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2996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

3、如果你就在边上,你会怎么做呢?

你是怎么想的?

4、你做过这样的事吗?

(勾起学生的回忆,剖析自己。

5、教师总结(在上学路上玩耍后的不良后果):

(1)在上学路上玩卡片、玩蚂蚁,会迟到,影响我们一天上课的情绪。

(2)吃零食摊上的食物,会影响健康。

(3)玩摸奖游戏,买小玩具,浪费钱又影响学习。

板书:

上学路上不玩耍。

(齐读)

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明辨是非,使学生明白上学路上不贪玩,要按时到校。

2、安全标志要记牢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能明白上学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初步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二)行为目标:

培养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遵守交通规则。

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靠边走,穿行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在铁路道口注意来往车辆,不抢行。

(三)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能认识有关的交通标志、交通设施。

三、教学准备

学生:

课前布置学生到大街上认一认交通标志和设施。

教师:

1、画有交通设施的十字路口挂图及十字路口图若干。

2、交通标志图。

3、交通标志和设施的小图片若干,分类装入小塑料盒内。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新课。

1、听故事。

(故事梗概:

中山一个小朋友被一个自称是妈妈朋友的阿姨带走被卖到四川受尽折磨的故事)。

2、请学生就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

3、听故事(故事梗概:

一个男孩过马路闯红灯,险些造成交通事故。

4、请学生们就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

3、教师小结:

如果有陌生人来学校接自己,一般情况下不认识的人,我们不要随便跟人走,我们要加强自己的防范意识,要学会采取措施做好自我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交通安全,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轻者受伤,重者死亡。

给自己带来伤害,给家人带来痛苦,给社会带来麻烦。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上学路上》。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课堂小调查,研讨上学路上应注意哪些方面。

1、小调查:

上学途中,多少同学自己独自上学;

多少同学和小伙伴结伴上学;

多少同学由家人送上学。

2、讨论:

(1)放学时,应该注意什么?

(2)回家路上,应怎样注意安全。

(三)、合作学习,认识交通标志设施。

1、认识交通设施:

繁华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特别多,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交通的畅通,马路上修建了许多交通设施。

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出交通设施并说说它的作用吗?

(1)同桌互相说说。

(2)指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

2、认识交通标志:

为了保证交通安全,大街上除了有交通设施外,还有许多交通标志。

老师带来各种交通标志,你们想认识它们,和它们做朋友吗?

(1)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抽一张交通标志。

(2)小组内交流讨论,抽到的交通标志上画了什么?

是什么标志?

在哪见过?

有什么作用?

(3)汇报学习情况。

(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想,如果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对了,就鼓掌鼓励,如果认为他说错了,就举手纠正。

3、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其他交通标志。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请同学们畅谈自己的收获(学生自由组合交流)。

交通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同学们为了防止受伤害,珍惜宝贵的生命,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成为注意交通安全的小模范。

3、卫生安全我做主

一、教育与训练目标

1、知道小学生要做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2、初步学会正确使用手帕,口袋里不放脏东西;

3、初步养成衣着整洁,天天洗脸,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不含手指头的卫生习惯。

二、教育与训练要点

1、爱清洁讲卫生光荣。

2、衣着整洁,天天洗脸,早晚刷牙。

3、不随地吐痰。

4、口袋里不放脏东西。

三、教育与训练准备

1、挂图。

2、一个脏孩子图片。

3、一个病孩子图片。

4、一块大手帕。

四、教育与训练过程

1、对比导入活动。

老师请一位身体健壮、衣着整洁、讲卫生的本班学生走上讲台,出示“一个脏孩子图片”。

小朋友你们喜欢和谁交朋友?

为什么?

2、创设情景明理。

(1)这个脏孩子不仅外表难看,而且在他的身上有许多小虫。

这些虫很小很小,是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如果用显微镜一看,就很清楚了。

这些小虫就是对我们人体有害的细菌。

(2)看挂图明理。

A这些细菌喜欢在脏东西身上生存,如果我们不天天洗脸,细菌就会侵入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

如果不天天刷牙,细菌就会蛀空我们的牙齿。

如果我们饭前便后不洗手,如果我们把手指头含在嘴巴里,细菌就会顺顺当当地爬进嘴里钻到肚子里。

这些细菌到了我们肚子里“大闹天宫”,我们就会肚子疼,发高烧。

B出示病孩子图片。

小朋友这些图片上的孩子为什么会生病?

生了病的孩子能不能愉快地学习、愉快地活动?

请学生讲讲生病时的体会。

教师归纳:

我们要不让细菌侵入到身体中去,就应当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3)讨论明理。

我们除了不让细菌侵入身体,还应当不让细菌传给别人。

A有时我们要吐痰,该怎么办?

为什么不要把痰吐在地上?

B出示儿歌:

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

吐痰要入盂,养成好习惯。

(要求学生不随地吐痰)

3、学儿歌导行。

(1)我们怎么做才是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受欢迎的孩子呢?

学习儿歌:

小朋友要记牢,衣着要整洁。

天天要洗脸,早晚要刷牙。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含手指头。

不要随地乱吐痰,手帕天天带身边。

人人爱清洁,个个讲卫生。

养成好习惯,大家都喜欢。

(2)对照儿歌,让学生讲讲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够,今后要改正。

4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爱清洁讲卫生才能使我们健康地成长,希望小朋友把学到的儿歌记在心里,并按儿歌去做,让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教育与训练巩固与延伸

1、制订个人卫生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卫生检查。

2、与家长取得联系,配合学校共同进行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4、怎样保护牙齿

一、教学理念

根据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原则。

我在设计本堂课时结合现在学生中比较普遍的龋齿(蛀牙)问题,进行探讨。

让学生知道龋齿(蛀牙)的危害,并使之能自觉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整齐洁白的牙齿有益身体健康,懂得要保护牙齿的道理。

2、初步学会防治牙病,保护牙齿的方法。

3、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初步学会保护牙齿最常用的几种方法。

2、难点:

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

模型牙齿、模型牙刷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谜语激趣认识牙齿

谜语导入:

孩子们,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不过它呀,就藏在谜语里,你们若是猜不着,它可就不和你们交朋友。

(上一排,下一排,整整齐齐白又白。

你要猜不着,张开嘴巴就明白。

)出示牙齿的图片。

同学们,刚才你们猜谜语猜的又快又好,老师奖励你们一份礼物,快看看是什么礼物?

(花生)快尝一尝花生香不香。

师:

你们是怎样吃花生的?

(剥开来吃)

花生一粒一粒又是怎么吃到肚子里的?

(用牙嚼碎)

别的东西又是怎样吃到肚子里的呢?

(也是用牙嚼碎)

同学们吃花生要用牙齿嚼碎,小兔吃萝卜,小狗啃骨头要用什么嚼碎(牙齿)

如果没有牙齿,小狗还能啃骨头,小兔还能吃萝卜吗?

(不能)

师小结:

我们的牙齿又白有坚硬,它的用处可大了,能够咬断食物,嚼碎食物帮助消化,可牙齿吃完东西后是怎样的呢?

是不是很脏?

2、学生漱口,一起看漱口水。

发现水很脏,激起自己漱口的愿望。

教师小结:

如果我们吃完东西后不去漱口,那些残留在牙缝里的食物就会变质,就把我们又白又坚硬的牙齿给腐蚀掉,就会有小虫子来吃掉我们的牙齿,如果不信,你听一听故事

讲《老虎拔牙》的故事,(老虎自认为牙齿锋利,结果因吃过多甜食,又不刷牙而导致蛀牙,全被拔光。

你们想想为什么老虎的牙齿会拔光呢?

生:

太爱吃糖了。

每天不刷牙。

平时不注意卫生。

……

对了,就是因为它没有保护好,所以牙齿才会——

蛀掉。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保护牙齿”。

(二)讨论研究

怎样才能保护好牙齿呢?

以小组讨论讨论。

(生讨论)

汇报:

每次吃完东西漱漱口。

每天睡觉之前刷刷牙。

平时少吃甜的东西。

要是吃了东西不刷牙,虫子就要爬出来,牙齿就要蛀掉。

…………

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但是蛀牙并不是虫咬的,而是吃了糖或甜的食物后,碎屑留在牙齿表面或牙缝中,在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等产酸菌的作用下产生酸。

牙齿中的钙、磷等成分渐渐被酸溶解破坏,出现了蛀洞。

馒头、米饭及糕点等食物残屑,经过唾液作用变成糖留在牙缝中,也会产生蛀牙。

师: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牙齿是怎样蛀空的。

这样的结果,相信大家谁也不想遇到,可是就是有很多同学不注意口腔卫生,说说你平时是怎么对待牙齿的?

今后怎么做?

(学生自由发言)

我平时睡觉之前不刷牙,今后我会每天刷牙的。

我每次吃完饭都不漱口,以后我会漱口的。

我以后少吃点甜的。

(通过探讨进一步引起学生对蛀牙的重视,并使之能自觉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

(三)保健预防

现在请你当当小医生,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病牙。

(同桌进行检查汇报)

如果你有病牙,或是牙面上有黑点,要及时治疗,防止蛀牙的进一步发生。

如果是健康的牙齿,就应及时预防,如果已经有病牙,更要注意口腔卫生。

最好的预防方法如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睡前不吃东西等。

刷牙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师示范:

(出示一支大牙刷和牙齿模型)刷牙时要采用竖刷的方法,把牙缝中存留的残屑都清理干净,并使每个牙面都能刷到,刷牙不仅可以清洁牙齿,还对牙床有按摩保健作用。

学习刷牙的儿歌:

小牙刷,刷呀刷,上牙从上往下刷;

下牙从下往上刷,咬合面要来回刷.早晚坚持刷一刷,牙齿洁白人人夸!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刷牙练习,互相纠正.教师巡视帮助.

教师请不同学生上台示范,请学生自己评价.

(通过师的讲解示范和儿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应及时预防,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那只被拔了牙齿的老虎说些什么?

提些什么建议?

老虎,你要每天刷牙。

老虎,你不要吃那么多糖。

老虎,你吃完东西要漱漱口。

你不要那么贪吃。

我们从小就要保护牙齿,牙齿一旦生病,就会引起全身各个器官的毛病,影响人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从小要——

保护牙齿。

(让学生在学完整堂课时,知道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该怎样做。

真正做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5、防止校园中的人为伤害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危险的行为是导致意外受伤的原因。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重点:

正确认识导致意外受伤的危险的行为。

课前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学习、活动,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在我们看起来很普通的活动,却隐藏着极大的危机,威胁着我们的人身安全。

二、新课:

1、出示图片。

请同学们讨论:

(1)这些属于什么行为?

(2)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

2、分组讨论,指名汇报。

3、同学们在校园内还有哪些不安全的行为呢?

4、讨论:

如果你发现这些行为,你会怎么做呢?

你想对这些同学提出什么建议呢?

5、归纳总结。

6、避免校外游戏中的意外事故

教育目标:

1.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伤害事故的简单处理方法。

2.让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教育过程:

1.揭示课题。

老师讲述小故事引入课题(同家人一起出去玩,突然与家人走失,你该如何应对这种突发情况。

)学生自由发言

2.引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会碰到各种难题和意外伤害事故。

每个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一说具体的事例。

]

师适当地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在黑板上。

意外伤害玩汽弹枪日常生活中的突发父母离异

用危险的事情打赌情况遇到挫折

做危险性的游戏同学的交往

在工地附近玩耍

3.出示思考题。

(1)如果让你碰到这些情况,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大家群策群力,想办法来克服。

(2)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告诉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品质

4.师总结。

一个人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碰到突发事件时,要坚持真理、诚实、勇敢、谦虚、自尊、俭朴、清廉、坚毅、乐观等品质。

7、安全使用家电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辨析、调查等活动,获得安全使用家电的基础常识。

2、掌握一些常用家电的正确操作方法。

3、养成正确使用家电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一些常见家电的使用说明书。

活动过程:

一、认一认呈现的各种家用电器,说一说:

自己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

各有什么作用?

二、小组交流:

1、家用电器使用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2、把自己知道的使用电器的安全注意事项写一写,再说给大家听听。

3、教师归纳:

使用家电前要看懂说明书;

有些家电使用时人不能离开;

使用后要注意关闭电源。

 4、集体朗读“提示”内容,明确正确的操作事项。

5、评一评,自己安全使用家电吗?

平时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哪些做法需要改正?

三、课外延伸:

回家与父母、家人一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对照有关条目,检查自己平时操作是否正确,有哪些行为需要改进。

8、火灾发生时

1、知道发生火灾时的一些基本应变措施。

2、会火灾中自救与逃生的一些基本技能。

3、察学校与家庭的火灾逃生线路,提高消防意识。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消防知识的资料或搜索消防网站。

2、查本地区发生火灾的案例。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不幸面临火灾时该怎么办呢?

你是怎样理解“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这句话的?

告诉大家你所了解到的火灾案例。

二、讨论问题:

1、听一听案例,说说小江是怎样逃生的?

2、从这个案例中明白了哪些逃生方法?

(留意逃生出口,记住逃生路线,运用正确的火灾逃生方法。

三、认一认消防标志:

1、请学生仔细观察文中的各个消防提示标志,说说各个图表示什么意思?

2、说说这些标志分别会在哪些公共场所出现?

四、学习、文中火灾逃生自救的4种方法,谈谈你的理解。

再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火灾逃生的方法。

五、设置情景,开展火灾逃生自救演习。

六、画一画学校或家里的火灾逃生线路图,挑选优秀的展示在黑板上。

七、教师总结谈话,提出希望。

 9、学会机智地保护自己

1、知道社会上还存在少数坏人,懂得要提高警惕,保护自己。

2、学会讲究斗争策略,机智地保护自己。

1、师生课前收集一些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或图片。

2、师生收集少年儿童机智保护自己的事例。

3、准备课堂模拟表演的小道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在自然界,许多动物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的侵害,都有保护自己的本领和办法,你能说出一些吗?

(如:

壁虎断尾自救、刺猬缩成一团、老鼠装死、变色龙用伪装迷惑敌人等。

2、那我们小朋友呢?

——虽然我们的社会比较安定,但仍有一些坏分子打我们的坏主意。

我们在身体力量上不是他们的对手,我们该怎样来保护自己呢?

(揭题)

3、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二、事例探讨。

1、指名学生读《机智勇敢的谢尚逸》,其余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

小尚逸是如何保护自己的?

你觉得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2、同桌探讨,指名交流。

(临危不惧、巧接电话、智断绳索、快逃求救——机智地保护自己)

3、说说你曾经听到过的类似的机智故事,并谈谈从这些小故事中获得的启发。

4、如果小朋友不是勇敢机智地保护自己,而是一味反抗,结果可能会怎样?

(先同桌讨论,再指名交流。

三、模拟演练。

 1、四人小组学生共同两种自我保护情况,设计行动方案,做好表演准备。

2、请多对同学上来表演,表演后说说这样做的意图。

3、集体评比出最佳的行动方案,教师点评。

4、还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情况?

该如何解决?

四、拓展阅读,小结指导。

1、教师用小黑板出示《自我保护八要领》。

2、学生齐读《自我保护八要领》,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收获。

3、教师补充讲解并总结机智保护自己的方法。

  

10、学会沟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

2、要学会主动和别人打招呼。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主动和别人打招呼。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二、活动交流

1、请你跟同桌互相说一段话,可以是故事、见闻或感受等。

2、说说:

刚才同桌与你交谈时,你是怎么做的?

你觉得自己会倾听吗?

小结:

要面朝着讲话者,用专注的眼神看着讲话者,表现出兴趣,用点头、微笑等方式表示赞同,不要随时打断对方说话。

三、沟通艺术

1、主动跟对方打招呼。

2、真诚地朝对方微笑,耐心地解释。

3、用写信的方式表示歉意,请求对方的谅解。

四、小结

11、废旧电池回收

1、知道生活中常用的电池属于哪一类,能够指出电池各部分的名字,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

2、通过实践活动,确立回收废旧电池的意识,培养回收废旧电池的习惯。

1、师生课前收集各种电池实物和图片。

2、准备好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的材料和工具。

一、交流展示,引入学习:

1、展示师生课前收集的各种电池实物和图片。

电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使用?

二、电池的分类:

1、让学生观察课文中插图,说说:

电池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干电池、充电电池、蓄电池、特种电池等)

2、说说干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各部分的名称。

二、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

1、你知道电池的哪些部分容易引起污染?

自己可不可以随意去解剖电池?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怎样处理废旧电池的?

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污染环境,危害人类自身健康)

三、了解回收废旧电池的方法与意义:

1、为什么要提倡使用不含汞和镉的环保电池

2、为什么要进行废旧电池的回收

四、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

1、交流制作方法,教师补充说明。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及时评价学生作品。

五、课外实践活动:

1、校外开展收集废旧电池的活动。

2、要求学生把废旧电池回收箱放置在家中或社区、街道并注意及时将盛满的废旧电池送到回收站里去。

   12、拒绝白色污染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自行调查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知道了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有效地预防“白色污染”的产生。

从中获得了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体验。

2、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调查工作,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培养独立解决能力,增强实践。

活动过程

一、 

导入主题

1、 

游戏:

根据提供的四个词,猜出是什么物品?

超市菜场、轻便结实、免费提供、袋装垃圾——塑料袋

2、 

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塑料袋?

3、 

塑料袋被评为了“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这是怎么回事?

二、 

确定小主题

关于塑料袋,你知道什么?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图片(人们使用塑料袋、塑料袋的危害)

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将各自想要研究的问题写在纸上,教师将纸条选择性地贴在黑板上,合并问题,得出以下三个主题:

(1)、塑料袋有哪些危害?

(2)、人们使用塑料袋的现状如何?

(3)、怎样减少塑料袋的污染?

我们可以选用哪些途径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研究?

上网、查找书籍、问卷调查、实验、采访、统计、咨询……

4、分小组:

各个小组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展活动。

(课外)

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主题一:

塑料袋有哪些危害?

实验:

一个月前将一只塑料袋和一张白纸埋入泥土中,一个月后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

出示照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