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301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3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docx

地理科学培养的方案

毕节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

070701

二、专业名称

地理科学

三、专业性质

师范兼非师范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熟悉现代教育基本理论与技巧、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强;能够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社会变化的地理教学、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培养能够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发展,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地理学研究手段,初步具备地理科学研究、地理实际应用等基本能力,能在国土、农业、气象、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旅游、农村等部门从事管理、决策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五、培养具体要求

本专业培养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地理科学思维和地理科学技能的训练,并通过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地理教学、地理教学研究、地理科学研究、地理实际应用等各种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初步掌握野外调查、实验分析等基本技能,具备地理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2、具备敬业精神,掌握教育法规;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以及地理学科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地理教学的基本能力。

3、、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开展地理教学的能力。

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整理、分析、归纳资料的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5、能较为熟练运用计算机基础应用技术,较系统的掌握一门外国语。

6、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广泛的人文和科学修养和强健的体魄。

六、学制:

四年

七、学分

171

八、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九、开设的主要课程

本专业开设课程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师范类学生在上述课程外,还须修读教师教育类课程。

1、通识教育课程为全校性必修课,由学校统一安排

2、专业基础课程为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

高等数学、地理科学导论、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地图学、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等课程

3、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

计量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4、专业方向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包括遥感原理与方法、综合自然地理、自然资源学、环境科学概论、旅游地理学、地理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景观生态学等课程。

专业方向课选修课是根据社会需要和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或侧重基础理论,或侧重应用。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修,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十、实习实践

包括专业野外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其中地质地貌野外实习1周、土壤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1周、综合野外实习2周。

选修教师教育方向须进行毕业教育实习8周,非教师方向须进行毕业实习8周。

十一、毕业条件

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66以上学分方能毕业。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毕节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办法》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十二、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0812304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必修课

课程名称:

地球概论

总学时数:

48

学分数:

3

课程主要内容与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以地球整体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有关行星地球的运动特性和物理特性,介绍关于行星地球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地表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为了解地理过程和地理规律提供必须的天文基础知识。

要求:

使学生掌握地球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认识它们对地理环境形成过程的重要意义;掌握一般天象的形成原理和观测一般天象的基本技能。

使用教材建议:

地球概论(第三版),金祖孟,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资料:

地球概论,刘南,高等教育出版社

地球概论教程,徐宝芬,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天文学,朱光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

0812305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

地质学基础

总学时数:

82

学分数:

4

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研究矿物与矿床的形成;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的形成及特点;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地震,大地构造学说;地壳历史的研究方法,以及各代地史等。

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的主要特征与发展历史,初步掌握辨认一般矿物与岩石的技能,分析地质构造的方法。

使用教材建议:

地质学基础(第三版),宋春青,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资料:

基础地质学,苏文才,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地质学,何国琦,北京大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

0812307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

地图学

总学时数:

68

学分数:

3

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投影、地图数据、地图符号设计、图形设计、制图综合、制图数学模型、地图编辑设计、地图制图工艺、地图出版印刷及地图分析应用。

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理解并掌握地图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地图投影、地图符号、地图概括等;初步掌握普通地图(特别是地形图)的阅读及量算,专题地图编制、分析及应用;了解现代地图制图的新技术,新方法。

使用教材建议:

新编地图学教程,蔡孟裔,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编地图学实习教程,蔡孟裔,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资料:

地图概论,王琪,地质大学出版社

地图学(修定本),许耿,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地图学基础,赵淑梅,高等教育出版社

地图学(第二版),张力果,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编号:

0812309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

气象学与气候学

总学时数:

72

学分数:

4

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

气象、气候学中的基础知识,掌握大气的基本状况,太阳辐射的基本概念、大气辐射的过程,大气环流的知识,大气中水分输送的主要途径,主要天气系统,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分类及主要气象带,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当代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后果。

要求:

通过系统阐述气候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气象气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气候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气候资料的统计方法,分析掌握气候形成、分布和变化的原因规律,了解气象气候学在地理、环境、资源等学科方面的应用和发展状况。

使用教材建议:

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周淑贞,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资料:

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仆永芳,高等教育出版社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周淑贞,地质大学出版社

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第二版),李爱贞,气象出版社

天气学,钱维宏,北京大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

0812308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

地貌学

总学时数:

51

学分数:

3

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

地质构造地貌、坡地重力地貌、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风成及黄土地貌、冰川及冰缘地貌、海岸地貌的形态、结构、空间变化、形成动力及发育过程;地貌野外调查及地貌图。

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和野外实习,应当使学生具有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地貌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分析方法,了解基本的地貌类型、地貌发育过程和分布规律,具有分析地貌形成条件和过程的能力。

使用教材建议:

现代地貌学,高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资料:

地貌学,严钦尚,高等教育出版社

地貌学原理,杨景春,北京大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

0812310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

水文学

总学时数:

54

学分数:

3

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江河湖泊与水库、冰川、地下水及海洋等水体的形态、特性,时空分布与运动变化规律,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要求: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自然系统中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

使用教材建议:

水文学,黄锡荃,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资料:

普通水文学(第二版),邓绶林,高等教育出版社

水文学原理,胡万荣、候宇光,水利电力出版社

课程编号:

0812311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

土壤地理学

总学时数:

51

学分数:

3

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

包括土壤组成和性质,土壤的形成和分类,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主要土壤类型的形成条件、过程、特征及其利用各主要土壤类型的地理分布规律,土被结构和土壤区划,土壤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要求:

学生掌握地球上土壤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利用土壤地理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土壤问题,进一步利用、控制和改造土壤,改善生态环境条件。

使用教材建议:

土壤地理学,李天杰,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资料:

土壤地理学,朱鹤健,高等教育出版社

土壤地理学(第三版),赵烨,高等教育出版社

土壤地理学,张凤荣,中国农业出版社

课程编号:

0812312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

植物地理学

总学时数:

51

学分数:

3

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

植物的类群以及植物个体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植物分布与植物区系、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植被地理及植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植被)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植物群落的基本性质、结构和植被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认识植物(植被)自然发展演化规律和植物资源合理利用

使用教材建议:

植物地理学,武吉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资料:

植物地理学,阎传海,科学出版社

植物学,叶创兴,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编号:

0812502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名称:

人文地理学

总学时数:

72

学分数:

4

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人口、种族;聚落地理;语言;宗教地理;政治地理、旅游地理。

要求:

使学生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人地关系理论、区位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了解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概况,能够分析人类经济、文化、政治、旅游、宗教、聚落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使用教材建议:

人文地理学,陈慧琳,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资料: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文地理学,陈才,科学出版社

人文地理学,赵荣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编号:

0812503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名称:

经济地理学

总学时数:

72

学分数:

4

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

经济活动区位影响因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多部门企业区位、跨国公司区位、区域结构与组织、区域经济地理理论新进展。

要求:

使学生在掌握《经济地理学》性质、研究方法、发展过程、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原理、理论及其空间过程进行学习、研究、探索,并通过典型案例的综合分析、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对具体经济活动进行考察、研究的操作方法和能力。

使用教材建议:

经济地理学,李小健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资料:

经济地理学导论(修订四版),华东师大等合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济地理学基础,陈才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编号:

0812504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名称:

地理信息系统

总学时数:

72

学分数:

4

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

GIS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与应用;空间信息的常规与数字化描述方法以及元数据的概念与作用;空间数据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空间数据的建立方法;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以及数字化精度;GIS的空间信息处理方法;GIS产品的输出;GIS的系统设计;GIS新技术以及“数字地球”的概念与技术框架。

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及基础应用;使学生理解空间数据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元数据的概念与作用等,使学生掌握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及空间信息处理、分析方法,能够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软件的应用与操作。

使学生了解应用GIS技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原理、方法和过程。

使用教材建议:

地理信息系统(面向21世纪),黄杏元,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龚健雅,科学出版社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陈健飞译,科学出版社

地理信息系统,汤国安,科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

0812509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名称:

世界地理

总学时数:

90

学分数:

5

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

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及其理论研究、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要求:

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州、各大洋的自然地理规律和全球规律,掌握有关大地构造、气候类型,生物界的基本规律和地域分异状况,世界经济地理的变化,世界居民和国家、世界产业地理及各大洲经济地理情况,使学生掌握搜集、整理和运用地理文献的能力,运用和绘制、分析地图图表的能力,对有关地区进行考察的能力。

使用教材建议:

世界地理,杨青山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资料:

世界地理,刘德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地理,金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经济地理(修订版),陈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

0812507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课程名称:

中国地理

总学时数:

90

学分数:

5

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

分为总论与区域分析两大部分。

总论部分系统论述全国性的主要地理问题,包括自然结构及其评价,海域与海岛,人口与经济规律,文化传统与现代,灾害与环境,景观与区划,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等;区域分析部分将全国分为8个综合区,分区阐述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经济发展特点,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区域发展方向。

要求:

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环境结构的基本特征、发生发展和区域分异的基本规律,掌握中国自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各项产业的发展特点、空间布局特征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明确我国人口发展特点,把握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际,分析我国最新的经济发展动态,了解开发、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环境的主要途径、存在问题与对策;使学生掌握搜集、整理和运用地理文献的能力,运用和绘制、分析地图图表的能力,对有关地区进行考察的能力。

使用教材建议:

中国地理,赵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资料:

中国自然地理(第三版),赵济高,教育出版社

中国经济地理(修订三版),程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经济地理(修订四版),李振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地理,冯嘉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

0812601

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必修课

课程名称:

遥感原理与方法

总学时数:

51

学分数:

3

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遥感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其内容包括遥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新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电磁辐射与地物波谱、遥感成像原理,以及遥感图像信息的提取、分析方法,要求学生掌握遥感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在实际中初步应用。

要求:

使学生掌握遥感的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一定的实验技能与遥感软件应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和应用能力。

使用教材建议:

遥感导论,梅新安,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资料:

遥感实习教程,刘慧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遥感概论,彭望碌,高等教育出版社

遥感影象地学理解与分析,周成虎,科学出版社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赵英时,科学出版社

十三、教学计划表(总表)(格式见附件2)

十四、各学期教学计划表或指导性教学进程表(格式见附件3)

十五、专业指导性学历(见附件4)

 

附件2:

教学计划表(总表)

毕节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计划表

专业名称:

地理科学专业性质:

师范专业 专业层次:

本科 制定(修订)时间:

2009年5月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数

开课学期及周学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第一

学期

第二

学期

第三

学期

第四

学期

第五

学期

第六

学期

第七

学期

第八

学期

16

17

18

17

18

18

10

10

27%

 

 

5111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

48

 

3

3

 

 

 

 

 

 

 

考查

 

5111003

中国近代史纲要

34

34

 

2

 

2

 

 

 

 

 

 

考查

 

51110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4

54

 

3

 

 

3

 

 

 

 

 

考试

 

511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8

68

 

4

 

 

 

4

 

 

 

 

考试

 

5111005

贵州省情

16

16

 

1

1

 

 

 

 

 

 

 

考试

 

5111006

形势与政策

 

 

 

2

 

 

考查

讲座

0311001

大学英语

(一)

64

64

 

3

4

 

 

 

 

 

 

 

考试

 

0311002

大学英语

(二)

68

68

 

3

 

4

 

 

 

 

 

 

考试

 

0311003

大学英语(三)

72

72

 

3

 

 

4

 

 

 

 

 

考试

 

0311004

大学英语(四)

68

68

 

3

 

 

 

4

 

 

 

 

考试

 

0911001

大学体育

(一)

32

32

 

1

2

 

 

 

 

 

 

 

考查

 

0911002

大学体育

(二)

34

34

 

1

 

2

 

 

 

 

 

 

考查

 

0911003

大学体育(三)

36

36

 

1

 

 

2

 

 

 

 

 

考查

 

0911004

大学体育(四)

34

34

 

1

 

 

 

2

 

 

 

 

考查

 

0511001

计算机基础

64

32

32

4

4

 

 

 

 

 

 

考查

 

0211001

大学语文

34

34

 

2

2

 

 

 

 

 

 

考查

 

9916003

职业生涯规划

17

17

 

1

 

1

 

 

 

 

 

 

考查

 

9916002

就业指导

10

10

 

1

 

 

 

 

 

 

1

 

考查

 

选修课

按照学校规定

144-180

 

 

8-

10

 

 

 

 

 

 

 

 

 

小计

897-

935

867-

903

32

47-49

14

11

9

10

 

 

1

 

19%

 

 

0812301

高等数学

(一)

64

64

 

3

4

 

 

 

 

 

 

 

考试

 

081230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68

68

 

3

 

4

 

 

 

 

 

 

考试

 

0812303

地理科学导论

32

32

 

1

2

 

 

 

 

 

 

 

考查

 

0812304

地球概论

48

40

8

2

3

 

 

 

 

 

 

 

考试

 

0812305

地质学基础

(一)

48

40

8

2

3

 

 

 

 

 

 

 

考试

 

0812306

地质学基础

(二)

34

34

 

2

 

2

 

 

 

 

 

 

考试

 

0812307

地图学

68

56

12

3

 

4

 

 

 

 

 

 

考试

 

0812308

地貌学

51

45

6

3

 

3

 

 

 

 

 

 

考试

 

0812309

气象学与气候学

72

66

6

4

 

 

4

 

 

 

 

 

考试

 

0812310

水文学

54

54

 

3

 

 

3

 

 

 

 

 

考试

 

0812311

土壤地理学

51

43

8

3

 

 

 

3

 

 

 

 

考试

 

0812312

植物地理学

51

43

8

3

 

 

 

3

 

 

 

 

考试

 

选修课

0812401

高等数学

(二)

54

54

 

3

 

3

 

 

 

 

 

 

考查

 

0812402

线性代数

54

54

 

3

 

 

3

 

 

 

 

 

考查

 

小计

749

693

56

38

12

16

10

6

 

 

 

 

 

15%

 

0812501

计量地理学

51

30

21

3

 

 

 

3

 

 

 

 

考试

0812502

人文地理学

72

72

 

4

 

 

 

 

4

 

 

 

考试

0812503

经济地理学

72

72

 

4

 

 

 

 

4

 

 

考试

0812504

地理信息系统

54

54

 

3

 

 

 

 

3

 

 

 

考试

0812505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

18

 

18

1

 

 

 

 

1

 

 

 

考查

0812506

世界地理

90

90

 

5

 

 

 

 

5

 

 

考试

0812507

中国地理

90

90

 

5

 

 

 

 

 

5

 

 

考试

小计

 

447

408

39

25

 

 

 

3

12

10

 

 

 

20%

0812601

遥感原理与方法

51

30

21

3

 

 

 

3

 

 

 

 

考试

0812602

综合自然地理

72

72

 

4

 

 

 

 

4

 

 

 

考试

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