领导请教,我相信,领导对这样的年轻人是欣赏的。

当你清楚了每一项荣誉所需要的子条件的时候,就应该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去实现这些“子条件”。

给自己一个目标,给自己一个达成目标的时间,对自己的责任感由此开始。

谈到责任感,就必然要说到对学生负责。

我认为,发展自己是对学生最好的负责。

一个贫困山区的穷困父亲.他不是不想望子成龙,他也想送孩子去上学,他也想让孩子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可他实在没这个能力啊。

没有能力,即便有爱心,那“爱”也只能是“爱奠能助”之“爱”。

就我个人而言,每次遇到以前教过的学生,总心怀愧疚。

我常这样想,如果早些年,我就能如我在(魔法作文营)一书中所讲的那样教作文,必定会有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作文带给他们的快乐和自豪,必定会有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作文原来是可以如此激情飞扬,作文原来是可以如此改变我们的心情,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状态。

如果我早些年就这么教作文,那么,我就可以为更多的学生收藏更多的童年。

那是怎样的一个遗憾啊!

我由衷地感到,对学生有责任感,对学生最大最好的责任感,就是尽快地发展自己,使自己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具有专业本领的教师。

说到国家责任感,你可能会觉得又空又大。

其实不然。

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但绝大部分教师对此很无所谓。

在他们眼里,只要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弄好,新课标旧课标与我何干?

课程标准实施数年来,教育界发生了多大变化?

即便有所谓的“量”的变化,也只是专家听课或必要的“新课标汇报会”上“热热闹闹”的展示。

君不见,应试教育正在全国大回潮?

我总不能乐观,即使再来几次课程改革,情形也好不到哪儿去。

八十年代“片面追求升学率”之后提出了“素质教育”观,结果九十年代的“应试教育”越演越烈,二十世纪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目前的境况却是“全面追求应试教育”的味道越来越浓。

不是课程改革好不好的问题,不是培训不到位的问题,不是各级不重视的问题。

问题的症结在于,越来越多的教师失去了必要的国家责任感。

教育事关民族兴衰。

一份又一份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学生与欧美国家学生相比,缺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缺少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些能力的严重缺少,将使中国无法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我们这样一个很难吸纳其他国家优秀人才的发展中国家里,培养本土的具有创新性的人才,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

如果这一点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那么中国还将用漫长的岁月徘徊在“发展中国家”中。

“发展中国家”其实是“落后国家”的代名词,中国的人均GDP官方消息也只有1000美元,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是780至2999美元,我们要摘掉“发展中国家”这顶帽子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

年轻的老师,你想过这些吗?

你在做教育这份工作的时候,有过这样的国家责任感吗?

你感受到自己每一个教育行为,都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义吗?

你想过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祖国尊严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吗?

就我有限的经历和阅历来看,中国教师正大面积、岌岌可危地丧失起码且必要的国家责任感,没有这样的国家责任感,课程改革所着眼的未来的巨大效应,有谁会去理会呢?

具有国家责任感的教师群体,才会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为民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的资源和精神动力。

当前,有人戏说对教师的要求比对党员还高。

戏说中有戏谑与无奈,但确是如此。

教师就是教师,教师的责任感就是这个民族责任感的缩影。

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

而失去责任感不仅丧失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将失去必要的人的良知。

作为教师,一旦失去了责任感,必将于麻木中失去最基本的教育良知。

我们不是已经把教育简单到阿拉伯数字的地步了吗?

学校原本应该是一个充满快乐的地方,那是人获得知识和能力、不断丰富精神的世界,校园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温磬最令人向往最具有人性的地方,然而我们学生自编的歌谣却是“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没了”。

这种对教育愤恨的“文化自觉”,对于教育是一种严重的黄牌警告。

教育良知的丧失使教育朝着畸形的方向发展,这种“教育”发展得越迅猛,就越叫人忧心仲仲。

教育如果连“培养人”这一点都守不住的话,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是的,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推卸责任,说这不是我一个人造成的,也不是我一个人能改变的。

我们一次又一次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说“祖国的希望在你们这一代”,我们把责任推到下一代,那么下一代同样会把责任推给再下一代。

所有这些的根子,是教师的“小我”思想的泛滥,在教师的脑子里从没有一个“大我”,从没有跳出狭小的“小我”,来看一看“大我”的发展。

这种思想上的缺陷,将有可能致使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滑坡。

四、做一名有积极感的教师

目前的教师做教育大致有以下三种状态:

第一种状态,把教育的事当作学校的事来做。

将学校布置的工作视为包袱,视为学校不让我过安宁日子,总想着早点卸了这包袱才好、才自在。

这类人所看重的,只是每月工资卡上的工资,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能吸引他们了。

在他们眼里,自己是工人,学校是工厂,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国有企业,做多做少,做好做坏,拿一样的钱,少做一点,马虎一点,钱不少,就好。

对他们而言,教育都是学校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自己之所以要做,因为学校要我做,至于自己,是什么也不想做的,越轻松、越无聊,越好。

总之。

能简单就简单,能应付就应付,能把事情对付过去就好,学生素质是否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自我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这是他们从来不去想的事。

第二种状态,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来做。

他们对于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或许有牢骚,最终都会认认真真地去做了,尽可能地去做了,“尽”了“可能”,就不管了。

认真不认真是态度问题,好不好是能力问题嘛。

对教育工作,他们大都抱着吃良心饭的观念,觉得要对得起拿的工资,对得起一声声叫着“老师”的学生,总不能耽误了学生的前程啊,总不能拿这么多学生的未来开玩笑阿,当然,这个“前程”与“未来”,也仅止于对分数的崇拜,仅止于学生能上个好一点的中学或大学。

这类老师工作很辛苦,起早贪黑。

比起第一类。

他们是老黄牛,任劳任怨,加班加点,没备好的课,回家备;

批不完的作业,回家批。

他们只知道干,干,干,但不大会去做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就像埋头苦干的老黄牛,干得很卖力,绕来转去,却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究竟是哪儿。

第三种状态,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来做。

他们明确地把自己的人生价值锁定教育,于是一切有价值的活动都围绕着教育展开,自己所做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就是教育的活动,就是有教育的意义了。

在他们身上,有了一种教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他们努力探求着教育的有效之路、高效之路,他们把教育的创新看作人生最大的乐趣和最大的满足,并且,享受着探索路上的种种欢乐和痛苦。

他们的生活状态已经和教育密不可分,他们工作是教育,业余所从事的也是教育。

从表象来看,他们和第二类教师相近,看上去也忙个不停,但他们没有第二类教师的悲苦相,他们的身体忙碌,内心却异常轻盈,活泼。

他们的一言一行已经逐渐地和教育融为一体。

教育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就是教育的事,他们离不开教育。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得到教育的情感与智慧,看得到教育的希望与光明,看得到教师发展的美好前景。

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高度。

一个教师,只要有了积极的教育态度,就不会做第一类教师,就会超越第二类教师。

我知道有位特级教师,普通话不好,但他朗读课文却能催人泪下;

我知道有位特级教师,师范毕业时的字很不好,但现在他的板书叫人赞叹;

我知道有位特级教师,少年时碰上“文革”、没读多少书,但现在他的文化底蕴是那样深厚;

我还知道有位教师,课堂管理和交往能力不行,按理说,这该是个多么巨大的障碍啊,但是他擅长辅导学生,擅长把实践与思考写成文、写成书,也成为受人尊敬的特级教师。

 

请和我一起相信这句哲人的话: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可以说就代表了他这个人,”积极的态度就有积极的富有意义的人生:

消极的态度就只能收获庸庸碌碌的无为人生。

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有着不愿虚度此生、想要获得人生价值体现的强烈愿望,这样的人是值得敬仰的。

年轻的老师们,不知道从前的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是哪一类教师,将要朝着哪一个方向前进。

我只是期望,当你看到这段文字,能回过头来思考一下自己的教育人生,再规划一下自己的教育人生。

我知道,有很多“潇洒”的教师像第一类人那样活着,我也知道,有很多“劳苦”如第二类教师的人工作着,但我始终憧憬着您能走近第三类教师的生活方式。

因为我想告诉你,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过的都是类似于第三类教师的生活。

如果你愿意奋斗,愿意做第三类教师,那么从此刻起你不妨这样积极地做教育:

●不做机械重复的事,做出灵气来。

有位青年教师教两个班级,教下来发现,一个班学得快乐却扎实,一个班学得热闹却浮躁,原因在哪里呢?

原来前一个班,班风比较沉稳,内敛,这位青年教师的教风比较活泼,于是学生激活了,学得开心有效。

另一个班的班风比较活跃,再加上老师又很开朗,整个课上热闹成一团,学生忘了自己是学生,必要的尊重老师,尊重课堂,尊重纪律,全丢了,热闹成浮躁,学习怎么可能扎实?

教师应该是善变的,不同的班级有着不同的班风,不同的班级有着不同的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总之,教师面对的每—天的生活,每一个学生都是新的,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因此,教师要想“以不变应万变”,教师要想“以一当十当百”,不仅不可能,而且会使自己陷入机械重复的因境、陷入没有灵气的平庸里。

●不做不动脑子的事,做出思想来。

比如备课,照着别人的抄一抄;

比如上课,从来是一个模子,一个路子,没过上三招,学生都知道下一个环节是什么;

比如教育学生,从来是采取最直接的、不经大脑思考的法子,至于这样做有没有成效,有怎样的成效,又会有怎样的负面效应,是从来不去思考的;

比如这段时间教学下来,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是否需要回顾总结一下,是没有的。

要命的是,他们以为这样做教育很安全,得心应手,却不知正是这样的安全感,扼杀着他们的聪明才智、扼杀着他们的教育创新。

一生过着教书匠的平庸与昏聩的日子。

如此做教师,怎么会有“思想”?

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时常听到“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的时代呼唤。

而在这个时代之声的呼唤的背后,我相信,一定蕴藏着一场风雨,每一个青年教师,都应该为这呼唤后面的暴风雨做好积极的准备。

●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个性来。

要让学生有个性,教师必须有个性。

我认为,教师的个性首先体现在他的教育教学上,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不是一般的交往。

而是存在着教育教学的意义,这种意义可以是显性的(比如课堂交往),也可以是隐性的(比如日常交往)。

在我看来,教师存在的特征,首先是教育性,这种教育性无处不在,只不过是“显”与“隐”之分,有效与无效之分,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之分,但它确实存在,不管你是否承认它,注意它。

一个教师要做出属于自己的风格与特质来,不做人云亦云的事,不做“大路货”的事,每一个教育教学的活动,都尽可能地策划出自已的个性的影子,让学生感觉新鲜,感觉这个老师身上有许多的意想不到,许多的出乎意料而又合乎情理。

这种教育个性是充满活力的,是张扬着一种智慧的,一个教师,就应该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

●不做应付检查的事,做出实效来。

不做应付检查的事。

首要的意义当然是拒绝做这些事。

如果你觉得真的没必要做,那就勇敢地拒绝,而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到无用的、无效的工作中去。

但是,另外我也相信,绝大多数的行政资料检查,如果真照此去做,也一定有点成效,最大的矛盾在于,上级强调的资料检查,到实践者手里。

全简化成资料,把教育过程给简化掉了,也把学生活生生的“人”给简化掉了。

从我的经验来看,“不做应付检查的事”的底线是,不要让学生成为一起做假资料的人,成为做假资料的帮凶。

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绝少题词,但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绝少题词的总理亲笔为该校题写了“不做假账”几个字。

可见总理对造假问题的高度重视。

每个孩子的心灵就像荷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年轻的你要尽一切可能,想办法呵护她、保护她,把一些原以为是检查的、应付的事,做出教育的味道来,这样做一不伤害学生,二使行政领导满意。

起初这样做或许比较累,但正是这累,使你与众不同,使你积累越来越多的教育经验和智慧。

创建特色学校提升办学品位

——《造就卓越学校》读书有感

□蔡耀偏

兔翰绘新春,盛世启新程,又是一年春来到。

一直以来,我校大力提倡教师耕读教育经典,勤作读书摘记,促进专业发展。

在广大教师中业已形成了“让读书成为习惯”的职业风尚。

时下,又逢学校创建教学规范化达标学校,我理应带头学习。

一学期来,我先后拜读了几本教育专著,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