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30751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认知目标:

⑴使学生了解有关营养的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均衡饮食。

⑵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选择营养配餐和评价配餐营养成分的均衡性。

⑶学会从统计表中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

能力目标:

⑴让学生了解并解决一些与健康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⑵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⑴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⑵通过合作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健康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⑴提出问题:

教师:

你们今天吃得什么饭菜呀?

(学生众说纷纭)

那你们知道这些饭菜中主要有哪些营养吗?

学生1:

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

你还真是博学多才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预习过书。

非常好,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其他同学可要加把劲哟,不然就落后了。

⑵点题:

饭菜中的营养非常丰富,主要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

我们今天着重研究一下前三种。

像你们这个年龄的儿童,一顿午饭大约需要蛋白质30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

⒉探索新知:

⑴学生预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熟悉新知,教师则引导学生主动地阅读情境中的图、表、文字与数字,即读图、读表、读字。

从图、表、文字与数字的关系中看懂情境中直接给出的数学信息。

在学生预习中,教师应随时了解学生预习、探究的情况,随时建构调节教学环节。

⑵指导学习

好了,你们表现的时候到了,谁能告诉大家小明这顿午饭的营养符合营养师的建议吗?

学生2:

蛋白质含量符合,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不符合。

完全正确,你是如何得到的?

根据100克食物中各成分的含量表,青菜和宫保鸡丁各成分含量已知,而米饭只有50克,是100克的1/2,所以米饭中各成分的含量是100克米饭中各成分含量的1/2,从而求得这顿午饭中蛋白质含量为27.45克,脂肪含量为3.25克,碳水化合物含量为41.65克,其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与营养师的建议出入较大

好聪明,既然小明的午餐营养不均衡,那么营养师会给他什么建议呢?

学生3:

营养师会建议他多吃点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一些的食物

很好,那么就请大家按照营养师的建议,给小明也给你们自己设计一份既好吃又营养的午餐,好吗?

学生众:

⒊巩固新知: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可以小组为单位,评选最优午餐,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设计。

第2课时

⒈提出问题: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一顿午饭中营养成分的摄入量,并能自己设计一份午餐,那大家想不想知道你们每天需要摄入哪些食品,摄入量是多少吗?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例2)

⒉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小明只选牛奶,他一天大约需要喝几袋牛奶?

小明一天的牛奶摄入量是420克,一袋牛奶约200克,所以他一天需要喝420÷

200=2.2≈2袋牛奶

很好,如果只选鸡蛋呢?

150÷

500×

8=2.4≈2个

(500÷

150)=2.4≈2个

学生4:

设一天大约需要吃x个鸡蛋,则列方程为150:

500=X:

8,得x=2.4

同学们太聪明了,再考验你们一下,如果小明一天只喝了一袋牛奶,他还需要吃几个鸡蛋,才能满足第一类食品的摄入量?

(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思考,让更多学生参与自主探索,同时教师给个别学生点拨指导)

学生5:

他还需要吃1个鸡蛋.

能说说你的思路吗?

我先算出他还需要摄入多少克的牛奶,鸡蛋的摄入量是牛奶摄入量的150/420即5/14,因此把还需要的牛奶摄入量转化为还需要的鸡蛋摄入量,再通过1克鸡蛋是8/500即3/155个,进而得出还需要吃大约1个鸡蛋.

太棒了,思路非常清晰,下面请大家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

如果有,请写下来.

(学生动手练习并相互交流,教师总结)

⒊巩固练习:

⑴书P31.想一想

⑵P31.讨论

分组进行讨论,提出设计方案并进行设计,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巡视,了解学生的进展情况,发现有小组出现困难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可参与其小组讨论。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思考,热情很高,提出了很多好的设计.

⒋总结:

本节课的学习已结束,请大家畅谈一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吧!

学生6:

我知道了我们每天所需的各类食品及其摄入量.

学生7:

我可以不用妈妈操心,自己安排即可口又营养的饭菜了.

学生8:

这节课我收获很多,尤其是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设计,使我的思路开阔了许多,通过合作也增加了同学间的友谊.

学生9:

我发现数学无处不在.

非常棒,看来大家的收获都不少,今天我们对营养膳食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隐含了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只要你们留心观察、细心体会,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刻刻要用数学,希望大家能更加努力地学数学、用数学,好吗?

好.

⒌作业:

设计一天的配餐表,并计算它的营养含量.

2008,和你去北京看奥运

活动背景

  2008年,现在的小学生正是关注奥运会的生力军,所以要让他们关注奥运、了解奥运,力争为奥运做贡献。

借助学习过的统计知识,结合有关申办奥运会的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提高学生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以“2008,和你去北京看奥运”为主题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利用统计的知识,能够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

  2.能够根据几种统计图表的特点及其作用,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行之有效地解决问题。

  3.学会用统计的结果去表达交流;

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对统计图表的简单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开始,播放“北京申奥”的宣传片和萨马兰奇宣布申奥结果场面的录像片,激发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向往。

  二、数据分析

  1.回顾2004年雅典奥运会我国运动健儿取得的骄人成绩。

  2.出示我国从第23届至第29届奥运会中奖牌统计表。

根据表中的信息你发现了什么?

  3.课件出示第28届奥运会各国的奖牌榜,同时复习三种统计图的特征,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三、提出研究的主题

  北京在申办大会上向全世界承诺,“北京要举办成一届最成功的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会”。

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这次活动的主题。

  四、收集处理信息

  1.让学生自由组合研究小组,利用统计知识对北京奥运会的各项技术指标(交通、环保、住宿、财政、场馆等)在互联网上进行调查。

  2.搜集信息后,教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让他们分析、整理数据,将数据存入电子表格并且根据需要选择制作相应的统计图表。

学生通过分析,初步形成自己的认识。

  3.各小组将每个学生的统计图表汇总,通过浏览、分析、讨论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

  4.小组全体成员对初步形成的成果进行合作研究与讨论。

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

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认识,并补充正确的观点。

  5.各小组经过充分的研究、讨论后,再根据收集到的新信息,完善调查报告。

  五、展示与交流

  各小组将统计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对各组统计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发表看法,并引导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理解,对数据做出别具一格的解释。

  六、活动总结

  请学生谈一谈这次活动的体会与收获,同时评选出有创意的小组,颁发奥运之星。

  

珍惜水源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算一算”“比一比”“猜一猜”等数学活动,感受到节约用水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2.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积累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意识。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

(1)自家某月“自来水公司发票”一张;

(2)计算器一个;

  2.教师准备

(1)调查学校平均每月的用水量;

(2)制作PPT若干张。

  活动年级:

  六年级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激发节约用水的欲望。

  师:

这是蔚蓝迷人的地球,它有一个别名,叫做水球。

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是水,其中大部分都是海水,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非常贫乏。

人类的浪费,环境的恶化导致世界一些国家和地方用水频频告急。

  瞧!

因为缺水,原先的大片良田干涸、颗粒无收;

因为缺水,沙漠正一步步吞噬着生机盎然的绿洲;

因为缺水人们的日常饮用水受到严重威胁……当我们面对数以百计的人们围着一口井取水的画面时,我们是否感到心情沉重?

我们需要发出怎样的呼喊?

  生:

节约用水!

(教师板书课题:

珍惜水球)

  二、算一算——体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

这是自来水公司对某家庭某月用水的统计发票,结合我们自己带来的用水发票,你们看懂了发票中的哪些记录呢?

(PVr‘演示一张自来水公司水费发票)

  学生根据表格,讨论表格中数据意义,再汇报交流。

你们能不能根据发票中提供的实用量数据,想办法求出自己家庭中每人每天用多少千克水?

(PPT显示注意事项:

1.我们地区的自来水公司是每隔两个月统计一次家庭用水量。

按60天计算;

2.按一个家庭的常住人口数来计算;

3.哪一步计算结果是小数,小数点末尾的数就忽略不计,当成“大约多少千克”。

  学生利用计算器计算出各自家庭中每人每天的用水量。

能随意用一个家庭计算的数据来表示我们班所有家庭中每人每天的平均用水量吗?

不可以,因为我班用水少的家庭每人每天的用水量是几十千克,而用水多的家庭每人每天的用水量达到二百多千克,任意取一个数据没有代表性。

应该计算我们班所有家庭中每人每天用水量的平均数。

同学们真棒,你们的说法非常有道理,计算全班五十多个数据的平均数太麻烦了。

  我们可以从低到高选择几个代表性数据来计算平均数。

  学生利用计算器计算出班级内各个家庭每人每天的平均用水量大约是126千克。

  三、比一比——_探索节约用水的方法。

现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缺水,节约用水,势在必行。

我们能不能从自己每天使用的126千克水中节约1千克或2千克、3千克水呢?

应该很容易做到。

你们平时见过人们有哪些节约用水的方法?

水的二次利用等……

大家谈了很多节水方法,其中一些方法做起来更是举手之劳。

请看下面生活中的一个片段。

通过这位同学的实验,洗手时把水龙头拧小,每次大约能节约1)LYi.一水?

照这样计算,如果每人每天要洗手5次,一天可以节约多少水?

一年呢?

大家去算一算!

  学生利用计算器计算,汇报计算结果。

(大约7吨)

每个人在洗手时如果有节约用水的意识,那么一年节约下来的这些水的总量大约可以供一个普通家庭一个月的用水。

  四、猜一猜——验证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一个人节约用水,他就能为社会作一点贡献。

如果我们能动员全国每个人都能节约用水,猜想一下,全国13亿人每人每天节约l千克水的总量能供给我们学校用多少年?

  (PPI’呈现课前调查情况:

本校四千多名师生每月用水近1000吨)

  生1:

1年。

  生2:

5年。

  生3:

10年。

同学们!

你们的猜想从几年到十几年各不相同,下面请正确计算出全国13亿人每人每天节约一千克水的总量,来验证你们的猜想。

(利用计算器逐步计算:

1300000000千克=130万吨,130万吨÷

1000吨=1300月,1300月÷

12月一108年)哇!

能用一百多年呢!

我们全国13亿人,每人每天节约1千克水的总量能供给我们学校使用近一个世纪,面对超乎我们想象的数据,你有什么感想?

有什么想说的?

想对你身边的人发出怎样的倡议?

饮水思源。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我们要倡导节约性社会。

  生4:

人类如果不节约用水,那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我们的眼泪!

对!

用我们今天计算的数据去说服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从自己做起,节约每一滴水,珍惜我们的水球!

饮食与健康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密切联系,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关注自己与他人的健康。

活动准备:

一、提出活动主题:

不管是胖还是瘦,都与饮食有直接的关系。

你了解我们的饮食情况吗?

我信的饮食是否科学?

饮食是否均衡?

我们的身体健康吗?

哪些食物对我们的生长有好处?

哪些食物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

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在班里交流一下,看看哪些同学与你的共同的想法?

哪些同学想研究的主题与你的有一定联系,组成一个活动小组,明确小组的活动主题。

二、制定活动方案

师:

活动主题出不了,那还是第一步哟!

要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可一定要有明确的活动计划,与小组同学一起,对活动过程中主要研究什么,怎样活动、人员分工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安排,相信你们一定能制定出一份周详的活动方案。

小组在书上填写小组活动方案。

三、活动准备:

1、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饮食与健康方面的资料。

2、向父母、老师或身边的厨师了解各种菜谱中的营养搭配技巧。

3、编制调查表。

4、关注身边肥胖或消瘦或体重正常的人员,确定调查对象。

活动过程:

一、交流、整理资料

1、你找到了哪些有价值的资料?

与同学们分享吧!

2、通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你了解了什么?

发现了什么?

明白了什么?

二、调查与分析

1、同学们,你平时的饮食卫生吗?

有没有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有没有吃过期、变质的食品?

你的饮食习惯科学吗?

你周围的人呢?

围绕这些内容展开一次调查,了解一下你和周围人的饮食卫生。

2、分小组设计调查表。

3、学生调查。

在我们周围的同学中,有不少“小胖墩”或“豆芽菜”,他们平时吃些什么呢?

他们的胖与瘦和他们的饮食有关系吗?

请你作一个小调查,现试着分析一下原因。

活动地点:

学校、家庭、小区。

活动时间:

一周。

分散在平时。

4、调查汇报:

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的?

观察分析小组成员的调查结果,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师介绍方法:

《学会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

5、撰写调查报告

通过以上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调查与分析,前后联系起来看,你发现了什么?

撰写小组的调查报告。

三、实践活动

针对学校菜肴的实际情况,结合有些同学偏食、厌食等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开展一次科学饮食宣传活动,可自由组合进行设计,以建议、提醒食堂工作人员合理搭配膳食,确保学生的均衡营养,提醒、教育身边的同学吃饱、吃好、吃出健康的身体。

1、分组讨论,动手设计一条宣传标语或拟写一份倡议书。

2、收集整理有关饮食与健康的资料,下发给食堂工作人员。

3、在学校、家庭或社区等场所进行宣传。

四、拓展性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我是小小营养师”设计活动,比比哪组的设计棒!

五、活动总结

1、汇报与展示

(1)组内交流收集的资料,调查的内容,分析的结果,展示活动方案和活动资料,整理活动所得、改进之处。

(2)班级汇报,互相学习,共同分享。

(3)交流典型的事例、倡议书等材料,展示“我是小小营养师”设计成果。

2、收获与体会。

通过参与本次主题活动,我们亲身体验到了资料收集、调查分析、设计宣传等活动,一定有许多收获与体会,把它们写下来吧!

学生写“我的收获”并交流。

我为家乡特产作宣传

教学内容:

为家乡特产作宣传;

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怎样宣传;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我为家乡特产作宣传”,同学们,你们在调查中,你发现家乡的特产是不是有需要改进(改良)的地方?

2、谁来说说?

二、问题为家乡特产作宣传:

1、采访中,你发现家乡特产的产销情况如何,对家乡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小组先说说)

2、如果你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家乡,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家乡的特产,你怎样为家乡特产作宣传?

(讨论)

(1)、为家乡特产设计商标和广告语

(2)、创作赞美家乡特产的文章和诗歌

(3)、制作并播发介绍家乡特产的小影片或广告片

老师总结:

(4)举行家乡特产展示会

(5)在学校或到社区宣传自己家乡的特产

三、总结:

请和你的小组同学展示你的创意设计,并说说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家乡特产大搜查

了解家乡的特产和什么叫特产。

让学生知道什么物产才算是特产,同学之间了解各个地方的特产有那些。

教具:

幻灯片,录像。

1、内容导入:

放映一些特产的录像(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提问:

一:

你喜欢那些特产,为什么?

(个别提问)

部分学生讲完后,试问学生:

你知道它们的产地在那里吗?

(提问)

师讲: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产。

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广西北海的珍珠,云南周城镇的扎染,吉林长白山的人参,福建武夷山的铁,观音茶,浙江金华的火腿等,都是我国各地著名的特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都有自己家乡的特产。

二:

小组之间相互说说自己家乡的特产;

三:

老师设问:

像很多地方都生产大米,为什么说你家乡的大米是特产呢?

(激发学生)

四:

小组之间讨论,总结(什么物产才算是特产呢?

老师举例说明:

什么物产才算是特产。

区别在那里?

五:

让学生写下自己对家乡特产的认识。

六:

引导学生搜索家乡特产。

七:

组织学生建立一个调查小组搞一个调查活动。

身边的电池

随着家电,钟表,计算器,遥控器,玩具等各类用品中,电池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电池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麻烦。

有证据表明,废电池内含有对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不利的多种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我国是世界上头号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仅广州市一年要消耗四千多万粒电池。

然而,目前我国废电池的回收率却很低,处理的规模不大,技术不高。

那么,电池究竟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废电池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呢?

我们在使用,回收和处理废旧电池时,还存在那些问题呢?

1、各种各样的电池

各种各样的电池。

重点难点:

学生知道怎样合理的处理一些废电池。

废电池。

教学过程

一、收集活动;

(收集你家或别人使用过的电池,并把电池的型号,品牌记录下来。

种类

型号

品牌

二、个人汇报;

三、小调查:

比较充电电池与普通电池的使用寿命

类别

生产厂家

使用物品

使用寿命

平均寿命

四、小组汇报

五、问题讨论:

通过比较,你认为普通电池与充电电池各有什么优,缺点?

你倾向于使用那种电池,尽可能列举你的理由。

调查活动:

分组调查社区,街道的垃圾箱分布情况,有无回收废旧电池的功能设计,填下面的表。

地点

数量

有“不可回收”设计

有“可回收”设计

改进建议

I

教学目标

l、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休会图、表的简沽件和有效性.

3、了解体育运动中的单循环制和淘汰制激发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热情,培养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

教学难点从列表、画图的方式中寻找规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l、谈话:

课前教师让大家收集有关体育比赛方面的制度,如单循环制、淘汰制等,大家收集的怎么样了?

2、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不全面的教师进行补充。

3、今年六一节的时候,我校举行四、五、六年级的乒乓球比赛,一共五个队,男生十人,女生十人,第一轮要进行单循环,也就是说人人见面,那么第一轮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