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31444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14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结构设计Word下载.docx

GB14902-1994

混凝土用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0119-2003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6-199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1993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GB5144-1985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1997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

普通混凝土用砂

JGJ52-199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

JGJ53-1993

普通混凝土拌和用水

JGJ65-1989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T55-2002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1995

混凝土冬期施工技术规程

JGJ04-1997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23-200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JGJ46-1998

5、主要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199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1987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

GB12523-199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1999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特点概述

1.1本工程为重庆市内某职业学校宿舍楼,建筑高度为23.1米,共六层,砖混结构。

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整个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301.94m2,长为72.33米,宽度为18米。

整个建房间主要为宿舍,包括传达室、门厅、2个疏散楼梯。

外里布置规则为深灰色墙砖。

1.2本工程立面、平面、剖面简图详见附页

2、建筑地点的特征

2.1气象条件

根据设计资料可知道:

重庆市内最热月平均温度:

19.3˚C,最冷月平均温度:

4.7˚C。

夏季最高温度:

40.6˚C,冬季最低温度:

-l1.3˚C。

最热月平均湿度75%。

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基本风压W。

=0.3N/m²

年降雨量1450mm,所以在施工进度控制方面应尽量避免高温期和雨季,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2、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自然地面下-2m厚为砂质粘土。

砂质粘土允许承载力标准值为250KN/m²

地下水位:

地表面以下-7.0m,无侵蚀性。

由于本工程基础放阶混凝土基础,由于基础顶标高为-0.9米,基础持力层为砂岩,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小于5.21MPa。

根据地质情况可测算整个基础开挖深度约为2~3米左右。

对整个施工进度影响不大。

3、施工条件调查

3.1、材料供应及运输条件

(1)本工程主要材料钢筋、水泥、木材由建筑材料公司供应,墙体材料用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

(2)材料运输条件:

钢材由铁路运输至火车站(火车站离施工工地西北角大约3公里处);

砂石、木材、砖瓦、水泥、石灰由水路运输至码头(码头离施工工地大约1.5公里处),然后由汽车转运至施工现场,其余材料从市区用汽车运输至施工工地。

3.2、施工技术条件

(1)施工附属企业:

在施工期间为施工服务的附属企业有:

木材加工厂、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厂内设有一般预应力设备)、机械修配厂、机械化供应站等。

上述加工厂均设在离施工工地东大约3公里处。

(2)模板采用竹、胶合板、木方、钢管、扣件支撑等;

脚手架采用扣件钢管脚手架。

(3)施工设备条件:

备有各类塔吊、自行式起重机、井架、混凝土搅拌机、砂浆搅拌机等供工地选用,机械设备的型号。

(4)施工水电供应条件:

施工用电可与市区电网连接,给水排水管道可与市政管网连接。

(5)劳动力供应条件:

劳动力由本公司统一组织调配,能够满足施工中各类劳动力的需

4、工程各分部工程做法统计

4.1、建筑做法

外墙饰面:

砖砌维护墙→20mm厚水泥砂浆抹灰层→40厚聚苯颗粒保温层→深灰色外墙饰面砖

内墙饰面:

砖砌维护墙→20mm厚水泥砂浆抹灰层→腻子刮白面层

楼地面层:

瓜米石面层

顶面:

腻子面层。

屋面:

SU防水涂料+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4.2、结构设计特点

基础形式:

混凝土放阶基础。

砌体材料:

地坪以下可考虑用M10烧结实心砖,地坪以上用烧结多孔砖砌筑。

 

结构:

保护层厚度梁、柱保护层为25mm,板为15mm并不小于主筋的直径。

本工程中基础的混凝土标号为C25,垫层为C10;

构造柱C25;

梁、板、楼梯混凝土标号为 

C30。

第二章施工准备及部署

第一节技术准备

1、测量放线,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坐标控制点进行复核,布设坐标控制桩,引测半永久型施工水准点。

2、组织学习、熟悉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做好图纸会审准备工作。

3、对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组织培训学习,进行分级交底。

4、编制施工进度控制实施细则,分解工程进度控制目标,明确各自责职,确保工期。

5、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质量控制点,分解施工质量目标,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对特殊部位及关键工序编制作业指导书。

6、编制施工成本控制实施细则,分解施工成本控制目标,建成施工成本信息监控体系,编制材料、设备进货计划,落实乙供材货源,提供甲供材料、设备供应计划。

第二节施工现场准备

1.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做好临时设施的搭设工作及水准点及座标点的移交工作。

2.现场设好各种消防设施、“五牌一图”、宣传牌、警告牌、安全通道。

3.实行工程项目承包责任制,制定经济奖罚承包责任制,承包的主要内容为包总工期、包工程质量、包安全、包材料人工消耗。

4.做好工程量的计算工作,认真进行成本控制。

5.在材料管理上抓好如下几点:

(1)严格执行公司现行材料管理制度,在价格上坚持货比三家。

(2)材料进场坚持验质、计量、记帐。

(3)加强现场材料管理,作好材料回收工作。

(4)经济报表与经济曲线是反应实际收支与盈亏的重要标准,也是检验施工策划是否准确与合理的杠杆,必须建立相关的经济台帐。

(5)根据合同及总进度计划预测,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合理使用资金。

第三章现场平面布置

第一节平面布置原则

平面布置力求科学、合理,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施工需要,确保既定的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四大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附后

第三节施工道路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图和现场的实际情况,按场地内原来的排水坡向,对场地进行平整,修筑宽3.5米现场临时道路。

现场路基铺100毫米厚砂夹石,压路机压实,路面浇100毫米厚C15混凝土,纵向坡高2%。

第四节材料堆放

为了保证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堆放场地将进行硬化处理,即钢筋、模板、砂石料、砖、周转料场等浇成一块面积较大的砼场地。

材料尽可能按计划分期、分批、分层供应,以减少二次搬运。

主要材料的堆放,应严格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确定的位置堆放整齐。

第五节主要施工施工机具布置

1)土方机械

根据地勘资料及现场实际钻芯取样,本工程地基基础均需嵌入中风化砂岩,土石方开挖机具选用水钻、大型切割机。

土石方外运采用塔吊吊运架起重器械调运相结合的方式将土石方调运至商业部分场地集中堆放,然后外运,反铲挖掘机集中装渣,红岩或斯泰尔大型翻斗车进行运土。

2)塔式起重机

由于拟建建筑的平面尺寸,及整个工程的施工工序,拟定安装2台QTZ40塔吊,塔吊负责基础、主体、装饰装修阶段的垂直运输。

大型机械一览表

名称

型号

数量

运输方法

进场时间

工程形象进度

塔吊

QTZ40

垂直运输

随进度

土石方施工前

地泵

BHT60/80

汽车拖运

基础砼施工前

反铲挖掘机

EX300

拖车

土方开挖前

载重汽车

斯泰尔

自行

第六节施工程序及施工流向

1、流水段划分:

本工程共划分为2个流水段1~12轴/A~F为第一流水段;

13~22轴/A~F为第2流水段。

第一流水段土方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第二流水段的施工。

第二流水段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第三流水段的施工,一次进行避免因为劳动力集中和资源需求出现阶段性的拥挤。

2、施工总程序:

本工程总的工程序为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安装,先结构后装饰。

基础工程:

采取由下而上的施工顺序施工:

主体结构:

施工时,采取平行流水不等高式施工,由下而上逐层分段流水施工。

装饰工程:

主体结构完成之后,邀请质量监督部门对主体工程乾地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施工时,自上而下逐层进行内装修,待女儿墙压顶完成后,自上而下进行外装饰。

室内外装饰不分施工段,采承先内部、后外部。

根据本工程特点,为了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减少建筑物的施工缝,因而,从基础工程开始到主体工程完成,采取平行流水施工:

即:

由西向东流水施工。

3各分部工程施工流向为:

3.1、基础工程总的施工工序:

土方开挖→基槽验收→基础施工→基础轴线复测→圈梁施工→土方回填

3.2、主体结构施工工序:

构造柱钢筋绑扎→承重及维护墙体施工→满堂脚手架搭设→模板安装→梁板钢筋安装→安装管线预埋→柱、墙、梁板混凝土浇筑→重复下一层施工。

3.3、主要装饰装修阶段施工工序

3.3.1室内工程:

安装的线盒安装→室内抹灰→墙面及天棚第一遍腻子施工→卫生间防水及试水→地坪施工→门窗框安装、栏杆安装→墙面、天棚腻子第二道成活施工→门窗玻璃安装、其他户内设备安装

3.3.2室外工程:

外墙抹灰→保温板或聚苯颗粒施工→外墙面砖施工

3.3.3、屋面工程:

外墙雨水管及屋面排水设施清理→基层清理→防水层施工→防水保护层施工→保温层施工→屋面刚性层施工→切割分隔缝隙→分隔缝处理及屋面周边泛水及雨水管口防水加强处理。

第七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一、施工用电负荷计算

①施工机械用电量

设备名称

型号

规格

定额

功率

93KW

搅拌机

JZ350

11KW

3

竖焊机

BX3-360

60KWA

4

弯曲机

GW-40

7KW

5

切断机

GQ-40

9KW

6

电焊机

AX7-300

15KWA

7

平板振动器

BP1.5

2.2KW

8

插入式振动器

ZX50-6

9

圆盘锯

5.5KW

10

平板刨

MB903A

4.4KW

11

台钻

LT-24J

0.75KW

12

卷扬机

JK-1.5

22.5KW

13

潜水泵

QY32

8.8KW

②工地总用电容量:

P=1.05(K1∑P1/COSф+K2∑P2+K3∑P3+K4∑P4)式中:

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VA)

∑P1-电动机额定电功率(KW)

∑P2-电焊机额定电容量(KVA)

∑P3-为室内照明用电设备额定用量之和(KW),取15KW

∑P4-为室外照明用电设备额定用量之和(KW),取20KW

COSф-平均功率系数,取0.75

K1、K2、K3、K4-需要系数,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K1取0.5,K2取0.5,K3取0.8,K4取1.0,由《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中主体施工阶段使用的机械得出:

∑P1=173.45KW,∑P2=75KVA

P=1.05×

(173.45×

0.5/0.75+75×

0.5+15×

0.8+20×

1)

=193.73KWA

施工现场选择200KWA变压器。

施工现场安排2路供电,施工楼楼栋一路,生活区一路。

每隔三层各设流动三级配电箱一个,所有动力线路均采用埋地暗敷设引入,分别设配电箱控制。

二、施工用电管理

1.编制专项的《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指导施工现场用电。

并配备持证上岗的电工2名,负责对施工现场用电进行维护。

劳务班组、分包单位进场时必须配备专职电工负责末级配电箱的用电维护。

2.项目部将每月组织各劳务班组、分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生活区用电情况进行排查,对违章用电的坚决给予处罚。

3.项目部安全部门、技术部门每月至少给各劳务班组、分包合作单位讲解安全用电、动火常识,加强安全用电教育。

第八节施工现场临时用水

现场有Φ100mm市政上水干管,从预留接口接出Φ75施工干线,可满足施工与消防用水。

供水:

水源从建设单位上水管中接出,现场采用Φ75的供水管径,经(水表)供入施工现场管网,管网布置沿现场用水点布置支管,埋入地下50cm深;

各施工段用胶管接用,考虑到季节性供水短缺和周围的环境卫生,备蓄水池供施工用水。

排水:

为满足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沿施工场地道路周边布置环形排水沟,现场车辆出入口处设置车辆自动冲洗装置和沉砂池,以免车辆出入带泥,引起扬尘污染。

在搅拌站处设置沉淀池,主要满足现场生产排水沉淀,同时可将池内经沉淀后的清水用来进行现场洒水使用,起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污、废水,根据实际产生的污水点进行有组织集中处理排放,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修建一个或多个沉淀池,经沉降后排入市政污水管,严禁施工污水直排下水道。

对生活用雨污水,修建简单生化池,然后排入市政雨污水管网。

第四章主要分布工程施工措施

第一节工程测量

本工程施工测量要求比较高,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标准,为此,本工程特设施工测量专业小组,整个工程由开始的坐标、标高、各层的轴线测量,均由测量专业小组负责。

为测量小组配备J2经纬仪二台,水准仪三台。

仪器使用前,应经检测。

本工程测量采用内控法。

检测、计量器具一览表

测量器具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光学经纬仪

TDJ6E

激光垂准仪

DZG6

水准仪

AL322

钢卷尺

50m

5.0m

15

水准标尺

5m

工程检测尺

JZC-2/2m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楼面标高,立好皮数杆,按皮数杆控制线砌砖。

当砌完一步架高而未搭设脚手架前,开始作+50的找平测量。

用水准仪找平,操作程序如下:

(1)安水准仪

(2)确定楼(地)面一个+50厘米点,在楼板上应按设计要求加上楼面层设计厚度。

(3)根据以定的+50点,用水准确定塔尺的读数。

注意塔尺底部要与+50点对平。

4)塔尺的读数或标记,用水准仪测出每间屋内转角处的+50点。

5)根据塔尺的读数或标记,在每层确定固定轴线的部位,引测到外墙上作好标记,记上标高,用来挖掘层高和总高。

(6)用墨线连接所有的+50点,于是本层的+50厘米水平线就测量完了。

轴线控制

①基础工程放线:

根据永久性坐标桩,投测基槽挖土和砼垫层面,控制轴线。

②标高控制:

基础施工阶段在基坑内设备固定标高控制点,以控制基础各施工过程标高。

③主体施工时,每一层楼面标高要引出,用50m钢卷尺15m拉力器,从楼固定标高标准点到各楼层暗柱钢筋上,均设水准控制点。

第二节土石方工程

1、准备工作:

(1)认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各施工管理相关文件及有关建筑工程施工的规程、规范、标准等。

(2)坚持施工前的图纸会审和施工中技术核定制度,做好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的前期工作。

(3)遵循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按照其要求控制施工进度,保证各项具体方案、措施的落实和实施。

(4)坚持技术交底制度,认真执行有关技术规范。

(5)土方开挖前,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开挖方案,将施工区域内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6)建筑物的位置及场地的定位控制线、建筑红线、标准水平桩以及开槽尺寸等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并办理预检手续。

(7)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2、施工部署:

根据本土方工程的特点,工程地基基础为砼条型基础,由于轴线较密集,房间开间尺寸较小等实际情况,故采用机械大开挖方式。

挖掘机直接挖土外卸,余土人工清理,用手推车集堆,挖掘机装土外运的开挖方式。

为了节约经济支出,并且考虑现场条件允许,挖土采取自然放坡方式,。

3、施工工艺流程

定位放线,验线→机械挖土→放基底边线→钎探验槽→坑底找平修整。

4、操作工艺:

(1)先放好坡顶线,坡底线,经复测及验收合格后开始开挖。

(2)机械挖土一次到位)预留20cm土层人工清理。

(3)在开挖至距坑底50cm以内时,测量人员抄出50cm水平线,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小木楔,在基坑内抄若干个基准点,拉通线找平。

(4)待挖土至设计标高后,请甲方、设计、监督站、监理等验槽复核,符合设计要求标高后,立即放出基底边坡线及基槽钎探点位,开始进行钎探施工。

如基底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则请设计单位部门拿出处理方案后,按设计处理方案施工。

(5)钎探完后进行基槽验收,合格后开始由人工挖除20cm预留土层,用尺量好50cm标准尺杆,随时校核基底标高。

并在清理的基底上放好槽边线。

人工清运土方倒退进行,为了保证原土不受扰动,要求在原土上铺400mm宽木板,以便推车行走。

(6)基槽清理完后,及时放线进行垫层等下道工序的施工。

(7)施工过程中对标准桩、观测点、管网加以保护,如遇障碍物古墓文物等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处理。

(8)修帮:

在基坑四周引桩拉通线检查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由此修整槽边,最后清土出坑。

5、质量标准:

项目

次项

允许偏差值(mm)

检验方法

标高

+0、-50

水准仪检查

长度、宽度

由设计中心向两边尺量

边坡陡度

不允许

坡度尺检查

6、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质量问题

a、基底超挖:

开挖基坑,其开挖深度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制定可行性方案,待方案审批后方可按方案处理施工,施工单位不得私自处理。

b、施工顺序不合理:

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应注意宜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c、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

基坑开挖宽度和放坡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支撑结构所需宽度。

(2)、安全问题:

a、为了确保“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工地不但设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且工地设专职安全员,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各种安全教育活动,由公司安全部组织有关部门对现场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组织人员整改,保证无重大事故发生。

b、基坑的防护:

土方开挖要探明地下管网,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在基坑四周距基坑边0.6m周围用φ48钢管设置两道防身栏杆,立杆间距4m,高出地坪1.8cm,坑深0.8cm,基坑施工期间设警示牌,夜间加设红色灯标志。

c、基坑外施工人员不得向基坑内乱扔杂物,坑下人员休息要远离基坑边及放坡边,以防不慎。

(3)、扰民问题:

由于施工现场地处已入住的学生公寓东侧,为了确保正常的施工秩序,尽量减小对学生生活的影响作以下防范措施:

a、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避免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居的自觉意识。

b、在施工中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机械,新材料或更换,调整部分影响较严重的设施和设备,尽量降低施工影响保证施工进度。

c、保证噪音低于临界值,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量将噪声污染严重的工序安排在白天。

d、对人为活动的噪声建立建全的管理制度,严禁敲打、叫嚷等现象,最大限度减少噪声扰民,施工现场设专人监测,专人管理原则。

7、基础回填土:

(1)、回填前应对基础砼、防水层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好隐蔽验收手续,待手续齐全,经过监督站、监理、设计、业主及施工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土施工。

(2)、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等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坑槽处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3)、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好回填土的高度和厚度,除土质及其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外,应按150mm厚为一夯实层,分层夯实。

(4)、基础施工完毕经检查验收合格后需立即回填土方,且必须分层回填夯实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为220mm,每一施工夯实层夯打2-3遍以保证压实度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为止。

(5)、取样试验:

待每层夯实完后,由监理监督,随机抽样送实验室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基坑回填土沉陷预防措施。

a、回填前必须将槽中杂物,松土清理干净。

b、人工回填土要严格分层夯实,每层虚土厚度不得超过300mm,土壤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回填素土质量要抽样检查,达到规定要求。

c、填土不得较多的干土块。

d、严禁水夯

(7)、基础墙体被回填土挤动及防水砂浆的保护措施;

a、墙体两侧必须同时夯实,两侧填土面高差一般不超过30cm;

b、由于室外回填与室内回填高差较大,故在室内一侧加木支撑支固后,方可进行室外回填;

c、在回填土时,墙体必须施工完毕,具有一定强度后方可回填;

d、为了防止打夯机碰损,外墙面水泥砂浆防水层,在墙外500以内采用人工夯实,且在墙面采用胶竹板隔离夯实。

同时做好交底工作,切实保证回填土工作顺利进行,也保证成品不受损坏。

第三节基础工程

一、基础钢筋施工工艺

1、钢筋施工顺序

翻样→配料→梁、底板钢筋绑扎→班组自检→项目部检查→报监理、业主验收→下道工序施工

2、钢筋进场和复试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抽检,未拿到质保书和复试报告前不得使用,对锈蚀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不得使用,底板钢筋保护层应符合图纸要求。

3、钢筋制作安装应严格按翻样单进行,成型钢筋编号挂牌,以免混用,绑扎按翻样要求顺序进行,钢筋焊接接头必须现场进行抽样,物理焊接试拉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柱插筋按照轴线定位,确保主筋垂直度箍筋接头相互错开,待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