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中国神话传说与当代艺术创作的关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2868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浅谈中国神话传说与当代艺术创作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文:浅谈中国神话传说与当代艺术创作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文:浅谈中国神话传说与当代艺术创作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文:浅谈中国神话传说与当代艺术创作的关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浅谈中国神话传说与当代艺术创作的关系Word格式.docx

《论文:浅谈中国神话传说与当代艺术创作的关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浅谈中国神话传说与当代艺术创作的关系Word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文:浅谈中国神话传说与当代艺术创作的关系Word格式.docx

现以徐悲鸿先生的作品《愚公移山》为例,分析中国神话传说与当代艺术创作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神话中国当代艺术愚公移山创作

中国神话传说是中国文化与历史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口耳相传或书面文字记载等各种形式流传在寓言、小说、宗教、舞蹈、戏曲中。

“就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话会被假定是历史真实的一部份,神话故事主要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古代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于是通过自己的想象夸张的虚构了一些诸如创世的神仙、破坏人间的鬼怪之类的形象,并且把自然力拟人化。

中国的神话传说是不同于西方神话严密体系的零散体系,中国神话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其中绝大部分的神话具有极为鲜明的尚德精神,

还有对人间美好爱情的向往,这些题材内容和各种神话人物对历代文学创作及各民族史诗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它丰富的想象和对自然事物形象化的方法,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故事性,对后世作家的艺术虚构及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同样,不少神话直接引发了作家和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为他们提供了艺术创作素材。

绘画创作的灵感很大部分来源于画家对生活的感悟,历史神话故事题材也能引发艺术创作的一大灵感。

同时,艺术家们诸如此类的历史神话传说作品问世,也能更好的宣传我们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道德情操。

中国当代艺术的诞生背景是20世纪中后期,在结束了战乱之后,中国又经历了文革的洗礼,遭受前所未有的对人性的摧残,加之教育的荒芜,之后又经历了市场经济洗礼,和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带来的西化热潮,短时间内接触到大量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及文艺资讯,于是催生出了当代中国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包括油画,在中国历史尚短,体系也还不健全。

但是在奠定中国当代艺术的绘画大师中,不可不提的是中国著名的绘画大师徐悲鸿先生。

徐悲鸿的作品运用了中西结合为一体的画法,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搏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把西方

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

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

他的创作题材广泛,这里提及的是他的作品《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是我们中国家喻户晓的励志神话故事。

它宣扬的是一种不畏艰难,有恒心,有毅力的品格,通过这些神话传说,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固有的英雄气概、崇高的理想、博大的智慧、美好的追求以及为真、善、美献身的精神。

我国著名的作家、评论家茅盾就曾说过:

“神话是一种流行于上古时代的民间故事,所叙述的是超乎人类能力以上的神的行事,虽然荒唐无稽,可是古代人民互相传颂,却确信以为是真的”。

愚公的精神坚定不屈、坚持不懈历来为人们所称颂,是的人们坚信神话中愚公精神的现实存在,这也引发

了正处在抗战时期的徐悲鸿的艺术创作源泉,《愚公移山图》极具现实意义。

它作于1940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

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画家在处理这个故事时,着重以宏大的气势,震人心魄的力度来传达一个古老民族的决心与毅力。

从他的画面空间布局来看,他作了数十幅小稿反复修改,最终以从右至左,从前往后的格局展开画面。

画面右端有几个高大健壮、魁梧结实的壮年男子,手持钉耙奋力砸向黑土。

其姿势表情不一,或膛目,或呐喊,或蹲地,或挺腹,然动态都呈蓄力待发之

状,有雷霆万钧之势。

这群呈弧形分布的人物占据画面大部分空间,人物顶天立地,有撑破画面之感。

根据构图需要,左侧画面的人物排列较为松散,人物或高或低,树丛小景置于其间。

一挑筐大汉和倚锄老者背对观众以加强空间纵深感,拉开与右半段紧张劳作者之间的距离,造成右半部是前线而左半部是后方的感觉。

老翁似乎正在语重心长地对下一代人叙述自己的愿望和信心,描绘着未来的美好景象。

这组人物显得神情自然逼真,姿态生动自如。

可以看出中国当代的艺术创作可以借助中国古代神话为依托,使得艺术作品通俗明了,增添内在精神气质,并适时宣扬自古积淀的传统美德以激励他人。

同时,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也借当代艺术的创作更为世人所熟知并发扬光大,成为神话传承的另一种方式。

这也提醒广大的艺术家们,不应忘记传统并借以激发创作灵感,借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并结合时代特点来表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列子汤问.本.中华书局.1986.

[2]尚辉.徐悲鸿(第2版).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