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16doc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9500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16doc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16doc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16doc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16doc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16doc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16doc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16doc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16doc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16doc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16doc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16doc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16doc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16docWord下载.docx

《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16doc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16doc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16docWord下载.docx

状态各异,有卷帘、开帘,低帘、高帘,下帘、上帘,疏帘、重帘等等。

C.帘的妙处在于它隔未全隔,通未全通,也可以说是隔犹未隔,通犹未通。

这与当事人的心态和感觉有关。

帘的阻隔功能具有喜剧性和悲剧性双重内涵。

D.宋词中的帘意象,柔情而忧伤,具有强烈女性化倾向,一个原因是词这种文体本身的限定,另一个原因是与宋代士人的心态有关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当帘内的女子与帘外的男子相对时,帘内的世界对帘外人而言,就成了一种神秘幽深的存在,那样的近在咫尺却不可接近,引人入胜却不可触摸。

B.帘内人在场却不出场,对帘外人来说,似乎更成为一种“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惆怅;

对帘内人来说,却不知道自己的存在会给他带来何种影响。

C.帘外人缺席时,帘内女子常常表现出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感触、忧思,寂寞、无聊、慵倦。

这都是一些对新的生命与生活的渴望的表现或感情流露。

D.帘内人缺席,但帘这一物件已引起了帘外人的无限的联想,他仍然想象着她室内的景象,回忆着曾经的甜蜜与温存,而这些联想又只能给他带来沉重和痛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帘外人看来,帘不仅隔开了帘内外两人的身,也隔开了两人的心,帘内人对帘外人的态度是不很明朗的,道是无情又似声声呼唤,道是有情又似诸多推拒。

B.帘外世界对帘内人而言,隐喻着一种美丽然而难以预测的诱惑,一种与当下生存不同的别样的激情与热烈。

不管她接受与否,都会有一种隐秘的渴望被点燃。

C.隔帘相看可以产生两种感受截然相反的心理,这与阅读宋词时从乐观的视角还是悲观的视角相关,乐观的视角产生幸福和慰藉感,悲观的视角则产生痛苦和折磨感。

D.宋代词人普遍流露出一种对既定现实的无奈情绪,既无力进行抗争,又无法断然舍弃,这种忧郁、感伤、惆怅,也传递到了对帘意象的运用处理上。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袁枢,字机仲,建之建安人。

幼力学,尝以《修身与写赋》试国子监,周必大、刘珙皆期以远器。

试礼部,词赋第一人,教授兴化军。

为礼部试官。

常喜诵司马光《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通鉴纪事本末》。

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读,曰:

“治道尽在是矣。

他日,上问袁枢何官,茂良以实对,上曰:

“可与寺监簿。

”于是以大宗正簿召登对,即因史书以言曰:

“臣窃闻陛下尝读《通鉴》,屡有训词,见诸葛亮论两汉所以兴衰,有戒,垂法万世。

”遂历陈往事,自汉武而下至唐文宗,偏听奸佞,致于祸乱。

上曰:

“朕不至与此曹图事帷幄中。

”枢谢曰:

“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之福也。

兼国史院编修官,分修国史传。

章悖家以其同里,宛转请文饰其传,枢曰:

“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

”时相赵雄总史事,见之叹曰:

“无愧古良史。

权工部郎官,累迁兼吏部郎官。

两淮旱,命廉视真、杨、庐、和四郡。

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瓜洲新城,专为退保,金使过而指议,淮人闻而叹嗟。

谁为陛下建此策也?

迁大理少卿。

通州民高氏以产业事下大理,殿中侍御史冷世光纳厚赂曲庇之,枢直其事以闻,人为危之。

上怒,立罢世光,以朝臣劾御史,实自枢始。

诏权工部侍郎。

因论大理狱案请外,有予郡之命,既而贬两秩,寝前旨。

光宗受禅,叙复元官。

擢右文殿修撰、知江陵府。

江陵濒大江,岁坏为巨浸,民无所托。

楚故城楚观在焉,为室庐,徙民居之,以备不虞。

种木数万,以为捍蔽,民德之。

开禧元年,卒,年七十五。

创作《易传解义》及《辩异》《童子问》等书藏于家。

(选自《宋史·

袁枢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

B.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

C.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

D.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

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监,是中国古代自隋唐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B.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

隋唐为六部之一。

历代相沿。

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C.累迁,表示官职多次调动。

在古代,超迁、擢、窜、拔等表示官职的升迁,而谪、黜、陟、左迁等则表示降职贬官。

D.《通鉴纪事本末》为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学著作。

“纪事本末体”兼有纪传、编年二者优点,使“数千年事迹经纬明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枢文才突出,学识渊博。

他少年时努力学习,曾经以《修身与写赋》参加国子监考试,后又参加礼部考试,得词赋科第一。

周必大、刘珙看好他的前程。

B.皇帝关心提拔袁枢,袁枢借史事劝诫皇帝。

袁枢积极进言,敢于弹劾权贵,御史冷世光违法乱纪,袁枢弹劾他,皇帝生气,立即罢免了冷世光。

C.袁枢为人正直,修史秉笔直书。

他负责修国史,章悖是他的同乡,向他委婉请求修饰自己的传记,被袁枢严词拒绝,皇帝知道后赞赏了袁枢。

D.袁枢为民办实事,体恤百姓。

他在江陵任职,江陵靠近长江,每年遭受水患,百姓遭殃;

他建草房安置百姓,种树木防备水灾,百姓感激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遂历陈往事,自汉武而下至唐文宗,偏听奸佞,致于祸乱。

(5分)

(2)上怒,立罢世光,以朝臣劾御史,实自枢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落梅刘克庄①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

①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在诗词中曾有“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问长缨,何时入手,缚住戎主?

”等豪壮之句。

8.本诗颈联与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颈联、颔联,对“同工”之处作简要分析

9.《落梅》一诗,因其言近旨远而成为宋代屈指可数的咏梅佳作。

请结合尾联分析诗中包含的讽喻之意。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重申自己始终以“好修”为乐之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明要坚持理想,即使遭受极刑也不改变的决心。

(2)《诗经·

氓》中描述“女子没有过错,男子却行为前后不一致”的两句是“,

(3)与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样,王湾《次北固山下》用“,”两句表现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风语

胡炎

风卷着梦的香气,一阵一阵,撩得人难受。

村头老杨树下,他蹲着,目光驻在密密匝匝的枝叶间。

叶片上,昨夜的梦还在跳荡,金光灿灿的,晃得人眼晕。

抬手捋一把,那叶子全是钱,新崭崭、香喷喷,揣进怀里,平素蔫软的腰杆儿硬是生生挺得笔直。

身前,烟屁股滚了一地。

最后一支抽尽,再把烟屁股捡起来,点燃,狠狠地补抽几口。

心也给灼得火烧火燎:

这财,别人发得,我怎么就发不得?

“爹!

”进家,他叫。

“弄啥?

”爹不看他,手里的锤子起起落落,只顾加固他的锄头。

“钱……我得用。

爹的手停了,翻他一眼:

“那是留着给你娶媳妇的。

“媳妇不急,钱急。

”他给爹敬支烟。

“到底弄啥?

“正事,别问!

”他把字咬得很重。

爹不再言语。

这是他唯一的儿子。

儿子一贯是老实本分的,他不能不依儿子。

叔、伯、舅、姑……挨个儿借了个遍。

然后村西的,村东的,南头的,北头的,挨门槛进,讨好地笑,把一张脸都给拉伤了。

“就你,也做白日梦?

”村人的眼里,满是鄙夷和不屑。

他依旧笑,心里却骂:

“狗眼看人低,等着瞧!

购置设备,联系货商,组织人手……第一批成品终于出炉。

没想到,事儿来了。

一块黑砖,拍晕了他:

“敢跟老子抢生意?

他摸索着爬起来,捂着流血的后脑勺:

“疤哥,我不懂事,您老人家大人大量,抬抬手,给兄弟一条生路。

疤哥叉着腰:

“这砖,挨得亏不亏?

“不亏。

“想不想再挨一砖?

“疤哥,您说笑。

“识相点,拜老子的山头,有钱大家赚。

“懂了,疤哥,您是爷。

“好孙子。

”疤哥又朝他后脑勺拍了两下,这次不是砖,是手。

有了疤哥,生意竟出奇地红火。

人前人后,他便再也不是那个“老实蛋子”,好烟潇洒地掷过去,说话便有了十足的底气。

村人的眼光,也把他托了起来。

唯有爹,一张瘦瘦的黑脸平静得像十月的秋空,怎么也拧不出个表情。

或许在他心中,只有锄头、泥土、庄稼,才是生命的全部。

这晚,他置了好酒好菜,硬是把爹从牛棚子里拉到餐桌旁。

“爹,喝一口酒解解乏,咱爷儿俩好好说说话。

”他捧起酒碗,敬爹。

爹的手上沾满泥土,接过碗,却没喝。

沉吟了一会儿,爹说:

“带上酒菜,跟爹走。

”他不知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拾掇了酒菜,跟着走。

月光下,爹的身影更显瘦削,那是日晒的,风吹的,雨淋的。

他不由得心痛,日后,得让爹好好歇歇,可劲儿享一把清福了。

出村向北,穿过一片树林,半山坡上,是自家的祖坟。

墓碑前,摆好酒菜。

爹拉他一把:

“给先人跪下。

四周静得出奇,唯有虫声唧唧。

爹说:

“儿呀,当着先人的面,你要说实话。

“嗯。

“你干的,是正经营生吧?

“是……”他低着头,不敢看碑。

“那就好,咱家世世代代没啥本事,可都是老实人、正经人,你爷爷走时对我说,种好田,养好儿,吃安稳饭是大福。

可别辱没了祖宗。

“……”他哑然,心底像被一只手狠狠掏了一把,底气全给掏光了。

然而,一阵风吹过,底气一下子又回来了。

订单越来越多,运气来了,山都挡不住。

车买了,楼盖了,漂亮媳妇娶了,四面都是风光。

唯有爹,照样耕他的田,犁他的地,侍弄他的庄稼。

地是他的命,随他吧。

然而有一日,他从风声里,听到了异样。

资*源%库风很猛,揪下了叶片上的梦。

脊骨一软,腰杆儿竟再也挺不起来了。

两个月后,一条新闻充斥大街小巷:

全国特大地沟油案主犯被判无期徒刑。

这天,荒草萋萋的祖坟前,爹长跪不起。

末了,一头撞在墓碑上。

风,依旧卷着梦的香气,撩着很多汉子的心。

一张张焦裂的嘴,吐出一团团墨蓝的烟雾,在风中飘呀飘,飘呀飘……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叶片上,昨夜的梦还在跳荡”与“风很猛,揪下了叶片上的梦”前后呼应,前者是“他”发财梦的开始,后者暗示“他”发财梦的破灭。

B.“身前,烟屁股滚了一地”的描写,暗示“他”当时正在对怎样做地沟油生意做周密的思考,但后面挨砖的情节表明他没有把疤哥考虑进去。

C.小说的语言描写十分生动,如“把一张脸都给拉伤了”中的“拉伤”一词运用夸张的手法,把“他”赔着笑到处借钱的情态写得淋漓尽致。

D.爹带着“他”到祖坟前询问生意的情节,说明爹知道“他”做非法生意后,希望“他”改邪归正,但爹的这一做法并没有产生作用。

E.从“满是鄙夷和不屑”和“村人的眼光,也把他托了起来”可以看出,小说中的村人鄙视穷人,巴结有钱人,这加深了小说对人性的揭示。

(2)小说中的“他”有着怎样的人生“三部曲”?

请简要分析。

(3)“他”做的不是正经生意,这在小说中有多处伏笔,请找出三处。

(4)小说最后一段写得极妙,试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最后一段作用的理解。

(8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港政改酝酿已久,各界对某些敏感事件纷纷发表意见。

表决结果出来之后,大众基本满意,至此,政改这件牵动人心的大事件终于。

②美联储内部关于何时加息的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今日美联储主席耶伦将发表讲话。

公众期待耶伦,结束争吵,尽快出台新政。

③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这句俗语,似乎廖化的能力如何已经,但廖化真是这样不堪吗?

A.盖棺论定一锤定音尘埃落定B.尘埃落定一锤定音盖棺论定

C.一锤定音尘埃落定盖棺论定D.尘埃落定盖棺论定一锤定音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保险主要以自然灾害险为主,而蔬菜价格险有助于减少市场价格波动给蔬菜种植户造成的经济损失。

C.各地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加大隐患排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决遏制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D.小天使少儿艺术团的孩子日前走进北京市四季青敬老院,带去了精心编排的少儿舞蹈,老人们见到孩子们很开心,也演唱了《红梅赞》等革命歌曲。

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词语的含义总是不断流变的。

例如在过去这些年发展迅猛的城市化过程中,“钉子户”一词似乎逐渐脱离“刁民”的范畴,演变成“顽强抗争者”“私人权利坚定主张者”的象征。

“钉子”们越来越理直气壮,而“锤子”们却越来越失去主动。

A.所以钉子户的坚守,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改变了自身的社会地位

B.因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应该引起包括钉子户在内的社会成员的深度思考

C.不过,城市化发展是符合多数者的利益,而不能因为钉子户而受到影响

D.从这个意义上看,媒体称呼谁是钉子户,那差不多等于表扬他是勇士了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啃指甲这种“小毛病”,常常有人会无意识地去犯。

很多分析人士都认为说话摸鼻子是撒谎,①。

但现在有研究表明,啃指甲并不一定是因为压力而带来的“小习惯”。

其实,②。

因为他们太追求完美了,③,所以很难让自己放松下来,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完成一件事,或是某个工作事项及相关任务。

当无法完成心中所想达到的目标时,他们就会比普通人更容易产生挫败感,缺少耐心,也就更感无聊。

而此时他们的身体就会做出一些强迫的重复性动作,而啃指甲则是最常见的行为。

16.下面是一幅公益广告图片“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请简要介绍图片的主要内容并揭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五.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读普通大学是否意味着普通的工作、普通的人生?

”以下文字是几位高三学生的网上对话。

学生A:

如果你定义的“不普通”是指波澜壮阔、呼风唤雨的人生,那么无论毕业于哪所大学,你多半都会失望。

学生B:

很多口口声声说上什么大学不重要的人,往往都是名校毕业。

一个良好的环境,胜过独自一人的苦苦挣扎。

学生C:

与其抱怨学校的好坏,不如努力奋斗成为非凡的人,到时候不管你毕业于哪所大学,你都是那所大学的骄傲。

你认为A、B、C三位学生谁说得好,你同意其中哪位学生的观点?

说说你的想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9月份月考参考答案

1.A(“它可望而可及,很容易逾越”错,据原文看“可及,可逾越,但并不容易”。

2.D(“只能给他带来沉重和痛苦”说法过于绝对,第5段最后“也因了她的不在场而显得更加纯洁和真挚”。

3.C(“阅读宋词时从乐观的视角还是悲观的视角”错,应该是当事人的心态、视角。

4.D5.C“窜”不是官职的升迁而是降职贬官,“陟”表升职。

6.C“皇帝知道后赞赏了袁枢”错误,应是宰相赵雄赞赏。

7.

(1)袁枢于是依次陈述古代的事,从汉武帝以后到唐文宗,偏听邪恶人的话,造成祸乱。

(“历”,依次;

“陈”,陈述;

“奸佞”,形容词作名词,奸佞的人。

“历”“陈”“奸佞”各1分,大意2分。

(2)皇帝生气,立即罢免了冷世光,以朝廷官员的身份弹劾御史,实际上是从袁枢开始的。

(“罢”,罢免;

“以朝臣”,凭借朝臣的身份;

“实”,实际上。

“罢”“以朝臣”“实”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袁枢,字机仲,建宁府建安县人。

少年时努力学习,曾经用《修身为弓赋》在国子监应试,周必大、刘珙都用远大前程期许他。

参加礼部考试,考词赋第一名,担任兴化军教授。

担任礼部试官。

喜爱诵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苦恼它盛大广博,于是辨别它里面的事件而贯穿在一起,称为《通鉴纪事本末》。

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到他的书,献给皇帝,孝宗读了嘉奖赞叹,拿来赐给太子以及沿江各将帅,而且命令他们熟读,说:

“治国的方法都在这里。

后来有一天,皇帝问袁枢现任什么官,龚茂良按实回答,皇帝说:

“可以任他为寺监簿。

”于是凭着大宗正簿的身份上朝对答皇帝的询问,就根据史书进言说:

“我私下听说陛下曾读《通鉴》,多次有教导的话,看到诸葛亮谈论两汉兴衰的原因,有告诫,流传示范万世。

”于是依次陈述古代的事,从汉武帝以后到唐文宗,偏听邪恶人的话,造成祸乱。

皇帝说:

“我不至于和这些人在朝廷策划国事。

”袁枢道歉说:

“陛下的话说到这里,是天下人的福气。

兼任国史院编修官,分工负责国史传记。

章悖因为是袁枢的同乡,委婉地请求袁枢用文辞修饰他的传记,袁枢说:

“我是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不隐瞒,宁愿对不起老乡,不可以对不起天下后世的公正的评论。

”当时宰相赵雄总管修史的事,见到这事感叹说:

“不愧于古代的优秀史官。

袁枢任工部郎官,历升吏部郎官。

两淮干旱,皇上令袁枢巡视真、扬、庐、和四郡。

回朝后陈述两淮的形势,说:

“两淮坚固那么长江可守得住,今天只知道防备长江,不知道保住淮河,置重兵于江南,把空城放弃在淮河流域,这不是警惕不测事件的做法。

瓜洲是新城,专门为退保之地,金使路过对其指点、议论,淮人听说感叹不已。

谁为陛下定的这个策略?

升任大理少卿。

通州百姓高氏因为产业的事被关进大理狱,殿中侍御史冷世光接受巨额贿赂偏斜包庇高氏,袁枢原原本本地把事情报告皇帝,大家替袁枢担心。

皇帝生气,立即罢免了冷世光,以朝廷官员的身份弹劾御史,实际上是从袁枢开始的。

朝廷下诏让袁枢代理工部侍郎。

由于议论大理寺案件请求调外地就职,有给他郡守的任命,接着贬官两级,停止以前的任命。

光宗继位,恢复原来的官职。

提拔为右文殿修撰、江陵府知府。

江陵靠近长江,每年被冲垮成一片汪洋,百姓无处安身。

楚国的旧城楚观还在,建草房,迁移百姓居住在那里,以防备意外之事。

种树木几万株,作为屏障,百姓感激他。

开禧元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创作《易传解义》和《辩异》《童子问》等书藏在家里。

8.

(1)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和寂寞凄凉:

“零落成泥”“乱点莓苔”。

(2)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

“香如故”“久犹香”。

(3)实际上都是托物言志,都赞美了梅花高洁的品格,更是赞颂了那些虽遭迁谪放逐、仕途坎坷但仍坚守志节的人。

(写对一个点,2分;

两个点,4分;

三点,5分)

9.尾联看似指责“东风”胡乱使用对百花生杀予夺的权力,嫉恨梅花孤高,实际上是用比喻手法(2分),把“东风”比作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执掌权柄者,把矛头指向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寄托自己仕途不遇的强烈的感慨和不满。

(4分)

10.

(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1.AC(答A给3分,答C给2分,E给1分;

答B、D不给分。

(B项对“怎样做地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