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30533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型科技精彩活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回龙中学航模社团课程教案

模型基础知识介绍

(二)

1、巩固提高航空模型的基础知识,了解开展航空模型活动的作用及一些常用术语;

2、丰富航模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意识

重点:

了解航模基础知识,培养兴趣

难点:

常用术语在航模制作中的作用

一、什么叫航空模型。

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

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

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

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

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

1.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2、什么叫模型飞机

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二、开展航空模型活动的作用

航空模型是各种航空器模型的总称。

它包括模型飞机和其他模型飞行器。

航空模型活动从一开始起就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而且千百年来长盛不衰.主要原因就

在于它在航空事业的发展和科技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航空模型是探索飞行奥秘的工具

三、关于航模的一些基本问题

1、升力和阻力  飞机和模型飞机之所以能飞起来,是因为机翼的升力克服了重力。

机翼的升力是机翼上下空气压力差形成的。

当模型在空中飞行时,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

机翼下表面的空气流速减慢压强加大(伯努利定律)。

这是造成机翼上下压力差的原因。

 

在本学期的教学课堂上,学生上课积极性较高,秩序良好,学生掌握良好。

能够很好的掌握飞机飞行的原理。

回龙中学航模活动课程教案

手工制作——航模飞机

1.锻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2.通过航模飞机的制作,让学生了解航模知识。

3.投入益智活动,开拓知识领域。

4.掌握航模飞机的制作方法、步骤。

制作方法

1.工具和材料

2.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

活动方式

教师求范讲解,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互助交流。

活动过程组织设计:

情境导入、了解原理制作、航模放飞调试活动、总结

教师活动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学生回答

二、复习提问

三、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教学,了解飞机发展史。

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飞机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吗?

人类从天空飞翔的鸟翼得到启发,想象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经过人类科学家多次试验,人类终于飞上了天空,实现了梦想。

那么我们同学想不想也有一个飞机模型呢?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九课。

九、手工制作—航模飞机

找学生回答了解飞机的发展历史。

学生读题了解什么是航模飞机。

四、讲授新课

检查学生工具准备情况,请同学们看电视,了解所用工具和材料。

教师边讲解边制作

一、讲解所用工具与材料:

1.工具:

剪刀、刻刀、直尺、胶水

2.材料:

彩色纸样一张、木筷一根、大头针一个。

板书:

1、工具;

2、材料

二、讲解制作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讲解制作方法。

1.将纸样上的图形沿边缘线刻下。

刻下

学生看书了解工具的用处。

学生制作

指导学生制作看电视。

教师指导

教师示范

通过指导掌握尾翼的粘合方法。

作品展示

2.将B沿折线折成机翼,将中间粘口处刻开,再将纸样上面两个小三角剪下粘在中间的粘口处,如图1使机翼两部分形成一定角度。

将B折成机翼

3.将图C按折线折好,宽的粘在木筷的三分之一处,如图2,然后将粘口粘合。

将C折好,粘合

4.将图B折成后机翼同图C上部分张开的双翅相粘合。

将B同以粘合

5.将图A折叠后同木筷的尾部粘合,形成飞机的垂直尾翼,同时将图D剪口剪开后,背面中间部分抹上胶水,剪口处插入垂直尾翼同木筷之间的缝中同木筷粘合,形成水平尾翼,如图3。

粘合尾翼

6.最后,将图正中间的圆孔扎空,用大头针固定在飞机头部,这个航模飞机就做成了,如图4。

将E固定飞机头部

找做好的同学把作品向同学们展示

掌握机翼的制作方法

看电视了解第3步内容。

学生要掌握制作方法。

了解飞机的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的不同用处。

五、巩固练习

1.飞机为什么会飞?

2.机翼起什么作用?

3.螺旋浆起什么作用?

六、作业

回家自己试着做一个小飞机。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怎样去制作航模飞机,也了解了飞机的发展史和制作过程,自己有了一个航模飞机。

希望在今后的手工制作课上,多做一些好的作品,让我们投入益智活动,开拓知识领域。

丰富我们兴趣爱好。

这三节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航模工具,并学会如何在实际航模制作中使用。

效果明显。

刘晓丽

航模飞机制作

1.实践目标:

了解飞机的飞行原理,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

2.技能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制作出一架简单的飞机模型,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相关领域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方式

1.教师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飞机的起源、分类以及飞机的飞行原理,总结讲解飞机的飞行原理。

2.制作:

学生动手制作无动力式飞机模型。

3.指导试飞:

学生制作完毕后,集体到固定场地试飞,检验劳动成果。

4.分组调试:

学生制作的飞机不能保证每架都能有很好的飞行效果。

针对出现问题的飞机,教师指导,学生集体讨论,分析问题的来源,然后进行调试,使飞机达到最佳的飞行效果。

5.总结心得:

项目结束之后,学生坐在一起谈谈个人的收获、心得。

1.引入课程:

通过飞机相关领域介绍,从人们对飞行的幻想,一次次失败的经历,直到公元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这标志着人类飞行史的开始。

到现在的飞机,介绍各种军用,民用飞机,由此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航模制作活动。

2.介绍飞机的构造及飞行原理。

要制作模型飞机,必须了解飞机的构造及飞行原理。

接下来就此方面做如果介绍。

一、飞机的主要部件及各部件的作用。

(1)机身——机身的主要功用是装载乘务员、旅客、武器、货物和各种设备,它可以将飞机的其他部件如机翼、尾翼及发动机等连接成一个整体。

(2)机翼——机翼的主要功用是产生升力,以支持飞机在空中飞行,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稳定和平衡作用。

机翼上一般安装有副翼和襟翼,操纵副翼可使飞机滚转,放下襟翼可使升力增大。

机翼上还可安装发动机、起落架和油箱等。

不同用途的飞机其机翼形状、大小也各有不同。

机翼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飞机的飞行质量。

(3)尾翼——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

水平尾翼由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可动的升降舵组成,有的高速飞机将水平安定面和升降舵合为一体成为全动平尾。

垂直尾翼包括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可动的方向舵。

尾翼的作用是操纵飞机俯仰、偏转,保证飞机的平稳飞行。

通过图片,模型实物来介绍飞机的各个部件。

二、飞机的升力和阻力。

飞机是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当飞机飞行在空中,就会产生作用于飞机的空气动力,飞机就是靠空气动力升空飞行的。

在了解飞机升力和阻力的产生之前,还要认识空气流动的特性,即空气流动的基本规律。

流动的空气就是气流,一种流体,这里要用到两个流体定理:

连续性定理和伯努利定理。

飞机的升力绝大部分是由机翼产生,尾翼通常产生负升力,飞机其他部分产生的升力很小,一般不考虑。

从上图可以看到:

空气流到机翼前缘,分成上、下两股气流,分别沿机翼上、下表面流过,在机翼后缘重新汇合,向后流去。

机翼上表面凸出,流管较细,说明流速加快、压力降低。

而机翼下表面,气流受阻挡,流管变粗,流速减慢,压力增大。

于是机翼上、下表面出现了压力差,垂直于相对气流方向的压力差的总和就是机翼的升力。

这样,重于空气的飞机借助机翼上获得的升力,克服自身因地球引力形成的重力,就可以翱翔在蓝天上了。

机翼升力的产生主要靠上表面吸力的作用,而不是靠下表面正压力的作用,一般机翼上表面形成的吸力占总升力的60%~80%,下表面的正压形成的升力只占总升力的20%~40%。

飞机飞行在空气中会有各种阻力,阻力是与飞机运动方向相反的空气动力,它阻碍飞机的前进,这里也需要对它有所了解。

按阻力产生的原因可分为摩擦阻力、压差阻力、诱导阻力和干扰阻力。

  

(1)摩擦阻力——空气的物理特性之一就是黏性。

当空气流过飞机表面时,由于黏性,空气同飞机表面发生摩擦,产生一个阻止飞机前进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阻力。

摩擦阻力的大小决定于空气的黏性、飞机的表面状况以及同空气相接触的飞机表面积。

空气黏性越大,飞机表面越粗糙,飞机表面积越大,摩擦阻力就越大。

  

(2)压差阻力——人在逆风中行走,会感到阻力的作用,这种由前后压力差形成的阻力叫压差阻力。

飞机的机身、尾翼等部件都会产生压差阻力。

  (3)诱导阻力——升力产生的同时还对飞机附加了一种阻力。

这种因产生升力而诱导出来的阻力称为诱导阻力,是飞机为产生升力而付出的一种“代价”。

其产生的过程较复杂,这里就不再详细叙述。

  (4)干扰阻力——它是飞机各部分之间因气流相互干扰而产生的一种额外阻力。

这种阻力容易产生在机身和机翼、机身和尾翼、机翼和发动机短舱、机翼和副油箱之间。

以上四种阻力是对低速飞机而言,至于高速飞机,除了也有这些阻力外,还会产生波阻等其他阻力。

 三、影响升力和阻力的因素。

升力和阻力是飞机在空气之间的相对运动中(相对气流)产生的。

影响升力和阻力的基本因素有:

机翼在气流中的相对位置(迎角)、气流的速度和空气密度以及飞机本身的特点。

  ①迎角对升力和阻力的影响——相对气流方向与翼弦所夹的角度叫迎角。

在飞行速度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得到最大升力的迎角,叫做临界迎角。

在小于临界迎角范围内增大迎角,升力会增大,超过临界迎角后,再增大迎角,升力反而减小。

迎角增大,阻力也越大,超过临界迎角,阻力急剧增大。

  ②飞行速度和空气密度对升力阻力的影响——飞行速度越大,升力、阻力越大。

升力、阻力与飞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升力和阻力增大到原来的4倍;

速度增大到原来的3倍,升力和阻力会增大到原来的9倍。

空气密度大、空气动力大,升力和阻力自然也大。

空气密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升力和阻力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即升力和阻力与空气密度成正比。

  (3)机翼面积,形状和表面质量对升力、阻力的影响——机翼面积大、升力大,阻力也大。

升力和阻力都与机翼面积的大小成正比。

机翼形状对升力、阻力有很大影响,从机翼切面形状的相对厚度、最大厚度位置、机翼平面形状、襟翼和前缘翼缝的位置到机翼结冰,都对升力、阻力影响较大。

飞机表面光滑与否对摩擦阻力也会有影响,飞机表面相对光滑,阻力相对也会较小,反之则大。

 四、本项目的重点。

由于要完成一个复杂的飞机模型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受到材料和场所的限制,因此要从简单的杆身飞机模型开始,了解飞机的飞行原理。

制作

1.在制作过程中由于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因此需要分组合作完成,这样做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锻炼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2.在制作模型前,先对已经成形的飞机模型进行观察,学习其他同学制作模型的优秀之处,而对于不足之处需要小组讨论,加以改进。

这不但能使学生的飞机模型达到最佳的效果,更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指导试飞

做好了一架飞机后,应该知道如何去调整它,使它变得更完美。

首先,观察垂直尾翼,看是否跟大机翼的一条中线对齐。

如果还没对齐,就应动脑筋去修理。

修理好后,再找重心。

要是头太重了,就把大机翼往前移;

头过于轻了,就把大机翼往后移。

待移好后,去试飞一下,看看轻重。

重新调好重心后,接着就要再去试飞一下,观察它的飞行姿势怎么样,如果飞行姿势不好的话。

就得再花一点儿工夫去调整水平尾翼。

调好后再飞一下,飞行姿势要是很平稳了,一架飞机就制成了。

制作过程中由于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因此需要分组合作完成,这样做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锻炼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在制作模型前,先对已经成形的飞机模型进行观察,学习其他同学制作模型的优秀之处,而对于不足之处需要小组讨论,加以改进。

这不但能使学生的飞机模型达到最佳的效果。

刘晓丽

模型战斗机F22的制作

1、使学生了解飞机的基本构造和飞行原理。

2、通过测量分析图形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在动手操作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放飞调试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体验合作探索的乐趣。

机翼的打磨及飞机模型的组装。

机翼的打磨和尾翼的打磨(突破难点在下面过程中体现)。

活动材料、工具

机翼、尾翼、翼台、钢尺、美工刀、砂纸、502胶。

二、情境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看门上的“挑战榜”,并请学生谈谈看了之后的感想。

教师向学生说明挑战榜的具体内容:

榜上标明了创造记录的学生的学校、姓名、飞行时间。

我的思考利用身边同学的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挑战精祥,使他们在目标驱动下更好地进行学习。

三、了解原理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模型,并请学生结合模型分析它的结构特征。

学生观察之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出由三部分组成,即机身、机翼和尾翼,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

教师要求学生讨论各部件的作用。

在学生讨论后,教师通过引导与学生一起总结出各部件的作用:

机身——固定连接机翼、尾翼和承载的作用;

机翼——为飞机飞行提供向上的升力;

尾翼——操纵飞机俯仰和偏转,保证飞机能平稳飞行

教师:

我们制作的航模大体有两种:

翘翼飞机模型和平翼飞机模型。

(向学生展示模型)

我的思考让学生了解飞机模型的构造、飞行原理,为以后的制作和放飞做好铺垫。

四.制作方法

1用砂纸将所有的零件毛边及突起打光。

将机身处v型槽的毛刺及不平处修整。

便于机翼和机身粘接。

2将机翼的表面用砂纸按照平滑的翼型打的较为光滑,。

然后将机翼的一边放在平板上,另一边向上折起和水平面成36度左右的夹角。

中缝对齐,用胶水粘劳在一起。

3将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放在桌面上,按照图纸的样子垂直将两者粘在一起。

4将机身和粘好的尾翼对称粘在一起,从前面看是否对称,要及时修正。

5将机翼和粘好尾翼的机身粘在一起。

注意机翼的斜边向前,千万不要安装反。

将机翼的中缝粘在机身的槽里。

粘接之前先看看是否配合得当,配合不好的话先用砂纸修一下槽的形状,便于粘接。

可以先点稍许胶水,粘住不要粘牢。

将飞机反过来放在桌面上(垂尾和两个机翼的两端接触桌面。

这时从前面看是否对称,调整完全对称时用足量胶水将机翼粘牢。

五.试飞前的检查:

1、按俯视图检查:

模型必须左右对称

2、按前视图检查:

①水平尾翼,必须水平;

②垂直尾翼,必须垂直;

⑧左右上反角,必须相等。

3、按侧视图检查:

重心位置在离前缘32mm处(前后相差3mm之内),较为理想。

若不平衡可在机头或在机尾加橡皮泥或图钉的方法配平。

检查时的技巧为:

飞机机头向左,垂尾向上放置。

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在理想重心位置(离前缘32mm处)支撑,机头向下说明头重,机尾要配重,反之机头要配重。

六.小力量手掷(细调飞机的关键):

l、方法:

用手拿着模型飞机重心稍后的位置,手举过头,机头稍微向下5-10度左右,对着风将飞机向前水平掷出去,让模型自由滑翔,千万不要向上掷,或向下掷,在出手的瞬间,一定要水平才能正常滑翔。

2、侧视滑翔情况:

飞行中调整头轻现象的方法。

头重——纠正方法:

要把升平尾后缘向上抬起1—2毫米。

正常―――是平稳的一条弧线

头轻——纠正方法:

①要把平尾后缘向下弯1—2毫米。

②也可以在机头弹射勾前20毫米处加配重,效果很好。

3、俯视滑翔情况:

向右滑――纠正方法:

①把方向舵后缘向左偏1—2毫米。

②或者单独把右机翼外端后缘下压1—2毫米,在增加升力的同时把左机翼外端后缘上抬1—2毫米,减少升力,达到纠正的目的。

正常

向左滑――纠正方法:

①把方向舵向右偏l一2毫米。

②或者单独把左机翼外端后缘下压1—2毫米,在增加升力的同时把右机翼外端后缘上抬1—2毫米,减小升力,达到纠正的目的。

七.大力手掷竞距

手掷滑翔试飞正常后,可将模型飞机对天空用劲手掷试飞。

模型的出手角度在45-60度左右。

出手时模型飞机的倾斜方向应与下滑时的盘旋方向相反。

如果模型出手后翻正筋斗,则可增大手掷模型的倾侧角度。

如还不能解决,可将水平尾翼后缘向下弯曲,以减小机翼与水平尾翼间的安装角差。

如发现模型上升高度很高,但不能盘旋滑翔而俯冲到地,则说明机翼相对安装角太小,可将尾翼后缘向上弯曲来进行调整。

为了不飞出场地,可稍稍将垂尾打一角度。

便于盘旋飞行。

八、放飞调试

放飞之前,教师要强调制作场所的卫生及工具摆放。

教师带领学生放飞场,指导学生如何放飞。

资料在线

放飞要领

放飞站姿:

两脚左右并列,微微分开,两膝略弯,身体向右转过一些。

手执模型的部位:

拇指和食指、中指一起捏住机翼下方机身重心部位,手腕、手臂自然放松。

模型机头略微抬高,模型飞机向右倾斜,模型高度比自己的肩膀略高一些。

模型起飞时,要正对风向略偏左,这样有利于模型飞机的起飞爬升。

让大家的飞机安全飞翔吧!

对于飞行中出现的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比一比,看谁能进入挑战榜!

室外放飞,享受成功。

教师测试飞行时间。

注:

在飞机的试飞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问题。

常见的问题有两个:

①飞机头部撞地,就是在手掷出飞机的时候,飞机头部过重,导致飞机直接向地面飞行。

修改时,可以选择头部减重或尾部加重。

②飞机反身飞行,这证明飞机两机翼不对称或垂直尾翼不垂直。

修改时,可以调试飞机的机翼或尾翼,使之达到最佳的飞行效果。

九、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

看似小小的飞机模型,里面的学问有很多,它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就能完成的。

这节课,我们不仅制作出了飞机模型,还了解了飞机的构造及飞机原理。

制造真正的飞机,还有更多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

航天梦想从这里起飞,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探究,也希望我们有一天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

学生总结。

十、活动评价

教师评价:

对整个制作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态度的评价;

对放飞效果的评价。

学生自评:

利用如下评价量表对活动进行全程、多元评价。

评价的重点在于对活动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等。

这种评价能客观地反映每个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促使每个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反思。

电动模型飞机的制作及飞行调整EXTRO330

认知:

1、初步了解电动模型飞机的构造和飞行原理。

2、学习一些常用名词和术语。

3、初步知道副翼、螺旋桨、尾翼的作用。

技能:

1、学习正确运用砂皮板打磨加工零部件的技能。

2、掌握副翼、方向舵、升降舵的调整方法。

电动模型飞机的飞行原理及各部件的作用。

上反角加工胶接及飞行调整。

教具:

电动模型完成机2架、自制挂图。

材料:

电动模型飞机套材,双面胶,KT板。

工具:

砂皮板,美工刀,直尺,铅笔。

一、引入

出示:

电动模型飞机

提问:

同学们请看,这是一架什么模型飞机?

(电动模型飞机)

介绍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电动模型飞机的制作及飞行调整。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架模型飞机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板书课题,学生观察模型

随学生答问,板书模型各部分名称:

机翼、尾翼、机头、机身、起落架、电动机、螺旋桨

二、深入

这架电动模型飞机,看似简单、容易飞行,但按照竞赛要求飞直线距离,就有相当的难度。

怎样才能让它飞得又直又远呢?

我们一起来进行探讨。

(自由回答)

归纳(四个条件):

1、较小的阻力;

2、良好的安定性;

3、均衡持久的动力;

4、做工精良的模型飞机。

三、指导

如何达到上面四个目标条件,我们逐个进行分析:

1、利用美工刀和砂皮板,将各零部件多余的边角毛刺处理掉,使模型外表面整洁光滑,这样,才能减小飞行阻力。

注意采用单向打磨法(示范)。

2、飞行安定性与上反角、尾力臂及模型左右对称性有关,还和各部件的平整度有关。

(解释上反角、尾力臂定义)

3、均衡持久的动力,必须有相对平稳的电压电流和优质的螺旋桨匹配完成。

在这里,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电池的放电特性。

展示:

干电池、镍镉电池放电曲线图

讲解:

干电池放电随时间延长,电压、电流逐步下降。

镍镉电池在开始放电的瞬间,电压、电流峰值猛然下降,之后会有一个较长的平台期。

本模型使用的是镍镉电池。

螺旋桨依靠电机驱动,把空气排向后方,产生动力,推动飞机前进。

4、模型制作的方法、过程:

(1)细看说明书,辨别各部件的上下左右方向。

(2)打磨加工零件的边角。

(3)加大上反角(粘贴三角形发泡塑料)

(4)最为关键的一步——精密对接。

上反角加大后,机翼对接缝隙变大,如何解决?

示范、讲解:

单向打磨法,保证对接斜面平整,避免出现圆弧形。

(5)总装顺序:

起落架——机翼——平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