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9341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室外管道的不开槽法施工文档格式.docx

1—单向坑;

2—双向坑;

3—交汇坑;

4—多向坑

(2)工作坑的尺寸

工作坑应具有足够的空间和工作面,方能保证顶管工作顺利进行。

其尺寸和管径大小、管节长度、埋置深度、操作工具及后背形式有关。

工作坑的尺寸可按图14-3所示由公式进行计算。

图14-3工作坑尺寸图

1—管子;

2—掘进工作面;

3—后背;

4—千斤顶;

5—顶铁;

6—导轨;

7—内涨圈;

8—基础

1)工作坑的宽度:

W=D1+2B+2b(4.1)

或中W——工作坑底部宽度(m);

D1——管道外径(m);

2B+2b——管道两侧操作空间及支撑厚度,可取2.4~3.2m。

2)工作坑的长度:

L=L1+L2+L3+L4+L5(m)(4.2)

式中L——矩形工作坑的底部长度(m);

L1——工具管和长度(m),当采用管道第一节管作为工具管时,钢筋混凝土管不宜小于0.3m,金属管不宜小于0.6m。

L2——管节长度(m);

L3——出土工作间长度(m);

L4——千斤顶长度(m);

L5——顶管后背的总厚度(m)

3)工作坑的深度:

当工作坑为顶进坑时,其深度按公式(4.3)计算

H1=h1+h2+h3(4.3)

当工作坑为接收坑时,其深度按式(4.4)计算。

H2=h1+h2(4.4)

式中H1——顶进坑面至坑底的深度(m);

H2——接收坑地成至高底的深度(m);

h1——地面至管道底部外缘的深度(m);

h2——管道外缘底部至导轨底面的高度(m);

h3——基础及其垫层的厚度。

但不应小于该处井室的基础及垫层厚度(m)。

(3)工作坑的基础

为了防止工作坑地基沉降,影响管道顶进位置的准确性,应在坑底修筑基础,常用基础形式为混凝土基础和枕木基础。

含水弱土层通常采用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的尺寸根据地基承载力和施工要求而定。

一般混凝土的宽度比管径大40cm为宜,长度至少为管长的1.2~1.3倍,通常采用2节管长,基础的厚度为20~30cm、强度等级为C10~C15。

当地下水丰富、土质很差时,混凝土基础可铺满全基坑,基础厚度和强度等级也可适当增加。

当土质密实、管径较小、无地下水、顶进长度较短时,可采用枕木基础,枕木基础用方木铺成,其平成尺寸与混凝土基础相同。

根据地基承载力的大小,枕木基础又分疏铺和密铺两种。

枕木一般采用15cm×

15cm的方木,疏铺枕木的间距为40~80cm。

(4)导轨

导轨设置在基础之上,其作用是引导管子按照设计的中心线和坡度顶进,保证管子在顶入土中之前位置正确。

导轨有钢导轨和木导轨两种,其长度以满足施工要求为准,一般等于基础的长度。

1)轨道距离:

施工中应首先选用钢导轨,钢导轨一般采用轻型钢轨,管径较大时,也可采用重型钢轨,如图14-4所示。

两根钢轨的距离控制在管径的0.45~0.6倍之间。

图14-4

2)导轨的安装方法及技术要求:

由于导轨是一个定向轨道,其安装质量对管道顶进工作影响很大。

因此安装后的导轨应当牢固,不得在使用中产生位移;

并且要求两导轨应顺直、平行、等高或略高于该处管道的设计高程,其纵坡应与管道设计坡度相一致。

安装导轨时,应首先利用垂球和直尺确定导轨的间距和平面位置,然后测出导轨各点的实际高程,并与设计高程相比较,确定导轨的高程调整量后进行安装。

当钢轨安装在混凝土基础上时,可在浇筑混凝土基础时,在混凝土基础内预埋作为轨枕的方木,如图14-6所示。

导轨用道钉固定在方木上,或者在混凝土基础内预埋工字钢或槽钢,将钢轨放在预埋件上,用电焊接钢轨与预埋件焊牢;

也可以在浇筑混凝土时,在道钉周围预留孔洞,钢轨稳好后,穿上鱼尾地脚螺栓,浇筑二次混凝土。

导轨的安装精度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其允许偏差为:

轴线3mm;

顶面高程0~+3mm;

两轨内距±

2mm。

图14-6基础预埋方木稳轨

(5)后背与后座墙

后背是千斤顶的支撑结构,承受着管子顶进时的全部水平顶力,并将顶力均匀地分布在后座上。

后背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当最大顶力发生时,不允许产生相对位移和弹性变形,此外要考虑后背是临时结构,应力求节约。

1)后背形式:

常用的后背形式有原土排木后背、刚板桩后背、管后背和人造重力式后背。

当管道埋置较深,顶力较大时,也可采用沉井后背或地下连续墙后背。

后座墙主要采用原土座墙,这种后座墙造价经济、修建方便。

一般的粘土、亚粘土、砂土都可做原土后座墙。

根据施工经验,原土后座墙的长度一般不小于7m,选择工作坑的位置时,应尽量考虑利用原土后座墙。

a、原土排木后背:

当顶力较小,土质良好,无地下水或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效果良好时,可采用原土排木后背,其结构形式如图14-8所示。

该后背紧贴垂直的原土后座墙密排15cm×

15cm或20cm×

20cm的方木,其宽度和高度不小于所需的受力面积,排木外侧立2~4根立铁,一般为40号工字钢,放在千斤顶作用点位置,在立铁外侧放一根大刚度横铁,千斤顶作用在横铁上。

b、钢板桩后背:

当顶力较大,土质较好,且有地下水或降水效果不理想时,可采用钢板桩后背,其形式如图14-9

图14-8原土排木后背图14-9钢板桩后背

1—方木;

2—立铁;

3—横铁;

4—基础;

5—导轨1—钢板桩;

2—横铁;

3—封闭框架支撑;

4—导轨;

5—基础

板桩式后背的修筑在工作坑开挖以前,先用型钢(槽钢、工字钢)打入土中,以免开挖工作坑时扰动板桩后壁土座。

工作坑开挖一定深度后,在靠近工作坑顶部及拟顶管上部一定距离用封闭框架进行支撑,这样既能保证结构安全,也不影响下管和出土。

工作坑开挖完毕后,在钢板桩外侧放一根大刚度横铁,以便千斤顶作用在横铁上。

2)后背受力:

为了保证顶管后背的稳定,后座墙土体不发生破坏,应使顶管发生的最大顶力小于后座土体的允许抗力,故应对顶力和后座墙土抗力进行计算。

以保证后背和后座墙土体结构稳定。

2工作坑的质量标准

1、在工作坑内外设置中心控制桩。

2、将地面的临时水准点用水准仪(精度指标不低于3mm)引入工作坑的底部,设置两点,选择不易碰撞及不遮挡测量视线的地方设置。

3、工作坑的中心桩与水准点设置必须牢固可靠,要经常校对并保证准确。

4、中心桩应设可靠的延长柱。

5、管道中心桩的位置,要考虑到后背中基础变形的影响。

项管工作坑的质量标准表13-1-7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工作坑每侧宽度,长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每座

2

后背

垂直度

0.1%H

挂中线用尺量

水平线与中心线的偏差

0.1%L

用垂线角尺

3

导轨

高程

+3mm

用水平仪测

中线位移

左3mm

右3mm

用经纬仪测

注:

表内H为后背的垂直高度(单位:

m);

L为后背的水平长度(单位:

m).

二、顶管设备

1、液压千斤顶

液压千斤顶的构造形式分活塞式和柱塞式两种。

其作用方式有单作用液压千斤顶及双作用液压千斤顶,由于单作用液压千斤顶在顶管使用中回镐不便(卧用回镐时,需用外力压回),所以一般采用双作用活塞式液压千斤顶。

液压千斤顶由控制箱和千斤顶组成,有手动控制及电动控制。

(1)液压控制箱:

一般用电泵驱动,可将油箱、高压油泵、液压操纵箱安装成一个整体。

(2)千斤顶(顶镐)

千斤顶的生产种类很多,其规格与性能可根据现行有关标准及生产厂的产品说明选用。

顶管一般采用顶力为2000kN~4000kN的千斤顶,行程有0.25、0.5、0.8、1.2、2.1m……等。

(3)液压工作用油在顶管施工中经常采用的是普通液压油。

2、顶铁

顶铁是顶管过程中传递顶力的工具,它可延长千斤顶的行程,并且扩大管节端部的承压面积。

顶铁由各种型钢制成,其强度和刚度应经过核算。

顶铁根据安放位置与使用作用的不同,可分成顺铁、横铁和立铁。

顺铁是在顶进过程中与顶镐的行程长度配合传递顶力,在顶镐与管子之间陆续安放。

顶铁的形式一般有矩形、圆形、弧形等,其断面参见图13-2-1.2的(a)、(b)、(c)

(a)矩形顶铁

(b)圆形顶铁

(c)弧形顶铁

图13-2-1.2顶铁示意图

圆形或弧形顶铁,主要用于保护管子端面,使端面传力均匀,其材料可用铸钢或用钢板焊接成型内灌注C28混凝土。

圆形或弧形顶铁端面必须与管子端面形状吻合(企口或平口)。

3、其他辅助设备及工具

(1)工作台及棚架

1)工作台:

搭设在工作坑的顶面,主梁采用型钢,上面铺设15cm×

15cm方木,作为承重平台,中间留下管和出土的方孔为平台口,在平口上设活动盖板(装有滚动轮与导轨。

承重平台主梁必须根据荷载计算选用(管重、人重及其他附加荷载),主梁两端伸出工作坑壁搭地不得小于1.2m。

平台口的尺寸(长×

宽)为:

长度L=l1+0.8(13.2.2-1)

宽度B=D1+0.8(13.2.2-2)

式中l1——管子长度(m);

D1——管外径(m)。

2)棚架:

即起重架与防雨(雪)棚合成一体,罩以防雨棚布为工作棚。

起重机卷扬机、滑轮或电葫芦门式架,应根据起重量核算配备,参见示意图13-2-2.1、13-2-2.2。

图13-2-2.1卷扬机起重台与棚架示意图

1—棚架;

2—卷扬机;

3—活动盖板;

4—滚轮轨;

5—方木;

6—槽钢;

7—工字钢;

8—工作坑撑木

图13-2-2.2电动葫芦门架示意图图13-2-2.3工具内涨圈示意图

(2)测量仪器

1)水准仪一台

2)经纬仪或激光经纬仪一台

(3)常用工具

顶管用的工具有内涨圈(参见图13-2-2.3)、硬木楔、水平尺、特制短高程尺、钢尺、垂球、小线、出土小车等。

(4)管道临时联结设备

为了保证管子顶时中不产生错口和偏斜,提高管道的整体性,应在第一节管子顶完后,将拟顶的第二节管子和已入土的第一节管子进行临时联结,所用设备称为临时联结设备。

通常采用钢板焊成的装配式内涨圈,如图14-15所示。

内涨圈一般由10mm左右厚的钢板焊接而成,宽度300~400mm。

为了提高刚度,可在装配点附近焊肋加固。

安装时,将涨圈放于相邻两节管口处,调整螺栓使涨圈与管内壁涨紧,从而将两节管子联结起来。

除装配式内涨圈以外,有些地区使用钢制圆环内涨圈,如图14-16所示。

圆环现涨圈的直径略小于管子的内直径。

安装时,涨圈放于管口处,涨圈上部与管子的间隙用木楔卡牢。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顶进管道的整体性,保证接口质量,在管道临时联结方面,除了使用传统的内涨圈外,在管道的外壁增加了外套环,使物管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并为管道接口创造了更优越的条件。

安装外套环的管子需做特殊处理,即在管口外壁做成凹槽,如图14-17所示。

安装外套环时,先将外套环放进凹槽之外,拧紧螺栓使套箍紧管子,然后对接口处进行焊接,构成封闭套环,最后再将螺栓及法兰用气割切除,形成光滑表面。

外套环可作为永久接口的一部分,管道就不再拆除。

图14-17管口处理及外套环安装

1—管口处理;

2—外套环安装

(5)运土设备:

一般采用双轮手推车在和内运土。

再由垂直运输设备运送至地面。

三、施工程序及操作方法

1、施工程序

(1)制定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工作坑的位置和尺寸,顶管后背的结构形式,掘进方式,下管和出土方法,顶进设备的确定,降低地下水的措施,保证质量及安全的措施等。

(2)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将顶管工作坑的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并引测复试时水准点。

(3)降低地下水位,一般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并应在工作坑内设置排水沟、集水井作为备用。

(4)开挖工作坑并进行支撑。

(5)安装设备。

主要包括顶进设备、出土和下管设备、测量设备、照明和通风设备等。

(6)顶进操作。

顶进操作包括挖土、运土、顶进、更换顶铁及测量校正等工作,可按两个循环进行,如图14-18所示。

(7)拆除涨圈,运出工作坑,进行管子接口。

(8)拆除设备。

(9)在工作坑内砌筑检查井。

(10)最后还土。

图14-18顶进操作图

2、操作方法

(1)挖土与运土:

管前挖土是保证顶进质量及防止地面沉降的关键。

由于管子在顶进中是顺着已挖好的土壁前进的,所以管前挖土的方向和开挖形状,直接影响顶进管位的正确性,因此管前周围超挖应严格控制。

在一般顶管地段,土质良好,可超越管端30~50m。

在铁路道轨下不得超越管端以外10cm,并随挖随顶,在道轨以外最大不得超过30cm,同时应遵守其管理单位的规定。

在不允许土下沉的顶管地段(如上面有重要构筑物或其他管道),管子周围一律不得超挖。

在一般顶管地段,上面允许超挖1.5cm,但在下面1350范围内不得超挖,一定保持管壁与土基表面吻合,参见图13-3-2.1。

在土层松散或有流砂的地段顶管时,为了防止土方坍落,保证安全和便于挖土操作,在首节前端可安装管帽(帽檐伸出的长度取决于土质,参见图13-3-2.2)。

将管帽顶入土中后便可在帽檐下挖土。

管前挖土深度,应视土质情况和千斤顶的工程行程而定,一般为千斤顶的出镐长度。

如果超挖过大,土壁开挖形状不易控制,容易引起管位偏差和上方坍塌。

特别松软土层,应对管顶上部土进行加固,或在管前安装管帽。

操作人员工作时,要警惕土方垮塌伤人,控出的土及时外运。

图13-3-2.1超挖示意图图13-3-2.1管帽示意图

帽檐的长度(L),应根据土质情况定,有关的经验计算公式为:

L=(13.3.2)

式中L——帽檐的长度(mm);

D——管子的外径(mm);

——土壤的内摩擦角(0)。

(2)顶进:

1)顶进开始时,应缓慢时行,待各接触部位密合后,再按正常顶进速度顶进。

2)顶时中若发现油路压力突然增高,应停止顶进,检查原因并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回镐时,油路压力不得过大,速度不得过快。

3)挖出的土方要及时外运,及进顶进,使顶力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顶进是利用千斤顶出镐在后背不动的情况下,将管子推入土中。

其操作过程如下:

4)安装U型顶铁或圆形并挤牢,待管前挖土满足要求后,启动油泵,操纵控制阀,使千斤顶进油,活塞伸出一个行程,将管子推进一段距离。

5)操纵控制阀,使千斤顶反向进油,活赛回缩。

6)安装顶铁,重复上述操作,直到管端与千斤顶之间可以放下一节管子为止。

7)卸下顶铁,下管,在混凝土管接口处入一圈油麻辫、橡胶圈或其它柔性材料,管口内侧留有10~20mm的间隙,以利接口和应力均匀。

8)在管内口安装内涨圈。

如设计有外套环时,可同时安装外套环。

安装工具胀圈(临时连接)时,为了防止钢筋混凝土管在顶管中错口,有利于导向,顶进的前数节管中,在接口处应安装内胀圈,通过背楔或调整螺栓,使胀圈与管壁胀紧成为一个刚体。

胀圈一定要对正接口缝隙,安装牢固,并在顶进中随时检查调整(工具胀圈参见13-2-2条的图13-2-2.3)。

9)重新装好U型顶铁或环形顶铁,重复上述操作。

顶时时就遵照“先挖后顶,随挖随顶”的原则。

应连续作业,尽量避免中途停止。

程实践证明,在粘性土层中顶进时,因某种原因使连续施工中断,重新起顶时,顶力将会增加50%~100%。

但在饱和砂土中顶进中断后,重新起顶时,顶力会比中断前的顶力小。

这一点施工中应引起注意。

另外在管道顶进中,发现管前方坍塌,后背倾斜、偏差过大或油泵压力表指针骤增等情况,应停止顶进,查明原因,排除障碍后再继续顶进。

四、测量与校正

1、测量放样

(1)在顶第一节管(工具管)时,以及在校正偏差过程中,测量间隔不应超过30cm,保证管道入土的位置正确;

管道进入土层后的正常顶进,测量间隔不宜超过100cm。

(2)中心测量:

顶进长度在60m范围内,可采用垂球拉线的方法进行测量,要求两垂球的间距可能地拉大,用水平尺测量头一节管前端的中心偏差(参见图13-3-3-3.1)。

一次顶进超过60m应采用经纬仪或激光导向仪测量(即用激光束定位)。

图13-3-3.1小线垂球延长线法测量中心示意

(3)高程测量:

用水准仪及特制高程尺(参见图13-3-3.2),根据工作坑内设置的水准点标高(设两个),测头一节管前端与后端管内底高程,以掌握头一节管子的走向趋势。

测量后应与工作坑内另一水准点闭合。

(4)激光测量:

用激光经纬仪(激光束导向)安装在工作坑内,并按照管线设计的坡度和方向调整好,同时在管内装上标示牌(接受靶,参见图13-3-3.3),当顶进的管道与设计位置一致时,激光点即可射到标示牌中心,说明顶进质量无偏差,否则根据偏差量进行校正。

(5)全段顶完后,应在每个管节接口处测量其中心位置和高程,有错口时,应测出错口的高差。

2、校正(纠偏)

顶管误差校正是逐步进行的,形成误差后不可立即将已顶好的管子校正到位,应缓缓进行,使管子逐渐复位,不能猛纠硬调,以防产生相反的结果。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3种:

(1)超挖纠偏法:

偏差为1~2cm时,可采用此法,即在管子偏向的反侧适当超挖,而在偏向侧不超挖甚至留坎,形成阻力,使管在顶进中向阻力小的超挖侧偏向,逐渐回到设计位置。

(2)顶木纠偏:

偏差大于2cm,在超挖纠偏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可用此法。

用圆木或方木的一端顶在管子偏向的另一侧内管壁上,另一端斜撑在垫有钢板或木板的管前

图13-3-3.2管端高程尺图13-3-3.3激光测量标示牌

土壤上,支顶牢固后,即可顶进,在顶进中配合超挖纠偏法,边顶边支。

利用顶进时斜支撑分力产生的阻力,使顶管内阻力小的一侧校正。

(3)千斤顶纠偏法:

方法基本同顶木纠偏法,只是在顶木上用小千斤顶强行将管慢慢移位校正。

3、对顶接头

对顶施工时,在顶至两管端相距约1m时,可从两端中心掏挖小洞,使两端通视,以便校对两管中心线及高程,调整偏差量,使两管准确对口。

五、触变泥浆减阻顶进

为了减少顶进阻力,增大顶进长度,并防止坍方,一般采用在管壁与土壁的缝隙间注入触变泥浆,形成泥浆套,减少管壁与土壁之间的摩擦阻力。

这种泥浆除起润滑作用外,静置一定时间泥浆固结,产生强度。

泥浆在输送和灌注过程中具有流动性、可泵性。

灌注主要从顶管前端进行,顶进一定距离后,并应从后端及中间进行补浆。

1、应用触应泥浆的设备

(1)泥浆封闭设备;

包括前封闭管(前端刃脚工具管设封闭环)及后封闭圈,主要作用是防止泥浆从管端流出。

(2)调浆设备:

包括拌合机及储浆罐等。

(3)灌浆设备:

包括泥浆泵(或空气压缩机、压浆罐)、输浆管、分浆罐及喷浆管等。

前封闭管的外径比所顶管子的包径大40~80mm为宜,即管外形成一个20~40mm厚的泥浆环。

前封闭管前端应有刃脚,顶进时切土前进,使管外土壤紧贴前封闭管的外壁,以防漏浆,或者在前封闭管前另行安装具有刃脚并有调向设备的顶进工具管。

一般前端注浆工具管的形状参见图13-3-4.1。

工作坑内管子的穿越面如土质容易坍塌时,可灌筑混凝土挡土墙,同时代替后封闭圈的作用。

在混凝土墙中应预埋喷浆管及为安装封闭圈用的螺栓(参见示意图13-3-4.2)。

混凝土墙预留洞的直径比前封闭管的外径大10~20mm为宜。

2、触变泥浆的材料

(1)触变泥浆的主要成分是膨润土,掺入碱(碳酸钠)和水配制而成。

(2)触变泥浆的配合比参考表13-3-4.1。

图13-3-4.1前注浆工具管示意图图13-3-4.2后封闭圈示意

触变泥浆配比(重量比)表13-3-4.1

膨润土的胶质价

膨润土

碱(碳酸钠)

60~70

100

524

2~3

70~80

1.5~2

80~90

614

90~100

膨润土的胶质测定方法如下:

1)将蒸馏水注入直径25mm,容量100ml的量筒中,至60~70ml刻度处;

2)称膨润土试料15g,放入筒中,再加水至95ml刻度,盖上塞子,摇晃5min,使膨润土与水混合均匀;

3)加入氧化镁1g,再加水至10ml刻度,盖好塞子,摇晃1min;

4)静置24h使之沉淀,沉淀物的界面刻度即为膨润土的胶质价。

(3)为了在顶进完毕后使触变泥浆固结增强,可掺入凝固剂(石灰膏)。

但为了在施工使用时保持流动性,还必须掺入缓凝剂(工业六糖)和塑化剂(松香酸钠)。

以上掺入剂的配比可参考表13-3-4.2。

触变泥浆掺入剂配比(重量比,以膨润土为100)表13-3-4.2

石灰膏

工业六糖

松香酸钠(干重)

42

0.1

28

石灰膏的含水量为110%,实际石灰占膨润土的比重为20%。

3、触变泥浆一般拌合程序

(1)将定量的水放水搅拌罐内,并取其中一部分水溶化碱;

(2)在搅拌过程中,将定量的膨润土徐徐加入搅拌罐内,搅拌均匀;

(3)将溶化的碱水倒入搅拌罐内(碱水必须在膨润土搅拌均匀后加入),再搅拌均匀,放置12h后即可使用。

4、触变泥浆掺入凝固剂时的拌合程序

(1)用规定比例的水分别将工业六糖及松香酸钠溶化;

(2)将溶化的工业六糖放入石灰膏内,拌合成均匀的石灰浆;

(3)再将溶化的松香酸钠放入石灰浆内,拌合均匀;

(4)将上述拌合好的掺入剂,按规定比例倒入已拌合好并放置12h的触变泥浆内,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5、触变泥浆使用应注意的事项

(1)注浆孔的布置宜按管道直径的大小确定,一般每个断面可设置3~4个,并具备排气功能。

(2)搅拌均匀的泥浆应静置一定时间后方可灌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