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30517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试题-昆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B卫生部制定发布

C国务院制定 

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

A国务院 

B卫生部C省级政府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8、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C)

A30分钟 

B1小时C2小时 

D12小时

9、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向哪个部门通报?

(A)

A同级卫生部门 

B同级政府C上级政府 

D下级政府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

A国务院B卫生部门C中央宣传部 

D省政府

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对以下哪些环节采取控制措施。

A食物 

B食物和水源C水源 

D交通

12、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B)。

A、保留B撤销C升级D解散

13、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D)。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经济责任;

D、刑事责任;

14、发生核事故,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

A尽量留在室内,关闭门窗和所有通风系统;

B如在室外,用湿手帕、毛巾等捂住口鼻,沿下风方向就近躲到人防工程内;

C衣服或皮肤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时,小心地脱去衣服,仔细洗手、洗脸、洗头发;

D身体受到污染,大量饮水,使放射性物质尽快排出体外,并尽快就医。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终止后,应将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终止的信息报告(C)

A上级人民政府B本级人民政府

C上级卫生行政部门D本级卫生行政部门

16、发生化学恐怖事件后,应在(C)设立现场临时医疗救护站接受中毒患者。

A染毒区B染毒区下风向处

C染毒区外围上风或侧风向处D以上均不对

17、对于核和放射突发污染事件中属于长期防护措施的是(B)。

A控制进出口通道B控制食品和饮水

C个人防护D服用稳定性碘

18、调查食物中毒的现场个案发病者,一般调查发病前(B)小时内摄入食物的情况。

A24B48C72D96

19、造成危害最大的化学恐怖袭击方式是(B)

A纵火施毒B爆炸施毒C制造泄漏事故D食物、饮水中投毒

20、采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的第一份血清应在入院后(B)小时内采集。

A12B24C36D48

21、对于核和放射突发污染事件中,应急人员的一般防护要求不包括(D)

A进入现场前必须按要求穿戴个人防护用具。

B按照上级指示服用稳定性碘片。

C通过缓冲区进入污染区。

D离开污染区时,不需要接受体表和衣服的污染监测。

2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化学恐怖事件后,应在(A)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1B2C4D6

23、县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负责接受化学恐怖事件报告的部门,核实化学恐怖事件无误后,应在2小时内向(B)进行网络直报。

A卫生部B上级卫生行政部门C国务院D上级人民政府

24、(B)负责组织有关专家验收应急装备。

A卫生行政部门或卫生应急日常管理机构

B应急装备日常管理单位

C卫生应急队伍

D以上均是

25、胸腺肽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是(B)

A各种过敏反应B流感样综合征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C过敏性休克和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D发热、腹泻甚至中毒

26、SARS以(A)为主,()内未发现有传染性。

A显性感染,潜伏期B显性感染,感染期

C隐性感染,潜伏期D隐性感染,感染期

27、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市人民、省有关部门要立即如实向省政府报告,报告时间最迟不超过(A)小时

A2B4C6

28、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C)四级。

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从其规定。

A巨大、重大、较大、一般B特大、重大、较大、一般

C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D特大、重大、一般重大、较大

2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有关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情况组织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等有关专业机构和人员,开展(A)、卫生执法监督,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A卫生学调查和评价B流行学调查和评价

C流行学调查D卫生学评价

30、下列(A)情况为Ⅱ级应急响应

A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

B100人以上中毒(重伤)

C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

D50人以上中毒(重伤)

31、在确定市级启动响应级别条件时,其中有一个重要条件指标是死亡人数,请问一般二级响应时指标是(B)

A死亡人数为20人以上40人以下

B死亡人数在20以上50人以下

C死亡人数在10人以上40人以下

D死亡人数在30人以上50人以下

32、《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最高级别为Ⅰ级,用(A)表示。

A红色B黑色C橙色D黄色

33、不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要求的是?

(D)

A及时B准确C全面D注意保密

3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不必对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C)服务?

A医疗救护B现场救援

C技术调查D必要时将病人转送到指定医疗机构

35、以下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订的目的是什么?

A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B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C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D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36、以下不属于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为卫生事件的是(D)

A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B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C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D大范围发生的流感

37、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病员进行验伤分类,分别用(B)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作出标志,以便后续救治辨认或者采取相应的措施。

A蓝、绿、红、黑B蓝、黄、红、黑

C绿、黄、红、黑D蓝、绿、黄、黑

38、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承担医疗卫生救援任务的医疗机构要(A)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卫生救援的重要情况。

A随时B及时C每小时D每日

39、突发公共卫生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实行(D)制度

A责任追究制B奖惩制和责任制

C奖惩制D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40、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突发公共事件现场设立(D),统一指挥、协调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A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B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

C现场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D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

41、一件事故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3例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属于(C)级

A特别重大(1级)B重大(2级)C较大(3级)D一般(4级)

42、医疗卫生救援组织机构包括(C)

A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专家组和医疗卫生救援机构

B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专家组和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

C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专家组合医疗卫生救援机构、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

D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专家组和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

43、县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负责接受化学恐怖事件报告的部门,核实化学恐怖事件无误后,应在2小时内向(B)进行网络直报。

A卫生部

B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C国务院

D上级人民政府

44、对于核和放射性突发污染事件中的穿衣顺序(B)

A防护服、内层手套、防护帽和口罩

B防护帽和口罩、内层手套、防护服

C防护服、防护帽和口罩、内层手套

D内层手套、防护服、防护帽和口罩

45、以下不属于灾害事故医疗救援特点的是(A)

A组织机构的长期性B工作条件的艰苦性

C紧急赴救D伤情复杂

46、危机处理的基本程序(D)

A深入现场了解事实,分析情况确立对策

B安抚群众缓和对抗,联络媒介主导舆论

C多方沟通、加速化解、有效行动转为危机

D以上都是

47、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D)

A能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B能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扩散蔓延

C能及时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受害公众

D以上均正确

48、应急物质储备形式不包括(C)

A实物储备B人力储备

C资金储备D生产能力储备

49、1988年长江三角洲发生食用污染毛蚶引发的疾病属于(E)

A、食物中毒B、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C、意外事故引起的群体发病D、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发病E、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

50、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次信息报告的要求不包括(E)

A、每起事件的初次报告有且只有一个B、只收集初次报告必须要报的内容,其他可暂不报C、初次报告的发病数和死亡数由填报人直接录入D、具体内容强调及时E、具体内容要求准确、全面

二、多选题(30题)

1、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D)的原则。

①统一领导②分级负责③反应及时

④措施果断⑤依靠科学⑥加强合作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2、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ABCD)

A、特别重大(Ⅰ级)B、重大(Ⅱ级)C、较大(Ⅲ级)D、 

一般(Ⅳ级)四级

3、以下属于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ABC)

A、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B、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C、 

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D、大范围发生的流感

4、处理公共突发卫生事件的工作原则有(ABCD)

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C、依法规范,措施果断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传染病应做到哪几点?

(ABCD)

A、早发现B、早报告C、早隔离D、早治疗E、尽早公布疫情

6、对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BC)

A、2003年,是我国系统加强应急管理的起步之年B、2005年,进一步提出了以“一案三制”为核心,全面推进应急管理的工作C、 

2006年,在紧紧围绕“一案三制”这个重点的基础上,全面地加强了应急能力的建设D、2007年,我国的应急管理逐步走向依法科学、常态管理的规范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哪些行为?

A按规定报告B立即组织力量调查核实C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D及时报告调查情况

8、公共突发事件分为(ABCD)

A、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公共卫生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

9、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ABCD)的原则,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

A、统一规划、分类实施 B、分级负责

C、突出重点D、适应需求

10、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ABCD)

A、授权发布B、组织报道C、接受记者采访D、举行新闻发布会

11、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做到(ABCD)

A、及时 B、准确C、 

客观D、全面

12、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包括的内容的论述正确的是?

A、部门职责B、监测与预警C、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

D、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E、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

13、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可分(ABCD)

A.Ⅰ级(特别重大)B.Ⅱ级(重大)

C.Ⅲ级(较大)D.Ⅳ级(一般)

14、突发事件除具有突变性、复杂性、偶发性、紧迫性的特征外,还具有(AB)

A.聚众性B.危害性C.权威性D.隐秘性

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部有权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A、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设备B、对人员进行疏散、隔离,封锁疫区C、紧急调集交通工具及设施D、控制食物、水源

16、危机发生后,社会力量参与的作用是(ABCDE)

A.缓解突发事件在公众中产生的副作用B.使公众了解真相,祛除恐惧C.政府决策的可信度和可行度将得到提高D.降低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成本E.稳定社会、恢复秩序

17、在弱于竞争对手时,比较明智的做法是(BC)

A.知难而上B.果断撤出C.资源转移D.就地消除

18、当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县人民政府应当如何发布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ABD)。

A.统一;

B.正确;

C.全面;

D.及时;

1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A、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B、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C、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D、对易感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

2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订的目的是什么?

(ABC)

A、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B、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C、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D、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21、下列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A、突然发生B、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C、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和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D、冠心病经常突然发作,因此它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于国家应急指挥系统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些?

A、由国务院设立指挥部B、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C、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D、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履行各自职责

23、突发事件的类型有(ABCD)

A.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公共卫生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

2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省级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情形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B、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C、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D、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2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应给予的行政处分是:

(AB)

A、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B、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C、追究其刑事责任D、可以免予处分

26、卫生应急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包括(ABCD)

A、群灾害的避险能力 B、知识的知晓能力C、行为的自觉的行动力D、自救和互救的能力

2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A、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B、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

C、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D、立即采取医疗救护措施

2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负有哪些职责?

(ABCD)

A、突发事件的技术调查B、突发事件的确证C、突发事件的处置D、突发事件控制和评价

29、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BCD)等。

A.电视直播;

B.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

C.组织报道;

D.举行新闻发布会;

3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哪类事件,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尽快组织力量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控制措施。

(ABCD)

A、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B、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

C、重大食物中毒事件D、重大职业中毒事件

三、问答题(20题)

1、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答: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哪些?

从公共卫生角度考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

(1)重大传染病疫情;

(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3)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

(4)新发传染性疾病;

(5)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物反应;

(6)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7)影响公共安全的毒物泄露事件、核事故、放射性事故;

(8)生物、化学、核辐射恐怖事件;

(9)影响公共健康的自然灾害;

(10)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事件。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1)突发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是突然发生、突如其来的,一般是不容易预测的;

(2)群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的不是特定的人,而是不特定的群体;

(3)危害性突发公共卫生事可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医`学教育网整理、身心健康、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危害;

(4)系统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它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甚至是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如何分级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四个级别,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预警。

5、突发事件应遵循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6、在应急报告制度中,那些情况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在接报一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的:

(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7、有关单位和人员在报送、报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时,应注意什么?

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8、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什么原则?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9、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或发生后,采取相应的监测、预警、物资储备等应急准备,以及现场处置等措施,及时预防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潜在因素、控制已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对突发公共事件实施紧急的医疗救治,以减少其对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关口前移;

信息先行,快速反应;

社会参与,协同合作;

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依靠科学,依法处置。

11、突发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预防和准备、监测和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反应、善后处理

12、如何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

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直接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