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30534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3页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3页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3页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3页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3页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3页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3页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3页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3页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3页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3页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3页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3页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3页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5份合集广东省东莞市学年中考化学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

A.除去氯化银中的氯化钠,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除去氯化钾中的碳酸钾,加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C.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分别加适量的水,用手触摸容器壁

D.鉴别CO2和SO2,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8.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B.溶解食盐时用玻璃棒搅拌以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酸雨的酸碱度

D.蒸发操作中,当蒸发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9.在化学实验室内外一般不会张贴的标志是()

A.禁止烟火

B.当心爆炸

C.剧毒

D.禁止拍照

10.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A.铁B.氧气C.一氧化碳D.水

11.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水鉴别食盐和碳酸钙粉末

C.用稀盐酸鉴别铜和金

D.用铜片鉴别硝酸银溶液和硫酸锌溶液

1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将食盐水与石灰水混合:

2NaCl+Ca(OH)2=2NaOH+CaCl2

B.验证金属Cu比Ag活泼:

Cu+2AgCl=CuCl2+2Ag

C.正常雨水偏弱酸性的原因:

CO2+H2O=H2CO3

D.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Ca(OH)2+CO2=CaCO3+H2O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请你用所学化学知识关注同学们的营养问题:

某山区学校食堂午餐的食谱如下:

米饭、油炸糕、炖土豆、炒白菜、萝卜汤以上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主要有糖类、_____、油脂、无机盐和水.为了保存易坏的食物要用到食品保鲜膜.2005年国家质监局发布公告:

禁止生产或进口有害的DEHA(C22H42O4)增塑剂的PVC食品保鲜膜.市场上保鲜膜的种类较多,要保证食品安全,必须注意识别.DEHA由_____种元素组成,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_____.DEHA是一种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使用不当易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塑料保鲜膜不宜包装热的油炸食品,因为高温时保鲜膜中增塑剂分子更容易从保鲜膜进入食品中.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

1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

(1)碳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

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锌和稀硫酸反应:

反应类型是:

______。

(3)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

明显的现象是______。

(4)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在发生装置的试管口放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

15.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是98%的浓硫酸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

(1)需量取_____mL蒸馏水;

(2)配制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_________;

(3)混匀时,要先将量取好的______倒入烧杯,然后再倒入另一种液体。

1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空白框中将相关粒子的图形补充完整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请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有气泡产生的是_____(填序号),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

B烧杯中先出现的现象是_____,若加入的稀盐酸过量会继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

1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写出图1中标号②的仪器名称____。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氧气,应选择图1的装置组合是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某同学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未变质的澄清石灰水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有____(合理即可)。

图1装置F中的气球是“魔幻可变气球”。

实验前,装置F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均处于关闭状态。

打开____边(填“左”或“右”)分液漏斗的活塞并轻轻振荡集气瓶,可观察到气球变大。

该活动小组用如图2所示装置,测量一定质量的塑料袋燃烧后产生CO2的质量(该塑料袋充分燃烧只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①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连接好实验装置后应检查_____,再加入药品进行实验。

装置Ⅰ的小烧杯中加入过量H2O2和催化剂,可持续产生O2供塑料袋充分燃烧。

②塑料袋燃尽,装置Ⅰ逐渐冷却时,装置Ⅱ中的液体也不易倒吸进入装置Ⅰ中,原因是____。

③根据实验目的,需要称量的是______(填字母)。

(不考虑空气成分的影响)

A实验前塑料袋的质量

B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Ⅱ的质量

C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Ⅲ的质量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小雨同学用小苏打样品(已知样品中的其它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计算:

(1)反应完成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稀盐酸和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和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稀硫酸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详解】

A、镁比铝活泼,反应速率快,反应需要时间短,最终铝和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故A正确;

B、饱和硝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不是0,加入硝酸钾时不能溶解,硝酸钾质量分数不变,故B不正确;

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故C不正确;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稀硫酸立即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故D不正确。

故选A。

2.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原则可得,该反应,反应前有:

1Mn、2O、4H、4Cl,反应后已知有:

1Mn、4Cl,所以,X微粒中包含的原子种类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因X前有化学计量系数2,故X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选项C符合题意

3.C

试题分析:

从图示看:

t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因为此时的溶解度是30克,所以50克水中最多溶解15克A;

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因为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很小;

在t2℃,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故选C.

考点:

溶解度及其曲线

4.C

由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Al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

A、Al的元素名称是铝,属于金属元素,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S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g”是质量的单位,B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Si是14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C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参与化学反应时易失去电子,D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图和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图可知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元素种类、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注意在描述相对原子质量时,单位通常不写,不能与质量单位混淆;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核电荷数等信息,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得失电子情况,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

5.C

氧气可以供人类呼吸,故选:

C。

6.B

A、无磷洗涤剂的推广使用,能有效减小水体污染,正确;

B、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含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不利于人体健康,错误;

C、炒菜时加入适量的加碘盐,可预防大脖子病,正确;

D、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生活中可用食醋除去铁锈,正确;

故选:

B。

7.D

A、氯化银难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将氯化银中的氯化钠除去,故正确;

B、氯化钾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而碳酸钾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二氧化碳和水,故可以除去碳酸钾,过滤的氯化氢和水可以蒸发除去,故正确;

C、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氯化钠溶液水温度几乎不变,故可以鉴别,故正确;

D、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故都能使溶液变红,故错误。

故选D。

8.D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

B、溶解食盐时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而不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酸雨的酸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大,,错误;

D、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正确。

9.D

试题分析∶实验室可以拍照,烟火,爆炸,剧毒都是必须注意的。

故D正确。

考点∶考查易燃易爆物质的相关知识。

10.A

A、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正确;

B、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错误;

C、一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错误;

D、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错误。

11.C

根据要鉴别的两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

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故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用燃着的木条可以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正确;

B.食盐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故用水可以鉴别食盐和碳酸钙粉末,正确;

C.铜和金都属于H后金属,都不能与稀酸反应,故用稀盐酸无法鉴别铜和金,错误;

D.由于锌>铜>银,故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铜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而铜与硫酸锌溶液不反应,故用铜片可以鉴别硝酸银溶液和硫酸锌溶液,正确。

故选C

物质的鉴别

点评:

本题属于物质的鉴别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尤其是物质的特殊性质,然后利用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加以鉴别。

12.C

A.氯化钠与氢氧化钙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二者不能发生化学反应,选项A错误;

B.金属和盐反应必须符合位于前面的金属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要求,盐必须可溶,氯化银是一种难溶性固体,不能与铜发生置换反应,选项B错误;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正常雨水偏弱酸性,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选项C正确;

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原方程式缺少生成沉淀的符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选项D错误。

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

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

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是否配平;

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13.维生素三11:

21有机物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正确地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分子构成及其物质的所属类别.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随着温度的升高微观粒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1)以上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主要有糖类、维生素、油脂、无机盐和水。

(2)DEHA由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1:

21。

DEHA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微观粒子随着温度的升高微观粒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高温时保鲜膜中增塑剂分子更容易从保鲜膜进入食品中。

微观粒子随着温度的升高微观粒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14.

放热

置换反应

有大量气泡冒出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造成堵塞

(1)碳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

物质的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

、放热;

(2)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领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

(3)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能观察到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有大量气泡冒出;

(4)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实验室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该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堵塞导管。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造成堵塞。

15.45玻璃棒水

(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50g×

9.8%=4.9g,需要浓硫酸的质量=

,需要蒸馏水的质量=50g-5g=45g,需要蒸馏水的体积=

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用于搅拌);

(3)混匀时,要先将量取好的水倒入烧杯,然后再将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沿杯壁缓慢倒入烧杯中,并不断搅拌,使热量及时散失。

16.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合理即可)

(1)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反应前有8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4个碳原子。

反应后有8个氧原子、4个碳原子。

则填充的部分为2个氮原子。

(2)通过图示可知,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催化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3)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合理即可)。

17.D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黄色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

(1)碳酸钠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的是D;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C中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钙溶液显红色,逐滴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B烧杯铁锈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B烧杯中先出现的现象是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黄色;

若加入的稀盐酸过量会继续反应,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D;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黄色;

Fe+2HCl═FeCl2+H2↑;

置换反应。

18.长颈漏斗AC

CaCO3+2HCl=CaCl2+H2O+CO2↑所用盐酸浓度过大右装置气密性装置Ⅰ中不断生成氧气,使压强增大AC

(1)标号②的仪器是长颈漏斗。

(2)装置B是块状固体与液体常温反应制取气体装置,二氧化锰是粉末状固体,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不能用装置B,加热固体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A,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故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氧气,应选择图1的装置组合是AC,试管口没放棉花团则是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某同学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未变质的澄清石灰水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有所用盐酸浓度过大,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故未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密闭容器中气体减少,压强变小。

打开右边分液漏斗的活塞,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并轻轻振荡集气瓶,集气瓶中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变大。

(5)①有气体生成的反应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连接好实验装置后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进行实验。

②塑料袋燃尽,装置Ⅰ逐渐冷却时,装置Ⅱ中的液体也不易倒吸进入装置Ⅰ中,原因是装置Ⅰ中不断生成氧气,使压强增大。

③该实验目的是测量一定质量的塑料袋燃烧后产生CO2的质量,需要称量的是:

实验前塑料袋的质量,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Ⅲ的质量差量是吸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故选AC。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19.4.414.6%

物质减少的质量即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反应消耗的盐酸的质量,进而求盐酸的质量分数。

解:

反应完成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25g+10g+50g-80.6g=4.4g

设25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x=3.65g

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

反应完成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4.4g。

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4.6%。

1.“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开发清洁能源

B.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C.净化汽车尾气

D.研发易降解的塑料

2.图1表示甲、乙两种晶体的溶解度曲线。

t1℃时,分别将20g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

升温到t2℃时,两烧杯中出现图2所示的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烧杯中乙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5%

C.若改变温度,必须降温至t1℃以下才能将t2℃烧杯中甲的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

D.将t1℃时两烧杯中的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

3.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铁生锈

B.燃放烟花、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活性炭吸附冰箱内异味、干冰升华

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食物腐烂

4.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波尔多液的配制可以在铁质容器中进行

B.铝制品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

C.用FeSO4溶液、Cu和Ag三种物质可以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

D.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Fe3O4

5.下列事实或做法解释正确的是(  )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着火点、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的氧分子更多

D.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防止二氧化碳分子进入呼吸道使人窒息

6.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7.中考复习阶段,小荷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

①煮沸可以降低井水的硬度;

②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③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得酸碱指示剂;

④“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⑤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⑦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⑦B.②③④⑦C.①②⑥⑦D.①③⑤⑦

8.20°

C时,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甲(a或b)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如图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

5

B.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用图2中的a表示

C.只有②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①~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

②>

9.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

4

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D.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

10.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A.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扬尘

B.PM2.5是造成雾霾的“元凶”之一

C.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D.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11.下列是《本草纲目》记载的四种无机药物,其成分中Hg的化合价为0的是

A.水银(Hg)B.升丹(HgO)C.朱砂(HgS)D.轻粉(Hg2Cl2)

1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B.生成的BaSO4不溶于稀盐酸

C.反应中涉及到酸、碱、盐三类物质

D.反应后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