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比例的认识》导学案设计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8604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比例的认识》导学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比例的认识》导学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比例的认识》导学案设计Word下载.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比例的认识》导学案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比例的认识》导学案设计Word下载.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比例的认识》导学案设计Word下载.docx

学过的比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比例的认识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比和比的基本性质的相关知识并汇报。

  认真思考并汇报: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比的基本性质是指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1.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

  14∶18  ∶  ∶∶2  二、师生交流,探索新知。

  1.教学比例的意义。

  出示教材16页情境图,引导学生找一找哪张图片与图A像。

  组织学生分别写出每张图片长与宽的比,并计算比值。

  组织学生对比像的图片的长与宽的比值,交流发现。

  组织学生将比值相等的式子写成等式,讲解比例的意义。

  以12∶6=8∶4为例,讲解比例的写法。

  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写法仿写比例,并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何不同。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2.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出示教材16页调制蜂蜜水配比情况表,根据比例的意义,试写比例。

  引导学生观察所写的比例,汇报有什么发现。

  1.观察后汇报:

图B和图D与图A像。

  独立计算,并汇报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长与宽比值相等的两张图片像。

  观察对比各比值的大小,组成等式,在教师的讲解中明确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在教师的讲解中明确:

12∶6=8∶4也可以写成=的形式。

  仿写比例:

10∶2=35∶7。

尝试归纳比与比例的不同: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是个式子;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是个等式。

  自主学习后汇报: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作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

  2.与同伴交流、思考后写出3∶2=15∶10,10∶2=15∶3。

  认真观察,汇报发现:

10∶2=15∶3,这两个比化简后都是5∶1,说明两杯水一样甜。

  2.填空。

  5∶2=80∶  2∶7=∶5  ∶=∶4  3∶=7∶21  3.判断。

  6∶3=12∶6  18∶30和3∶5可以组成比例。

  4.哪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5∶16和5∶6  2∶8和5∶20  ∶和∶2  ∶和∶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17页“练一练”1题。

巩固比例的认识。

  2.完成教材17页“练一练”2题。

直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独立完成并汇报结果。

  2.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在1、2、3、4、5、6、7、8、9这九个数中,任选四个数组成比例,并说说你是怎样写出来的。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第2课时 比例的认识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说出什么叫作比,什么叫作比例。

  2.回顾比的基本性质。

  3.引出新知,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呢?

  1.认真思考后个体汇报:

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2.比的基本性质是指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5∶30  ∶  5∶1210∶2  二、师生交流,探索新知。

  1.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组织学生写出上节课学习的几个比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根据下面的比例再次验证发现。

  15∶12=10∶8  ∶=3∶1  师生共同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2.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各是什么?

比例的基本性质应该如何表述?

  1.回忆上节课学习的比例:

  12∶6=8∶4  6∶4=3∶2  3∶2=15∶1010∶2=15∶3  小组内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

12×

4=6×

8,6×

2=4×

3,3×

10=2×

15,10×

3=2×

15。

  计算验证:

  15∶12=10∶8 15×

8=12×

10  ∶=3∶×

1=×

3  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2.讨论、交流后汇报: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

  10∶2=80∶  12∶6=∶8  ∶=∶5  6∶=9∶27  3.判断。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和等于两个外项的和。

  20∶30和3∶5可以组成比例。

  如果4x=3y,那么4∶x=3∶y。

  因为3×

10=5×

6,所以3∶5=10∶6。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18页“练一练”3题,组织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哪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写出组成的比例。

  2.完成教材18页“练一练”4题。

  3.完成教材18页“练一练”5题。

  1.认真观察,计算并汇报。

  2.独立完成并汇报结果。

  3.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个不同的比例是340∶1=680∶2,1020∶3=1360∶4,2∶680=4∶1360。

  4.根据乘法算式写比例。

  8×

=×

4  4a=5b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教师批注北师大,小学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