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7590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1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

目的任务:

为了有效保护及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砂石矿矿产资源,********委托我公司依据《********砂石矿资源量估算报告》及相关资料,编制《********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为矿山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我公司接受任务后,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踏勘后编制了本方案。

主要任务如下:

1)收集基础资料,现场踏勘;

2)按有关规范要求编制开发利用方案,对********砂石矿进行露天开采设计,形成合理的开拓运输系统,提出矿山安全与环保措施;

3)提交《********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文本及附图、附件。

1.2.工作区范围、交通及自然地理和经济概况

1.2.1.交通位置

矿区位于********村南方向50°

,直距1.5km。

隶属于********管辖,地理坐标:

东经:

********;

北纬:

矿区面积0.0167km2。

矿区东南方向0.35km,有直达矿区的便道,为砂石路面,交通不甚便利。

(见图1)。

1.2.2.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矿区位于********南东向********的3级阶地上,区内山高沟深,地形切割强烈,属中低山丘陵区,地势北髙南低的山脊,海拔2560.38〜2465.72m,最大相对高差达94.66m。

矿区内地形呈南北走向的条形山梁,坡度约30〜35°

,区域上该区域属强烈剥蚀区。

矿区气候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多风、气候温和,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年均气温±

2.2℃,年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为-20℃。

雨水多集中在7〜9月份,年降水量约470毫米,年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昼夜温差变化大,无霜期短,冰冻期为每年10月至翌年4月底。

春、冬季节多风,最大风力可达28m/s;

夏、秋季节多雷雨,并易出现山洪。

矿区地处********的3级阶地上,植被不发育,以草本植物为主,植被覆盖率±

5〜10%,通行条件不甚便利,自然生态较脆弱。

区内无水,但业主自行修建一小型蓄水池以解决生产用水,生活用水需从附近村庄自运解决。

生产物资需从矿区西北侧的********城一带工农业均较发达,是全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人口相对密集,居民以回族为主,富余劳动力较多,人力资源充足。

区域内农作物以小麦、青稞、油菜、洋芋、豌豆、油菜籽等作物。

矿区无商业网点,区内生活、生产物资需从********或********城外运解决。

矿区及附近地区历年来未出现过烈度较强的地震,亦无活动性断裂发现。

据1992年12月********抗震办资料,区域地震烈度为7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区内尚未发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区域稳定性较好。

1.2.3.项目建设外部条件

1、交通

矿区北东距********省道约1.0km,北距********1.5km。

矿区1.0km范围内无国道、铁路、天然气管道等重要设施,周边300m范围内无其他矿山开采,与城镇的距离较远,矿区周边环境一般。

2、供电

矿山开采设备全部为柴油驱动,无需用电。

矿山用电主要为破碎生产用电。

企业已从破碎站北侧2km处********学校金路线10kV农用输电线引线至工业场地内。

3、供水

区内无地表水出露,矿山生产用水从西侧300m处********峡沟内拉运解决,生活用水从北侧1.5km处********村拉运解决。

4、通讯

矿区目前无外部有线通讯线路接入,但移动、电信的无线通讯信号均已覆盖矿区,通讯条件较好。

5、燃料、材料供应及外部协作

矿山设10t地埋式储油罐一个,油料由附近加油站购买。

6、医疗条件

矿山配备流动医务箱,备用常用药品和急救医疗用具。

并与就近医院建立合作医疗关系,为矿区医疗救护提供保障。

危重患者可送至********城医院就医治疗。

1.2.4.矿山开采和资源利用现状

该矿为新建矿山,截止本方案编制前矿产资源尚未开发利用。

矿山破碎加工设施已建成,位于矿区南东侧约100m处。

1.3.编制依据

1.3.1.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2009年8月27日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2014年12月1日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2009年8月27日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2014年4月24日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9号,2011年3月1日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2005年4月1日实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7号,2008年6月1日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2016年1月1日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2011年12月31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9年5月1日施行);

1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12)《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39号);

13)《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关于在非煤矿山推广使用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9】177号);

14)《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7】214号);

15)《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

16)《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令);

17)《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令);

18)《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理总局令第51号令);

19)《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防治水工作的意见》(安监总管一【2010】75号);

20)《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关于修改<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等11件规章的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3号令);

21)《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关于废止和修改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培训等领域十部规章的决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80号令);

22)《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型露天采石(砂)场、粘土矿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青安检一{2011}201号)。

1.3.2.相关规范、规程及标准

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

3)《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

4)《低压配电设计户规范》(GB50054-2011);

5)《工业企业噪音控制设计规范》(GB50087-2013);

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2008);

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8)《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0)《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

1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12)《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48-1999);

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2008);

1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16)《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7)《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18)《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1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0)《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1.3.3.主要文件与资料

1、********于2013年7月编写的《********砂石矿资源量估算报告》及评审意见;

2、《********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委托书;

3、委托方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4、开发利用方案编制内容要求。

2.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2.1.矿产品供需现状及预测

2.1.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地处在我国西北的青藏高原上,山脉众多,各种矿产资源极其丰富。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种建筑、建设工程全面展开,对各种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原材料的产量也不断增长。

因此,本矿产品具有较大的竞争力,市场前景好。

特别是乡镇、市政建设、交通和工业建设、民用和商用高层建筑都在发展迅速,对建筑碎石的需求也大幅增长,这为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发展空间。

本地农村的建筑市场也较为广阔,市场容量大,前景广阔。

近年来,建筑碎石年产销量极大,经济收入可观,市场稳定,已成为本地的支柱性工业产业之一。

随着********的各类道路工程、住房建设、旅游设施、电力附属设施及矿山设施等投入不断加大,对建筑集料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

砂石作为建筑材料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用途:

①作为配料制造灰砂砖,砂石的用量约占75%;

②配制混凝土的集料,砂石的用量约占75%;

③配制建筑砂浆,在砂浆中砂石与其他固体物质的体积比为5:

1.44;

④用于配制三合土。

根据矿山砂石的岩矿组成,矿石质量及物理性能,本砂石矿产品主要用于后三种用途。

目前,该项目还具有进一步开发潜力和增加产业链前景。

根据砂岩矿矿石物理性能及本矿山的加工利用情况,采出的原矿石,进行破碎加工可直接外售,矿石主要用于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兴修公路桥梁等。

建筑用石料产品需求量较大,市场销售情况较好。

2.1.2.矿产品需求和主要销向预测

经市场调查,********的各类道路工程、住房建设、旅游设施、电力附属设施、矿山设施及村级硬化路等对砂石类矿产品的需求量为150万m3左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省及当地对电力、矿业、旅游、环保及民生设施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建筑用砂的需求也随之增大。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对建筑用砂岩需求量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市场前景较为乐观。

2.2.产品价格分析

2.2.1.产品价格现状

建筑石料用砂岩矿做为一种低端的矿产品,其价格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因地区资源的丰富程度及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石料用砂岩矿的价格亦不相同。

本项目是为当地新农村建设而设,主要为周边乡村提供混凝土集料用砂及碎石,以解决当地砖混民用建筑及村级混凝土硬化道路对建筑用砂及碎石的需求,销售市场看好。

矿区内部建设条件优越,外部交通便利,产品可向其周边地区销售,销售市场前景比较广阔,产品销售不成问题。

从近三年周边矿山销售情况来看,目前********及周边地区的砂石(建筑石料)价格为45~55元/m3。

2.2.2.价格稳定性分析

综合当地近几年建筑石料用砂岩矿的销售价格来看,一直处于稳中有涨的态势。

今年较之2016年又略有上涨。

目前,当地销售价格在60元/m3左右。

3.矿产资源概况

3.1.矿区总体概况

3.1.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采矿权范围东西宽167.8m,南北长123m,面积0.0167km2,由6个拐点连线围成,各点坐标见表3-1。

表3-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序号

1980西安坐标系(3°

带)第34带

地理坐标

X

Y

经度

纬度

开采深度:

2542〜2475m标高,面积:

0.0167km2

3.1.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于2013年7月编写的《********砂石矿资源量估算报告》,估算矿石矿资源量(334)23.88万m3。

3.1.3.本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砂石矿与其他矿山无矿界冲突,为********国土资源部门统一规划挂牌出让的砂石矿山之一。

为充分合理的利用国家矿产资源,本方案对该矿山实际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着投资少、见效快的原则,对该矿山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

3.2.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3.2.1.矿区地质概况

1、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hal)、人工填土(Q4ml)、冲洪积层(Qhpal)简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hal):

分布于矿区北部。

岩性为近代河床卵石、砾石、砂、亚砂土。

厚度约11〜24m。

(2)人工填土(Q4ml):

分布于矿区中下部。

岩性为褐红色砂砾、砾石、亚砂土。

厚度8〜11m。

(3)冲洪积(Qhpal):

在矿区分布较广,为主要含矿层。

岩性为砂砾石、亚砂土。

厚度4-27m。

砂砾石:

呈浅灰色,巨厚层状,致密块状,是砂和砾石的混合物,主要成份由硅质岩、砂岩、板岩、花岗岩等,含少量的石英砾石、砂粒。

砾石的直径>

2mm,颗粒硬度大,是风化岩石经水流长期搬运而形成的粒径介于2〜60mm之间的颗粒状无粘性的天然材料。

分选性好,磨圆度呈次圆状〜圆状。

亚砂土:

又称作粘砂土,指粘砾含量在6%〜10%之间的砂土,呈灰色〜深灰色,颗粒较粘土粗,可塑范围较粘土小。

呈褐红色,具有粘土质结构,片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及硅酸岩、硫化物、碳酸盐。

颗粒细小,隔水性极强,呈晶体或非晶体。

粘土含砂砾极少,水分不易从中通过,具可塑性,包括高岭土、多水高岭土、颗粒非常小(一般<

2um)的硅酸铝盐、除Al还有Mg、Fe、Na、K、Ca等。

在较小压力下可变形并能长期保持原状。

(4)上三叠系桔红色砂岩、泥岩夹砂砾岩、泥灰岩(N)

局部河道内经第四系现代河流冲蚀出露。

砂岩:

岩石呈桔红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构造。

颗粒物粒径为0.5-1mm主要为石英、长石,胶结物为泥质粉砂质。

泥岩夹砂砾岩:

岩石呈灰-红色,砾石粒径约:

5-13mm,分选磨圆较差。

2、构造

矿区内未发现断裂构造。

第四系主要为冲积、洪积、冲洪积分布于********的3级阶地上,呈水平层状产出。

3、岩浆岩

矿区内无岩浆岩出露。

3.2.2.矿床特征

1、矿体规模、形态及产状

矿区仅有一个矿体(编号M)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物(Qhpal)中,地表主要由近代河流冲洪积堆积物组成。

岩性为卵石、砾石、砂土。

走向近似东西向,出露长236m,东西宽74〜109m,厚度ll〜49m,中高两边低,地面坡角30〜35°

,变化稳定。

出露标高2200〜2162m,呈水平层状产出。

2、矿石质量

矿石为砂砾石,主要由近代河流冲积、洪积堆积物,杂色〜灰色,由卵石、砾石、砂粒及少量泥土组成。

现场样品筛分试验结果:

粒径<

2.36mm含量约占15.4%、粒径2.36mm的含量约占7.7%、粒径4.75mm的含量约占7.3%、粒径9.5mm的含量约占6.6%、粒径16mm的含量约占4.2%、粒径19mm的含量约占6.8%、粒径26.5mm的含量约占4.7%,粒径31.5mm的含量约占6.1%、粒径37.5mm的含量约占12.4%、粒径53mm的含量约占4.4%、粒径63mm的含量约占5.2%、粒径75mm的含量约占6.3%、粒径90mm的含量约占5.2%、粒径>

100mm的含量约占7.7%。

矿石稍湿至饱和,松散至中密。

以圆砾为主,多呈滚圆状,磨圆度、分选性、颗粒级配均良好。

主要由硅质岩、砂岩、板岩、花岗岩等组成,含少量的石英砾石、砂粒。

3、矿体围岩、覆盖层及夹(石)层特征

矿区上部覆盖着粘土及黄土,矿区内第四系全新统近代河床卵石、砾石、砂、亚砂土为矿体顶板,底板岩性与矿体一致。

矿体内未发现夹层。

4、矿床成因类型

矿区位于********南西向********第3级阶地,为沉积型矿床。

第四系冲洪积砂砾石出露较广。

经矿区外围调查,矿区内石英砂岩矿层矿权范围外均有延伸,区域内分布广泛,矿床远景较大。

3.2.3.矿石类型

1、矿石自然类型

根据矿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特征,矿区内矿石的自然类型可分为灰色砂砾石一种自然类型。

2、矿石工业类型

根据矿石的物质成分,依照《矿产资源工业要求手册》(2010)中“非金属矿产工业砾砂、卵石、碎石(集料用)、板岩、花岗岩”原料质量要求,区内矿体的矿石工业类型可划分为建筑用天然砾砂一种工业类型。

3.2.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1、矿区地貌特征

矿区位于********沟以南的3级阶地上,海拔2560.38〜2465.72m,最大相对高差达94.66m。

地势总体北高南低,最低侵蚀基准面为2465.72m,区内山高沟深,地形切割强烈,属中低山丘陵区。

区内无封闭洼地,区内地形自然排水条件良好。

2、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矿区周围多为干沟,无溪流。

地表水体主要为大气降水,年降水量约470毫米。

雨水多集中在7〜9月份,属雨季,暴雨后有形成水量较大的洪流,北侧地形较低,沟谷宽阔,有利于洪水的排泄,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2)地下水

矿区内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主要赋存在矿区内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物(Qhpal)中,该类地质体组构松散,孔隙度大,透水性良好。

主要为褐色亚砂土、砂砾石,堆积表土等组成,厚度>

40m。

(3)矿区含水层

矿区内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物组构松散,为卵石、砾石、砂、亚砂土,孔隙度大,透水性强,为区内相对含水层。

(4)矿区隔水层

矿区内的隔水层主要为山上的红土层,厚度>

10m,多为不透水层。

雨水不易渗透而形成地下水,为区内相对隔水层。

(5)矿坑主要充水因素

矿坑的主要充水因素为大气降水,矿区所处地带为一中间高两边低的山坡地貌,地下水侧向补给有限,地下水沿孔隙及裂隙自山梁向南、北山坡径流,在地形低洼地带排泄于矿区东西侧的沟谷中。

矿山开采的最低开釆基高2475m,远高出冲沟中的最高洪水水位,故矿山开采时洪水不会对矿坑造成影响。

矿区地表水不发育,大气降水有限,地下水的侧向补给亦有限,不会对未来矿山开采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矿体最低开釆标高为2475m,矿床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2465.72m以上,坡度30〜35°

,沟谷宽度较大,有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泄,未来矿坑的直接充水因素为沟谷的短时洪水,建议做好防洪措施。

总之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3、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岩石的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分为松散土体和软岩体两种类型,分述如下:

(1)松散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由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冲洪积层构成,岩性为卵石、砂砾石、亚砂土、砾砂粒层构成,砂状结构,松散状,中细孔隙结构,具低压缩性;

主要矿物成分为粘粒,其次为细粉砂,含少量中砂,砂粒以石英为主。

多分布在矿区中部及北部地形较低的地方,厚度>

100m。

力学强度很低,极易受雨水的冲刷,稳定性较差。

(2)软岩体工程地质特征

由第四系上更新统洪积物构成,岩性为砂质粘土岩,褐红色,砂状泥质结构,水平层状构造,具韵律层理,厚度>

20m。

稍湿〜干,弱固结。

主要矿物成分为粘粒,其次为粉砂,含少量中细砂,砂粒以石英为主。

粘土岩风化后成黄土状粘土。

多分布于矿区南北部,力学强度很低,极易受雨水的冲刷,稳定性较差。

(3)不良地质工程地质特征

1 不稳定斜坡

矿床开采后南东部将形成45°

的较陡斜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人工开挖不当的情况下,尤其雨季极易顺软弱带发生崩塌,碎落等形式的破环,采矿时应注意防护。

2 滑坡

矿区内东部较高山坡软岩部分,地形坡度大、岩土体稳定性较差,抗工程扰动能力弱,开挖边坡时易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尤其在有雨水、人为管理不当等的影响下。

雨水渗入松散地质体补给地下水,遇到泥岩时地下水发生积聚,对上覆盖黄土侵润能力加强,形成软化带,最终形成浅层滑坍或表土溜滑。

釆矿过程中应注意防范。

(4)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矿区地处********3级阶地,矿区内砂砾石上部覆盖着粘土及黄土,在强降雨或暴雨时易发生崩塌、等地质灾害。

对矿床开釆有较大危害,建议做好防治措施,总之矿区内工程地质条件良好经调查矿区及附近未发现泥石流、滑坡、断层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综上所述,矿山工程地质条件简单。

4、环境地质条件

矿区位于****************以南********第3级阶地,区内山高沟深,地形切割强烈,属中低山丘陵区。

地势中高两边低,最大相对高差达94.66m。

矿区及附近无大的断裂构造和活动性断裂存在,矿区内目前不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情况。

历年来未出现过烈度较强的地震,据1992年12月********抗震办资料,区域地震烈度为7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区域稳定性较好。

矿山开采时应对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工作做好防治。

矿石中没有对人体有毒、有害元素,无放射性,对生产及人身安全无影响。

釆矿时应尽量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勿乱采、滥挖。

3.2.5.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

1、备案认定的矿产资源量

资源量估算报告提交的预测的内蕴经济资源量为(334)23.88万m3。

2、设计利用的矿产资源量

(1)工业指标

本方案工业指标套用********“********砂石矿资源量估算报告”。

根据附近砂石料场的釆选现状和要求,当地对砂石料的规格要求为:

粒径100~40mm、40~20mm、20~5mm、<5mm。

并参照《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中天然砂一般工业指标要求执行。

主要指标具体如下:

据国家标准(GB/T14684—2001),砂按产源分为天然砂、人工砂两类;

天然砂分为河砂、湖砂、山砂、淡砂、海砂;

按细度模数分为粗(3.7〜3.1mm)、中(3.0〜2.3mm)、细(2.2〜1.6mm)三种规格;

按技术要求分为I、II、III(I类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II类用于强度等于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III类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用砂浆)。

作为细集料的砂的品质要求有;

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有害物质含量、坚固性、压碎指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碱集料等9项指标。

(见表3-2)

表3-2细集料砂的品质要求一览表

项目

技术分类

I

II

III

含泥量(%)

<

1.0

3.0

5.0

泥块含量(%)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