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9099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五品社上册第913课教案Word格式.docx

(3)出示台湾省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

①想象一下,台湾省的地理图形像什么?

②台湾的东面、南面、西面、北面各是什么?

③归纳:

台湾不仅包括台湾岛,还包括它周围的岛屿。

2.美丽富饶的宝岛。

(1)美丽的宝岛。

①欣赏关于台湾美景的视频。

②学生介绍台湾的景点。

(2)富饶的宝岛。

①教师引入:

台湾不仅美丽,而且富饶,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台湾有什么好吃的或值得一看的物产资源。

②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资料汇总然后交流。

③教师出示台湾的水果、资源图片欣赏。

正因为台湾独特的地理位置,台湾成了我国与海上其他各国联系的枢纽,而这一湾浅浅的台湾海峡,成了名副其实的“海上走廊”。

板书设计

美丽富饶的宝岛

美丽的岛屿(阿里山、日月潭……)

台湾岛

富饶的岛屿(海上粮仓、东方糖库……)

第二课时

根脉相连

1.讨论。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现在又被台湾海峡隔开了呢?

台湾有着悠久的历史,你都知道哪些有关台湾的重要历史事件?

2.学生结合资料讲述。

(1)1895年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2)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

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

(3)郑成功收复台湾。

(4)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

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

3.大陆与台湾血脉相连。

(1)出示几幅照片:

台湾街道中的商店招牌、台湾人的着装、台湾民居、台湾小吃街等

(2)想一想:

从图中你看出什么来呢?

(3)找一找:

祖国大陆和台湾有哪些共同点?

4.小组合作交流,学生代表发言。

5.师:

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么除了饮食文化、节日风俗、语言文字、历史渊源、传统文化等方面介绍台湾与大陆有共同点之外,谁还能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补充?

6.学生自由发言。

(1)速冻的食品中有台湾的汤圆

(2)快餐食品中有台湾的方便面。

(3)风味餐馆中的台湾菜。

(4)台湾电视剧……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找一找大陆和台湾有哪些共同点?

哪个小组来介绍?

祖国的宝岛台湾不但美丽富饶而且他的习俗文化与大陆有着许多相同点,台湾与大陆根脉相连。

两岸情深

1.阅读P62故事《海峡两岸18小时生命接力》。

2.谈一谈读后的感想。

3.说一说:

你还知道哪些台湾和祖国之间血脉亲情的故事。

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海峡两岸血脉相连。

割不断的血脉

不可分割

台湾 

祖国大陆

 

血脉相连

第三课时

期盼团圆

1.欣赏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2.讨论:

你们明白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吗?

你能理解这份乡愁吗?

谈谈你的感受。

3.讲述:

这首诗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浓浓的乡情,也表达了他们的心愿。

4.阅读P63页温总理的话,想一想:

你能理解这份“乡愁”和“国殇”吗?

5.学生交流。

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从1949年起,几十年潮涨潮落,两岸同胞饱受相思之苦,日日盼望这祖国早日统一,骨肉团圆。

两岸往来

1.阅读教材P64页内容,想一想:

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两岸人民相互交流的事例?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补充。

如:

两岸“三通”、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祖国大陆、台湾与大陆开始节日包机往来、台湾同胞在大陆寻亲等

3.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制作“两岸交流大事记”。

(只写大概事件即可)

4.案例分析。

根据上面的资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上面的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关于这件事,你还知道什么?

(2)在台湾内部还有些人趁机作乱,如果有这样一个人就在你的面前,请你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向他解释。

(3)看完了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5.拓展。

每人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段对台湾同胞的“寄语”可以是一段小诗、一句深情的话、一篇日记、一封信或一副画。

海峡割不断,血脉割不断,两岸人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

海峡两岸盼统一 

期盼团圆 

10.《祖国资源的“博”与“薄”》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祖国资源的“博”与“薄”》。

设计思路

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前就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的信息,这样学生可以初步了解祖国资源的状况,这样在课堂上学生们能有话可说。

通过一些体验活动,形象的再现资源状况,把难的问题简单化,这样学生对于难点的问题就很容易理解,非常的直观。

材料分析法是新课程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启发学生的思维。

在本节课教学时,主要利用学生查找的相关资料,在学习中提高地图学习的能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感知-探究-实践”的感情升华模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内汇报调查结果并进行探究活动,得出思考结果,发展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和探究,体验并感悟我们祖国的丰富的自然资源状况,由衷地产生爱国的情感,对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培养国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做到节约使用资源,养成遇事多思考的好习惯。

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

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知道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资源种类很多,储量丰富,许多在世界列于前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

人口的过快增长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感悟祖国丰富的资源以及面临的问题我国自然资源的状况。

知道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资源种类很多,储量丰富,许多在世界列于前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

中国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密度图、资源在世界排名表

搜集各类自然资源博的情况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65-P66页内容,话题为“祖国资源的‘博’”。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67-P70页内容,话题为“祖国资源的‘薄’”。

设疑导入

引语:

人们常说,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你们认为是这样吗?

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

看来,大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疑惑,“博”就体现在资源上,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讨祖国资源的“博”。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激发爱国的情怀。

探究学习

1.师:

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我国到底有哪些资源呢?

2.学生说,教师板书。

森林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海洋资源、气象资源……

3.师:

这些都是人类的宝贵资源。

课前,同学们对我国的资源情况作了一些调查,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学习。

研究学习的要求如下:

(1)按照组标找到自己的组,并快速的坐好。

(2)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阅读资料,并把你们认为重点的、关键性的内容勾画下来。

(3)请各小组在题卡上用关键词句写出所研究的资源的概况。

(4)研究学习时间为15分钟以内。

4.交流反馈。

重点指导:

动物、植物、淡水、矿产资源。

动物资源组

(1)请动物资源组为我们大家介绍他们所了解的情况。

(2)指明学生念(保存有大量的特有动物……)并粘贴在黑板上。

(3)能不能请你们介绍一下这些动物呢?

(4)阅读教材中的图片。

(5)师:

看样子,咱们国家的动物资源相当的丰富。

其他的资源是不是也这样呢?

植物资源组

(1)学生介绍有哪些珍惜植物,可以用图片来介绍。

(2)教师小结。

淡水资源组

(1)学生介绍。

(2)小结。

能源资源组

这些能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所什么作用呢?

(3)小结。

……

5.回顾。

师:

同学们,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国资源的“博”,(手指黑板,一行行默看)可以看到大家收集的信息真丰富。

能不能请你们谈谈在收集这些资料时,你有什么感觉和发现呢?

现场采访。

(要点:

自然资源储量大、种类齐全,资源大国)

我们的祖国真的可以称得上是资源大国啊,也是名副其实的地大物博的国家。

这一环节是本课设计的一个亮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效地组织了探究性活动。

在课堂上,活动不是终极目标,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最终有感受、体验、认识。

动物资源……

板书设计

祖国资源的“博”

植物资源……

博 

自然资源丰富,储量大,种类齐全

(多) 

……

游戏感悟

1.教师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的自然资源储量大、种类齐全。

我可以自豪地说:

我国面积广大,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种类多,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你们同意吗?

为什么?

2.学生各抒己见。

3.游戏体验——分豆子。

游戏准备:

一盆黄豆、每人自带一次性纸杯一个。

游戏规则:

第一次把所有的黄豆分给一组的同学,看看每人有多少;

第二次把所有的黄豆分给二组的同学,看看每人有多少;

第三次把所有的黄豆分给全班每个同学,看看每人有多少;

4.讨论:

如果我们把这些豆子比做我国的资源,此时此刻你想到什么?

如果把我国的资源看成是这一盆黄豆,总量是有限的,分的人越多,人均占有量就越少。

用游戏来简化难的知识,学生很容易理解。

活动二人口探秘

1.出示中国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密度图。

谁能上来把图上传递的信息告诉大家。

2.体验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差距这么大,不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谁想上来体验一下?

(请七个学生上台站,利用教室地砖进行体验,先请两位同学站在一块地砖上,其余同学站在另一块上)

感觉怎样?

如果再增加一个,三个呢?

同学们都看到了,人多了,人均占有的面积就少了。

那么,我国目前人口近13亿,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天文数字。

通过体验,学生很快就能领会到人口多了对于祖国来说是不好的事情,将抽象的数字转换成了形象生动的活动,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

活动三资源探秘

1.出示资源在世界排名表。

(要求请同学们来填位次)

2.教师公布位次。

想一想:

为什么会这样?

人是地球妈妈最疼爱的宝贝,地球妈妈对人类厚爱有加,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自然资源。

但是在人口过多的形势下,我们人均国土面积却很少,而且人均占有的资源也越来越少。

4.辩论:

有人说地球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同意吗?

5.阅读P67相关资料。

说一说:

你们能体会温总理这段话的含义吗?

6.分组探讨:

除了人均占有量的问题,还有哪些现象造成了资源的缺乏?

7.学生交流:

结合同学们的小调查,说一说过去和现在对资源需求的不同,生活中又存在着哪些浪费现象?

8.制作资源简报。

大家的感受很全面,也很深刻,那么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更多的人来宣传祖国资源的“博”与“薄”,并表达出保护资源的愿望吧。

采用学生填位次,然后教师出示位次进行比较,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更强烈;

通过辩论,不仅仅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将资料进行汇总,从而被自己消化和吸收;

而动手制作更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

祖国资源的“薄”

人口多,人均占有量极其匮乏

薄 

节约资源、保护资源

(少) 

浪费资源的现象存在

11.《我们的祖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一课《我们的祖先》。

在《我们的祖先》这个主题教育活动中,贯穿始终的都是“人物”,是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由远古的祖先到古代文化中的名人再到古代的普通劳动者,时间轴承由远及近,随着学生们聆听历史的脚步越走越近,萌发出的那种敬意与骄傲将深深激励学生,最后我们可以将关注的视角由古人转移到我们身边的普通劳动者,和学生们自己,因为他们才是中国现在历史和将来历史的缔造者。

通过了解先民的艰辛,历史文化名人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和不畏艰难勇于创造历史的精神。

培养搜集资料、获取有效信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独立思考,学习有效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知道我们的远古祖先,了解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创造的历史与文明;

了解我国古代一些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

发现古代普通劳动人民的强大力量和伟大的聪明才智。

通过多种方式学习了解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的缔造者们的事迹。

了解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缔造者的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不畏艰难勇于创造的精神。

教师准备:

有关“北京人”的历史资料(最好是影像资料);

祭祀炎帝和黄帝活动资料;

中国历史文化轴线图和历史文化名人卡

学生准备:

自主收集反应我国远古居民生活的各种资料和实物;

收集有关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通过查找资料自主完成历史文化名人卡;

观察自己的日常生活,发现身边普通劳动者的创造与智慧。

3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72-P74页内容,话题为“远古先民炎黄传说”。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75-P77页内容,话题为“历史文化名人”。

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78-P79页内容,话题为“聪明的劳动者”

活动一我们的历史文化轴

1.(教师出示教具“历史文化轴”)作为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国度的孩子,你们可曾想过,生活在我们这片热土的的先民们,他们究竟是怎样创造出这样灿烂的文明,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沿着这个中国历史文化轴,溯上探寻我们祖先进步的足迹吧!

2.请大家观察历史文化轴,我们一起来拟定一个探寻祖先进步的方案。

3.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探寻祖先进步的足迹。

分组发言。

小结:

让我们由远及近,首先来到远古祖先的身边,看看他们是如何在蛮荒之地中,艰难生存,开创历史的。

这个活动是整个主题活动的统领和开端,让学生首先从宏观上建立一个历史的概念,找到一个走进祖国历史的抓手。

活动二先民的生活

1.我们经常会想到这样的问题:

“我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的远古祖先究竟是谁?

他们吃什么?

住在哪里?

穿什么?

会唱歌跳舞吗?

等等。

关于远古祖先还有什么想了解的?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梳理。

3.大家都是有着强烈好奇心和探索能力的孩子,相信私下已经就这些问题展开了自己的研究,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自己所了解的我们远古祖先的有关情况。

4.调查了解:

反映祖先生活的词语故事。

5.大家知道得可真多了,让我们来系统了解一下,我们远古祖先的代表“北京人”的具体情况吧,从中你们又得到了什么新的讯息?

有什么感受?

观看影像资料。

6.师生共同在历史文化轴上简要标注古代先民特点成就。

原来我们的祖先有那么多让我们惊奇的地方,正是由于他们的不断地努力进步,不断地探索前进才为中华文明璀璨的文化史拉开了一个精彩的序幕。

【设计意图:

这一个活动是本主题教育中活动方式的样本的呈现,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明确如何以历史文化轴为线,以人物为点,来了解历史的学习方式。

活动三炎黄传说

1.我们一直自称“炎黄子孙”,我们为什么这样自称?

2.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祭祀炎帝和黄帝的盛况吧。

播放祭祀活动影像资料。

为什么从古至今我们都会举行祭祀炎帝和黄帝的活动?

3.在历史文化轴上标注炎帝的大致位置,交流炎帝传说,提炼炎帝贡献。

4.在历史文化轴上标注黄帝的大致位置,交流黄帝传说,提炼黄帝贡献。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骄傲自豪,我们有着这样成就非凡的祖先,他们为我们悠久而灿烂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也鼓舞了后人们不断前行。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从远古祖先的生活创造中感受到一种涌动的真实的力量,感受到前进中的不易,探索中的顽强。

远古先民炎黄传说

我们的祖先聪明勤劳

创造了中华文明

我们是炎黄子孙

活动一盘点历史文化名人

1.引入:

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出现的文化名人数不胜数,同学们,我们该以何种方式来走进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盘点他们的卓越成就呢?

2.活动:

我们可以沿着我们的历史文化轴,分类来一一细数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看看他们是如何用自己非凡的成就推动我国历史文化进程的。

3.你们想去了解哪个历史文化名人,老师这里有一些历史文化名人的空白卡片,同学们可以独自一人,也可以找小伙伴一起来完成卡片,相信通过完成这张卡片就一定能够真正走进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精彩的世界,走进中华璀璨的文明史。

4.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完成卡片

在这个活动中,主要是教给学生一种学习历史的方式,也为后续的交流活动做好铺垫】

活动二走进历史文化名人

1.同学们,相信你们一定了解到了许多历史文化名人,了解了他们的非凡成就,他们也一定有许多让你敬佩和感动的地方,正是由于有了他们的不懈努力,才成就了中华灿烂文明,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吧。

2.学生根据已经填好的“历史文化名人卡片”进行交流

3.同学们相互补充,教师协助梳理,并协助标注在历史文化轴上。

他们是如何取得这些非凡成就的呢?

他们的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坚持不懈孜孜以求的精神才是我们更应该敬佩的地方呀!

这一部分基本上是,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在掌握了学习方法后,自主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查、写、思、议中可以更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对自己人生的感悟。

历史文化名人

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史学家——司马迁

文学家——李白

科学家——张衡

医学家——李时珍

数学家——祖冲之

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

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创新

活动一古代劳动者的创造

1.我们了解了许多历史文化名人,他们都有着非凡的成就,其实在我国古代,许多伟大的成果都是由普通的劳动者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甚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都是他们的创造发明,你们知道这样的例子吗?

2.全班交流。

(筷子的使用、算盘的来历、瓷器的制作……)

3.阅读教材78页,“鲁班发明锯”,说一说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些看似简单的发明,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们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多了不起呀!

我们对智慧的“无名英雄”充满了感激之情。

对于这个活动,书本上呈现较多,学生可以自学的分量较大,在课堂上,只需要学生明白,劳动人民智慧的力量,明白创造源于生活。

活动二现代劳动者的创造

1.前些日子,老师家进行了一次家庭装修,在装修的过程中,老师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设施和物品都在静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还出现了以前没有的东西,这些东西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舒适美好。

你们有这样的发现吗?

3.这些发明创造都是现代人的智慧的体现,小小的家居中都蕴含着这么多创造智慧的火花,放眼看去,你们还知道哪些现代人的发明创造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推动着历史的前进与发展?

正是人类有了美好生活的愿望,利用大家智慧和力量不断创造,才造就了现在辉煌的文明与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