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7784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

教师: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个新的知识--面积和面积单位。

板书:

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实践经历,探究新知

1、面积的含义。

(1)教师:

同学们都知道,每个物体都有它的表面,黑板有黑板的表面,桌子有桌子表面,课本有课本的表面,我们的脸面有它的面。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

学生:

用手摸脸、桌面、书面,感受物体的表面。

①黑板的表面和桌面,哪个大?

②数学课本和练习本的封面,哪个小?

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动脑分析,回答后教师小结:

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

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黑板的表面比较大,我们就说黑板的面积比较大,练习本的封面比较小。

我们就说;

练习本的面积比较小。

(2)出示图形:

 

观察这3个图形,说说哪个大?

哪个小?

(学生很容易看出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知道围成的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我们把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的面积。

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3)概括面积含义。

什么叫面积呢?

请同学们将这两句话合起来,用一句话来表示,想一想应该怎么说?

讨论、交流、发言。

最后归纳面积概念。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面积单位。

(1)出示一组图形(教材71页图),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

(2)教师:

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我们不能全部靠眼睛看,或者用重叠的方法,我们要学会用其它方法。

我们能用什么办法知道它们面积的大小呢?

(方格纸量)

小组动手操作。

汇报交流:

哪个面积大?

为什么?

第2个面积大,因为它含有15个小方格。

而第1个只含有14个小方格。

老师:

如果我们不用统一大小的正方形纸片行不行?

如果用统一大小的小圆片行不行?

通过实验进行检验,得出不行?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这几个面积单位到底有多大呢?

①平方厘米的认识。

我们先来认识平方厘米(板书:

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是多大呢?

引导学生明确: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然后要求学生:

第一:

打个手势,来表示一下平方厘米的大小。

第二:

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第三:

估一估,橡皮擦的正面(一个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厘米。

笔盒上面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厘米。

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课桌面积。

你有什么看法?

怎么想?

(不方便。

最好用大一点的面积)。

②平方分米的认识。

比平方厘米打一点的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分米。

然后让学生明确: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分米。

教师也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示意图,

怎样要求学生做到:

第一,用手势来表示一下1平方分米的大小。

第二,举例说明。

哪些物体的表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第三,估一估,桌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窗户上一块玻璃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教室地板的面积,你有什么看法,怎么想?

不妨边。

要用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③平方米的认识。

猜一猜:

比平方分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什么样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刚好是1平方米?

你们能用手势做一个1平方米的大小吗?

学生要4个人,4双手合围才能做出一个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的图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面积积大约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然后也让学生估一估黑板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估一估教室地板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在学生说面积单位时请全班学生打手势来表示大小。

四、巩固加深

课本第74页的“做一做”。

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比较

教材第74页-75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八的第3、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

2、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3、学会合作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含义,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常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模型。

一、复习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都学到了哪些面积单位?

它们时多大?

你能用手势来分别表示它们大约有多大吗?

2、我们学过的常用的长度有哪些,它们是多长?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常用的面积单位:

厘米、分米、米。

二、分析比较

1、教学例1。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出示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让学生认真观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1厘米1平方厘米

让学生明确:

1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是一条线段。

它可以用来表示一个物体有多长,(有多少厘米);

1平方厘米是一个面积单位,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可以用来表示一个物体表面有多大。

(有多少平方厘米)

说一说:

要测量笔盒的一条边有多长,应该用什么为单位?

要测量笔盒的上面有多大,应该用什么为单位?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学生分组讨论并动手操作。

你是怎样做的?

它们有什么不同?

(3)比较1米和1平方分米。

学生分组合作交流,再全班汇报。

2、引导小结:

三、巩固运用

1、课本第75页的“做一做”第1、2、3题。

2、数学游戏:

教材75页。

3、练习十八的第3、4题。

第3题是面积的甲酸和周长的计算。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问题吗?

第三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课本第77-78页中的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九的第1~3题。

1、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使学生能利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进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长方形、正方形模型(符号例题要求)等。

1、教师提问:

(1)什么叫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大约有多大(用手势来表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教师:

你知道2平方厘米有多大吗?

你怎么想?

要求学生:

(1)用手比划大约有多大。

(2)说出想法。

(包含有2个1平方厘米)

那么,6平方厘米有多大?

2平方米有多大?

二、探索发现,获取新知

1、引导探究。

取出一个长方形学具:

(1)请同学估一估,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2)取出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排一排、数一数:

一共有几个小正方形?

这个长方形包含有几个1平方厘米?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启发谈话:

如果要求长方形的面积,我的每一个都用面积单位来排一排,数一数,看它包含有几个面积单位,这样的方法可以吗?

假如要计算较大操场的面积,我们应该怎么办?

能不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呢?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板书课题: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3、教学例2。

(1)课件出示:

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

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2)公式推导:

教师:

这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如果沿着长摆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摆几个?

沿着宽能摆几个?

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小结:

沿着长摆,摆的个数与长的厘米数相同;

沿着宽摆,摆的排数与宽的厘米数相同。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你是怎么想的?

长的厘米数×

宽的厘米数=长方形面积

这个推断对不对呢?

其它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呢?

我们自己拿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看。

通过自己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用公式计算:

(3)即时训练:

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长15厘米,宽10厘米。

4、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1)出示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

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特征?

这个图形面积是多少?

(2)想一想:

怎样来算它的面积?

正方形面积公式可以怎么表示?

引导小结并板书:

正方形面积=边长×

边长

5、指导看书,熟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

1、完成教材78页“做一做”。

2、课本练习十九的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九第3题。

第四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应用

课本第78页例3,练习十九第4~7题。

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能正确使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明确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和周长计算的区别。

3、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激发学习兴趣。

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1、用红色涂下面图形的面积,用蓝色涂出周长。

2、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周长=

长方形面积= 

正方形面积=

3、给第1题的长方形、正方形各边标出长度,让学生计算面积和周长。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例3

(1)学生尝试完成。

(2)交流方法

你从题里发现那些信息?

要解决什么问题?

求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其实就是求什么?

2、练一练:

教材78页“做一做”。

(1)摸摸数学课本的面积,请你估计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

(2)摸摸数学课本的周长,请你估计一下它的周长是多少?

(3)请测量并计算它的面积和周长。

3、讨论交流:

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意义不同、计量单位不同、计算方法不同。

三、综合练习

1、练习十九第4题。

(1)先估计面积,然后动手测量并计算面积。

(2)全班交流想法。

(3)要求它的周长怎么办?

2、练习十九第5题。

学生先估计,然后测量并求它的周长和面积,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全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认为计算面积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九第6、7题。

第五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教材练习十九第8~11题。

1、能正确使用公式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一、基本练习

1、说一说: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2、涂一涂、算一算:

用不同的颜色涂出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并算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单位:

厘米)

     3                    4

         5             4

3、比一比:

通过第2题的计算,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二、指导练习,深化提高

1、教材练习十九第8题。

(1)学生动手剪一剪,然后求面积。

(2)交流方法:

你从题里发现了什么?

怎样求剩下部分的面积?

2、教材练习十九第9题。

(1)小组议一议:

要求面积先要求什么?

怎样求边长?

(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

(3)说一说:

通过计算,你知道了什么?

3、探索发现:

教材练习十九第10题。

(1)小组合作,画出长方形并填表。

(2)分析比较,发现规律:

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越接近,周长就越短,当长和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4、教材练习十九第11题。

(1)学生按题目要求,自己准备图形剪一剪,观察、计算。

(2)比较三种不同剪法,发现问题:

剩下部分的面积相同,周长不等。

第一种情况周长与原正方形周长相等,后两种情况的长都比原正方形长,增加了多少?

通过练习,你进一步学会了什么?

求周长和面积要注意什么?

第六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材第82~83页例4及“做一做”。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教学难点:

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一面画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小格,学生每组准备一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和若干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猜测引入:

谈话:

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答,同时依次在屏幕上出现表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

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请同学们猜测一下。

(分四人小组,猜测,然后反馈:

我们认为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我们认为是100。

……)

看来各小组讨论,得出意见难以一致,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探究一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请同学们把学具袋拿出来。

二、引导探究,发现新知

(一)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请同学们拿出红色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谁来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1=1平方分米)。

2、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四人小组合作的力量,动手做一做实验。

(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

①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红色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10个,竖排每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

10=100个,所以这个红色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师:

你们是用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用的“摆”的方法,主意不错!

还有别的想法吗?

②我们用直尺去量红色正方形的边,边长正好是10厘米,所以它的面积就是10×

10=100(平方厘米)。

果然方便了不少,你们真聪明,大家同意他们的意见吗?

③老师告诉了我们这个红色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这个红色正方形面积是10×

这种方法真妙!

大家想的方法都很好,有的用摆,有的用量,还有的直接将分米换算成厘米来计算。

同学们真聪明。

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如果用平方厘米做单位都是……(100平方厘米)。

同一个正方形,我们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是1平方分米,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是100平方厘米,那么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二)知识迁移

1、启发:

从上面的实验过程中,我们知道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分米,那么同学再想一想:

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如果以分米作单位,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平方分米?

教师出示边长1米的正方形,并提出两个问题:

(1)边长1米的正方形纸,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把它划分成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划分多少个?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你们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自行解决,进行汇报。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那么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2、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强化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

两个长度单位间进率是10。

面积单位:

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100。

3、反馈练习:

(1)练习填空:

(出示投影片)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83页“做一做”。

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评价时请学生说出想法。

(3)改错:

7平方分米=70平方厘米 

1800平方米=18平方分米

三、全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公顷、平方千米

教材第84页及练习二十第1~4题。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土地面积单位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2、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3、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场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

(体育场太大了)

那还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

公顷和平方千米。

(出示课题)

二、感受体验,获取新知

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它们到底有多大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2、体验

(1)阅读课本知识,同桌交流自己的收获。

汇报强调: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干米。

(2)实际感受

①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把这100平方米围起来,或让学生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

教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就等于1公顷。

打个比方,我们的教师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那200个教室的面积就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②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相当于100公顷。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7000平方米,那就有140个足球场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3、了解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四人小组先了解课本中的“生活中的数学”,再互相说说你在那见过1公顷、1平方千米。

4、换算(生独立完成,交流自己的想法):

30公顷=()平方米6平方千米=()平方米

80公顷=( 

)平方米5平方千米=( 

)公顷=()平方米

70000平方米=()公顷4000公顷=()平方千米

三、巩固运用,加深记忆

练习二十第2、3题。

四、课堂小结

练习二十第1、4题。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材第86~87页练习二十第5~9题。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意义,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正确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3、引导学生探索有关面积相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①什么是面积?

②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什么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更大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什么是1公顷、1平方千米?

③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15                   30

         36            30

议一议:

3、填一填:

1米=(   )分米1分米=(   )厘米1千米=(   )米

5平方米=(   )平方分米9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6平方千米=(   )平方米  3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40公顷=()平方米8000平方厘米=( 

5平方千米=( 

)公顷=()平方米   4000公顷=()平方千米

1、教材练习二十第5题。

(1)学生独立做。

你计算中你知道了什么?

2、教材练习二十第8题:

学生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