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初二上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9164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初二上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初二上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初二上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初二上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初二上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初二上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初二上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语文初二上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初二上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初二上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类。

(4)悉如外人。

悉:

都。

(5)具答之。

具:

详尽,详细。

(6)问今是何世。

世:

朝代。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言:

详细地说出。

(8)皆叹惋。

惋:

惊讶、惊奇。

(9)便扶向路。

扶:

沿、顺着。

(10)及郡下,诣太守。

及:

到。

诣:

拜见。

(11)处处志之。

志:

做标记。

(12)欣然规往。

规:

计划。

(13)未果,寻病终。

未果:

没有实现。

寻:

随即,不久。

(14)后遂无问津者。

津:

渡口。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

要通邀,解释为:

邀请。

4.辨析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义。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

妻子儿女。

今义:

男子的配偶。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山穷水尽的地步。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

交错相通。

各种运输事业的总称。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

鲜艳美丽。

食物味道好。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

不要说,更不必说。

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5)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

不值得。

今义:

不充足,不够。

5.请写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至少三个)

(1)成语:

世外桃源。

意思:

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成语:

豁然开朗。

意思:

形容由狭窄昏暗-变而为开阔敞亮。

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后突然明白。

(3)成语:

无人问津。

比喻没有人过问或尝试。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描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内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表现桃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表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句子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觉得这种景象非常奇怪,又继续往前走,想找到林子的尽头。

重点理解“异”“穷”等词。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土地平整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明净的水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重点理解“平旷”“俨然”“属”等词语。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点拨:

重点理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词语。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祖上为躲避秦朝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重点理解“妻子”“邑人”“绝境”等词语。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重点理解“何世”“乃”“无论”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渔人“访问桃花源”的两段。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届。

阡阳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间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巨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着名诗人。

【第22课短文两篇】

馨xīn苔tá

i鸿儒rú

案牍dú

蕃fá

n

淤yū泥濯zhuó

清涟liá

n亵xiè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

出名,着名。

(2)惟吾德馨。

馨:

香气。

指品德高尚。

(3)可以调素琴。

调:

调弄,指弹(琴)。

(4)无案牍之劳形。

形:

形体、身体。

(5)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蕃:

多。

(6)濯清涟而不妖。

濯:

洗涤。

妖:

美丽而不端庄。

(7)亭亭净植。

植:

立。

(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

亲近而不庄重。

(9)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

少。

(10)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

应当。

(1)《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陋室铭》中从反面写陋室主人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致的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表现莲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爱莲说》中从体态香气方面写莲正直、芳香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5)《爱莲说》中写莲的清高风度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爱莲说》中高度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于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点拨;

“牍”、“淤”、“濯”“涟”“亵”等字字形较复杂,容易写错。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丁)。

重点理解“惟”“馨”等词浯。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重点理解“丝竹”“乱”“案牍”“形”等词。

(3)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

此句句式为宾语前置,翻译时要调整词序,使之符合现代汉浯习惯。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出白淤泥而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重点理解“染”“濯”“清涟”“妖”等词语。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只可以远远地欣赏却不可贴近去玩弄啊。

重点理解“观”“亵玩”等词语。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明说过。

点拔:

重点理解“鲜”“闻”等词语。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爱好。

人该是很多了。

重点理解“宜”“众”等词语。

1.默写《陋室铭》全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2.默写《爱莲说》第1段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陋室铭》的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2.《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朝代)哲学家周敦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