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30364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4 大小:19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4页
亲,该文档总共1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1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Word下载.docx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

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

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

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

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

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

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

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

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

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

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通“又”,再;

通“曝”,晒)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2.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

古义:

把……做成今义:

认为

(2)金就砺则利

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今义:

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广泛地学习今义:

学问渊博

3.词类活用

(1)动词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3)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4)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輮使之然也(“輮”这种方法)/不能十步(跨十步,至十步)

(5)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专一)

二、文言虚词

1.而

⑴连词,表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

⑵连词,表转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⑶连词,表并列。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

⑷连诃,表承接。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⑸连词,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于

(1)介词,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介词,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

 善假于物也

3.之

⑴代词。

青,取之于蓝(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

⑵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⑶助词,的。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⑷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

 不如须臾之所学

4.焉

⑴兼词,于之,从这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⑵句末语气助词,了。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断)

(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2.省略句

(1)鞣(之)以(之)为轮(分别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

(2)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省介词“于”)

3.倒装句

(1)青,敢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取之、于蓝青,介宾后置)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己参省,介宾后置)

(3)善假于物也(于物假,介宾后置)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

师说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有疑惑而不从师学习,那他对于有疑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

出生比我早的人,他闻知道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向他学习;

比我出生晚的人,他知道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而且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所以,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

从师学习的道理没人传布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哪!

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

现在的许多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

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呢?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

对于他们自己呢,却耻于让老师教他们,这真是糊涂啊!

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来熟悉书中的句子,尚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

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

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朝笑他。

问那些嘲笑者,他们就说:

“那个人与某个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

”啊!

从师学习的道理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

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族是不屑与他们并列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赶不上他们。

这不是很奇怪的事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聘为师。

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品德才能当然赶不上孔子。

孔子说:

“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

”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诗》、《书》等六经经文及解释经文的著作都普遍地研习过,又不被耻学于师的习俗所约束,向我学习。

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道理,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授”,传授)

(2)或师焉,或不焉(通“否”)

(1)古之学者必有师

求学的人今义:

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一定今义:

用不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论今义:

没有,否定副词

(5)吾从而师之

跟随、而且今义:

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6)今之众人

一般人今义:

众多的人,大家

(7)小学而大遗

小的方面学习今义:

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

3.一词多义

(1)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2)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吾师道也(学习)/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以……为师)/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4)形容词作名词。

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1.而

(1)连词,表并列。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小学而大遗

(2)连词,表转折。

惑而不从师

(3)连词,表承接。

吾从而师之/人非生而知之者/择师而教之

(4)连词,表修饰。

则群聚而笑之

(5)表陈述语气。

如是而已

2.之

(1)助词,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彼童子之师

(2)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4)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人非生而知之者

(5)代词,他。

作师说以贻之

(6)代词,这,这一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

3.其

(1)代词,那些。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代词,他。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代词,他的。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其皆出于此乎

(5)副词,表反问语气。

其可怪也欤

4.于

(1)介词,比。

(2)介词,向。

而耻学于师

(3)介词,对于。

于其身也

(4)介词,从。

皆出于此乎

(5)介词,被。

不拘于时

5.乎

(1)介词,相当于“于”,译为“在”。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介词,相当于“于”,表比较,译为“比”。

(3)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语气助词,表感叹,译为“唉”、“呢”。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也

(1)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其可怪也欤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之”)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之”)

3.倒装句

(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后置)

(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后置)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4.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赤壁赋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

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

听任小船飘流到各处,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

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于是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

歌中唱道:

“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

我的心怀悠远,望伊人在天涯那方。

”同伴吹起洞箫,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怨怼有如倾慕,既象啜泣也象低诉,余音在江上回荡,丝丝缕缕缭绕不绝。

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苏氏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同伴问道:

“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

”同伴回答: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

(这里)向东可以望到夏口,向西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

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

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转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

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象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

(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幕长江的没有穷尽。

(想要)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

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氏道:

“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

流逝的就象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

时圆时缺的就象这月,终究又何尝盈亏。

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

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

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无穷无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于是同伴喜笑颜开,更换杯盏重新饮酒。

菜肴果品都被吃个精光,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

(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露出鱼肚白。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缪(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

一种竞技方式

(2)白露横江

白茫茫的水汽今义:

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

旷远的样子今义:

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3.一词多义

(1)东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东望武昌(介宾短语,向东)

(2)望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3)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

(4)如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如诉如泣(副词,像)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下江陵(攻占)/顺流而东(向东进军)

(2)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为侣,以……为友)

(4)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1.而

(1)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连词,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正襟危坐而问客

(4)连词,表并列。

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

凌万顷之茫然

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共适

(4)代词,它、它们。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3.于

(1)介词,在。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于是饮酒乐甚

(2)介词,从。

月出于东山之上

(3)介词,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语气词,表示疑问。

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又何羡乎

(2)介词,在。

相与枕藉乎舟中

(3)形容词词尾。

郁乎苍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三、文言句式

l.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

(6)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

3.省略句

(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省略主语“其声”)

(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省略“其声”)

(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省略主语“苏子与客”)

4.倒装句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结构后置)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

(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

(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结构后置)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从我遭到贬谪,居住在永州,心中一直忧惧不安。

读书之余,缓缓散步,漫无目的,到处转悠。

与同伴爬高山、钻深林,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深幽的泉水,怪异山石。

无论多远,我们都去。

一走到那些地方,我们便拨开野草,席地而卧,倒酒痛饮,不醉不罢。

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很快就进入梦乡。

凡是心中能想到的,睡梦中都能出现。

醒来之后就回家。

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

殊不知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使我发现西山胜景,大为称异,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丛生的灌木,烧掉杂乱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

攀援着树枝爬上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

高低不平,空阔低洼,连绵起伏,不可胜状;

有的像是蚂蚁窝,有的像是蚂蚁洞。

看似尺寸之间,实则千里之外,全都聚集眼前,没有逃脱隐藏的。

青山绿水,相互萦绕,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都是这样。

看了这些,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

不知不觉中我的身心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隔化在大自然中,已不知道哪里是尽头了。

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

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

真是形神俱忘,无拘无束,好像已经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现在开始。

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1)自余为僇人(通“戮”,引申为有罪)

(2)梦亦同趣(通“趋”,往,赴)

2.古今异义

(1)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这样之后今义:

表承接,接着

(2)颓然就醉

倒塌,文中指身子倾倒的样子今义:

精神萎靡不振

(3)游于是乎始

从此今义:

连词,表承接,就这样

3.一词多义

(1)穷穷回溪(动词,走到尽头)

穷山之高而止(动词,走到尽头)

而不知其所穷(名词,尽头)

(2)梦卧而梦(动词,做梦)

梦亦同趣(名词,梦境,梦中)

(3)始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词,曾经)

始指异之(副词,才)

游于是乎始(动词,开始)

(1)形容词用作动词。

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穷回溪(走到尽头)/萦青缭白(青山,白水)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始指异之(以……为异)

(3)形容词用作名词。

自远而至(远处)

(4)数词用作形容词。

四望如一(相同)

(5)名词用作动词。

外与天际(连接)/卧而梦(做梦)/故为之文以志(写作文章)

(6)名词用作状语。

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箕踞而遨(像箕畚一样)/四望如一(向四面)

(1)连词,表修饰。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2)连词,表承接。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自远而至

(3)连词,表转折。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而莫得其涯/而不知其所穷/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4)连词,表条件。

穷山之高而止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2)代词,它。

始指异之(指西山)/故为之文以志(指宴游西山这件事)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知日之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3.为

(1)介词,为了。

故为之文以志

(2)动词,成为。

自余为僇人/不与培蝼为类

1.省略句

(1)居(于)是州(省略介词“于”)

(2)以(之)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省略宾语“之”,指代是州之山水)

(3)(我)因坐法华西亭(省略主语“我”)

(4)始指(之)异之(省略宾语“之”,指代西山)

(5)(我)引觞满酌(省略主语“我”)

(6)故为之文以志(之)(省略宾语“之”,代宴游西山这件事)

2.判断句

是岁元和四年也(“也”,表判断)

六国论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会问:

“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

”(回答)说:

“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

所以说:

‘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

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

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

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

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

(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

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

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

古人说:

“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

”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

(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

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