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数据 第10篇通用画面调用技术规范送审稿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7456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数据 第10篇通用画面调用技术规范送审稿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数据 第10篇通用画面调用技术规范送审稿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数据 第10篇通用画面调用技术规范送审稿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数据 第10篇通用画面调用技术规范送审稿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数据 第10篇通用画面调用技术规范送审稿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数据 第10篇通用画面调用技术规范送审稿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数据 第10篇通用画面调用技术规范送审稿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数据 第10篇通用画面调用技术规范送审稿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数据 第10篇通用画面调用技术规范送审稿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数据 第10篇通用画面调用技术规范送审稿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数据 第10篇通用画面调用技术规范送审稿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数据 第10篇通用画面调用技术规范送审稿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数据 第10篇通用画面调用技术规范送审稿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数据 第10篇通用画面调用技术规范送审稿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数据 第10篇通用画面调用技术规范送审稿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数据 第10篇通用画面调用技术规范送审稿文档格式.docx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数据 第10篇通用画面调用技术规范送审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数据 第10篇通用画面调用技术规范送审稿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数据 第10篇通用画面调用技术规范送审稿文档格式.docx

本次发布的系列标准是2012年版,适用于2013年起开始可研的新建或技改项目,指导公司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网、省、地(县)主站和厂站系统建设。

本系列标准分为8部分共73篇,第一部分为总则,共2篇,描述了标准体系和术语定义;

第二部分为架构,共3篇,描述了系统总体、主站和厂站架构和原则;

第三部分为数据,共13篇,描述了数据源、数据架构和数据交换等要求;

第四部分为平台,共6篇,描述了系统平台和OSB总线相关要求;

第五部分为主站应用,共26篇,描述了主站端系统各模块功能要求;

第六部分为厂站应用,共16篇,描述了厂站端系统各模块和装置的功能要求;

第七部分为配置,共5篇,描述了系统主站和厂站配置和标准化接线要求;

第八部分为验收,共2篇,描述了系统主站和厂站验收技术管理要求。

标准体系结构如下表所示:

标准名称

部分

编号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

总则

第1篇:

基本描述

Q/CSG110017.11-2012

第2篇:

术语和定义

Q/CSG110017.12-2012

第2部分:

架构

总体架构技术规范

Q/CSG110017.21-2012

主站系统架构技术规范

Q/CSG110017.22-2012

第3篇:

厂站系统架构技术规范

Q/CSG110017.23-2012

第3部分:

数据源规范

Q/CSG110017.31-2012

厂站数据架构

Q/CSG110017.32-2012

主站数据架构

Q/CSG110017.33-2012

第4篇:

IEC61850实施规范

Q/CSG110017.34-2012

第5篇:

电网公共信息模型规范

Q/CSG110017.35-2012

第6篇:

全景建模规范

Q/CSG110017.36-2012

第7篇:

对象命名及编码

Q/CSG110017.37-2012

第8篇:

基于SVG的公共图形交换

Q/CSG110017.38-2012

第9.1篇:

数据接口与协议.厂站主站间数据交换

Q/CSG110017.39.1-2012

第9.2篇:

数据接口与协议.横向主站间数据交换

Q/CSG110017.39.2-2012

第9.3篇:

数据接口与协议.纵向主站间数据交换

Q/CSG110017.39.3-2012

第10篇:

Q/CSG110017.310-2012

第11篇:

公共图形绘制规范

Q/CSG110017.311-2012

第4部分:

平台

主站系统平台技术规范

Q/CSG110017.41-2012

厂站系统平台技术规范

Q/CSG110017.42-2012

第3.1篇:

运行服务总线(OSB)技术规范.服务注册及管理

Q/CSG110017.43.1-2012

第3.2篇:

运行服务总线(OSB)技术规范.OSB功能

Q/CSG110017.43.2-2012

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Q/CSG110017.44-2012

容灾备用技术规范

Q/CSG110017.45-2012

第5部分:

主站应用

第1.1篇:

智能数据中心.数据采集与交互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1.1-2012

第1.2篇:

智能数据中心.全景数据建模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1.2-2012

第1.3篇:

智能数据中心.数据集成与服务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1.3-2012

第2.1篇:

智能监视中心.稳态监视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2.1-2012

第2.2篇:

智能监视中心.动态监视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2.2-2012

第2.3篇:

智能监视中心.暂态监视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2.3-2012

第2.4篇:

智能监视中心.环境监视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2.4-2012

第2.5篇:

智能监视中心.节能环保监视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2.5-2012

第2.6篇:

智能监视中心.在线计算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2.6-2012

第2.7篇:

智能监视中心.事件记录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2.7-2012

第2.8篇:

智能监视中心.在线预警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2.8-2012

智能控制中心.手动操作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3.1-2012

智能控制中心.自动控制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3.2-2012

第4.1篇:

智能管理中心.并网审核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4.1-2012

第4.2篇:

智能管理中心.定值整定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4.2-2012

第4.3篇:

智能管理中心运行方式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4.3-2012

第4.4篇:

智能管理中心.离线计算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4.4-2012

第4.5篇:

智能管理中心.安全风险分析与预控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4.5-2012

第4.6篇:

智能管理中心.经济运行分析与优化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4.6-2012

第4.7篇:

智能管理中心.节能环保分析与优化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4.7-2012

第4.8篇:

智能管理中心.电能质量分析与优化功能规范

Q/CSG110017.54.8-2012

第4.9篇:

智能管理中心.统计评价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4.9-2012

第4.10篇:

智能管理中心.用电管理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4.10-2012

第4.11篇:

智能管理中心.信息发布类功能规范

Q/CSG110017.54.11-2012

第5.1篇:

电力系统运行驾驶舱.技术规范

Q/CSG110017.55.1-2012

第5.2篇:

电力系统运行驾驶舱.功能规范

Q/CSG110017.55.2-2012

第6部分:

厂站应用

智能数据中心功能规范

Q/CSG110017.61-2012

智能监视中心功能规范

Q/CSG110017.62-2012

智能控制中心功能规范

Q/CSG110017.63-2012

智能管理中心功能规范

Q/CSG110017.64-2012

厂站运行驾驶舱功能规范

Q/CSG110017.65-2012

智能远动机功能规范

Q/CSG110017.66-2012

第7.1篇:

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通用技术条件

Q/CSG110017.67.1-2012

第7.2篇:

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一体化测控装置

Q/CSG110017.67.2-2012

第7.3篇:

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一体化运行记录分析装置

Q/CSG110017.67.3-2012

第7.4篇:

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一体化在线监测装置

Q/CSG110017.67.4-2012

第7.5篇:

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合并单元

Q/CSG110017.67.5-2012

第7.6篇:

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智能终端

Q/CSG110017.67.6-2012

第7.7篇:

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Q/CSG110017.67.7-2012

第7.8篇:

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调速器

Q/CSG110017.67.8-2012

第7.9篇:

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励磁控制器

Q/CSG110017.67.9-2012

智能配电终端功能规范

Q/CSG110017.68-2012

第7部分:

配置

主站系统配置规范

Q/CSG110017.71-2012

主站辅助设施配置规范

Q/CSG110017.72-2012

主站二次接线标准

Q/CSG110017.73-2012

厂站系统配置规范

Q/CSG110017.74-2012

厂站辅助设施配置规范

Q/CSG110017.75-2012

第8部分:

验收

主站系统验收规范

Q/CSG110017.81-2012

厂站系统验收规范

Q/CSG110017.82-2012

本规范是该系列标准的第3部分第10篇。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系统运行部(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归口管理和负责解释。

本规范起草单位:

中国南方电网系统运行部(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负责起草。

本规范参加单位: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阿尔斯通电网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

周华锋、唐晓莉、陆鑫、王炎初、吕冰、戴春潮、胡剑锋、李晓露。

21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的通用画面调阅和调用技术,包括应用虚拟化、远程图形调用等。

本系列标准文件于适用于网、省、地县、配各级主站和10kV及以上厂站的规划、设计、采购、建设、验收、运行、升级工作。

21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DL476-92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协议

JMS

Q/CSG110017.38-2012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第3部分:

数据第8篇:

Q/CSG110017.39.3-2012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第3部分:

数据第9篇:

数据接口与协议第3分册:

纵向主站间数据交换

21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的术语和定义见Q/CSG110017.12-2012。

214总体原则及要求

建设目标与原则

a)建设目标

针对通用界面调用需求,通过构建应用虚拟化的服务端和客户端,为横向主站各个中心的应用、纵向各层次主站应用提供统一的主站应用交付中心,为各级主站驾驶舱提供统一的通用应用调用端,实现图形化的通用应用访问机制,满足驾驶舱中各种应用界面集成化调用的需求。

针对EMS电力图形界面的特殊需求,为主站和子站、上级主站和下级主站之间建立远程图形调用机制。

b)建设原则

1)遵循国际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符合开放性要求,应选用通用的或者标准化的技术和产品。

2)具备较高的可靠性要求,应采用负载均衡机制保障服务端性能,满足大容量的并发需求。

3)满足国家颁发的二次安全防护要求,具备用户安全认证和传输加密功能,实现安全的通用应用访问机制。

4)遵循现有系统改造最小化原则,原有应用系统无需进行重大改造,尽可能保护现有投资。

一般体系结构

针对不同需求,远程界面调用分为两种模式:

一种面向各种具有界面支持的应用系统,即通用应用界面调用;

另一种是针对EMS电力图形界面,即远程图形调用。

215通用应用界面调用

通用应用界面调用采用基于公共协议和远程桌面协议的界面集成技术,主要使用场景是主站横向和纵向各个应用系统的界面调用,达到用户在多种远程终端上通过应用界面查看应用信息、执行应用功能的目标。

主要模块包括主站应用交付中心和通用应用调用端,其中主站应用交付中心为各级主站应用界面的发布平台。

只有在发布平台上交付的应用,才能支持远程界面调用。

而通用应用调用端是通用应用界面的调用方,驾驶舱中包含了通用应用调用端,并定制了通用应用界面的调用方式。

其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1通用应用界面调用体系架构图

通用应用界面调用的应用交付中心部署于安全II区和III区,其中II区的主站应用交付中心支持在I区和II区范围内的C/S方式访问,III区的主站应用交付中心支持III区的B/S方式访问。

主站应用交付中心

主站应用交付中心将主站中需要发布到远程环境下使用的应用集中部署在应用交付服务器(集群),并通过应用交付中心的应用程序虚拟化功能,使客户端用户如同运行本地程序一样使用该应用的远程界面。

主站应用交付中心实现了应用的集中管理,并采用服务方式即时向任何地方、使用任何设备的用户交付应用,有效减低应用管理成本,方便应用的更新换代,提高IT向分散用户交付应用的响应速度。

主要功能包括:

a)提供接收外部访问机制,接收远程访问请求。

提供应用交付功能,只有被交付的应用才支持远程应用界面访问。

b)为各个应用提供独立应用运行空间,满足不同用户、不同终端的访问需求。

远程用户登录客户端之后,立即初始化一个会话,并通过会话预启动、会话保持和快速重启等功能来保持会话的连贯性。

c)如果交付应用是C/S方式,交付中心服务器只需要安装交付应用的客户端。

如果交付应用是B/S方式,交付中心服务器能够访问B/S服务器的URL,并且发布该访问的URL连接。

d)支持服务器的集群机制,支持智能负载和容量管理,配置定制的负载和资源规则,自动分配活动负载,优化服务器性能实现负载平衡。

e)确保高可用性和无缝的故障切换。

如果某用户会话断开,系统会尝试重新连接。

如果某服务器出现故障,用户会被重新路由。

需要更大容量时,IT部门可以按需配置更多服务器。

f)提供基于策略的应用交付。

集中控制和配置应用虚拟化规则,决定哪些用户和用户组可访问何种应用。

用户可自行安排并配置应用,来满足相应的交付需求。

g)多媒体支持。

在带宽支持下,可提供高效、清晰的语音和视频的多媒体服务。

h)单点登录。

在多个应用系统中,用户只需要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所有相互信任的应用系统。

在本标准中,单点登录并非必须功能,而是可选。

各应用系统可以保持自身独立的用户管理机制,独立登录进行用户验证,以确保安全性要求。

i)提供可视化的应用服务器管理功能。

包括增加、修改和删除应用服务器,登记、修改和删除应用服务器上的访问帐号,应用服务器安全策略远程设置,以及支持应用服务器集群。

j)提供可视化的应用程序管理功能。

包括发布、修改和撤除应用程序,改变用户和用户组授权,以及为应用程序绑定默认访问帐号。

k)提供性能监测界面,即监视服务器、应用的负载等各种性能指标。

安全访问策略

通用应用界面调用采用集中应用交付架构。

在这种方式下,所有应用集中在交付中心,数据保留在数据中心。

在网络上传输的并非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信息,而是屏幕更新、鼠标点击和键盘操作等输入输出逻辑。

因此,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数据自身无法离开服务器,保证了数据的安全。

a)对用户进行统一身份认证,没有通过认证的人员无法访问系统。

b)用户登录进系统后,只能看到经授权使用的应用程序。

c)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权限使用部署在交付中心的应用程序。

d)网络上只传输应用图像和键盘鼠标信息,没有真实业务数据。

如从外网接入,可使用VPN进行传输加密。

e)提供可视化的用户管理功能。

包括增加、修改和删除用户,设置用户登录帐号,设置用户认证方式,设置用户应用程序授权和访问帐号,增加、修改和删除用户组,以及设置用户组默认访问帐号。

f)提供可视化的用户活动记录。

包括管理员维护管理日志和用户使用日志,支持信息查看和信息检索,实现活动监管。

通用应用调用端

通用应用调用端可以是专用工具或者浏览器,可以安装在跨平台操作系统上,方便用户从多种设备或操作系统中对各种已交付应用进行访问。

调用端支持从驾驶舱中触发启动。

a)调用本主站内的已交付应用的界面。

b)调用网、省、地、县不同层级主站已交付应用的界面。

c)支持交付中心站点的选择。

d)支持交付中心站点的应用列表展示和选择。

e)支持应用界面的启动、展现和操作。

f)支持通用应用界面鼠标、键盘等本地化输入。

g)支持中文输入法。

h)客户端支持多种操作系统:

如Windows、LINUX、UNIX等。

216远程图形调用

另外一种远程界面调用框架为远程图形调用,专用于纵向环境中主子站之间、不同层级主站之间EMS画面之间的调用。

在系统互备的情况下,可支持同一层级系统之间EMS画面调用。

被调用方建立图形信息发布中心,为外部提供远程调用图形发布服务;

调用方通过图形浏览器选择图形信息中心,并调用该中心的画面。

当前远程图形调用规范只适用于厂站接线图、线路潮流图的调用。

远程图形调用中,图形文件格式采用基于SVG的公共图形交换标准(具体参见Q/CSG110017.38-2012)。

远程画面调用功能采用JMS作为底层通讯基础,实现纵向报文传输。

应用协议报文采用DL476协议。

为满足远程画面调用需求,DL476协议进行了相应扩展。

其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2远程图形调用体系架构图

远程图形调用由EMS界面系统提供实现,并在I区部署和实施。

图形信息发布中心

图形信息发布中心是提供远程画面调用功能的服务端,部署在主子站界面系统的图形网关服务器上,对外提供图形文件及图形动态信息发布服务。

图形信息发布中心可由各级主站、各电压等级子站分别建设。

a)提供本发布中心厂站图画面文件服务。

b)提供本发布中心厂站图画面变化数据服务。

图形浏览器

图形浏览器用于查看由各级主站、各电压等级子站图形信息发布中心发布的图形信息。

并支持图形动态刷新。

查看效果与在被调用方本地查看效果基本一致。

a)可定位并连接发布中心。

b)获取发布中心发布的厂站图形文件信息并展现。

c)获取发布中心发布的厂站图形动态画面信息并展现。

交互模式及通讯协议

图形信息发布中心和图形浏览器之间所采用的交互模式和通信报文均符合纵向数据传输规范标准,具体可参考Q/CSG110017.39.3-2012。

图形调用方和被调用方必须符合通信及应用层协议规范,以保证互操作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