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8959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6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设计Word格式.docx

一、工程性质

1.工程名称:

盛大金磐一期三号住宅楼工程

2.建设单位:

上海金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3.设计单位: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结构)

上海市城乡建筑设计院(地下人防)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基坑支护)

4.监理单位: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建设工程咨询监理部

5.施工单位:

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

二、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

本工程地址为银城南路218号。

本工程位于陆家嘴中央商务区内,在银城路以东,东昌路以北,东泰路以西,银城南路以南。

毗邻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地理位置相当敏感。

三、地质资料

1.地形地貌

本场区地貌类型为滨海平原地貌。

拟建场地地势较平坦,地面标高按地质报告在3.93~4.50m,平均4.10m。

2.地基土的构造及特征

自地表至85.0m深度范围内所揭露的土层均形成于第四纪的全新世及上更新世,主要由饱和的粘性土、粉性土的砂土组成,具有成层分布的特点。

基地的土层可分9层,其中第①、③、⑤、⑦层又各可分若干亚层。

3.地下水

基地浅层地下水属潜水类型,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浅层地下水稳定水位0.5~1.0m。

本场地浅层地下水与土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地层特性表

土层层号

土层名称

层厚

层底标高

颜色

湿度

状态

密实度

压缩性

土层描述

①1

杂填土

0.60

~1.09

2.20

3.57

~3.05

2.07

稍湿

松散

主要由浅层0.5-1.8M三和土组成,土质极不均匀,不均匀夹素填土。

①2

浜填土

0.80

~1.67

2.90

1.85

~1.26

-0.40

湿

软塑

此土层呈灰黑色而且夹少量有机质。

仅在暗浜中钻见,浜底淤泥厚度约0.5M,土质软弱且极不均。

层上部局部夹灰黄色素填土。

①3

素填土

0.20

~0.59

1.70

3.07

~2.57

1.61

土质不均匀,夹少量植物根茎,土性呈粉质粘土状,局部土色呈灰色。

②1

褐黄色粉质粘土

0.30

~0.76

1.30

2.21

~1.82

1.11

褐黄

可塑

含氧化铁斑点,局部夹粘性重时,呈粘土状。

土质均匀。

②2

灰黄色粉质粘土

~0.79

1.10

1.55

~1.03

0.43

灰黄

土质均匀,含氧化铁斑点,土质自上而下变软。

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

1.40

~3.65

5.70

-2.86

~-4.56

-5.95

饱和

流塑

土质不均匀,含云母屑,层中夹少量砂粉性土薄层。

③夹

灰色粘质粉土

0.40

~1.87

3.40

-0.95

~-2.15

-3.14

稍密

土质不均匀,含云母屑,夹少量砂质粉土团块,局部夹粘土。

灰色淤泥质粘土

6.10

~7.70

10.00

-11.03

~-12.26

-13.86

土质均匀,层中夹少量薄层粉砂。

⑤la

灰色粘土

~4.77

6.50

-15.77

~-17.03

-17.97

土质均匀,层中夹少量片状粉砂、贝壳屑、钙质结核及少量有机质。

⑤lb

灰色粉质粘土

2.00

~2.91

4.30

-19.45

~-19.92

-20.31

限湿

土质尚匀,夹薄层状粉砂,夹少量姜结块。

暗绿-草黄色粉质粘土

3.70

~4.78

5.60

-23.96

~-24.71

-25.50

暗绿

草黄

土质尚匀,含氧化铁斑点,层底处夹砂性略重。

⑦1

草黄色砂质粉土

8.30

~8.92

9.50

-33.06

~-33.74

-34.10

中密

密实

土质不匀,含云母,局部呈粉砂状,局部夹少量粘性土。

⑦2

草黄~灰色粉砂

32.80

~33.47

33.80

-66.90

~-67.26

-67.57

灰色

土质尚匀,含云母、石英等矿物质。

局部夹粘重时呈砂质粉土状。

四、工程简况

1.建筑概况

3#楼总建筑面积为39372m2,其中地下室面积1920m2。

地下一层层高为4.0m,地下二层层高为3.4m。

地下二层通过人防通道与地下车库相连接。

2.结构概况

3#楼为剪力墙框肢结构,地下室共二层,地上三十八层,其中地下二层为六级人防。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均为二级,属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3#楼基础底板面标高为-7.500,厚度分为1.7m和2.2m,电梯井底标高为-13.400。

基坑大面积挖深为7.75米和8.25米,局部电梯深坑挖深为11.95米。

地下二层人防顶板厚250mm,地下一层顶板厚200mm。

地下室外墙450mm,内墙350mm。

框肢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截面1000×

1500--1400×

2250不等。

五、工程标高

设计标高±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500,±

0.000与室外地坪高差为1.00m,自然地坪相对标高-1.600。

六、围护简介

本工程基坑支护采用SMW工法加坑内支撑的方法,第一道支撑为混凝土支撑,第二道支撑采用609双榀钢管支撑。

围护桩(搅拌桩)直径650,内插H500*200*10*16型钢。

支撑立柱采用400*400H型钢。

电梯深坑坑壁采用搅拌桩结合压密注浆加固围护,上设压顶圈梁及型钢对撑(第三道支撑)。

深坑坑底采用压密注浆加固。

SMW工法水泥掺量20%,其他土体加固水泥掺量13%,开挖面上8%。

七、基础阶段结构主材简介

1.钢筋:

基础底板Φ16、Φ25、Φ28。

楼板Φ12、Φ14

剪力墙Φ14、Φ16、Φ20、Φ22

梁Φ18、Φ20、Φ22、Φ25

箍筋Ф6、Ф8、Φ10、Φ12

2.型钢钢材:

Q345-B级碳素钢

3.混凝土:

基础垫层C20

基础结构C50S8底板C40S8

4.填充砌体:

±

0.00以下采用轻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粘结剂砌筑。

第四章施工平面布置

本工程基地以东泰路为界分为两部分,东泰路以东为生活区,东泰路以西为施工区。

生活区与施工区的大门均设在东昌路侧。

生活区一切临时用房均采用彩钢板活动房。

一、生活区临设布置

1.办公室布置

3.6*4.8米开间,8上8下共计16间。

每层设盥洗小便间1.2*4.8米开间。

2.宿舍布置

工人宿舍:

3.6*4.8米开间,10上10下活动房共计3幢,60间(先搭设1幢共计20间,其余视地下车库动工时间按需搭设)。

3.生活设施布置

职工食堂(一层):

151.2平方米。

其中餐厅72平方米,厨房仓库79.2平方米。

浴室(一层):

3.6*8.4=30平方米

厕所(一层):

3.6*9.6=35平方米

4.生活区设现场文明施工宣传栏,其中包括“十牌三图”。

在生活区西北侧设立三根金属旗杆。

二、施工区临设布置

1.门卫室:

2.4*2.4=5.76平方米一层

2.标养室:

2.4*6=14.4平方米一层

3.水泥库:

2.4*5.4=13平方米一层

4.木工间:

4.8*5.4=26平方米一层

5.氧气、乙炔仓库:

2.4*2.4*2间=11.52平方米一层

6.小便间:

三、施工道路

1.施工区施工道路由施工区大门接入,在主楼南北两侧布置两条东西向主干道;

沿主楼东侧平行于东泰路布置一条南北向主干道。

施工主干道路幅6-7米。

2.对施工区域内新建的南北向施工道路采用100mm厚道渣铺设,上浇200mm厚C20混凝土,以保证其承重要求。

3.场地堆放材料处采用100mm厚道渣铺设。

四、生产用电和生活用电

1.本工程施工区域临时施工生活用电从业主提供的在基地东北侧的1000KVA变电间内接出,一路供应生活用电,一路供应施工用电。

2.现场施工用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在围墙底部电缆沟内穿行,当电缆经过主要路口时,穿瓦筒管或作6m高架空。

3.宿舍照明等生活区用电采用降压措施后用36v安全电压。

五、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1.生活区用水由业主提供的位于东昌路的Ф300总管接出,用二寸管接至生活区和办公区。

施工区用水将由位于银城南路的Ф300总管接出,并在各需要用水部位留出水龙头。

2.消防用水管一律使用Ф65管,在主体结构施工范围内设置两处消防栓,并备足200m消防软管。

在地下室施工时,将消防水源接到坑边备好皮管,并在基坑作业面上按规定设置灭火器。

3.现场所有水管均按基础阶段施工水电平面布置示意图沿施工道路敷设,穿越重载车道需作加固处理。

六、废水排放

1.施工区内300*300排水沟沿施工道路环通。

2.施工区域施工废水将经过二级沉淀池沉淀,排入银城南路业主指定的排水口。

3.生活区内300*300排水沟呈“四”字形环通布置,经二级沉淀池沉淀,排入银城南路业主指定的排水口。

4.食堂用水经隔油池后排入二级沉淀池。

5.化粪池污水由环卫所定期排除。

七、材料堆场

材料进场要按照指定地点位置堆放,现场进行钢筋、模板、钢管等堆放,并且明牌标识。

地下车库未开挖时可作为临时材料堆场。

八、场地照明

基础阶段施工时在基坑周围设2只投光灯,用于夜间施工照明,局部地方采用小太阳配合照明。

九、施工机械选择和布置

1.基坑开挖时,布置2台1m3和2台0.4m3反铲挖机和1台抓斗机以及配备足够数量自卸卡车,以满足挖土进度要求。

2.混凝土浇捣采用汽车泵浇捣,具体数量及布置可参见第五节相关内容。

3.基础施工阶段,在基坑东北侧布置1台QT80EA外附式塔吊(回转半径45米)。

在挖土阶段安装。

4.其他各阶段零星机械见机械设备一览表和专业方案机械表。

第五章结构施工

第一节施工流程

一、基础施工阶段总体流程

(桩基围护)→(深井降水)→挖土→支撑→垫层→结构施工→支撑拆除→外防水→回土

二、挖土施工阶段细部流程

(井点降水)→根据围护施工情况同步开槽、开挖第一皮土施工第一道围檩及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围护结构及第一道围檩支撑强度满足要求)→挖土灰线标高放设并复测→砼支撑上覆土铺道板→第二皮土开挖至第二道钢支撑面以上300→第二道钢支撑部位土体开槽→架设第二道围檩及钢支撑(预应力加设)→钢支撑上覆土铺道板→第三皮土开挖至大面积坑底(劈桩跟进)→第三道混凝土支撑部位开槽→第三道混凝土支撑扎筋浇捣→电梯深坑土体开挖→地基验槽及垫层浇捣及时穿插→桩基验收及测试

三、结构施工阶段细部流程

基础底板砖代模粉光→基础底板钢筋施工→隐蔽验收→底板混凝土浇捣养护→基础底板与围护桩间回土夯实面第二道钢筋砼传力带→第二道钢支撑拆除→投点放线→地下二层墙顶板钢筋施工→模板支设→隐蔽验收→墙顶板混凝土浇捣养护→(外墙地下防水施工)→结构与围护桩间回土夯实面第一道钢筋砼传力带→第一道砼支撑爆破→残渣清除→投点放线→地下一层墙顶板钢筋施工→模板支设→隐蔽验收→墙顶板混凝土浇捣养护→外墙地下防水施工→回填土

第二节施工测量

一、轴线控制

本基础工程轴线控制采用经纬仪1台以及钢卷尺等测量器械。

根据定位点及主控轴线桩(角桩)并结合后视,详细测出其他轴线位置,并在基坑开挖前,将主控轴线延长至不受挖土影响的地点,打入木桩(桩顶钉小钉),用混凝土捂牢,并标识于远处围墙墙面上,作为轴线控制点。

1.挖土灰线放设

在挖土前,根据设计图纸及本方案放出挖土白灰线,灰线宜在挖土前一天放设,不宜过早,经技术部门复核后移交给挖土专业施工队。

2.基础底板轴线放设

基坑成形且垫层浇捣完毕后,利用经纬仪在垫层上投点,先弹出主控轴线,再把经纬仪架至坑内,将主轴线兜方封闭,复核无误后引出其他轴线,作为基础底板结构施工依据。

3.地下室墙顶板轴线放设

在基础底板浇捣完毕并养护24小时后,在底板上投测轴线,投测方法同“基础底板轴线放设”,然后根据轴线弹出板墙控制线,其中板墙模板控制线应放设在板墙边外100处。

二、高程控制

本基础工程高程控制采用水平仪1台以及钢卷尺等测量器械。

在红线内设置2个高程控制点,并读取读数,在挖土施工前,首先应对上述2个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准确无误后方可使用。

在基坑挖土成型后以及整个基础结构施工完毕后应分别复核校正。

1.挖土标高控制

为了控制基坑开挖深度,在即将挖到槽底设计标高时,用水准仪在槽壁上测设一些水平的小木桩,以及在支撑立柱上用红油漆作好标记,使上述标识离槽底设计标高为一固定值(如1.000m),用以控制挖槽深度。

为了施工时使用方便,一般在槽壁各拐角处和槽壁每隔3-4m处测设水平桩,必要时,可沿水平桩的上表面与立柱上的标记间拉上白线绳,作为清理槽底和打基础垫层时掌握标高的依据。

在机械挖至坑底上300时,在坑底插上竹片或木桩,作为人工扦土的标高控制点,间距宜在3-5m。

2.基础底板面标高控制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将标高引测在板墙插筋上,或焊短钢筋用红油漆作为标记,作为底板混凝土浇捣时的标高控制点,在没有插筋处,应焊短钢筋并作标记,保证标高控制点间距不超过4m。

红油漆标记宜标识在底板面以上300处,不宜过低,以免在混凝土浇捣时控制点被混凝土浆污染而无法辨识。

3.地下室顶板面标高控制

控制方法同“基础底板面标高控制”,不再赘述。

三、沉降控制

1.基础结构沉降控制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捣前,在板墙暗柱(靠近楼梯或预留洞口)的竖向钢筋以及基础底板压踢脚上焊接钢筋头子(共设8点),在基础底板混凝土浇捣前读出各点的初始读数,基础底板混凝土浇捣后读出各点第一次读数,地下二层钢筋绑扎完毕后,上述8点分别引测至地下一层的插筋上并记录读数,地下二层结构浇捣完毕后读出第二次读数,用同样的方法引至出零,并作为上部结构施工阶段沉降观测点继续累计读数。

2.塔吊基础沉降控制

塔吊基础浇捣完毕后,在基础及锚脚的四个角上用红油漆作好标记,作为沉降控制点,并读出初始读数,塔吊安装前读出第一次读数,确认无异常沉降后安装塔吊,塔吊安装完毕后,读出第二次读数,并在接下来的2天内每天观测,以后每次升节后连续观测2天,其他时间可不定期观测。

四、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控制

为确保基坑安全,本工程除由业主委托专业监测单位进行挖土变形监测外,我部尚应加强电梯深坑部位围护体的变形监测。

1.电梯深坑部位围护体顶部水平位移

基坑土体开挖前,在围护桩顶围檩上弹线(平行于该侧基坑),沿所弹墨斗线设控制点,间距宜4-5米,用红三角作标记并编号。

按各控制点在相应部位的远处围墙上标示对应点,量出距离作为初始读数。

挖土期间每天观测一次,结构施工阶段每两天观测一次。

位移报警值为30mm。

2.电梯深坑部位围护体局部变形

根据本工程围护结构特性,围护体一旦产生过大应力或应力集中,必先开裂,若发现围护体局部开裂或漏水,则应立即寻究原因,及时采取坑外卸载等措施。

第三节基坑土方开挖施工

本土方工程由三家施工单位实施完成:

由业主直接分包的两家单位负责机械挖土和土方外运,我部负责人工配合及扦土。

整个基坑土体分四个阶段开挖:

第一道砼支撑部位开槽至-3.00米标高,第一道支撑施工;

第一皮土挖至-5.800标高,开槽支设第二道钢支撑;

第二皮土挖至-9.050和-9.550标高,余300厚土人工扦除,第三道支撑施工;

电梯深坑土体开挖。

基坑开挖过程中,如遇由于围护桩施工偏差造成搅拌桩与结构相冲突情况,须取得围护设计同意后方可凿除清理。

一、施工流程

(深井降水)→根据围护施工情况同步施工第一道围檩及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土体开槽)→(围护结构及第一道围檩支撑强度满足要求)→挖土灰线标高放设并复测→第一皮土开挖至第二道支撑面以上300→

第二道钢支撑部位土体开槽→架设第二道围檩及钢支撑(预应力加设)→钢支撑上覆土铺道板→第二皮土开挖至大面积坑底(劈桩跟进)→第三道混凝土支撑部位开槽→第三道混凝土支撑扎筋浇捣→电梯深坑土体开挖→地基验槽及垫层浇捣及时穿插→桩基验收及测试

二、施工方法

基坑土体开挖施工配备2台1立方、2台0.4立方液压反铲挖土机以及1台抓斗机,配以劳动力人工扦土。

每皮土方开挖总体流程由西向东。

根据围护施工情况同步开槽、施工第一道围檩及第一道混凝土支撑,角撑部位土体可不必开槽而直接挖至支撑底。

第一皮土开挖时,在挖机开行线路上回土并铺设道板,然后开挖至第二道钢支撑面以上300。

第二道钢支撑部位土体开槽槽底应底于支撑底100-200,以便于支撑架设,角撑部位土体可不必开槽而直接挖至支撑底以下200处。

第二道钢支撑支设完毕后,在支撑上覆土,覆土面应高出支撑面500以上,上铺道板路基箱,以便于挖机开行,然后进行第二皮土开挖,挖土坡面1:

1.1。

第二皮土开挖时,2台1立方挖机停于坑边,由2台0.4方挖机落坑接驳土方至坑边,由1立方挖机装车外运。

挖至大面积坑底后,开槽进行第三道混凝土支撑施工。

电梯深坑土体由0.4方挖机落坑人工配合开挖。

由于本工程有大量桩基未到标高,在第二皮土开挖时,应结合桩基施工记录,找出未到标高的桩基部位先行开挖,劈桩跟进,以保证机械开行畅通。

挖土施工各阶段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如下:

1.深井降水施工

基坑降水由业主发包单位施工,本工程采用深井降水,共12口井,其中2口观察井,降水在基坑开挖前7-10天开始,降水深度要求控制得开挖面以下至少500。

我部应在降水施工过程中及时收集施工记录,掌握即时降水深度及其进展,并在施工过程中作好如下监控工作。

1)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机架上或钻杆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2)安放水泵前,应先用自来水清洗井。

3)井管电焊连接要均匀满焊,不漏气。

4)井管垂直偏差<

1%。

井管应设在靠近支撑的部位,挖土时与支撑扎牢。

5)井管、出水管接头必须密封、牢固,不得漏气。

6)井管安设后,必须立刻边填滤料,边洗井,防止滤管堵塞。

7)所有真空泵都是靠水冷却的,所以在真空泵24小时运转过程中,值班人员要认真检查,不得断水。

2.混凝土围檩和支撑施工

根据围护施工情况同步开槽施工第一道混凝土围檩及第一道混凝土支撑。

第一道围檩及第一道支撑分为东西两部分施工,施工缝留设在17轴西侧构件的跨中13范围内,施工前应与围护施工单位协调,要求围护桩从A轴南侧17轴处开始施工,施工方向按顺时针,当17轴以西围护桩施工完毕后,即进行17轴以西部分土体开槽、围护桩顶劈桩和围檩支撑施工,其余围护桩施工完毕后再行施工剩余部分。

围檩及支撑钢筋采用套筒冷压连接。

模板采用七夹板,搁栅采用2’*4’木料,按照七夹板模数布置,间距不超过350,双榀钢管作为纵横围檩,横围檩设2道,第一道距围檩支撑顶200,第二道距围檩支撑底200,竖围檩间距700,Ф14对拉螺栓固定,对拉螺栓间距400*700,竖围檩与抛撑连接,抛撑间距1400。

围檩及支撑混凝土浇捣采用汽车泵一台,浇捣方向沿ZCL1方向,施工缝可留设在构件的跨中13范围内。

围护体周边路面板应与围檩支撑一起整浇,侧模采用2’*4’木料。

3.钢支撑施工

1)施工流程

构件加工→现场拼装→吊装就位、连接→预应力加设、焊接→质量验收

2)施工方法

钢支撑由业主直接发包,但钢支撑对于整个基坑支护体系极为重要。

因此我部应配合业主和监理予以监控。

以下阐述主要检查内容和监控方法。

3)检查内容和监控方法如下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标准或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水平轴线偏差

小于30

拉尺

2

中心标高偏差

30

水准仪测量

3

构件尺寸

5

4

支撑弯曲度

不大于支撑长度的11000

焊缝

满焊hf≥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