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30341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省情文档格式.docx

1.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A、赫章)

2.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

(D、赤水河)

3.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

(A、黄壤)

4.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6位)

5.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D)。

D、清朝

6.贵州少数民族有的存在自己的文字。

有一种从字形看有的类似于甲骨文或金文,有的则是仿汉字倒写或反写,被称为“反书”。

它是(C)族的古老的文字。

C、水

7.2011年贵州国民生产总值突破(D、5000)亿元大关。

(注:

201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925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2014年,全省财政总收入213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8.改革开发以来,贵州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连续(C、12)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9.贵州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明显变化,2011年与1978年相比,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变化是:

(A)种植业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上升

10.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贵州电力工业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主要以(B黔电送粤)为主。

11.贵州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教育先驱是(D尹珍)。

12.清朝光绪年间向朝廷上奏《请推广学校折》,建议开设算学、外语、天文、地理、格致(理、化)、制造、农、工商、矿业、时事外交等方面的课程,推行新教育的先驱者是(A李端棻)。

13.清代在黔北崛起了“独领中国西南文化之风骚”的(B沙滩文化),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遗产。

(莫友芝的“草堂文化”)

14.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文化的(C)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

C、多元并存、共同发展

15.(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组织形式。

三、多项选择题

1.贵州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ABC)。

A、珙桐B、贵州苏铁C、银杉

2.下列矿产中,贵州储量排全国前三名的有(ABC)。

A、重晶石B、铝土矿C、磷矿

3.本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ABC)。

A、青岩教案B、遵义教案C、开州教案

4.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A、黎平会议会址B、遵义会议会址D、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

5.下列民族中属于贵州世居民族的有(ACD)苗水畲

6.贵州发展畜牧业已具有的优良品种有下列:

(BCD)B、大耳白兔C、可乐猪D、竹乡鸡

7.贵州彝族主要分布在(A毕节地区各县、B六盘水市各县)

8.贵州种植业中的经济作物主要以B油菜籽D茶叶)为主。

9.贵州工业科技自主创新决策能力、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开发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有:

(ABCD)A、无人驾驶飞机遥测遥感技术B、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C、新型半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技术D、纳米氧化锌开发技术

10.下列属于贵州特色食品的是(A老干妈辣椒C牛头牌牛肉干)

11.清代贵州夺魁天下的状元有下列(A赵以炯C)

12.抗日战争期间,敌占区的部分学校迁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

当时迁入贵州的学校有(ABCD)。

A、私立大夏大学B、私立湘雅医学院C、国立浙江大学D、国立交通大学分校

13.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

(ABC)。

A、侗族大歌B、苗族蜡染C、茅台酒制作技艺

14.下列属于贵州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有(A、苗族的抢花炮、摔跤B、布依族的丢花包、板凳操C、侗族的划龙舟、爬花杆D、水族的赛马、打手毽。

)。

1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解决好的“三农”问题是指(ACD)。

A、农村C、农业D、农民

四、问答题

1、请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的矿产资源优势。

答: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门类齐全,储量丰富,且成矿地质条件好,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

截至2002年底,全省已发现矿产110多种,其中有76种探明了储量,有多种保有储量排在全国前列,排在第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饰面用辉绿岩、砖瓦用砂岩等,排在第二位的有磷、铝土矿、稀土等;

排在第三位的有镁、锰、镓等;

此外,煤、锑、金、硫铁矿等也具有一定优势,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

煤炭不仅储量大,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称,2002年末保有储量为492.27亿吨;

铝土矿质佳量大,保有储量为4.24亿吨;

磷矿储量26.95亿吨,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

重晶石甲冠中华,储量为全国的三分之一;

金矿储量居全国第十二位,是中国新崛起的黄金生产基地。

2、试述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优势。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优势1.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

既有旱地石林,又有水上石林;

既有高山石林,又有洼地石林;

既有灰白色石林;

又有黑褐色石林2.瀑布与峡谷多而壮举。

全省有大小瀑布和峡谷景观1000多处。

3.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

全省长度大于2000米的洞河就有1000多条,旱洞数量更多。

著名的织金洞被《中国国家地理》称为“梦幻织金洞”,被诗人赞为“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

”4.森林美景多。

贵州山多林茂,森林物质丰富,类型多样,生态系统完整,森林美景齐全。

5.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良好,景色美。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个;

升级风景区53个;

国家A级风景名胜区79个。

3、说明贵州目前的行政区划现状。

截止2008年,全省共设9个地级单位(包括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88个县级单位(包括67个县、11个自治县、9个县级市、10个市辖区、2个特区。

一般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691个镇,94个街道办事处,758个乡。

252个民族乡,1608个社区居委会,18091个村民居委会。

贵阳市位于贵州中部,是贵州省委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属地级市,贵阳市被称为“森林之城”,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超过34%。

贵阳还是中国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属地级市,六盘水地势较高,气候凉爽,可谓常年无夏,被专家评为“中国凉都”。

煤储量居全省之首;

遵义市位于贵州北部,属地级市,遵义是中国革命圣地和历史转折点,文化底蕴深厚,古博文化、沙滩文化、长征文化、酒文化等;

安顺市位于贵州中部偏西南方向,属地级市,安顺汇集了黄果树、龙宫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关岭古生物化石群等;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西部,毕节是省内地势最高地区平均海拔1400米;

铜仁地区位于贵州东部,矿产比较丰富,尤其是汞的生产全国著名;

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境内森林覆盖率为全省之冠。

重晶石储量居全省第一,具有“中国重晶石之乡”的美称。

是全国最大的苗寨、侗寨。

有世界著名的黎平天生桥和中共黎平会议会址;

黔南州位于贵州南部,矿产比较丰富,享有“地球上喀斯特地区独一无二的绿色宝库”盛誉;

黔西南州位于贵州西南部,它是贵州重要的煤矿化工、重化工基地,黄金最具有开发价值,被称为“中国金州”

4、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原因有两个:

1)、在明代,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

2)在明代,贵州大规模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放,使贵州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5、简述贵州“三大教案”在全国的历史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贵州成为法国的传教区,教会和外国传教士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藐视官府,欺压百姓,霸占田土,唆使不良分子挑起事端,激起了贵州人民一连串的“反洋教”斗争,先后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青岩教案”、“开州教案”和“遵义教案”。

青岩教案不仅是贵州历史上的第一次教案,也是全国“反洋教”斗争的先声。

在其影响下出现了四川的酉阳教案和安徽的安庆教案等。

虽然“三大教案”最终因清政府的无能而遭查办,但它震惊了全国,也使贵州的社会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对唤醒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觉悟起到了重要作用。

6、请说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重要作用。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有6支红军在贵州活动。

从1930年邓小平、张云逸率领的红七军进入荔波、黎平县境开始,贺龙、关向应、任弼时、肖克、王震等率红军队伍在贵州转战南北,建立革命根据地和区、乡苏维埃政权,成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地,召开了黎平会议、遵义会议,在毛泽东等人的指挥下,挺进黔北、川南、滇东北,回师黔北,四渡赤水,南下息烽,威逼贵阳,并胜利实现战略大转移,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

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历时6年之久,先后攻克32座县城,纵横驰骋于全省五分之四的地方,震撼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播下了革命火种。

红军在转战贵州期间,宣传北上抗日、反蒋抗日统一战线等主张,对团结贵州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7、结合实际说明“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线建设”1)改变了贵州的产业结构:

经过“三线建设”,在贵州建成了航天、航空、电子三大国防技工业基地,形成了煤电结合、水火电互济的能源工业体系和以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建筑材料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基础,使贵州的工业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2)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交通通信条件:

在交通运输方面,在1959年初黔桂铁路全线通车的基础上,川黔、贵昆、湘黔3条铁路干线和一些省内支线、厂矿专用线相继建成通车,4条铁路干线在贵阳成十字形交汇;

在邮电通信方面,建成了一级干线微波通信系统,开通了贵阳至铜仁、兴义的12路载波长途电话。

3)改变了贵州生产力布局:

“三线建设”以贵阳为中心沿铁路干线展开,逐步形成了六盘水、遵义、安顺、都匀、凯里等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和若干工矿集镇,从而加速了贵州城镇化进程。

4)极大地增强了贵州的科技实力:

由于一部分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和一大批工业企业迁入贵州,给贵州带来了大批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较为先进的科研、生产设备,使贵州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10、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经济发展的特点。

贵州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生产要素占有出现多元化;

生产要素利用的综合性强;

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型;

增长动力因素尚不均衡;

发展阶段进入跨越期;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发生重大变化。

8、试述目前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横一纵四联线”公路主骨架加快形成,基本实现了各市(州、地)政府所在城市与省会城市的高速或高等级公路连接。

在公路方面,实现了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

在铁路方面,株六复线、内昆铁路贵州段等已建成通车;

在航空方面,铜仁、安顺、兴义、黎平机场先后通航;

水路建和通信、城镇基础设施、水利设施等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农村供电情况得到极大改善。

2)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贵州是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工程的重点。

第一批“四水四火”电源项目陆续建成投产,第二批“四水八火”电源项目建设全面启动,省内主干输配电工程与华南电网及周边省市区联网,“西电东送”格局基本形成。

2006年末,全省电力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其中,贵州电网统调装机容量达到1816.8万千瓦。

3)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相继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建设、石漠化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为建设长江和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奠定了基础。

2006年全省自然保护区达到130个,比2000年增加58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为5.5%。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大力推广。

4)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已开工建设王二河水库、玉舍供水工程、遵义灌区一期工程等,完成了一批病险水库治理和县城防洪工程项目;

开展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的前期工作;

“滋黔”一期工程、“烟水配套工程”、水利“三小”工程进展顺利。

5)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的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了“两免一补”。

到2006年,威宁、赫章、望谟4县(自治县)通过了“两基”攻坚达标验收,全省“两基”教育人口覆盖率由2000年的31.0%提高到2006年的100%。

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加快,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改进。

组建了新的贵州大学,并成功进入了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

6)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全省“二、三、一”的产业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7.8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上升4.4和3.4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特色农业发展加快,工业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重点、优势行业发展加快,能源工业成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铝、磷等优势工业进一步壮大,烟、酒传统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巩固,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服务业增势强劲,把旅游业培育成后续支柱产业的步伐加快;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

11、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的旅游特色及旅游线路。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经过开发目前形成了包括高原喀斯特生态、苗侗文化生态、绿色喀斯特森林生态、丹霞桫椤生态文化及民族文化、顿堡文化、长征文化、酒文化、阳明文化、夜郎故地遗址文化等在内的旅游特色。

建立起以贵阳为中心的4条跨省骨架旅游线:

1、以喀斯特生态景观和多民族文化为主的贵阳-红枫湖-安顺-龙宫-黄果树-织金洞-马岭河峡谷,延伸至云南路南石林、昆明的黔西旅游线;

2、以苗、侗民族文化和苗岭风光为主的贵阳-凯里-榕江-从江-黎平,延伸至广西三江、桂林以及施秉-镇远舞阳河-铜仁梵净山,延伸至湖南张家界的黔东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线;

3、以喀斯特原始森林生态和布依、水、瑶民族文化为主的贵阳-都匀-三都-荔波,延伸至广西的黔南旅游线;

4、以长征文化、酒文化和丹霞桫椤生态为主的贵阳-息烽-遵义-茅台-赤水,延伸至重庆、长江三江的黔北旅游线。

12、结合实际分析贵州的环境保护工作。

1985—2005年,全省持续开展了以世界环境日为标志的经常性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公众的环境保护参与意识有了较大提高。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1979年2月,贵州省环境保护局成立。

1995—2004年,贵州依法理顺了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授权在其管辖范围内对环境保护实施监督的体制,逐步形成了环境保护分工协调、齐抓共管的局面。

1990年,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强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定》,经过10年的努力,贵州森林覆盖率已由过去的18.3%提高到30.83%,林业结构日趋合理,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

实施了长江上游、珠江上游防护林工程和沙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工程,构筑“两江”上游绿色屏障。

推动了全省群众性造林绿化的广泛开展,促进了林地面积的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的增加和造林质量的提高,减少了水土流失。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于2000年启动,到2004年,完成退耕还林约88万公顷,营造林面积以每年47万公顷的数量递增,已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累计200多万公顷。

全省已建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野生动物类型、野生植物类型、内陆湿地类型、古生物遗迹类型等130个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96.1公顷。

2004年起,对1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进行综合治理。

水资源保护工作受到重视,建立了一批以饮用水资源和水资源涵养林为主要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加强了大型水库保护,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

加强了工业污染防治力度,严格实行工业排污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项目实行基建、技改、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对城镇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严格控制烟尘、噪音、排污。

2004年,全省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镇比例达41%。

城镇绿化也有新的进展,形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圈。

2004年,国家林业局授予贵阳市“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

9、试从贵州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变化说明经济发展趋于协调。

13、写一篇作文:

我的家乡——贵州

14、学习“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的心得体会

(13、14这种题型会有)

《贵州省情》考试题库(填空、单选、多选)

一、填空题:

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期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9)%。

3、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级阶梯,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

4、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山区。

北部有(大娄山),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

东北部有(武陵山),是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

西部有(乌蒙山),是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

中部有(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的(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

最低地区是东部的(玉屏),平均海拔(541)米;

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

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148)米。

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 

暑,降水丰富。

年平均气温(15)℃左右。

极端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铜仁),最高达(42.5);

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威宁,最低达(-15.3)。

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苗岭南坡的(晴隆)、(丹寨)和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

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万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2.5)%。

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10、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全省煤炭资源远景储量超过(2400)亿吨,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五位)位。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和毕节地区)。

11、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水能总蕴藏量居全国(第六位)位。

若按单位土地面积占有量计算,则居全国(第三位)位。

12、贵州的史前文化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

14、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15、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航天)、(航空)和(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16、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5年12月31日共设了(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

(2)个地区、和(88)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18、人口的自然构成是依人口的生理属性来划分的,主要有(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19、贵州省2005年末总人口为(3931.12)万人,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千米。

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有所下降。

根据抽样调查,贵州(铜仁地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最高,(贵阳)最低。

20、国际上一般将(65)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龄人口,一个国家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0%),成为该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

22、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贵州省共有56个民族成分。

世居民族包括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等18个民族。

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7.8)%。

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

23、贵州在建立民族民主政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目前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回8个民族。

截止2004年全省共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和(253)个民族乡,覆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5)%。

26、目前遵义市管辖的2个自治县是(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安顺市管辖的3个自治县是(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29、贵州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首先是在农村全面推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0、贵州的生产力布局各具特色,贵阳市以(高新技术产业)、(航天航空工业)、汽车、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食品、医药、电力、轻纺等为主,是(黔中)产业带的核心;

遵义市以(航天工业)、电力、煤炭、(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医药等为主,是(名酒)之乡;

六盘水市以(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为主,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毕节地区以煤炭、(电力)、(化工)、有色金属、轻工、烟草等为主,是贵州工业发展(较快)地区。

31、目前贵州共有2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开发区。

国家级开发区是(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包括(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和(黎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白云、都匀、顶效、红果、钟山、凯里、大龙等经济开发区。

33、贵州的工业布局主要在(黔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