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教案9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7219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 教案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地理 教案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地理 教案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地理 教案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地理 教案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地理 教案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地理 教案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地理 教案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地理 教案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地理 教案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地理 教案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地理 教案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地理 教案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地理 教案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 教案9Word文档格式.docx

《地理 教案9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 教案9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 教案9Word文档格式.docx

1.国家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面积24.4万千米2,国土位于欧洲大陆西侧的大西洋上,由不列颠群岛的大部分岛屿组成,隔北海、多佛尔海峡等与欧洲大陆相望,是通往全球东南西北各个方向的理想门户。

2.总人口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约6111万(第22)。

其中85.7%的人口为英国白人,由四个民族构成,主体民族是英格兰人(英吉利人),占83.67%,其祖先是盎格鲁—萨克逊人,来自欧洲大陆日耳曼部落。

其他民族有苏格兰人占8.5%,威尔士人占5%,北爱尔兰人2.8%。

全国也划分为四大行政区,首都伦敦。

3.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达。

IMF数据库2012年04月17日发布,GDP(国内生产总值,以国际汇率计算)为24175.7亿美元,居世界第7位。

人均值为38592美元,居第22位。

同年中国72981.47,世界第2;

人均5414,第89位。

2011年沈阳市人均GDP72637元(11520美元),已经达到2005年以后的发达国家人均GDP10000美元的标准,但社会发展水平没有跟上。

4.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是国王,现任国王是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最高立法机构是议会,由国王、上院(贵族院)和下院(平民院)组成。

政府是最高行政机构,向议会负责。

政府首脑是首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向议会负责,任期4年。

实行多党制,但一般由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

5.国家标志表现为国旗、国徽、国歌、国花、国树、国鸟、国兽等,其中国旗是最重要的标志,最能反映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历史和特征。

英国国旗呈横长方形,长宽比为2∶1,俗称“米字旗”,其实是由三个十字组成的。

英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旗帜,英格兰旗帜为白底红色正十字,苏格兰为蓝底白色斜十字,爱尔兰为白底红色斜十字,三旗合一组成国旗,蓝底,红色正十字带白边、红色斜十字带白边,意为“联合旗帜”。

由于威尔士在联合旗诞生之前就已并入英格兰,所以国旗上未有专门体现。

二.服饰民俗

其实,对于今天的欧洲各国来说,人们在穿着上的差异越来越不明显,而且日益趋向舒适自然。

现如今英国人的衣着也向多样化、舒适化发展,比较流行便装夹克、牛仔服等。

但英国的传统服饰还是很具有民族风格的。

1.追求绅士、淑女风度

英国人往往是以貌取人,人们注意服装,讲究穿戴,只要一出家门,就衣冠楚楚。

男要肩平,女要束腰,衣服平整,裤线笔挺,要突出健美的线条,还要掩盖身体的缺陷。

中上层人士更是养成了一种绅士、淑女风度。

参加正式宴会要注意:

忌打带条纹的领带;

忌不系长衬衫袖口的扣子;

不能用浅色皮鞋配深色西服;

不能穿凉鞋。

英国男人只有在海滨休闲或在家闲居时才穿凉鞋,会见、做客时穿凉鞋被认为礼貌不周,让人笑话。

2.传统的工作服饰

英国人重视传统,今天法院正式开庭时,法官仍然头戴假发,身穿黑袍。

教堂做礼拜时,牧师身披长袍。

每届国会开幕女王致辞时头戴珠光闪烁的王冠,随行的王宫女侍都身着白色的长裙礼服,而坐在前排的是假发黑袍的“司法贵族”、红袍白翻领的“宗教贵族”。

王宫卫士身穿鲜红的短外衣、黄扣、黄束腰,头戴高筒黑皮帽,瘦腿过膝短裤。

伦敦塔楼的卫士则是黑帽、黑衣,上绣红色王冠及红色边线。

近卫骑士是黑上衣、白马裤、黑长靴、白手套,头戴银盔,上面飘着高高的红穗。

过去政府机关或大企业职员都穿“公务套服”,灰暗的外套,白衬衫、打领带,这类人被称为“白领”;

工人多穿蓝色工作服,被称为“蓝领”。

3.喜欢戴帽子

“波乐帽(bowler)”是一种圆顶硬礼帽,多见黑色的,也有深灰色或蓝黑色的,过去英国要人、名流显贵都戴这种帽子,是英国绅士的象征。

现在城市的大街上,这种帽子已不多见,但偶尔也能碰到。

一些英国绅士还喜欢穿燕尾服,头带高帽,手持雨伞。

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随时有可能下雨,出门随身携带雨伞由习惯而成为时尚。

在英国尤其是上层社会,妇女穿着正式服装时,都要配戴一顶漂亮的帽子,而且配合衣服变换着花样,这不仅是礼节上的要求,也是身份的象征。

4.“基尔特”

是苏格兰男子的传统服装为长度及膝的花格子呢料短裙,长筒针织厚袜,色调与裙子相配的背心,裙子用皮质宽腰带系牢,前面带有一块椭圆形垂布。

当今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穿了,但遇有传统节日或特殊场合还会启用。

三.饮食民俗

(一)没有高超的烹饪技术,饮食比较单调

英国饮食与隔海相望的法国形成鲜明的反差。

由于历史上清教徒反对享受、维多利亚时期宗教气氛严峻以及英国公众对烹饪行业缺乏足够重视等因素的影响,英国人对饭菜不太讲究,对食物的加工普遍比较简单,饭菜索然寡味。

人们在餐桌上似乎更讲究的是礼节,而不是吃得好。

有些很普通的饭菜在英国人看来已经是美味了。

如兰开夏地方有一种罐焖肉,只是将牛肉和青菜一起烧制而成,味道还算不错。

在英格兰的许多渔港,当地渔民只是将鲜鯡鱼和鲭鱼熏制而食。

与隔海相望的法兰西民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二)特色美食

1.爱好牛肉、海鲜、野味。

比较有名的菜有牛肉腰子派、炸鱼排、皇家奶油鸡等。

对牛肉有特别的偏好,喜爱吃烧烤牛肉。

2.口味偏甜和咸,喜欢各种甜或咸味的布丁和肉饼。

“烤牛肉加约克郡布丁”是“国菜”。

所谓“约克郡布丁”,就是用鸡蛋加牛奶和面,与牛肉和土豆一起在烤箱中烤至金黄色,上桌时再配上一些青菜。

3.炸鱼薯条店遍布大街小巷。

“炸鱼薯条”是传统快餐,用各种海鱼的肉块裹上鸡蛋面糊炸熟,外配油炸土豆条,吃时根据个人口味洒上一些盐或白醋等佐料,价格不贵,一般三四英镑一份。

4.英国人喜欢打猎,在一年一次的狩猎期中,许多饭店会推出野味大餐,如野鹿、野兔、雉鸡、野山羊等。

(三)茶文化

英国各阶层人都喜欢饮茶,每人每年平均消耗茶叶4千克,名列世界前茅。

据说是英王查理二世的王后凯塞琳,出身于葡萄牙的布拉冈沙家族,是她把喝茶习惯带到英国的。

她出嫁时将从东印度公司购买的100千克中国红茶作为陪嫁,喝茶风气很快在王室和贵族中传播开来,后逐渐传入民间。

英国人习惯在沏茶前先烫壶,而且沏茶的水一定要煮沸,茶叶的数量通常是每位饮者一匙,再加一匙作为壶底消耗。

喝茶时间比较定时,有喝“被窝茶”和“下午茶”的习惯。

“被窝茶”一般在早上起床时。

“下午茶”一般是在下午4点,据说过去是贵族们打发下午时光的一种方式,现在人们习惯于放下手头的工作,喝一杯红茶,休息约一刻钟,称为“茶休”。

英国人原本最喜爱中国的祁门红茶,但因为路途遥远,价格昂贵,后来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种植和输入。

英国人也喜欢喝奶茶,地道的喝法是先加牛奶再冲茶。

(四)酒吧文化

爱好饮酒,尤其是苦啤酒或黑啤酒,西北部德文郡产的苹果酒、苏格兰特产威士忌也很受欢迎。

但大多数人不愿家里喝闷酒,而是到小酒店或酒吧去喝,为了消除寂寞和寻求欢乐。

有的人往往只买一小杯啤酒而在酒吧坐一个晚上。

每逢周末,小酒店里更是挤满了人,直至深夜,依然在烟雾与酒气中喧嚣不止。

英国人喝酒的方式与中国人大相径庭。

中国人喝酒讲究要有下酒菜,而英国人喝酒就简单多了,只管一杯杯地往肚子里灌,其他什么也不吃,似乎专心致志地品尝美酒就已心满意足了。

英国人喜欢约邻居、同事、朋友等到酒吧一聚,一些教授、作家、电影导演等常在酒吧谈工作。

年轻人谈情说爱也常在酒吧约会,小伙子们喜欢口中慢慢呷着爱尔兰黑啤,手中捧着一本心爱读物,蓦然冋首,心上人已翩然而至。

四.居住、交通民俗

1.英国人在住房上具有重实用,不尚新的传统。

喜欢住历史悠久、古色古香的老房子,并以此为荣,不少富足人家甚至还住在老辈人留下的茅草顶的平房里。

这不仅利于节约,还利于环保,避免了因频繁拆建、大兴土木而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

房子从外面看上去比较简陋,但内部十分整洁、设施齐全。

也非常喜欢乡间别墅。

多数家庭都保留着一些前几代传下来的老式家具、座钟等,并摆在显著的位置炫耀于人。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老式壁炉,甚至一些旧衣物也保存着或经常穿用。

在租房者,一半以上租住的是政府和“房屋互助协会”修建的公房。

英国政府也鼓励人们购买住房,推行分期付款的购房办法。

“房屋互助协会”也向购房者提供分期偿还的长期贷款。

2.伦敦还是世界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国内交通也是四通八达,以伦敦为中心形成了一张铁路和公路的交通网,同时还有水运船只和空运飞机。

无论从什么地方开车旅行,不用3小时便可以到达最近的海岸。

在英国靠左侧通行,汽车方向盘都设置的车的右边。

这种左行惯制曾在地球上广泛实行,现在只有英、日、爱尔兰、新西兰、新加坡、香港等地仍然保持着。

五.宗教信仰与禁忌民俗

英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多种宗教信仰蓬勃发展,世界各大宗教应有尽有、各种教派数不胜数,教堂、寺院、修道院遍布各地,其中官方教堂有两个,即英格兰教堂(英国圣公教会)和苏格兰教堂(长老教派)。

1.基督教

“基督”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指上帝差遣的救世主。

基督教是信奉耶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统称,发源于1世纪的巴勒斯坦,原是从犹太教分裂出的一个分支,4世纪末被定为罗马帝国国教,从而奠定了其成为西方世界主要宗教的基础。

认为上帝的儿子耶稣是救世主,基本经典有《旧约》和《新约》,通常称为《圣经》,主要标志是十字架,信奉对象是三位一体的至高至上、全智全能的上帝,即圣父、圣子、圣灵。

2.三大主派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原罗马帝国的东西两大教会都宣称自己是基督教的正宗,分歧难以弥合,终于在1054年彻底决裂。

分裂为两大教派:

一是西部由罗马教皇直接控制的、以拉丁语地区为中心的罗马公教(天主教);

二是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正教,因其在宗教仪式中使用希腊语,也称“希腊正教”。

16世纪发生的宗教改革运动,使罗马公教又产生分裂,新教从中脱颖而出。

因此基督教包括三大主派和其它一些小教派。

这样“基督教”一词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基督教所有教派,狭义基督教是指新教。

中国人习惯把新教称为基督教或耶稣教,而把罗马公教称为天主教,把正教称为东正教。

3.新教及圣公会

新教是16世纪在马丁·

路德等人领导的宗教改革后脱离罗马教会的各宗派的总称,反对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和繁琐的宗教仪式,因此又称抗罗宗、更正宗。

主张信徒可以与上帝直接沟通,不需要神职人员作中介,没有教阶制,没有统一的教会中心,宗教仪式比较开放、自由,简化圣礼仪式,只承认基督教七大圣礼中的洗礼和圣餐礼,教堂的建筑样式都比较简朴。

且主张主教、牧师可以结婚。

新教有三个主要宗派,即路德教、加尔文教、圣公会(安立甘教)。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出现了许多派别,教义也有了各种发展和变化。

新教在我国常被称作基督教或耶稣教。

英国绝大多数人都信奉基督教,其中占优势的是新教和天主教,新教中的圣公会是英国的国教,教徒占全国人口的近半数。

4.主要禁忌与迷信

据说耶稣受难前最后的晚餐中有师徒13人,而耶稣是在星期五被钉死的,亚当和夏娃也是在星期五被逐出伊甸园的。

因此英国人忌讳13数字和星期五日期。

重要活动绝不会安排在13日,一定避免13人共同进餐,饭店里没有13号房间。

如果13日与星期五相遇,称为“黑色星期五”,是最忌讳的日子。

英国人认为马蹄铁能够给人带来好运,在路上拾到马蹄铁会非常高兴。

在结婚的时候一般会请工匠师傅做一个,作为吉祥物佩戴在身上。

戴安娜和查尔斯王子结婚时,裙子里藏着一个小型的马蹄铁。

忌吃狗肉和杀狗,认为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古代迷信中说黑猫是巫婆变的,所以英国人非常忌讳黑猫,认为有黑猫从面前穿过预示着将要遭遇不幸。

不喜欢大象,认为是蠢笨的象征。

认为孔雀是祸鸟,视孔雀开屏为自我炫耀和吹嘘。

讨厌墨绿色,因为是希特勒法西斯军服的颜色。

打碎镜子是凶兆,预示家中要死人,或起码要有七年不顺。

一根火柴不能连点三支烟,会给第三个人带来厄运。

忌讳同性跳舞,否则有同性恋嫌疑。

六.姓名民俗

(一)姓名结构

英国人的姓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如约翰·

斯图尔特·

史密斯。

第一部分是本人名,也称教名。

第二部分是中间名,往往代表与本人比较密切的关系,一般是父亲或祖父的名,母亲的姓,父母亲朋好友或名人的名字。

第三部分是姓氏。

在正式场合通常使用全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只称姓,关系密切的可称本人名或爱称。

(二)姓氏的来源

1.祖先的职业,如

Smith史密斯铁匠

Tailor泰勒裁缝

Cooper库珀制桶工

Barber巴伯理发师

Baker贝壳面包师

Carpenter卡朋特木匠

Cook库克厨师

2.在父亲的名字上加意为“儿子”的前后缀

Thomason汤姆森Thomas(托马斯)的儿子

Wilson威尔逊Will(威尔)的儿子

Willing威林Will(威尔)的儿子

Wilding威尔丁Wild(威尔德)的儿子

MacArthur麦克阿瑟Arthur(阿瑟)的儿子

O’Neil奥尼尔Neil(奥尼尔)的儿子

(三)姓名缩写与改变

由于名字太长,书写麻烦,常将本人名和中间名缩写,保留姓氏。

例如JohnStuartSmith可缩写为J.S.Smith。

也可以只把中间名缩写,如JohnS.Smith。

妇女未婚时使用父亲的姓,结婚后改用丈夫的姓。

如玛丽·

琼斯嫁给了约翰·

史密斯后,名字就变成了玛丽·

史密斯,或称约翰·

史密斯太太。

七.民族性格与社交礼仪民俗

英国礼俗丰富多彩,在接人待物方面,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1.恪守传统、

历史上的英国曾独领世界风骚,国人无不为之骄傲自豪,并把昔日的辉煌和许多民族传统联系在一起,世代恪守,不轻易改变。

白金汉宫门前的换岗仪式,无论是卫兵的服饰、武器,还是口令、步操,均严格按百年之前的形式进行。

与英国人谈话切忌以王室作为谈笑资料,更不要谈讽刺皇家的话题。

伦敦有许多百年老店,越是著名的商店,原有的样式或布置保持得越完整。

汽车的发动机虽然换新型号了,但车型还要尽量保持过去的老样子。

英国人职业感强烈,选择了一种职业,就一定要精益求精。

但办事往往墨守成规,开拓不足,不愿意看到突然的变化。

2.重文明礼貌

英国人行为举止注重文明礼貌,彬彬有礼、举止得当。

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比较含蓄矜持、高雅脱俗,谈吐幽默、声音不高、发音准确。

他们认为烦躁是不礼貌的表现。

讲话十分客气,“谢谢”、“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不离口,不论是对服务员还是司机,都以礼相待,说话委婉,不用使人感到有命令的口吻,否则会遭到冷遇。

尊重妇女,女士优先是人人皆知的社交准则。

3.性格含蓄寡言,感情不外露

英国人虽然具有独特的幽默感,但性格还是比较严肃刻板,不苟言笑,对外界事物不太感兴趣,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

俩人谈话时不喜欢距离过近,—般要保持5O公分以上的礼节性距离。

不喜欢高谈阔论,在社交场合显得沉默寡言,未经介绍不轻易与陌生人搭讪。

在地铁等公共场合,各人看各人的报纸,谁也不看谁。

4.特别介意个人隐私

英国绅士受的教育就是不互问私事,不谈论别人的私事,多嘴、长舌被视为没教养。

日常交谈特别忌讳个人隐私,不能询问学历、职业、婚姻、宗教信仰,尤其是男人的工资和女人的年龄,就连家具是多少钱也是不该问的。

由于许多话题都涉及个人隐私,所以最普遍的话题只能是天气或动物,可以谈得博古通今、口若悬河,成了英国人主要的消闲方式。

5.严守时间,遵守诺言

英国人时间观念很强,日程安排得非常精确。

拜访英国人一定要提前预约,突然造访是打扰私生活的行为,是非常冒失、尴尬的,有时会吃闭门羹。

即使是礼节性拜会,不宜久留,一般20分钟左右为宜。

6.不喜欢贵重礼物

英国人一般不随便接受别人的礼物,不喜欢贵重的礼物,送厚礼有行贿之嫌。

做客时可带鲜花、巧克力、一瓶名酒等礼物,特别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品,主人会格外欣赏。

而有些物品一般不易送人,比如服饰、香皂之类的物品太涉及个人私生活,菊花在所有欧洲国家都用于葬礼,百合花在英国象征着死亡,。

英国人接受礼物时一定当面打开包装,流露出欣赏喜欢之情。

做客离开后的第二天要发一封便函向主人致谢,并随附一件小礼品。

7.在意民族区分

英国人很重视四民族之间的区别和独立性,通常自称是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北爱尔兰人,而很少说自己是英国人,要避免称英国人为“English”,而要称“不列颠人”。

八.游艺民俗

1.足球、橄榄球、板球

英国人酷爱体育,许多近代竞技体育的发源地都在英国。

足球是最盛行的运动项目,1863年世界上第一个足球协会在英国成立。

目前约有146万注册球员(日本有50万,连越南还有5万,中国只有8000。

近两年“国安”招选新苗,仅招到了2人)。

全国职业足球俱乐部有90多个,每个大城市至少一个,业余足球队不计其数。

“腊格比足球”在中国称为橄榄球,诞生于英国。

1823年,在腊格比公学的一场足球赛上,一名学生情急之下抱着足球就往前跑,以后越来越多的学生仿效,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新的足球运动。

为了方便抱球,球形改成了橄榄形。

板球是英国的“国球”,是一种慢条斯理的夏季球类运动。

英格兰差不多每个村庄都有板球俱乐部。

高尔夫球起源于苏格兰。

2.音乐和戏剧

音乐在英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人具有音乐修养,无论是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乐、摇滚乐还是铜管乐等都拥有众多的爱好者。

毎年都有很多人利用假期参加各种短期音乐学校或讲座。

在伦敦的各种艺术、娱乐形式应有尽有,而且票价便宜得难以置信。

至少有1000个以上的剧场,大多上演莎士比亚、萧伯纳的作品,最著名的有国家剧院和皇家莎士比亚剧院。

有名的音乐厅有伊丽莎白女王音乐厅、皇家艾伯特音乐厅、皇家庆典音乐厅等。

其中皇家艾伯特大厅每年7月到9月都要在举行“古典音乐夏季盛会”,邀请世界著名的指抨家和乐队演出。

3.赌博

在英国赌博是正当合法的消遣活动,人们喜欢与赌博相关的运动项目,如赛马、赛狗、足球大彩。

其中赛马的历史最悠久,跑马场遍布英国。

九.岁时节日民俗

在英国各种节日大约有100多个,其中举国休假的节日主要有6个,有元旦、复活节、五朔节、银行春假节、银行暑假节、圣诞节。

同所有基督教国家一样,有许多宗教节日,如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圣诞节、万圣节、圣灵降临节、狂欢节、情人节等。

(一)圣诞节

圣诞节是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是所有基督教国家的重大节日。

一般是三天,12月24日晚上是“平安夜”,也称“圣诞除夕”,各教堂都要举行特殊的宗教仪式。

25日圣诞节当天,女王一般会在下午发表圣诞讲话,向全国和英联邦各国人民表示祝贺。

人们阖家团聚,共进节日圣餐。

25日晚上称为“圣诞夜”,26日晚上为“狂欢夜”。

装饰圣诞树原是德国的习俗,源出于人们对象征生命和幸福的常绿树的崇拜。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是德国人,经他提倡,圣诞树也成为英国圣诞节的重要内容了。

(二)复活节

纪念耶酥被钉死在十字架后的第三天复活。

日期为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不是固定的)。

人们要吃各种巧克力做成的“复活蛋”,象征春天的来临和新生命诞生。

(三)五朔节

在5月1日,是英国先民凯尔特人历法中夏季的第一天,是庆祝寒冬之后阳光又普照大地,万物开始生长的节日。

(四)地方保护神节

英国的节日除了全国性的,还有区域性的,有的仅限于一村一镇。

最重要的地方性节日是四个民族的保护神节。

3月1日是威尔士人的圣大卫节;

3月17日是爱尔兰人的圣帕特里克节;

4月23日是英格兰人的圣乔治节;

11月30日为苏格兰人的圣安德鲁节。

地方性节日还有北爱尔兰的奥兰治节、威尔士的赛诗节、苏格兰的艺术节等。

(五)莎翁纪念日

4月23日,纪念英国大文豪、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诞辰。

在莎翁的故乡——艾玛河畔的斯特拉特福市,每年都要举行化装游行,一些研究“莎学”的学术会议也往往在此期间举行。

该市有一个长年演出莎剧的“莎士比亚纪念剧院”,每逢此时门票往往在许多天前就已售罄。

复习思考题

1.解释日尔曼民族

2.英国的饮食特点?

3.英国的服饰特点?

4.英国的住宅、交通特点?

5.查阅资料,了解基督教及其三大宗派。

6.英国主要有哪些禁忌?

查阅资料,解读其中的某一项禁忌。

7.英国人的姓名由那三部分组成?

8.英国有哪些重要的人际、人生礼仪?

9.英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说明:

各国人口为07年数据,个别是06年数字。

讨论:

日尔曼民族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