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7237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大法律文书考试简答题写作已按字母排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保存法律事务的文书档案。

4、法律文书在叙写事实时应掌握哪些要点?

法律文书在叙写事实时,要求写明的事实要素,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有关刑事案件的案情叙述;

另一类是有关民事、行政类案件的案情叙述(包括大量的非诉讼案件的事实叙述)。

前者要求写明作案(指构成的犯罪事实)的时间、地点、作案人和被告人,作案的目的、动机、情节、手段,造成的后果、作案人的态度以及证据等。

后者围绕着当事人各方的纠纷事实来记叙,包括纠纷的内容及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纠纷的发展过程(起因、过程、结局),各方的争执意见以及证据。

5、法律文书应从哪些方面阐述理由?

理由是法律文书的灵魂,也是主旨的集中体现。

叙写法律文书阐述理由时,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具体要求:

(1)依法制作,突出主旨;

(2)遵循格式,事项规范;

(3)综合表达,叙议这主;

(4)写清事实,掌握要领;

(5)分析事理,以法为据;

(6)说明情况,乘法明晰;

(7)语方精确,朴实庄重;

(8)行文章法,因文而异。

6、简述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的概念和功能。

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是指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对受理刑事案件的材料经过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报请领导审查批准是否立案的法律文书。

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是公安机关内部审批案件使用的一种书面报告。

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即成为公安机关对该案立案侦查的依据。

它的功能有两点:

一是依法确认案件成立,是刑事诉讼活动开始的文字凭据;

二是对侦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因为立案报告书对案情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侦查计划,指导侦查工作顺利进行。

7、呈请立案报告书的正文应写明哪些内容?

正文。

写明:

(1)立案的事实依据。

即已经掌握的有关案件情况,包括案件来源和报案人员简况、案件和侦查对象的情况。

(2)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据。

即通过案情分析,阐明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据,以说明立案侦查的正确性、必要性,并为制作侦查计划打下基础。

(3)侦查计划:

侦查的方向和侦查的范围以及主要任务;

查明案情应当采取的措施、方法和步骤;

侦查力量的组织和分工;

需要有关方面配合的各个环节如何紧密衔接;

侦查的时间要求等等。

8、通缉令的正文部分应写明的内容有哪些?

简要案情;

被通缉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号码、体貌特征和携带物品;

工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联系人、联系电话;

附项(被通缉人照片、指纹及社会关系)等。

9、简述提请批准逮捕书的概念和功能。

提请批准逮捕书,是公安机关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提请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时制作的一种法律文书。

  提请批准逮捕书是公安机关行使刑事诉讼权利的工具,具有要求人民检察院在法定的期限内对案件进行审查,并作出批准逮捕、不批准逮捕或者补充侦查的决定。

10、简述起诉意见书的概念和功能。

起诉意见书,是指公安机关对案件侦查终结后,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时制作的一种文书。

  起诉意见书是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起诉的法定文件,具有启动审查起诉的作用。

本文书记载着公安机关对侦查终结案件的结论性意见,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和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打下了良好的基本,并且体现了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11、起诉意见书的正文部分应写明哪些内容?

(1)办案简况。

A、案由和案件来源。

表述为“犯罪嫌疑人ⅹⅹⅹ涉嫌ⅹⅹ一案,由ⅹⅹⅹ举报(控告、移送等)至我局。

”B、办案过程。

写明受案、立案时间及犯罪嫌疑人归案情况。

C、过渡性文字。

写明“犯罪嫌疑人ⅹⅹⅹ涉嫌ⅹⅹ案,现已侦查终结。

(2)案件事实。

以“经依法侦查查明:

”为开头语,写明经侦查认定的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包括时间、地点、经过、手段、目的、动机、危害后果等要素。

常用叙事方法有时间顺序法、主次顺序法(突出主罪和突出主犯)、综合归纳法以及多种写法并用法。

⑶证据。

以“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如下:

”引出证据的列举;

列举完后另起一段写明“上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

⑷有关量刑的犯罪情节。

写明是否有累犯、立功、自首等从重、从轻、减轻情节。

⑸犯罪性质的认定和移送审查起诉的法律依据(综上所述,犯罪嫌疑人ⅹⅹⅹ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ⅹⅹ条第ⅹ款,涉嫌ⅹⅹ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之规定,现将此案移送审查起诉)。

12、简述要求复议意见书的概念和功能。

要求复议意见书,是公安机关认为同级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决定或者不起诉决定有错误,依法要求同级人民检察院对其决定重新复议时制作的法律文书。

要求复议意见书是公安机关行使要求复议权的具体体现,对人民检察院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有制约作用,可以促使人民检察院正确执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避免差错,确保办案质量。

13、检察机关的立案决定书有何功能?

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应由本院决定立案侦查时所制作的文书。

  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案件进行侦查的合法依据。

决定立案后,人民检察院才能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各种侦查措施。

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前最主要的法律文书之一。

14、简述批准逮捕决定书的概念、功能及制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制作的文书。

  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凭证,也是公安机关执行逮捕的依据。

15、简述起诉书的概念和功能。

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经侦查或审查确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依法应当交付审判,而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文书。

对侦查机关来讲,起诉书是确认侦查终结的案件,犯罪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侦查活动合法的凭证;

对检察机关来讲,起诉书既是代表国家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交付审判的文书,又是出庭支持公诉、发表公诉意见、参加法庭调查和辩论的基础;

对审判机关来讲,起诉书引起第一审程序的刑事审判活动,既是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进行审判的凭据,又是法庭审理的基本范围;

对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来讲,起诉书既是告知已将被告人交付审判的通知,又是公开指控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法定文书。

16、写作起诉书的理由时应阐明哪些内容?

起诉的理由和根据。

首先,概括阐明被告人行为的犯罪性质;

其次,指出被告人行为触犯的刑法条款和构成的罪名;

第三,说明被告人是否具有从重、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和法律依据,依法提出量刑的倾向性意见;

最后,写明起诉的法律依据与起诉决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提起公诉,请依法判处)。

17、简述不起诉决定书的概念和功能。

不起诉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时所制作的文书。

不起诉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凭据,具有终止本案刑事诉讼,免予追究被不起诉人刑事责任的法律效力。

不起诉决定书一经送达,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应当立即释放。

18、简述公诉意见书的正文部分应写明的内容。

依次写明:

(1)检察人员出庭支持公诉的法律根据和在法庭上的身份、职责。

 

(2)对法庭调查结果的概括评述。

(3)支持公诉的意见。

(4)结论(对被告人依法定罪量刑的意见)。

19、简述刑事抗诉书的概念和种类。

刑事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或裁定依法提出抗诉时所制作的文书。

刑事抗诉书是检察机关行使审判监督职权的重要工具,是引起人民法院第二审或再审的法定文书之一。

抗诉书对于纠正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民事(行政)抗诉书的概念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民事(行政)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关于法律监督的规定,对确有错误并已生效的民事(行政)案件的判决、裁定,向有关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要求重审予以纠正时所制作的文书。

  

民事(行政)抗诉书,既是要求人民法院对确有错误的生效民事(行政)判决、裁定进行再审的有效依据,也是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行政)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法定手段。

21、简述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第一审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或者自诉人提起自诉的刑事案件,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普通程序或者简易程序审理终结后,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规定,确认被告人有罪或无罪,构成何种罪名,适用何种刑罚或免除处罚而作出的书面决定。

第一审刑事判决书在整个刑事诉讼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对于及时有效地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法律追究,维护公民的正当合法权利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种类较多,其中以公诉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的刑事判决书最为典型。

22、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首部包括哪些内容?

首部。

  

(1)法院名称(基层人民法院应冠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

涉外案件,各级法院应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称)和文书名称(刑事判决书),应分行居中书写。

(2)案号。

依次由立案年度、制作法院、案件性质、审判程序代字、顺序号组成,即“(×

×

)×

刑初字第×

号”。

  (3)公诉机关×

人民检察院。

  (4)被告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和因本案所受强制措施情况、现在何处)。

  (5)辩护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与被告人的关系)。

  (6)案件的由来和审判经过:

“×

人民检察院以×

检×

诉〔×

〕×

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

犯×

罪,于×

年×

月×

日向本院提起公诉。

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或者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

出庭支持公诉,被害人×

及其法定代理人×

、诉讼代理人×

,被告人×

、辩护人×

,证人×

,鉴定人×

,翻译人员×

等到庭参加诉讼。

现已审理终结。

”对于二审法院发回重审的案件,应在“受理了本案”一句之后增写以下内容:

“本院于×

日作(×

)刑初字第×

号刑事判决。

被告人×

提出上诉(或×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人民法院二审后,于×

日作出(×

)×

刑终字第×

号刑事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本院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23、第一审刑事裁判书在叙写案情事实方面应包括哪几部分内容?

事实和证据。

  ①控辩主张:

人民检察院指控……”;

“被告人×

辩称……。

辩护人×

提出的辩护意见是……”。

  ②经审理查明的事实和证据:

“经审理查明,……”。

24、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判决理由部分应当写明哪些内容?

判决理由:

以“本院认为,……”开头,依次写明:

  ①行为的性质及其危害性;

  ②触犯的《刑法》条款及构成的罪名;

  ③对公诉机关的指控的表态;

  ④对被告人的辩解及辩护人的辩护意见的表态;

  

⑤判决的法律依据:

“依照……(判决的法律依据)的规定,判决如下”。

25、简述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受理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或者公诉机关就第一审判决提出抗诉的刑事案件后,经审理查明原判决在适用法律上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

或者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经二审查清事实后依法改判时作出的书面决定。

  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是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后作出改判决定的文书,而且是终审判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26、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的写作重点是什么?

 

(1)事实和证据:

 A.控辩主张;

 B.“经审理查明”的事实和证据。

(2)判决理由。

  (3)判决主文:

A.全部改判的,写为:

  “一、撤销×

人民法院(×

号刑事判决;

  二、上诉人(原审被告人)×

……(改判的具体内容)。

  B.部分改判的,写为:

 

  “一、维持×

号刑事判决的……第×

项(维持部分的内容);

  二、撤销×

项(撤销部分的内容);

  三、上诉人(原审被告人)×

……(部分改判的具体内容)。

  3.尾部。

写明“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并由审判长、审判员署名,注明判决时间等。

27、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的判决主文应当如何表述?

判决主文:

  A.全部改判的,写为:

28、试举出三种常用的刑事裁定书。

1)驳回自诉用刑事裁定书;

2)准许撤诉或按撤诉处理用刑事裁定书;

3)终止审理用刑事裁定书。

29、简述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的概念和它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按照第一审普通程序的规定,依法组成合议庭对一审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后,就已经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证据,依照有关实体法的规定,对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争议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为文字叙述式文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1.首部。

应依次写明:

  

(1)标题。

由法院名称和文书名称组成,应居中分两行书写。

  

(2)案号。

由年度、制作法院、案件性质、一审程序代字、案件序号构成,即(×

民初字第×

号。

  (3)诉讼双方的基本情况。

依次写明原告、被告和第三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

或者当事人单位或字号的全称和住所地、法定代表人(代表人)的姓名、性别和职务。

诉讼代理人及其基本情况。

  (4)案件由来和审理经过:

“原告×

与被告×

(案由)一案,本院于×

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或不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

本案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均到庭参加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2.正文。

  

(1)事实。

首先写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争议的事实与理由,然后写明法院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诉称,……(概述原告提出的具体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被告×

辩称,……(概述被告答辩的主要内容)”,“第三人×

述称,……(概述第三人的主要意见)”,“经审理查明……。

(2)理由。

“本院认为,……(判决的理由)。

依照……(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3)判决结果。

写明诉讼费用的负担,当事人的上诉事项(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

人民法院),由审判员、人民陪审员签署,注明判决日期,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30、在第一审民事判决书中如何写清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诉讼双方的基本情况。

31、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的正文部分应当写明哪些内容?

  (3)判决结果。

32、第一审民事判决书中交待上诉事项的规范写法是怎样的?

33、民事调解书与民事判决书有何区别?

民事调解书与民事判决书同属于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裁判文书范畴,但二者也有区别:

  第一,适用的条件不同。

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依法进行调解,促成当事人自愿、合法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而予以认可时适用的法律文书。

民事判决书则是人民法院对案件经过审理,就案件依法作出判决时适用的法律文书。

  第二,体现的意志不同。

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在合法的前提下,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的确认,着重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意志;

民事判决书主要体现了人民法院依法行使的国家审判的权力。

  第三,反映的内容及其文书格式不同。

民事调解书的格式较为简单;

内容扼要;

民事判决书的格式较为复杂、且内容详实。

  第四,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不同。

民事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而一审民事判决书在送达当事人后并不立即生效,只有超过了法定的上诉期限,当事人不上诉的,才发生法律效力。

34、民事调解书的正文部分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1)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案件事实。

  

(2)协议内容。

以“本案在审理过程中,经本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开头,然后分项写明具体协议内容。

  (3)协议确认。

写明“上述协议,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

”或者“上述协议,不违背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

35、简述民事裁定书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民事裁定书,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依法行使审判权,就解决诉讼程序方面的问题依法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第一审民事裁定书适用的范围主要有:

不予受理起诉;

对管辖权提出异议;

驳回起诉;

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财产保全;

解除财产保全;

先予执行;

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按撤诉处理;

中止或终结诉讼;

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等。

36、简述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概念和功能。

第一审行政判决书,是第一审人民法院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第一审行政诉讼案件审理终结后,依照法律、法规,参照有关行政规章,就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制作主体是第一审人民法院,用于解决当事人之间争议的实质性的问题,即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是否合法、正确作出公正判断的判决。

如果是解决审理过程中的某些程序问题,则只能使用行政裁定书,不能使用行政判决书。

37、如何叙写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事实?

  

(1)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内容及其事实与证据;

  

(2)诉辩主张;

  (3)庭审质证、认证的情况;

(4)庭审认定的事实;

  (5)庭审辩论情况;

  (6)判决理由:

  A.论证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B.正确引用法律根据。

  (7)判决结果:

38、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判决结果有哪几种?

判决结果:

  第一,维持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表述为:

  “维持被告×

(行政主体名称)×

日作出的(×

字第×

号处罚决定(复议决定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第二,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表述为:

  “一、撤销被告×

号处罚决定(复议决定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二、……(写明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

如果不需要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此项不写。

)”

  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