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 22 涵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8788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 22 涵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 22 涵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 22 涵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 22 涵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 22 涵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 22 涵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 22 涵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 22 涵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 22 涵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 22 涵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 22 涵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 22 涵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 22 涵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表22.2.1 

混凝土圆管管节成品质量标准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顺制度

矢度不大于0.2%管节长

内径(mm)

不小于设计值

长度(mm)

+5,-0

壁厚(mm)

正值不限,-3

 

22.2.2管节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采取防防止管节碰撞损伤的措施。

管涵安装时应对接缝进行防水、防裂处置。

22.2.3 

管涵基础的顶面应设置混凝土管座,管座的弧形面应与管身紧密贴合,使管节受力均匀。

当管身直接放置在天然地基上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将管底土层夯压密实或设置砂垫层,并做成与管身弧度密贴的弧形管座。

22.2.4 

管节的安装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节应按本节第22.2.1条的规定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各管节应顺流水方向安装平顺,当管壁厚度不一致时应调整高度使其下不内壁齐平;

管节应垫稳坐实,安装完成后管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插口管安装时,其接口应平直,环形间隙应均匀,并应安装特制的胶圈或用沥青、麻絮等防水材料填塞;

平接管安装的接缝宽度宜为10~20mm,其接口表面应平整,并应采用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嵌塞密实,不得采用加大接缝宽度的方式满足涵洞长度要求。

管节的接缝不得有间断、裂缝、空鼓和漏水等现象。

22.2.5 

管涵施工质量应符合表22.2.5的规定。

表22.2.5 

管涵施工质量标准

轴线偏位(mm)

50

流水面高程(mm)

±

20

涵管长度(mm)

+100,-50

管座或垫层混凝土强度(MPa)

管座或垫层宽度、厚度

相邻管节地面错台

管径≤1m

3

管径>1m

5

22.3 

波纹钢涵洞

22.3.1 

波纹钢管节、块件及连接螺栓应符合下列规定:

波纹钢管节、块件及连接螺栓宜采用定型产品。

其管节和块件除应满足强度要求外,尚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具备抵抗冲击的能力,以及在安装就位后填土夯实时仍可保持不产生较大变形的能力。

波纹钢管节、块件和连接螺栓均应作防腐处理。

22.3.2 

波纹钢管涵的轴线与路线中线正交时,对进出水口出得端节,其外端面应与管涵轴线垂直且平整。

管涵轴线与路线中线斜交,当斜交角度小于或等于20°

时,可将端节波纹形钢管的外端面切割成与路线中线平行的斜面,但斜切坡度不宜超过2:

1,并应将端节采用螺栓锚固于端墙或路堤斜坡上;

斜交角度大于20°

时,管涵的设置方式应符合设计规定。

22.3.3 

在运输、装卸、堆放和安装管节或块件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器损坏,不得对管节和块件进行敲打或碰撞硬物。

管节在搬运、安装时不得滚动;

块件在运输、堆放时相互间宜设置适宜的材料予以隔离。

对在施工中损坏的防腐涂层,应涂刷防锈漆进行修补。

22.3.4 

管节的地基应予压实,并应做成玉管身弧度密贴的弧形管座,管座所采用的材料应匀质且无大石块等硬物。

波形钢管不得直接置于岩石地基或混凝土基座上,应在管节和地基之间设置砂砾垫层或其他适宜材料;

对于软土地基,应先对其进行处理后,再填筑一层厚度不小于200mm的砂砾垫层材料的最大粒径和粉黏粒含量进行控制。

22.3.5 

对拱式结构的波形钢管涵,其拱座基础应为钢筋混凝土或圬工结构,且波形钢块件的拱脚应置于拱座的预留槽中,或牢固地与预埋金属拱座相连。

拱座支承面的快读应不小于波形钢板的波幅尺寸。

22.3.6波形钢管涵的安装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节的形式、规格、直径和管壁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拼装管节时,上游管节的端头应置于下游管节的内侧,不得反置;

采用法兰盘或管箍环向拼接时,应将螺栓孔的位置对准,并应按产品设计规定的扭矩值进行螺栓的施拧。

管节或块件之间的接缝应采用不透水的弹性材料进行嵌塞,快读宜为2~5mm;

接缝嵌塞材料应连续,不得有漏水现象。

各管节应顺水流方向安装平顺,垫稳坐实,安装完成后管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波形钢管涵宜设置预拱度,其大小应根据地基可能产生的下沉量、涵底纵坡和填土高度等因素综合确定,但管涵中心的高程应不高于进水口的高程。

在寒冬的进出水口处,当波形钢管节的管端与涵洞刚性端墙相连时,宜采用直径不小于20mm的螺栓,按不大于500mm的间距,将管节与端墙墙体予以锚固。

22.3.7 

波形钢管涵的安装后的填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填土的材料宜采用砾类土、砂类土,或砾、卵石与细粒土的混合料;

当细粒土的成分为黏性土或粉土时,所掺入的石料体积应占总体积的2/3以上。

在距波形钢管0.3m范围内的填土中,不得含有尺寸超过80mm的石块、混凝土块、冻土块、高塑性黏土块或其他有害腐蚀材料。

管涵两侧的填土应对称、均衡地进行,水平分层的压实厚度宜为150~200mm。

管顶填土前。

对直径1.25m及以上的波形钢管涵,宜在管内设置一排竖向临时支撑;

对直径大于2.0m的波形钢管涵,宜在管内设置竖向和横向十字临时支撑,防止其在填土过程中产生变形。

管内的临时支撑应在填土不再下沉后方可拆除。

管顶填土的最小厚度应在符合表22.3.7的规定后,方可允许车辆通行。

表22.3.7 

波形钢管涵管顶最小填土厚度(mm)

管涵直径(m)

车辆轴载(KN)

100~200

201~500

501~1000

1001~2000

0.75

400

600

800

1200

0.80~1.25

1600

1.30~2.00

2000

3.00~4.00

2500

注:

1.表中数值为考动荷载的效应。

2.管涵直径的数值不连续时,其最小填土厚度的数值可内插求得。

22.3.8 

波形钢管涵施工的质量应符合本章表22.2.5的规定。

22.4 

倒虹吸管

22.4.1 

倒虹吸管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圆管,进出水口必须设置竖井及防淤沉淀井。

施工时管节接头及进水口砌缝的质量应严格控制,不得漏水。

填土覆盖前应做灌水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填土。

22.4.2 

倒虹吸管如须在冰冻期施工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4章的规定外,还应在灌水试验后及时将管内积水排除。

22.4.3 

倒虹吸管的进出水口应在完工后及时上盖,并应按设计要求及时安装防堵塞装置。

22.4.4 

倒虹吸管施工质量应符合表22.4.4-1的规定,灌水试验渗水量应符合表22.4.4-2的规定。

表22.4.4-1 

倒虹吸管施工质量标准

管座或垫层宽度、厚度(mm)

相邻管节底面错台(mm)

砂浆强度(MPa)

井底高程(mm)

15

井口高程(mm)

圆井直径或方井边长(mm)

井壁井底厚(mm)

+20,-5

表22.4.4-2 

倒虹吸管灌水试验渗水量限值

管径

(m)

最大渗水量(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

m3/(d·

km)

L/(h·

m)

27

1.13

1.50

42

1.75

1.00

32

1.33

2.00

52

2.17

1.25

37

1.54

2.50

62

2.58

22.5拱涵、盖板涵

22.5.1 

拱涵、盖板涵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节的规定外,对钢筋、模板支架、混凝土、砌体等地施工尚应符合本规范相应章节的规定

22.5.2拱圈和出入口拱上端墙的砌筑施工,应由两侧向中间同时对称进行。

22.5.3 

拱涵、盖板涵混凝土的现场浇筑施工在涵长方向宜连续进行;

当涵身较长不能一次连续完成时,可沿长度方向分段进行浇筑。

施工缝应设在涵身沉降缝处。

现浇混凝土拱圈时,应对称浇筑,最后浇筑拱顶,或在拱顶预留合龙段最后浇筑并合龙。

22.5.4 

就地浇筑的拱涵和盖板涵,宜采用钢模板或胶合板模板。

采用土胎就地现浇时应有保证浇筑质量的可靠措施。

22.5.5 

拱圈、盖板的预制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5、16章的相关规定外,尚应注意检查盖板上下面的方向,对斜交涵洞应注意斜交角的方向,避免发生反向错误。

22.5.6 

预制拱圈和盖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方可搬运安装,设计有规定时应从其规定。

安装前,应检查构件及拱座、涵台的尺寸;

安装后,拱圈和盖板上的吊装孔,应以砂浆填塞密实。

拱座与拱圈、拱圈与拱圈的拼装接触面,应先拉毛或凿毛(沉降缝处除外),安装前应浇水湿润,再以M10水泥砂浆砌筑。

22.5.7 

拱架拆除和拱顶填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先拆除拱架再进行拱顶填土时,拱圈和护拱的砌筑砂浆或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应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方可拆除拱架,且在拱架拆除时应先完成拱脚以下部分回填土德填筑;

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进行拱顶填土。

在拱架为拆除的情况下进行拱顶填土时,拱圈和护拱砌筑砂浆或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应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方可进行拱顶填土;

拱架应在拱圈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拆除。

22.5.8 

拱涵施工质量应符合表22.5.8-1的规定,盖板涵施工质量符合表22.5.8-2的规定。

表22.5.8-1 

拱涵施工质量标准

涵底铺砌厚度(mm)

+40,-10

涵长(mm)

孔径(mm)

净高(mm)

混凝土或砂浆强度(MPa)

涵台断面尺寸(mm))

片石砌体

混凝土

垂直度或斜度

0.3%台高

涵台顶面高程(mm)

10

拱圈厚度(mm)

砌体

内弧线偏离设计弧线(mm)

表22.5.8-2 

盖板涵施工质量标准

明涵20,暗涵50

明涵±

20,暗涵±

盖板高度(mm)

明涵

+10,-0

暗涵

盖板宽度(mm)

现浇

预制

盖板长度(mm)

+20,-10

支承面中心偏位(mm)

相邻板最大高差(mm)

22.6箱涵

22.6.1 

预制钢筋混凝土箱涵节段拼装时,接缝两侧的混凝土表面应采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按设计要求进行拼接施工。

拼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计未规定时,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85%,方可吊运、安装。

构件安装前,应完成构件、地基、定位测量等验收工作。

22.6.2 

就地浇筑的箱涵可视具体情况分阶段施工,且宜先进行底板和梗肋的混凝土浇筑,然后再完成剩余部分的混凝土浇筑。

本阶段施工时前一阶段的混凝土强度要求以及施工缝的处理,应符合本规范第6章的规定。

22.6.3 

混凝土强度道道设计强度的85%时,方可拆除支架;

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进行涵顶回填土。

设计有具体要求的应从其规定。

22.6.4 

箱涵施工质量应符合表22.6.4的规定。

表22.6.4 

箱涵施工质量标准

高度(mm)

+5,-10

宽度(mm)

30

顶板后(mm)

侧墙和底板厚度(mm)

平整度(mm)

22.7 

涵洞接长

22.7.1 

接长涵洞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节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本章相应涵洞类型的规定

22.7.2 

既有涵洞与新建涵洞连接处应按沉降缝处理。

接长涵洞的涵底(铺砌)应与既有涵洞的涵底(铺砌)顺接,并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涵底纵坡。

22.7.3 

对有流水的涵洞,施工前应据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排水措施。

22.7.4 

当明挖新建涵台的基地高程低于既有涵台基底高程时,应对既有涵洞基础做好防护措施。

22.7.5 

对于软基上采用沉入桩的涵洞基础,沉桩不宜采用射水或振动法施工;

沉桩顺序应从靠近既有涵洞的一侧开始,逐排向外扩展,同时应随时监测既有涵台的沉降变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