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考试题库四十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31221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四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四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四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四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四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四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四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四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四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四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四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四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四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四十Word文件下载.docx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四十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考试题库四十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四十Word文件下载.docx

A.采煤

B.开凿隧道

C.水泥生产

D.矿山生产

6有下列疾病的人,不得从事粉尘作业()D

A.活动性肺结核

B.支气管哮喘

C.慢性胃炎

D.以上全部

7我国卫生标准中采用的最高容许浓度数值是指工人经常停留的工作地点的呼吸带()B

A.粉尘浓度的日平均值

B.任何一次采样结果中均不应超过的浓度最高限值

C.瞬间可超过的粉尘浓度值

D.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8影响矽肺发病的重要因素有很多,以下哪项除外()D

A.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类型

B.二氧化硅含量

C.粉尘浓度

D.劳动者性格

9矽肺病理形态分型中没有以下哪一型()B

A.结节型

B.砂粒型

C.弥漫间质纤维化型

D.团块性

10典型的矽结节横断面似()A

A.葱头状

B.星芒状

C.网状

D.不规则状

11矽肺线X线胸片表现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的病变程度()B

A.一定平行

B.不一定平行

C.前者重于后者

D.后者重于前者

12早期矽肺患者,肺功能改变程度与X线胸片表现严重程度()B

A.一定一致

B.不一定一致

13国家发布并实施的最新尘肺X线诊断标准适用于以下尘肺()D

A.矽肺

C.炭黑尘肺

D.以上所有

14国家发布并实施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分期标准为()B

A.3期

B.4期

C.8期

D.6期

15矽肺患者劳动能力鉴定时可分为()C

A.4级

B.3级

C.5级

D.2级

16下列何者不属于硅酸盐()D

A.石棉

B.滑石

C.云母

D.花岗岩(硅酸盐类石材,属于酸性石材)

17石棉肺患者的肺功能降低()C

A.与X线胸片表现无关

B.往往与X线胸片表现出的早

C.往往与X线胸片表现出的晚

D.与X线胸片表现同步

18我国煤工尘肺是指()D

A.煤矿工人患的矽肺

B.煤肺

C.煤矽肺

D.煤肺+煤矽肺

19下面哪项不是煤工尘肺的主要病理改变()C

A.煤斑

B.肺气肿

C.胸膜斑

D.弥漫性纤维化

20下列哪一种不属于我国现行法定职业性尘肺()D

D.铍尘肺

21尘肺X线诊断标准中“q”阴影是指()B

A.直径在1.5mm以下的类圆形小阴影

B.直径在1.5-3mm的类圆形小阴影

C.直径在3-10mm以下的类圆形小阴影

D.宽度在1.5mm以下的不规则小阴影

22石棉引起的法定职业肿瘤为()B

A.白血病

B.肺癌、间皮瘤

C.肺癌

D.间皮瘤

23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哪种粉尘所致()C

C.石英

D.煤尘

24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B

A.棉纱口罩

B.防尘口罩

C.防毒面罩

D.医用口罩

25尘肺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症状,此外一些病人可有喘息、咯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D

A.咳嗽、咳痰、胸痛

B.咳嗽、咳痰、胃痛、呼吸困难

C.咳嗽、咳痰、头痛、呼吸困难

D.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

26我国以往的职业病专项调查数据和十几年来卫生部公布的职业病报告数据都表明,()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尘肺病,可占报告尘肺病例总数的90%左右A

A.矽肺和煤工尘肺

B.煤工尘肺和石墨尘肺

C.矽肺和炭黑尘肺

D.炭黑尘肺、石棉尘肺和水泥尘肺

27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的飘尘,主要是()D

A.颗粒直径>

m的颗粒

B.颗粒直径>

10µ

C.颗粒直径<

D.颗粒直径<

28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ABC

A.化学成分

B.浓度

C.分散度

D.质量

29滑石粉厂的厂址选择应远离居民区和其他建筑群,并位于城镇和居民区的()B

A.上风侧

B.下风侧

C.回风侧

D.正向风

30下列哪项不是预防尘肺的技术措施D

A.改革工艺

B.湿化作业

C.通风

D.戴防尘口罩

31确定矽肺病分期哪项不是必需的依据C

A.职业史

B.肺部X线变化

C.临床症状

D.现场调查资料

32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是()A

A.改革工艺、革新设备

B.湿式作业密闭、

C.抽风、除尘

D.加强个人防护

33直径小于()称为小阴影B

A.5毫米

B.10毫米

C.1毫米

D.15毫米

34矽肺X胸片上的大阴影指的是长径超过()的阴影B

C.15毫米

D.20毫米

35矽肺胸片中,圆形小阴影的病理基础是()A

A.小结节

B.间质纤维化

C.团块纤维化

D.大结节

36矽肺胸片中,不规则小阴影的病理基础是()B

37矽肺胸片中,大阴影的病理基础是C

38尘肺分期的诊断主要依靠()D

A.临床症状

B.肺通气量

C.生化指标检测

D.X线胸片

39X线胸片中,有总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4个肺区,属于()期尘肺C

A.0

B.Ⅰ

C.Ⅱ

D.Ⅲ

40石棉肺的病理特点是()D

B.团块纤维化

C.大结节

41石棉肺最主要的症状()B

A.胸痛和咳嗽

B.咳嗽和呼吸困难

C.呼吸困难和胸痛

D.咳痰和呼吸困难

42()不属于职业病A

A.矿工的消化性溃疡

B.矿工的尘肺

C.矿工的石棉肺

D.矿工的恶性间皮瘤

43烟、尘、雾中的烟指的是空气中直径小于()的固体颗粒C

A.10微米

B.1微米

C.0.1微米

D.0.01微米

44超细颗粒,亦称纳米颗粒,是指量粒大小为()B

A.大于100nm

B.小于100nm

C.小于等于100nm

D.大于150nm

45细颗粒是指量粒大小为()A

A.100-2500nm

B.<

100nm

C.150-3000nm

D.>

3000nm

46测量工作场所外大气背景颗粒时,如果工作场所采取机械通风,条件允许情况下,测量地点可设在()C

A.出风口1m

B.出风口2m

C.进风口1m

D.进风口2m

47测量工作场所外大气背景颗粒时,如果工作场所采取自然通风,测量地点应选择()A

A.上风向窗口外1m处

B.上风向窗口外2m处

C.下风向窗口外1m处

D.下风向窗口外2m处

48同一天测量工作场所外大气背景颗粒和工作场所内背景颗粒,宜连续测量()个小时以上,至少()个以上自动记录数据,测量工作场所内背景颗粒时,应在工作活动之前测量。

D

A.一,30

B.一,25

C.半,20

D.半,30

49凿岩工采样位置设在距工作面3m-6m的(),运矿作业采样位置设在工人工作处3m-6m()D

A.上风侧,上风侧

B.上风侧,回风侧

C.回风侧,回风侧

D.回风侧,下风侧

50采煤机司机及助手作业设在距工人操作处()m()风侧B

A.1,上风

B.1.5,下

C.2,上

D.1.5,上

二、判断题

51.峰接触浓度与PC-STEL相似,都反映15min的接触。

52.对于那些制定有PC-TWA但尚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劳动者当日的CTWA水平应控制在PC-TWA范围以内,同时,一个工作日内任何在PC-TWA水平以上的短时间接触都应当符合峰接触浓度的控制要求。

53.良好的设计和工业卫生措施可以确保工艺过程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变异程度过大,意味工艺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应采取措施重新加以控制。

54.当可以运用PC-STEL或MAC时,则优先使用PC-STEL或MAC,不应优先使用峰浓度。

x(制定有PC-TWA但尚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才用峰浓度)

55.峰接触浓度检测对应短时间接触浓度。

56.MAC是针对那些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健康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许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

57.一般情况下,设有MAC的化学物质均无PC-TWA或PC-STEL。

58.在对规定有MAC的化学物质进行监测和评价时,应在了解生产工艺过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工种和工作地点采集能够代表最高瞬间浓度的空气样品进行检测。

59.职业接触限值的计算单位以毫克每立方米(mg/m3)表示,有时候也可以ppm表示。

60.制定OELs的前提是假定劳动者的接触途径主要为吸入接触。

61.许多化学物质除通过吸入接触外,还可通过皮肤、黏膜和眼睛直接接触蒸气、液体和固体,经完整的皮肤吸收而引起全身效应。

62.化学物质标注“皮”的标识(如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芳香胺,苯的硝基、氨基化合物等),提示即使该化学有害因素的空气浓度≤PC-TWA值,劳动者接触这些物质仍有可能通过皮肤接触而引起过量的接触。

患有皮肤病或皮肤破损时可明显影响皮肤吸收。

63.对于那些标有“皮”的标识且OELs较低的物质,在接触高浓度,特别是在皮肤大面积、长时间接触的情况下,需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以避免或减少皮肤的直接接触。

当难以准确定量其接触程度时,也必需采取措施预防皮肤的大量吸收。

64.对化学物质标注“皮”时,并未考虑该化学物质引起的刺激和致敏作用,对那些可引起刺激或腐蚀效应但没有全身毒性的化学物质原则上不标注“皮”的标识。

65.对化学物质标注“敏”的标识,是指已有的人或动物资料证实该物质可能具有致敏作用,但并不表示确定该物质PC-TWA值大小依据的临界不良健康效应是致敏作用,也不表示致敏作用是制定其PC-TWA值的唯一依据。

66.未标注“敏”标识的物质并不表示该物质没有致敏能力,只反映目前尚缺乏科学证据或尚未定论。

67.对化学物质标注“敏”的标识,旨在保护劳动者避免诱发致敏效应,但不保护那些已经致敏的劳动者。

使用“敏”的标识不能明显区分所致敏的器官系统。

68.避免接触致敏物及其结构类似物,可减少个体过敏反应的发生。

69.接触致敏物,即使浓度很低,易感个体也可能产生疾病症状,对某些敏感的个体,防止其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唯一方法是完全避免接触致敏物及其结构类似物,应通过工程控制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有效地减少或消除接触。

70.只有很少的人会因为接触而产生致敏,应通过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筛检出易感人群。

对工作中接触已知致敏物的劳动者,应进行教育和培训(如检查潜在的健康效应、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知识)。

71.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尽早发现特异易感者,并及时调离接触。

72.GBZ2.1-2019将潜在化学致癌性物质分类为:

对人致癌(G1)、对人可能致癌(G2A)、对人可疑致癌(G2B),作为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参考。

73.对于标有致癌性标识以及有可能损伤基因的化学物质,应采取最先进的技术措施与个人防护,以减少接触机会,尽可能保持最低的接触水平。

74.对于以周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的职业接触宜以周评价为主。

75.对以月、季、年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的职业接触宜以日评价为主。

76.每日接触时间不足1h的,可根据作业的实际情况和化学物质的特性参照该物质的MAC或PC-STEL进行评价。

77.当每日工作时间超过8h或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h时,由于长时间工作可能会导致有害物质的吸收增加,恢复时间减少而导致代谢不完全,甚至使体内有害物质累积而可能引起不良健康效应。

因此,对工作时间超过标准工时制的,应根据工作时间的延长和恢复时间的减少调整长时间工作的PC-TWA值。

实际应用时可参考Brief和Scala模型。

长时间工作OEL=标准限值×

折减因子(RF)。

应根据不同情况,使用相应公式计算RF。

78.如每天工作超过8h,可进行日接触调整。

79.如每周工作超过5d和超过40h时,可进行周接触调整。

80.在对长时间工作的PC-TWA值进行调整时,原则上只对规定有PC-TWA的物质进行标化。

81.对MAC或PC-STEL、具有刺激性和臭味的物质、以及单纯刺激性、安全或健康风险极低、生物半衰期少于4h或技术上实施困难的物质原则上不进行调整。

82.生物监测是对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劳动者的血液、尿等生物样品中该有害物质的浓度、代谢物浓度、或者是对能够预测、预警且又必须预防的效应及其程度的测定,是评估劳动者接触和健康风险的方法之一,是对通过空气采样进行接触评估的补充。

83.接触指标监测,对接触个体生物样品中化学物质和/或其代谢产物浓度进行的测定,可确定机体吸收的程度,如血铅、尿砷含量的测定。

84.效应指标监测。

对接触引起的机体生理、生化效应强度进行的测定,如血中胆碱酯酶、血锌原卟啉等的测定。

85.对于非常规工作班制,不建议对BELs做任何调整或使用校正因子。

86.大多数BELs是基于与OELs的相关性制定的,一些BELs(如铅)的制定依据则与不良健康效应的发生有关。

87.如果劳动者接触时间差别较大,在评价生物接触水平时则应考虑该因素的毒物动力学和毒效学资料。

88.BELs值能明确区分有害与无害接触。

x

89.BEL并不用于不良健康效应的测量或职业病的诊断。

90.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OELs能理解为―安全与―不安全的精确界限。

x(针对大部分人群,但不是全部)

91.由于在确定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OELs时,所依据的健康效应类型因物质不同而异,某些物质OELs的确定依据的是明确的健康损害,而有一些物质OELs的确定则是依据不适、刺激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效应,因此,不能简单地将2种不同化学物质的OELs作为毒性比较的指标用以判断化学物质的毒性等级。

92.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OELs主要用于正常工作条件的职业接触。

劳动强度、温热条件、放射线、气压等往往会增强有害物质的健康影响。

因此,应用OELs时需要注意工作条件的影响。

为了尽可能减少非正常条件下任何因素的影响,应适当使用检测、报警和应对措施。

93.对有害物质的易感性因人而异。

即使接触水平在容许浓度以下,也有可能出现不适、使当前的健康异常状况进一步恶化、或者不能防止职业病发生等情况。

因此,在观察到劳动者出现某些健康异常时,不能只以超过OELs为理由就作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唯一依据。

94.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OELs只适用于职业人群,不适于评估或控制非职业性接触。

95.不超标,肯定不会罹患职业病。

x(有累积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