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2990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筑基参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愚见以为数息法,如以静坐整个历程来看,不过是入门初阶“权法”,无非借径而已。

此法为宋苏东坡养身常用之法,用到一段时候,继之以随息法,习者如能破除执着。

自当不滞于息。

详请参阅“东坡志林”卷一。

(二)拙作“呼吸的种类及作用”中。

提及呼吸的内容配合问题。

这些一主要是说明呼吸在静坐中的历程,并非可以刻意模仿,而是静坐到了某种进度,可能会发生的现象。

(三)调息是静坐必要的方法,但是调息原为促进凝神,如果竟执滞于调息,那就不是静坐的本意了。

调息的主张,约可分为二大类:

①自小周天前修到小周天阶段终止。

多用调息。

这种主张,显然着重技巧;

②自小周天前修到小周天阶段终止,以不调自调为主,只能在某些必要时候,稍藉外气以促进气机的发动。

这样的主张,比较接近自然。

以上两种调息方法,以现在社会环境而论,则法利于亲炙,尤须心静,后法可以私淑,随时可行。

因为环境喧闹,已非古时所可比拟,因此现代人在调息时,须要特别留意内心是否宁静。

须知心静然后息调,心如未静,妄调鼻息,往往有虚火上炎之弊。

因此心难安静的人,最好还是采用后法为妥。

(四)静坐时如何凝神入静,是很重要的问题。

入静不是坐时心才要静,而是在静坐以外的时间里,随时留意内心的宁静。

如果能够随时保持内心宁静,静坐时自然容易入静。

锻炼内心宁静的方法,可以参考明顺冲虚着《天仙正理》中“炼己直论”。

《仙佛合宗》中“最初还虚”和清•柳华阳着《金仙证论》中“炼己直论”。

或清.李涵虚着《三车秘旨》中“收心法”,他如《太上感应篇》、《阴隐文》,都是习静的人宜常参考,不可概视之为迷信。

(五)静坐对于身体健康极有益处,就愚所知,曾有许多读者按照拙作自习,自愈了高血压、糖尿病、后天性心脏病、神经衰弱、肝炎、肺结核、气管炎、风湿、关节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遗精、月经带病、妇女结扎输卵管后遗痛症以及无名肿瘤等等。

以上虽非不治之症,而能在习后数月中,获得全愈,益倡自古相传之仙学,确有巫加研究之必要。

希望阅过本书,获得健康之余,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大家努力把仙学发扬光大。

(六)拙作仙学的研究,研读书籍,身体力行之外。

还宜多事参访高明,细谈心得。

以资琢磨,就愚所知现在海内外,修这有年,见解精辟,足资师范者,各地都有,请参阅李乐球先生所著:

《访道语录》自详。

闺拙作内容大多侧重身内功夫,然仙家中亦有主张身外功夫者,其极致本无轩轻之分,第以篇幅所限,未能概略一叙,至以为憾。

读者中,幸勿以身内功夫误为仙家唯一法门为感。

好在现今交通发达,天涯已若比邻。

倘获机缘,不难幸遇。

(七)愚自拙作发行以来,忙于生活。

奔波劳碌。

难得清闲。

因此在数年中,没有机会好好进修,专心习静。

虚掷光阴,毫无收获,甚感惭愧。

值此再版之际,没有什么好的心得,可以报导,乞希鉴谅。

凌序

筑基功夫向无专集,虽散见诸书,亦语焉不详,且多述理而秘法多仅言梗概。

道友许进忠先生,少年好道,信笃行诚,穷理钩玄,已非一日,且抱不凡之志。

慨乎古本丹经借喻繁复,读之令人眼迷,易足以言宏扬道法,而启后学之灵源也。

故每有所得,辄记录备者,日久而积稿盈尺,乃将旧录整理成卷,又复谦恭自持,就正于玄门高士;

简明精切,实况毕陈;

无难解难明之弊,有新修渐证之功,既可免同志执经以问难!

亦不虞旁蹊误入于崎岖,实大有功于玄门者也。

毁之者,或只为着相,去或误为气脉之学。

然非上德之躯,岂无工无法而能返本哉?

道体不立,命且不保,忽立命之工,务无为之道,乃自误误人之论,非丹道之全也。

试思“凝神聚气”、“采取烹炼”、“河车运转”、“调神脱胎”,节次工夫,用之不休。

良以求之无极,而不可捉摸,易若体察动静而有实据。

况有无相生,勤静相随,上下相倾,长短相形,皆由后天之阴阳,而返先天之无极也。

朱注悟真云:

“外药从后天返先天,以作为而返本,寂然之际,感而遂通,六根互用,不碍有为。

”静则神凝,动则法应,无而有,有而无无者是也。

黄裳祖师云:

“直造玄姻,真机显象,有为亦是先天;

不然静寂枯坐,一无所觉,无为亦为后天也。

易,有阴阳是道之论,是阳非道也,阴非道也。

道乎,其在阴阳动静之间乎,理无气不立,气无理不行,且必盗其动静之机,采取真一之展,以为丹本。

筑基之功,其在斯乎,读许先生手着:

《筑基参证》一书,益知“补身”、“换身”、“出神”、“合道”,莫不以筑基之工,为其经始也。

自序

仙道授受素严,锤离十试吕祖;

伍冲虚切问二十载于曹还阳;

玉蟾三代感师恩,十年侍真驭,固皆节节传授,虽非一口吐尽,然亦非为秘也。

余年来历事参访,复从师多年,亲炙既久,所闻自增,而今始得略窥门径。

是书印余参侍所获,而行之有验之实录也。

初,每有所受,辄加笔记,日积月累,聚而成册。

道友见之,摹促公开,余以尚无实学,不敢同意。

无已,其假此为引玉之抛砖,求侣之缨鸣乎!

兹承吾师赐题曰:

“筑基参证”。

修士如不因音声色相而见弃愚忱,从此葫芦依样,挂杖别凭,共事真参实证,或亦不无攻错之益软!

前言

一、本书共分两篇,第一篇是说明筑基的原理和结构,以展窍、开关、河车等小周天前段的范围来做基本分析,以大周天的境界来做附带补充。

二、第二篇是说明筑基的方法和实验,以小周天的前段,来做实验的程序,以小周天之初得小药,来做求证的目标。

这是因为这个阶段比较富有现(Realistic)意义,和实际的“生理治疗”作用,对于生理机能衰弱所造成的宿疾,有意外显着的功效。

三、关于仙学三元的分法有严格和广义之分,惟门派各别,观感容有不同,兹勉为列式如左:

四、清净法和栽接法都是仙家之传统修法,皆有其存在价值,不可偏废。

但是栽接法在修习时,要有各项条件的配合,不似清净法之容易实行,因此第二篇所提供之方法,卸系以仙家清净工夫为宗,阳气运转督任为主。

五、本书原为作者录以自备参考之用,并不预备印行,研学阅者,如欲修习静坐时,于参考本书之余,仍应随时请益高明真,万能彼此印证,避免发生偏差。

六、仙学一门对于人类的生命,有极大的影响关系。

只要一口气还在,而得有正确的仙学方法,加以精勤的修习,虽是高龄,犹可改造体质,恢复青年旺盛精力。

阅历丰富的老人,如果再有青年一般健康的身体,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家庭的幸福,其贡献是不可限量的。

七、仙学不是迷信。

仙学是最崇高的修养,包含多方面学问,也是讲究身体健康的学术,有原理,有方法,有效验,处处可以历来仙经及自身来参证。

希望阅过本书,而从未力行的读者,或素来怀疑而不信者,不要给仙学做任意“隔靴搔痒”式的空言或推测。

这是本人最大的祈望。

 

第一篇筑基的原理

第一章药物

第一节阳气浅说

我们开始静坐,经过一段时期修习纯熟以后,生理机能渐渐加强,脐下丹田发生一种暖力。

这种暖力,通常称为元气,仙学家别称为阳气。

清静派的修法,阳气是从修士本身脐下丹田产生。

栽接派的修法,阳气是从同类彼家接来配合。

同样的阳气,清静派的阳气略含阴柔,栽接派的阳气富有阳刚,两派阳气质虽然相同,效能则有区别。

第二节小药浅说

柳华阳说:

“仙道元精喻药物,药物喻金丹,金丹喻大道,何喻之多也?

'

’道藏经曰:

“精者,妙物也,真人长生根。

”圣圣真真,莫不以此元精以阐明药物也。

夫药物既根于元精,而又旦元氣者何也?

且此氣从禀受,隐藏于氣穴,及其年壮氣动,欲有向外拱关变化之机者,即取此变化之机,回光返照,凝神入氣穴,则氣亦随神还矣。

故谓之勒阳关,调外药,及至调到药产神知,斯之谓小药,又谓之真种子。

又说:

“行大周天,初采药时,谓之大药。

此处行小周天,初采药时,谓之小药,或谓之真种子。

古人末言小药,及曹、伍二真人,始发小药之名。

“药产之效验,非暂时可得。

至真之道,在乎逐日凝神,返照氣穴之工纯熟,而后有来之机绒。

夫或一旦元关显露,或数月丹田无音,迟早各殊,而贵乎微显勤生,不失调药之工夫,则药产自有验矣。

且氣满药灵,一静则天机发动,自然而然,周身融和,酥绵快乐,从十指渐近于身体,吾身自然耸直,如岩石之峙高山。

吾心自然虚静,如秋月之澄碧水。

痒生毫窍,身心快乐,阳物勃然而举。

丹田暖融融,忽然一吼,神氣如磁石之相翁,意息如蛰虫之相会,其中景相,难以形容。

歌曰:

夺哉怪哉,元关顿变了,似妇人受胎,呼吸偶然断,身心乐容腮,神氣真浑合,万脉千窍开。

盖此时不觉入于幻冥,浑浑沦沦,天地人我,莫知所知,而又非无为,幻冥之中,神自不肯舍其氣,氣自不肯离其神,自然而然,纽结一团。

其中造化,似施似会翕,而实未见其施翕;

似走似泄,而实未至于走泄。

融融洽洽,其妙不可胜言。

此所谓一阳初动,有无穷之消息。

少焉恍恍惚惚,心已复灵,呼吸自起,元窍之氣,自下而后行。

肾管之根,毛际之间,痒生快乐,实不能禁。

离尘说:

“筑基不得玄妙,一阳难生,外药不得玄妙,小药不产。

“小药产生是活子时。

“药产神知,小药成矣。

“调外药,调到动极,阳关犹如走泄。

顺行之时候,即采运行。

外药不调,小药不产,调到药产神知,再用采小药之工。

“药产神知,不知者,当面错过。

小药产时,两目金光,两耳风声,脑后铃声,气穴之中,犹是滚水。

暖气推出阳关,回到丹田,又到尾闾、小腿、大腿,趣来推去。

用神功降伏,辨老嫩采取,烹炼运一周后,动而复动,周而复周也。

若如药老气散,则丹不结。

药嫩气微,亦不成丹。

必要不老不嫩,如浴之初起,暖风融融,此时不老不嫩,正好采用运行,丹可成矣。

” 

 

朱云阳说:

“坎离交而产药,乾坤交而得丹。

李涵虚说:

“筑基既久,积累益澡,乃有一个时候,照常静坐,忽于丹田中,突出了物,有声如风雷之响,有色如星电之光,是为后天中先天药,即按第一车运之,至于泥丸,始化为液,饵而服之,方得玉液丹头。

此得药结丹之始也。

以后工夫,须要绵绵不绝,固蒂深根,乃尽善丹之妙。

“运精工夫,所以抽坎铅,制离汞,炼己性也。

前此炼精已久,得了小药,结了丹头,以后绵绵内息,天然自在,固守丹田。

“夫药有小药大药,道分先天后天。

后天则结小药,结丹用之。

先天则产大药,还丹用之。

后天无形无而实有。

先天则有物有用而实无。

“药有三层,始则取外药以制内药,继则由内药以修外药,终则食外药以合内药。

取外药以制内药者,筑基炼已之事也。

此般外药,乃是炼小药,炼精化气时也。

”又说:

“元神、元氣交媾,而筑丹基,生小药也。

”以上各种有关小药的名论,现在再加一番分析,就可以有一个简单的认识了。

兹将小药的特征略述如次:

一、小药又名真种子,即是玉液丹头。

二、小药产生于脐下丹田。

三、小药是行小周天时。

产有了阳气后初次采得的药物,也就是说:

小药是在筑基,即展窍开关之后,才能采得。

四、小药是后天中的先天药,作用是在促使结丹。

从小药生起,如完成三百次以上玄妙周天,就须丹熟止火,有发生大药的现象。

五、小药是无形无质而实有,是小周天炼精化气的中期结果。

六、小药是元神,阳气的交媾造成。

七、小药产生时,脐下丹田生出白光。

白光的出现,有渐现与顿现两种情形。

渐现是由于药力末足,所以光明只能慢慢放出。

现是由于药力充沛,所以光明能够立刻放出。

八、小药是生而后采。

九、小药产生时,有极高度的快感。

快感发生的时候,开始是在脐下丹田,最后散播于全身。

因为这种修炼上所获得的快感,胜过男女房事的快乐,不知若干倍,所以常常有静功不够的修士,在小药产生的时候,缺乏定力,而致走漏。

十、小药产生时,阳物会不自觉地壮举。

这是气满药灵,刺激生殖机能所致。

阳物壮举时,阳物里面同时会发生极高度的快感。

这时要注意收心,否则会发生遗漏。

十一、小药产生时,脐下丹田附近又暖又热,热力会慢慢流布全身。

尤其阴跷一带,热度最高,收心有问题时,也会引起遗漏。

十二、小药产生时,两耳会有风雷的声音,可以听到多这些都是修炼时发生的景象,不可有追逐之心。

十三、小药必须是在真息的情况下,才能产生。

真息是由内在生机所致,其中有许多内景,各人由于功法、体质、勤惰的不同,却有许多差别。

十四、小药采得以后,平时下体的体积,都会自动收缩,开始如儿童的模样收敛,遗漏之患,从此可免。

十五、小药采得以后,食欲渐灭,食量渐少,尤其厌恶荤腥,而喜欢素食。

十六、小药采得以后,体力充沛,行动轻快,不易疲劳。

十七、小药采得以后,身体排泄量及次数会减少,流汗量也会减少。

十八、小药采得以后,心理上会起部份变化,由俗而雅,由华而实。

心境较前爽朗、豁达、不喜言口笑,但爱清静。

仙经所谓“调药”,就包括炼小药这部份而言。

十九、小药采得运转周天以后,生理上亦渐渐开始发生变化。

二十、小药之名,是曹、伍二位真人,出来提倡的。

这个名词,以前没有,但这并不是说以前修炼就没有小药这段成果,是曹、伍二位为了使人不致误认,才将这个成果,赋予这么一个确切的名词。

第三节光明与光色

修炼到采得小药前后,有一种光明会从脐下丹田发生,到后来全身都有。

有的人称之为性光,其实是阳气所发动,是修炼上必经的过程。

通常在阳气未运行十二时位以前,宜以不见光为佳,如果是修仙的,则更不应该有。

脐下丹田有了阳气,经过一段时间的养炼,结了小药。

这个小药,李涵虚称为玉液丹头,有此一物,方能发光,以后光量更视此物轻重而定。

有了小药,脐下丹田中星光朗朗,但此时不可惊喜,要一意收心,守其自然,不可任其发展,尤其初见光时,更应如此,否则只怕药气下奔,缘熟道(阳关、谷道)而去。

有了星光之后,工夫照前行得一个时候,金光便来。

金光和银光不同。

金者黄也,即是命光。

银者,白也,就是性光。

小周天的过程,此二光色,纯是正色,此外各种杂色,坏处多,好处少,不值得谈了。

第二章鼎器

第一节鼎器浅说

小周天的修炼,是以风(呼吸)、火(元神)、药(阳气)三项在身体内部交互进行的。

呼吸、元神、阳气的活动范围,是在身体内部,所以身体在仙学的观点上,就称为“鼎器”。

清净法的鼎器,就是指修士本身而言。

栽接法的鼎器,意义比较广泛,有内鼎和外鼎的分别,内鼎是指修士本身,外鼎是借“同类彼家”而言。

第二节守窍

窍的意思就是指空穴。

身体有许多窍,是修士安神之处。

守窍的意义,是仙学逆返常用的方法。

人的心意经常往外跑,无法恒与形体共存共荣,因此心神外驰,久之形因而渐枯,最后不免形神完全分离,以至生命结束。

守窍,有身外与身内之分。

一般来说,守身外比较没有弊病,但是易于落空,且开始效验很慢,甚至必须圆通的人才做得好,不是一般人所能做的。

守身内比较便于捉摸,但易于着相,开始效验很快,一般人都喜欢做他,可是到相当时候要换窍而守,不是一窍守到底的,但换窍时比较费事。

现在把比较熟知的窍,开列于下,备供参考:

一、泥丸:

守泥丸是很普通的守法,守得太紧头脑易昏,血压较高者不宜。

二、擅中;

在两乳之间空穴,坤道多守此窍。

三、黄庭:

在脐上四寸二分之间,遗漏者可守此窍。

四、脐下丹田:

守此窍最普遍,坤道亦有守此窍者。

太松则火力不足,太紧则防成痞块。

要在松紧之间严认得调和,才能活用的。

五、阴跷:

俗称海底,一名会阴,位置是在阴囊后,肛门前的小小范围,守此窍阳气容易发生。

守到阳气生,就要略向上移。

六、夹脊:

守此窍比较容易生阳气,益肾,守到阳气生,就要换窍而守。

七、准头:

平易安全。

八、山根:

位置是在两眼之间,某善社多守此,但容易与守泥丸者生同样弊病。

九、印堂:

与“山根”之作用近似。

以上九种大约均为熟知之窍,守时要轻松自然,才无流弊。

另有主张守不内不外者,大概最要讲究二个“中”字。

此与守身外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章火候

第一节凝神的方法

凝神,原则上就是真意观照,即运用心神,凝聚内照的意思。

元神在仙学的作用上,称为火,所以凝神又名用火。

在没有说到用火之前,先把“火”的意义,分四点加以说明:

一、火就是阳气:

“此气也,名壬铅,名后天,又名阳火。

”混然子说:

“时至氣化,机动籁呜,火从脐下发。

”柳华阳说:

“火者,氣也。

二、火就是呼吸之气:

“火者,呼吸之气也。

金者,元氣也。

盖金不能自生,必假火以逼之,使朝于乾宫。

”但风火二字连用时,则风指呼吸之气。

三、火就是真意、元神:

白玉蟾说:

“火者,神也。

“炼丹全凭火以炼精。

火者,神也,曰汞,曰日,曰乌,曰龙,皆我之真意也。

”俞玉吾说:

“肾属水产心属火,火入水中,则水火交媾。

”邱长春说:

“采二氣升降之际,若不以意守中宫,药物如何运得转?

”元吉说:

“用火有呼吸之火,有元氣之火,有元神之火。

呼吸之火,能化谷精之气,而生元氣。

而元氣之火,能化呼吸之火,而生元神,元神之火,能化元氣之火,而成大丹。

”伍冲虚说:

“元神不动为体,真意感通为用。

元神、真意本一物也,言元神亦可也,言真意亦可也。

四、火就是神,也是药:

彭鹤林说:

“火药原来一处居,看时似有觅时无。

”陈虚白说:

“采药时,谓之药,药之中,有火焉。

炼之时,谓之火,火之中少有药焉。

”性命圭旨说:

“药非火不产,药熟则火化矣。

火非药不生,火到则药成矣。

”黄元吉说:

“炼时谓之火,火中自有药在也。

然只是一个动静而己,动而有形,喻之为药,静而无象,拟之为火。

“神耶氣也,氣即火也。

以上火的概念既经分析,现在就说到用火的方法了:

小周天的工程,实在很像古人的导引、吐纳术,不是毫无作用。

只是在作为之中,要暗合规矩,不能轻举妄动。

小周天的修炼,有文火、武火的交替配合,就是要避免火候上的太过租不及的弊病。

武火的意义,简单的说,就是收心。

人的心意,一向都是外驰的,不是经常能够和形体同住的。

仙家认为心意外驰,会损耗身体固有的精气神,以致身体衰老。

要防止精气神的损耗,进而目烩月盆,惟一的方法就是:

要把外驰的心意收回,隐藏在身体里面。

身体得到心意的照顾,慢慢就能产生阳气。

“已熟或坐或卧,不觉忽然肠生,即回光返照,凝神入氣穴,息息归根。

此神气欲交未交之时,存神用息,绵绵若存,念兹在兹,此即谓之武火矣。

“武火者,用息摄氣之法也。

且氣之生而下行,不自逆而上行,欲逆而归乎其源者,非息之招摄,无能还乎其炉矣。

“呼吸乃采运元氣之法,则逆吹微缓,谓之文火,紧重谓之武火。

黄元吉说:

“火候文武,只有意无意之分焉。

“夫武火何以用?

何时用哉?

当其初下手时,神末凝,息未调,神气两者不交,此当稍着意念,略打紧些,即数息以起刻漏者,是其武火也。

”李涵虚说:

“心太散,则冷,务必守其自然,即武火也。

文火的意义,简单的说,就是放心。

人的心意收回身体里面,观照凝聚一番后,稍久它的“真意”的程度,便要慢慢消失,仅仅剩余“凡意”。

这种“凡意”对于阳气无益,真正能影响阳气的,却是“真意,'

o因此到了这时,就要把心意放松,让“凡意”澄清一番,同时阳气也才能得到温善的妙用。

“文火者,吹嘘之声也。

“文火者,乃神氣相定而不动之旨也―夫既曰不动,而又曰文火者何谓也?

盖神氣虽曰不动,而呼吸之气,又在此吹嘘,绵绵不断之旨也。

古曰吹嘘曰温养,是定而吹嘘之意也。

且火得风之所嘘,火不息冷,药则融而温暖。

“神气既交,阳氣己定,又当忘息忘意,用文火以养之。

“照顾温养之,此即谓之文火矣。

但不在交媾与周天之时,俱是用文火之法,以时刻温养之,而炼已之工,亦是用此法。

“追至神稍凝,气稍调,神氣二者略略相交,但未至纯熟,此当用文火,以固济之。

意念略略放轻,不似前此之死死者数,是即文火也。

“停神安息,以自然为主,心太严则炎,务必顺其自然,即文火也。

第二节呼吸的种类及作用

静坐与呼吸,关系至为密切,几乎没有一本仙经,不谈到呼吸的问题。

火候上的运用,主要是风火两项。

火是真意、元神;

风,是呼吸。

没有呼吸,人类即不能生存,修炼亦必无法进行。

由此可知,对于呼吸的了解,实在非常必要。

呼吸分类,有外呼吸及内呼吸两种。

现在就外呼吸及内呼吸的范围,逐步加以说明:

一、外呼吸

外呼吸,又名体外呼吸,是指人鼻孔出入空气而言。

这种呼吸又可以分为:

(一)胸式呼吸:

又名凡息,即一般人之正常呼吸。

呼吸时,肺部张缩,不待学而能。

(二)腹式呼吸:

因是子称腹式呼吸为自然呼吸。

这种呼吸,吸气时腹部外凸,呼气时腹部收缩。

作用比胸式呼吸稍佳。

(三)逆呼吸:

因是子称逆呼吸为正呼吸,完全与腹式呼吸相反。

吸气时,腹部收缩,呼气时,腹部外凸。

这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呼吸,普通人不易学,甚且往往流弊丛生。

二、内呼吸

内呼吸,又名体内呼吸,是指人之呼吸,不经口鼻,而在体内自然存在,维持生命的一种呼吸作用。

这种呼吸是以外呼吸为基础,然后逐步修炼出来的。

这种呼吸是修仙的必经过程,亦锻矿出金所必须。

人的生死,完全由于呼吸的宰制。

因为人体自母体内带来的一点元阳,是人的固有生存元素,是外界任何物质,无法完全代替或补充的。

(仙学尚有天元、地元的方法,可惜现在知道的很少。

)这个固有生存元素,有一天使用完了,这个生命也就终结。

这个生命的个体现象,好像搜集业(ExtractiveIndustries)中的煤矿产业,一经人类采掘燃用,只有减少,竟至一点都没有,除仙家返还之法外,是无法人工再造的。

得小药,是筑基的事情。

筑基的意义,即是说把破漏的身体重新补充,要到阳气旺盛,探得小药,才算完成。

能得此小药,身体始能如十六岁纯阳之体。

这是对于身体业已耗用之元素,利用仙学原理及诀法,使其再生再造所致。

这种再生再造的能力,是在内呼吸的作用下完成的。

内呼吸所以能促进长生,道理就是如此,现在再就内呼吸,按其程度,加以分析如次:

(一)武息:

火有文武的分别。

为了风火同用的道理,风亦有轻重的分别。

因此息亦有文武的分别。

武息、文息的名辞,即缘此而产生。

所谓武息,即呼吸紧重之谓。

武息由呼吸的长短,有三种不同的方式和用途:

呼吸等长时:

用于子时位的武火,有念时亦可用之。

呼长吸短时:

用于退阴符时的武火。

呼短吸长时:

用于进阳火时的武火。

(二)文息:

呼吸轻微,出入相等,绵绵不绝,微妙自如,用于沐浴的时位。

(三)真息:

静坐之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