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31106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7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学案Word格式.docx

七、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结论:

空气中,氧气含量(填“高于”或”低于”)呼出气体,猜想;

二氧化碳含量(填“高于”或

”低于”)呼出气体,猜想;

水蒸气含量(填“高于”或”低于”)呼出气体,猜想。

八、反思与评价:

探究中,常用实验的方法得出的

结论。

模块三形成提升

1.人体通过呼吸作用时,需要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分别是()

A.都是氧气B.空气和氧气C.氧气和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和氧气

2.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B

.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做出结论

3.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①空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④氧气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4.有两瓶无色气体:

一瓶是氧气,另一瓶是二氧化碳,请你用两种方法进行区分:

(1);

(2)。

5.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活动报告表

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表

探究实验的名称:

对鱼鰾中的气体与空气

含量的探究。

探究实验的目的:

探究鱼鰾中的气体与空气有什么不同。

实验用品:

木条、石灰水、集气瓶(4个)、玻璃片、水槽、大头针。

实验步骤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分析

原因

步骤1:

(1)用

收集鱼鰾内的气体。

(2)用玻璃片盖好两瓶空气。

四瓶气体都是色

外观很相似

步骤2:

分别向一瓶鱼鰾内的气体和一瓶空气滴入数滴石灰水,并且振荡。

鱼鰾内的气体瓶中石灰水变浑浊,空气瓶中无明显变化。

步骤3: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一瓶鱼鰾内的气体和一瓶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高于鱼鰾内的气体

,。

模块四小结评价

【本课知识】:

1.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

2.氧气可使带有火星的木条

3.二氧化碳不

支持燃烧,可以使燃着的木条。

【我的困惑】: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矿泉水、空气B.氮气、氯酸钾

C.铁粉、水银D.金刚石、石灰石

2.从化学角度分析,下列广告词正确的是()

A.“T牌”催化剂能提高产物质量B.“X牌”氮气能作保护气

C.“M牌”洗洁精能溶解油脂D.“N 

牌”活性炭能降低水的硬度

3.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

B.电动机车逐步替代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C.“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D.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灌溉庄稼,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

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关量变化的是(  )

A.

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固体剩余物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

B.

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二氧化锰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

一定量的双氧水制氧气时氧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

双氧水制氧气时氧气质量与双氧水用量的关系

6.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B.

C.

D.

7.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沸点B.硬度C.溶解性D.可燃性

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

检查装置气密性

验证反应放热D.

验证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雨的pH小于7,pH小于7的降水一定是酸雨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

10.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相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A

物质组成

①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②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硬水含有的杂质一定比软水多④组成人体的金属元素最多的是钙元素

B

物质结构

①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②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③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④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原子构成,但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性质有较大差异

C

物质用途

①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②干冰可作制冷剂,还可用于灭火、人工降雨等

③稀有气体广泛用于电光源④不能利用铁丝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

环境保护

①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缓温室效应②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③为保护水资源,应严禁使用含磷洗衣粉④焚烧秸秆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A.AB.BC.CD.D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应先放一些水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具有可燃性

C.经常用钢丝球洗刷铝锅,能使之光亮、耐用

D.钢铁闸门浸入水下的部分比靠近水面的部分更容易生锈

12.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试管:

反应容器

烧杯:

量取67.0mL水

量筒:

配制溶液

广口瓶:

存放液体

13.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下列正确的是()

A.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

B.自来水厂常用C1O2消毒,C1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

C.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水中所有杂质与水分离来来

D.利用煮沸水或过滤的方法都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14.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一组是()

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

15.浓盐酸和浓硫酸对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均具有挥发性B.两者均具有刺激性气味

C.两者均具有腐蚀性D.两者均是黏稠状液体

二、多选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自身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B.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

C.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D.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质量相等的 

和 

CO 

中所含碳原子的个数比是 

7:

11

B.

 

高锰酸钾和 

氯酸钾分别充分加热分解制氧气,则高锰酸钾放出的

C.某化合物 

与氧气点燃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二氧化碳和 

水,该化合物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D.取一定量铁与铜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 

物中铁元素的质量是 

18.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于工业冶炼金属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发射火箭的助燃剂

C.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D.氩气化学性质稳定,可做焊接保护气

19.某气体物质3.0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4.4gCO2,同时生成1.8gH2O.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B.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

2

20.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好药品,

B.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先插入被吸液体,再按住胶头

C.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D.加热高锰酸钾用排水法集满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气管

三、填空题

21.为了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白磷、红磷均不超过绿豆大小,锥形瓶中的白磷A与红磷C尽量拉开距离)。

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写出锥形瓶中发生的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

(2)结合本实验目的,写出烧杯70℃热水的作用:

22.如图,A是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C、D、E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中x=_____;

(2)B、C、D、E四种粒子中有一种属于阳离子,它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__;

(3)B、C、D、E四种粒子中与A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填字母);

(4)A能与其他四种粒子中的一种形成化合物,该物质由离子构成。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四、推断题

23.A、B、C、D、E、F六种物质均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其中D、F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

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五、流程题

24.石英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它是玻璃工业和陶瓷工业的原料,冶金工业的助熔剂。

(1)二氧化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都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二氧化硅属于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原因是:

在常温下,NaOH与玻璃塞中的SiO2缓慢地发生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Na2SiO3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硅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

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如图:

①制备粗硅的反应为:

SiO2+2C

Si+2CO↑,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②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若在H还原SiHCl3过程中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

H2还原SiHCl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为了达到绿色化学和节约资源的目的,物质往往需要循环使用,生产高纯硅的流程中,哪种物质需要循环使用_____(填化学式)。

六、实验题

25.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装置F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七、计算题

26.将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共15g装入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质量为12.8g。

(不考虑高温下碳和氧气的反应)求: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参加反应的氧化铜质量是多少_____?

八、科学探究题

27.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

(查阅资料)①通常条件下,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②2NaOH+CO2==Na2CO3+H2O

(进行实验)

实验一:

Ⅰ.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mL气体,连接装置。

Ⅱ.________________,缓慢挤压医用输液袋,将袋中气体全部排出。

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1mL。

Ⅲ.关闭K1、K2,再向烧杯中加入热水,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

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2mL。

实验二:

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

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所示。

(解释与结论)

(1)实验一的步骤Ⅱ中,横线处应补充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

(2)实验一步骤Ⅲ中的V2mL是除去了已反应的__________之外的气体总体积。

(3)实验一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__。

(4)实验二中,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______(填“X”或“Y”或“Z”)。

(5)实验二中,在200s时,没有采集数据的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

(反思与评价)

(6)有人认为教材中空气成分的“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是指水蒸气,由实验二判断此说法是否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号

1

3

4

5

6

7

8

9

10

12

13

14

15

答案

16

17

18

19

20

AD

BC

BD

AC

21.

(1)白磷A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温度计示数升高

(2)使白磷B隔绝空气;

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

解析:

(1)白磷A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温度计示数升高

22.Mg2+ECaF2

23.CO(或CO2)当F是一氧化碳时2H2O

2H2↑+O2↑。

当F是二氧化碳时2H2+O2

2H2O。

24.原子氧化物2NaOH+SiO2

Na2SiO3+H2O置换反应发生危险,引起爆炸SiHCl3+H2

Si+3HClHCl

25.长颈漏斗集气瓶BC或BECaCO3+2HCl═CaCl2+H2O+CO2↑2NaHCO3

Na2CO3+H2O+CO2↑AD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没有

26.28g。

27.打开K1和K2二氧化碳和氧气(V-V1)/V×

100%Z76.66%不正确,由实验2可知,空气中水的体积分数为1.98%,而空气成分的气体杂质体积分数为0.03%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C2H5OH)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区分食盐水和稀盐酸可以滴加酚酞溶液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上要发生化学变化

D.使用pH试纸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

2.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m

29

A.m的值是1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29:

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的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两种反应物均属于化合物

C.X分子是单质D.X分子中含不同的原子是混合物

4.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

D.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5.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A.不锈钢和金刚石都属于合金B.锰、钛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

C.水、水银都是化合物D.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用作干燥剂

6.遵义市务川百合粉生产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野生植物岩百合的根鳞精制而成.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养颜美容等功效,百合中含有秋水仙碱,其化学式为C22H25NO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碱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秋水仙碱分子由22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3个氧分子构成

C.秋水仙碱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22:

25:

1:

D.秋水仙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7.如下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属于转化aB.转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

C.转化c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D.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8.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过程:

①通入

,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改通

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B.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

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

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

①溶质只能是固体;

②油脂和汽油能形成溶液;

③用洗发水洗去头发上的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

④溶液是无色的纯净物。

其中错误的是()

A.①③④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下图所表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C.

11.如图所示的烧杯中,若发现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试管中的X物质和Y物质的组合不可能是

A.CaO和H2OB.NH4NO3和H2O

C.Mg粉和稀盐酸D.NaOH和H2O

12.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13.下列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2+O2=2H2O

B.2NaOH+H2SO4=Na2SO4+H2O

C.2Fe+6HCl=2FeCl3+3H2↑

D.2KMnO4

K2MnO4+MnO2+O2↑

14.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向一定量CaCO3中加入稀盐酸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

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

15.下列归类不正确的是

选项

归类

内容

可燃性气体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

人体中微量元素

铜元素、铁元素、碘元素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二氧化碳、氧气、氦气

合金

青铜、硬铝、生铁

A.AB.BC.CD.D

16.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某些不法厂商制售劣质汽油的事件,劣质汽油中的甲缩醛(C3H8O2)等物质会损伤汽车并产生有害气体,下列关于甲缩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缩醛中的C、H元素的质量比为3:

B.甲缩醛中含有氧分子

C.甲缩醛由3种元素组成

D.一个甲缩醛分子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17.如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MnO2

KCl

加水,过滤,洗涤,干燥

CO2

CO

将氧气通入混合气体中点燃

Cu

Zn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N2

O2

通过灼热的炭层

18.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X

6.0

1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