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 有趣的游戏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9510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 有趣的游戏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 有趣的游戏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 有趣的游戏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 有趣的游戏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 有趣的游戏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 有趣的游戏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 有趣的游戏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 有趣的游戏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 有趣的游戏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 有趣的游戏文档格式.docx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 有趣的游戏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 有趣的游戏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 有趣的游戏文档格式.docx

学会辨认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及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形状。

教学手段:

实物投影仪、小玩具、图片

教学策略:

引导观察法、合作游戏法、操作法

教学课时及进度安排:

共2课时,第9周

基本功训练重点:

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重视亲身体验。

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游戏和身边常遇到的一些现象,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学习有关方位和视图的初步认识。

第四单元检测题

1、数一数

 

从左边数起:

排在第()个?

从右边数起,排在第()个?

2、说一说

3、看图回答。

小朋友排队做早操,小明的前面有3人,后面有4人。

(1).队伍中哪个是小明?

在他头上“√”。

(2).这一队伍一共有()个小朋友。

(3).前面3个和后面3个都是1班的学生,1班一共()个。

其他同学都是2班的,2班同学一共有()。

小明是()班的学生。

4.看下面的表格,回答下面的问题(一般横为行,竖为列。

):

(1).在第

(1)行第(4)列。

(2).在第()行第()列。

(3).在第()行第()列。

(4).在第()行第()列。

5.

(1)小鸟后面一格在第()行第()列。

(2)在第一行第一列画一朵花。

(3)在马的上面一格画一个⊿。

(4)在第三列第五行写数字5。

6.上题图中。

(1)老鼠在第()行第()列;

(2)老鼠往()走()格,再往()走()格可以吃到蛋糕。

(3)马往()走()格,再往()走()格可以到达(5)行

(1)列,马一共走了多少格。

第1课时认识位置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情境,能辨认上下、左右、前后,初步学会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

2、能力目标:

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以及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形状的过程,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经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体验合作探究问题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认识前后、上下、左右是难点,通过游戏体验主动参与合作活动来解决。

教学方法:

引导观察法、合作游戏法

教学准备:

实物图片、实物投影仪、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

机灵狗

同学们,可爱的机灵狗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想和你们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你们喜不喜欢它?

(喜欢)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教师和一名学生做游戏:

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反反正正。

学生明白后同位做这个游戏。

引出问题,你知道上下、前后、左右吗?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借助亲身体验,初步感知“左右”

(1)右手除了用来举手发言,还可以做什么?

(拿筷子吃饭、拿笔写字……)左手呢?

(吃饭时用左手拿碗……)

(2)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能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找一找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

(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脚……)

(3)利用身体左右的朋友跟机灵狗做动作。

2、借助身边事物,理解左边和右边

(1)向大家介绍左边的同学是谁?

右边的同学是谁?

3、借助游戏,巩固左右

(1)请几位同学面向大家做左右,引出问题,为什么会和下面同学不一样呢?

生小组讨论。

请同学回答,(一般会有个别学生找出原因)。

(因为他们是和我们面对面的,他们的左边正好在我们右边,如果他们转过身去就和我们一样了。

(2)游戏,你说我指,巩固左右的认识。

教师和一个学生做游戏。

指鼻子指眼,说好指眼时是自己的左眼或右眼。

请两位同学上台做这个游戏。

同位做这个游戏,巩固左右。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做“剪子、石头、布”游戏。

教师和一名学生先示范,再小组练习。

一人说口令,两人做,一人当裁判。

看谁做得快,做得对。

四、自主练习5,找一找,贴一贴。

草地上有一棵大树,它和小鹿、小兔、小鸟、蘑菇是朋友。

大树左边有5只小鹿,右边有3只兔子,树上有4只小鸟,树下有6个蘑菇。

你能把它的朋友贴到正确的位置上吗?

同桌两人合作,比比谁合作得好,设计的又快又美观。

集体展示作品,说说你喜欢哪几幅作品?

为什么喜欢?

五、课堂小结

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

六、布置作业;

在学校中选一处你喜欢的地方,看一看它的左面、右面、前面、后面分别是哪些地方?

板书设计:

有趣的游戏

上下前后

左右反正

教后反思:

《有趣的游戏》一课从知识角度讲就是让学生认识“前、后、左、右、上、下、反、正”的位置概念,这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已经有所了解。

我很好的把握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了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教育,是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是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把握特点,运用游戏,使课堂充满活力。

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我结合具体的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喜欢的“指鼻子,指眼睛”游戏入手,引导学生从游戏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怎样区分左右”;

紧接着通过引导他们回忆、交流,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解决“左、右”的问题;

然后通过“剪子、石头、布”游戏和贴图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所掌握的知识。

这些活动使学生数学就在身边,游戏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整节课洋溢着愉快的气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

2、创设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争论。

小学生的普遍特点是好动、好玩,特别是刚入学的儿童。

所以,为了适合儿童的生理特点,就要尽力开创一个民主、开放的课堂,形成一个互动有序、收放自如、活而不乱的课堂教学新秩序。

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敢想、敢说、敢争议,才能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时,首先在课桌椅的摆放上改变了形式,取消了桌子,这样既便于学生交流,又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活动空间。

另外,教师也改变了自己的角色,完全以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交流、游戏和学习活动中。

总之,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得到发展,做到了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

这节课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游戏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第2课时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熟练分清上下左右,能够准确找出物体间的上下左右关系。

2.能力目标: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分析周围事物的兴趣。

3.情感目标;

能够熟练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一、练习上下、前后。

二、自主练习。

第1题,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上下、左右”的辨认。

第2题,“小动物排队”,让学生巩固对“前后”的认识,在与前面的知识相联系,运用“第几”和“左右”一起来定位物体的位置。

第3题,目的是巩固对自身左右的认识。

第4题,让同学能以自身为中心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补充练习:

出示实物情境图,学生看图回答。

1、小动物做操

小猪小狗小猫

小猴小鹿小象

  填空:

小猪的右边是(),小鹿的左边是()

小狗在小猫的()面,小象在小鹿的()面。

()在小鹿的右面,()在小狗的左面。

2、小动物参加跳高比赛。

小动物自左往右是:

小熊、山羊、小鸭、熊猫、青蛙。

  填括号:

一共有()只小动物参加比赛。

    从左往右数,熊猫排第(),小羊排第()。

    从右往左数,青蛙排第(),小熊排第()。

小羊的左面是(),右面是()。

3、先做一做,看看出现了什么情况?

小明

小娟

小丽

小明:

我向右跳2格,又向下跳3格;

 小娟:

我向下跳1格,再向左跳2格;

 小丽:

我向上跳1格,又向左跳5格;

学生小组讨论:

你发现了什么?

四、综合练习“我学会了吗?

看图,你能说说图的意思吗?

把红花左边的花涂上黄色,将红花右边的花涂上蓝色。

把黑蚂蚁前面的第2只蚂蚁涂上红色,黑蚂蚁后面的第3只蚂蚁涂上黄色。

同位互相检查。

五、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我们在教室中的座位也蕴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你能能利用本单元的知识找到他们吗?

看谁找到的多。

鸭子的左边是(小狗、小鸡)

小狗的右边是(小猫、小鸭子)

小鸡在小鸭子的(左右)面

小鸡在小羊的(左右)面

小青蛙的左边有()只小动物。

小鸟在大树的(上、下)面

蘑菇在大树的(前后)面

兔子在大树的(前后)面

第四单元教后反思:

本单元的教学,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左右、前后、上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中设计了游戏串,赛车游戏——听口令做动作——击掌游戏——争夺小巧手——学跳兔子舞;

意图做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反思一二:

首先是创设情境中,应放手让学生多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孩子们由于刚接触上下、前后、左右,虽然在以前已有基础,但知识的全面性不强,建构知识是本课的重点。

将知识系统的整理起来,让他在孩子们的心里有个明确的概念。

所以在教学之初,应让学生明确左右,区分清楚,切不可模糊不清。

其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们的数学教学要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中此处欠缺,如在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指一指教室的上下、左右、前后各有什么?

并由大家来评价一下,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评、互评,学会评价别人。

其三,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的养成。

由此注意了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但是刚刚入学的孩子,还没学会赏识别人,所以许多的学生回答问题偶有雷同。

“小巧手”的评比中,由于孩子们的记忆是暂时性的,所以学生出现多次的不明白,此处可以采取即时评价的方法,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