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31528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45566666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2)听课,破除障碍。

——(3)复习,扫除障碍。

——(4)作业,学会应用。

  作为一个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思考,可能是最重要的思考,这关系到我们怎样学习。

  第一讲 

制定计划

  人的一生都应在计划中度过。

国家搞经济建设需要有一个国民经济计划,我国每五年都要制定一个五年计划。

一个家庭过日子也应有一个计划,我们常说:

“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就受穷。

”人的一生是很短崭的,初中学生就应有一个大概目标了,想一想自己的一生干点什么。

当你有了大目标时再给自己相对制定一个中短期目标,三年、五年之内干什么?

这一年里我干什么?

排出一个基本上能实现的日程表,让自己的每天、每个小时都不虚度,过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一个好老师总是在不断鼓励学生设定他们自己的目标,计划他们自己的未来。

  

(一)为什么要制定计划?

  许多学生认为,怎样学习是老师的事。

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上课,专心听讲,课下认真复习,完成作业就可以了,不知道学习还应有计划。

老师的教学过程是针对全班同学进行的,很难照顾到个别,而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必须针对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才会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有的老师也让学生定计划,但把计划交给老师就完事了,没起什么作用,说明同学们对制定计划存在许多模糊认识。

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蓝图,一个好的学习计划,对于提高学习质量,明确学习目的,充分利用学习时间有着重要意义。

  

(二)制定计划的主要作用

  1 

科学合理的利用时间。

  同学们的学习时间可以分成两部分:

一是常规学习时间 

二是自由学习时间

  常规学习时间:

上课、完成作业、消化当天所学新知识。

一般受老师支配、控制,大部分同学能充分利用这部分时间。

  自由学习时间:

完成作业后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

如自习课、早晨、晚上、双休日、节假日等。

  由于没有计划或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知道学什么、做什么,时间白白浪费了,许多同学的学习成绩,就是在自由学习时间里拉开了距离,出现了明显差距。

  有人问达尔文你身体这样衰弱,且常有病,为什么还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呢?

达尔文说:

“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段时间。

”鲁迅说:

“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如何利用自由学习时间?

  主要做三件事:

  

(1)补课,查漏补缺。

  

(2)巩固新知识。

以复习为主,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

  (3)预习、扩大知识面。

或预习、或学习课外知识,提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成绩差的同学,可以以补课为主。

  中等成绩的同学,可以以巩固新知识为主。

  成绩好的同学,以提高为主。

  2 

磨炼自己的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计划一旦制定,就要严格按计划执行。

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并不难,难就难在能否严格、认真地执行计划。

在执行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干扰、诱惑,这既是对我们学习意志的培养和锻炼,又是对我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过程。

如果我们每个同学都能长期坚持按计划学习,就会使学习过程建立起一种良性循环,这对提高学习成绩是会非常明显的。

  (三)计划种类:

  从内容上:

预习计划;

补课计划;

复习计划;

课外学习计划;

一日学习生活计划。

  从时间上:

学年总计划;

学期计划;

月计划;

周计划;

日计划

  (四)计划内容:

学习目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目标所要学习的详细内容。

(要有明确的量化目标)

  3 

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所作的时间安排。

  4 

保证计划实施的主要措施。

  (五)制定学习计划的注意事项

明确目标,自觉制定学习计划。

  有的同学制定学习计划,是根据老师或家长的要求,自己并不考虑计划中要解决的问题,而是为了应付“差事”,这样的计划就会成为一纸空文。

  制定计划首先要认真思考,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要解决什么问题。

如果你把具体目标写出来,过一段时间再来核对,你会发现自己原来取得如此大的进步,你会为自己拥有的潜能而骄傲。

订计划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每个同学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家庭情况、学习环境、薄弱学科、薄弱环节都不一样。

因此,计划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才能有效,照抄别人的计划是不能取得好效果的。

  有的人喜欢晚上学习,有的人喜欢早上学习;

有的人喜欢独自一人阅读,而有的人在群体中学的更好;

有的人喜欢坐在椅子里学习,而有的人则喜欢躺在床上或地板上学习。

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注意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从科学性看:

要使计划符合用脑科学,符合科学规律,符合生理心理活动规律。

  

(1)完整时间,应安排自己不太喜欢或自己觉得学习枯燥、困难的科目。

零星时间安排自己感兴趣的科目。

要根据自己对每门课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所需时间,弱项应多安排一些时间,要从微观上计划,目标分配的越精细越明确越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2)文理科要交替学习,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

如历史和政治不应集中在一起学。

  (3)把有关的记忆性学习任务安排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里背记。

例如安排在清晨或睡觉前一段时间,效果好、记得牢。

变换学习方式和内容可以使大脑皮层某个部位由抑制转为兴奋,从而解除神经细胞的疲劳,使大脑得到休息。

  (4)一般学习一门功课的时间应在一小时左右为宜,换另一门功课时休息10-15分钟。

  (5)学会根据心情和大脑状态安排学习内容。

一般来说,人在心情不好或大脑不太兴奋时,学习效率较低,这时可安排比较容易的科目或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心情或大脑状态好转后,再学习较难的不太感兴趣的内容,这叫“因境而学”。

  从可行性看:

计划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定自己做不到的计划。

  

(1)学习计划要长短结合,先制定一个长远计划,据此再确定一个短期安排来促使长计划的实现,就是要把一学期、一学年的计划落实到每一周、每一天的计划中去。

  

(2)制定计划要注意劳逸结合。

除学习外,还要给文体活动、睡眠等以合理安排。

一天的活动要富于变化,各有固定的时间和步骤,健康有规律的生活才是有效学习的基础。

  (3)计划不应订的太满、太死。

要留有机动时间,便于调整计划。

  (4)个人计划要与老师教学协调起来,不能与老师的教学相冲突。

注意效果,及时调整。

  任何计划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成不变,在执行中总会有考虑不周需要调整的地方。

一旦发现漏洞或不可行之处,就要及时调整,使学习计划更符合实际情况。

  5 

磨炼意志,严格执行。

  法国著名生物学家巴斯德说:

“告诉你使我成功的奥秘吧,我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制定计划是一回事,能否按计划执行是另一回事。

对于学习意志薄弱的同学、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更要注意磨炼自己的意志,严格按计划学习。

  每天到规定的时间就要开始相应科目的学习,排除各种干扰,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1)坐下后尽量在最短时间内投入学习。

  

(2)到规定的时间马上停止现在的学习内容,干所安排的其它内容。

  (3)学习桌上不放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以免受干扰。

  (4)提前完成学习任务,可进入休息或自我奖励。

  (5)学习时良好的心情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学习前可用3分钟放松一下,想一想自己以前遇到的高兴事,展望一下美好的未来,这样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6)也可以让家长帮助和监督自己完成学习计划。

  第二讲 

课前预习

  学习如同作战,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只有认真准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学习过程中,许多同学不重视课前预习或不会预习,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说法:

  

(1)反正老师上课还要讲,预习不预习没关系。

  

(2)作业多,没时间预习。

  (3)预习太麻烦,太浪费时间。

  (4)预习就是把书看一遍,没多少用,还不如多做些题。

  (5)想预习,但不会预习。

  (6)预习还不如不预习,预习后觉得自己已会了,上课反而不注意听讲了。

  以上种种归结起来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预习的作用缺乏认识,没有搞清楚预习与上课、作业的关系。

  二是缺少预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不会预习。

  那么首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一) 

预习的作用:

增强课堂学习的目的性,便于把握课堂所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提高听课的兴趣和注意力。

(会听课)

  有的同学听课效果不好,关键是处于一种被动听课状态。

  表现在:

  

(1)不知道这一节课究竟要学哪些内容,重点、难点是什么?

哪些懂,哪些不懂?

这节课要达到什么目的?

哪些知识要背记,哪些知识要会运用?

心中无数。

  

(2)只能是老师讲什么,自己听什么。

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自己在笔记本上就记什么。

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3)讲课中,老师讲的知识,有的同学没听懂,但来不及“想”,老师又讲下边的内容了。

  (4)有的同学似懂非懂,跟着听讲,知识衔接不上,越听越糊涂,索性不听了,思想开“小差”,听课的兴趣越来越低。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听课处于一种被动“听”的状态,很难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如果课前有预习,听课时就会处于主动获取知识的最佳状态。

因为通过预习,对课堂所讲内容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老师要讲什么,这节课内容自己哪些会,哪些不会,已经比较清楚,很自然地就会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或把握不准的内容,听一听老师是如何思考、解决这一问题的。

一旦听懂,就会有一种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感觉,伴之是一种成功的喜悦和跃跃欲试的学习激情。

使自己的学习兴趣、情感、注意力处于一种良好状态,长此以往,学习必然会有大的进步。

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同学们独立思维的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会思考)

  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是老师一步步教,学生一步步学,老师是为了把学生“教会”。

因此,教学仅仅停留在老师将结论、即老师思维的结果传授给学生。

用老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而学生则满足于记住,背过老师教的结论,即满足于“学会”。

而不敢、不想或根本不知道要在“会学”上下功夫。

这也正是部分同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科目的增多,成绩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现代生理解剖学的成果,我们知道人的大脑功能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1)认知(感觉、观察力)

  

(2)记忆(记忆力)

  (3)思维(思维力)

  (4)想象(想象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开发大脑的记忆能力,对其它几项功能则注意的很不够,而课前预习是开发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预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依赖于老师,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思维方法,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逐步培养起自学能力。

  培养独立思维能力有两个意义:

  一是可以改变你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率,使学习更主动、更有效。

  二是培养了自学能力,为今后个人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预习的种类

  根据自由学习时间和本人的学习能力强弱,可采用不同方式。

  主要有三种:

课前预习:

上课前一天预习老师要讲的内容。

这主要是为了接受新知识,作好充分准备。

这种预习,内容少,难度小,与学过的内容衔接紧密,较容易掌握,适用于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

  (每门课大约5-10分钟)

周预习:

预习下周新课内容。

  3学期预习:

预习下学期所学新教材内容。

  2、3两种预习适用于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学期预习一般在寒暑假内完成,平时不宜占用更多时间。

  (三)怎样进行预习?

(预习中学会预习)

克服依赖思想,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许多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一种依赖性,认为老师不讲自己怎么能懂,有的老师也这样想,我讲他都听不懂,自己能学懂吗?

  旧的注入式教学,就是压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只满足于“记”,而懒得“想”,总想依赖老师这根“拐杖”。

所以要想搞好预习,首先要克服学习的依赖性,树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搞好预习的心理基础。

要学会独立思维——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总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有的同学之所以感到预习不起作用,问题就在于把书看了一遍,却提不出问题,或者觉得都懂,没什么问题,或者似懂非懂,抓不住问题,这正是预习失败的关键所在。

  所以看预习有没有效果,首先就是看你通过预习,能不能提出问题、提了多少问题。

  这里老师要求学生预习时,应有一个预习提纲,预习提纲应是老师在备课中发现和提出的问题。

(问题可先由老师提出,逐渐变成学生主动提出。

  随着思维能力的增强,同学们应逐步养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好习惯。

学会把实质性的问题提出来。

自己给自己列出预习提纲,然后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看自己能分析解决多少。

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预习质量。

学会看书

  

(1)精读教材:

阅读教材不同于看小说,它属于精读。

不能浮光掠影、一目十行,而应当读的慢、读的细,对于不懂得地方,还应反复阅读、思考,尽力弄懂每一个词语、概念。

  例如,读课文的标题,标题是课文的“眼睛”,读懂标题,正确领会含义,进而探索课文的中心内容并准确把握课文的精神实质。

语文课就要明确新课的题材形式、中心思想、课文结构和写作特点等。

数学、物理要明确新的章节主要证明哪些定理、公理、公式及证明的方式方法。

  

(2)阅读教材还可以借助工具书、参考书把不懂的地方尽量搞懂。

  (3)阅读时还应联系已学过的旧知识,注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关系。

  (4)阅读时,应当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还可以规定一些符号,如着重号“△”,不懂号“?

”,记忆号“[]”等。

对书中的定义、公式、知识点,可以用不同符号“┉”等划出来,以便在上课听讲或复习时使用。

  (5)对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读书时的一些想法,应随时在书的空白处写下眉批或准备一个预习本,写在预习本上,这对于搞懂老师讲课中的问题非常有利。

  (6)查找出理解上的障碍,目标明确,注意力集中指向极待解决的问题,从而形成了期待老师解疑的心理定势。

选作练习题,验证预习效果。

  在教材中,每一课、每一章节后边都有一些练习题,预习后,应把书上的练习题选作一遍。

通过作题,就会发现原来已经搞懂的问题,并没有真正掌握,又会出现一些新的“为什么”,针对这些问题,再去看书思考,会使预习质量进一步提高。

实在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放到听课时解决。

  作题,这是预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克服困难,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有些同学自学能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思维习惯,认为预习太困难。

这些同学可以先从自己感到最难学的学科开始,逐渐培养自己的预习能力。

只要在这一学科取得成功,必然会增强预习的自信心和兴趣,逐步使预习常规化。

  学习中有无预习环节,对听课效果会大不一样,能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听课就是最好的预习。

没有预习环节,听课时就会出现似懂非懂,作业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花费很多时间。

如果听课前有预习,作业前有复习,很多障碍已在前边环节中解决,作业必然省时省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环节。

  第三讲 

专心上课

  专心就不是分心,知识都是一环扣一环的,一节课没听好就会影响后面的学习。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

  在学校里,按照双休日,每周上五天课,每天6节计算,一周要上30节,每学期以20周算,就有600节课。

中学阶段大约是6000课时,一节课可以学到几十年、几百年积累下来的知识。

课堂上的每个45分钟,是每个学生一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为提高生命的含金量,听好每节课。

  课堂学习是获得各科知识的主要途径,能上好课,你的学习就成功了一半。

反之,就将是一种失败的学习。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课呢?

(会上课)

  关键是“专心”二字。

  这既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专心”指的是什么?

  它的内容可以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注意,二是思维。

只有这两个方面都做好,才可以称为专心。

  

(一)关于注意

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选择性特征。

  人集中注意某一事物时,就会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产生一个兴奋中心,这时注意对象提供的信息进入这个兴奋中心,并进行编码和贮存,产生及时清晰的印象,而对其他事物的反映则模糊不清甚至得不到反映。

兴奋中心强度越大,大脑皮层其它部位的抑制也就越深。

  例如:

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走路看书时,由于精神太集中,撞在电线杆上,还连声说:

“对不起!

对不起!

  哲学家黑格尔,在泥泞的路上思考哲学问题,烂泥把鞋粘掉了,他赤脚赶路却毫无知觉。

  他说明:

人的大脑表现的不象是录像机、摄象机,它到象个过滤器,只对那些经过“过滤”进入大脑的事物,才给以最清晰最及时的反映。

  人的这种心理活动——选择性特征,并不是一样的,有着很大差别。

主要表现在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专著性、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等方面。

这种差别是一种能力的差别,我们把这种能力叫作注意力。

  我们看到在班里,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往往是听讲不能集中,听课效果不好。

上课他们注意什么?

也许窗外的鸟叫、周围球赛的喧闹、小声哼流行歌曲、飞过的一只苍蝇、同学的一件新衣服等,至于老师讲什么,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注意的特点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但不能独立存在,只能伴随着人的某种心理活动而存在。

如注意听、注意看、注意记、注意想等,并和人的需要、兴趣紧密相连。

  特点一:

注意的指向性。

  注意使人的心理活动指向某种对象,如果没有注意,人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活动。

  魏书生的注意训练:

在黑板中间画上一个点,让学生注意这个点5-10分钟。

  特点二:

注意的集中性。

  注意又使人的心理活动集中在指向的对象上。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只要阅读7遍就能背诵的课文,而在注意力涣散时竟需要100遍,才能记住。

  注意是学习的窗口,是心灵的门户,它与人的学习效率、工作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小要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

有的同学学习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去做。

而有的同学做什么事都心浮气躁,踏不下心来,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学习上能否取得优异成绩,不单取决于学习时间,更主要的是取决于是否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

课堂学习与注意力。

  在上课时怎样才能集中注意力呢?

  

(1)做好课前准备。

①做好知识准备——复习旧知识,预习好新课。

②做好生理准备——课前喝水,上厕所。

③做好物质准备——将上课的书本、文具准备好。

④做好心理准备——上课不说话、嬉戏,不对老师抱成见。

  

(2)保持课堂安静。

这是课堂学习,集中注意力的第一要素。

安静,就是一种强刺激。

安静的课堂上只有老师讲课的声音,大家的注意力自然就集中在老师身上了。

  (3)坐姿端正。

人的姿式同注意力很有关系,当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时,注意力就会自然专注。

  (4)认清课堂学习的重要性。

寄希望于课堂而不是课下,提高课堂利用率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上课前,从心理上要使自己深信,每节课都是非常重要的。

课堂上所学的各种知识都是有用的,都与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信念就会使上课注意力集中。

  (5)培养广泛的兴趣。

一个饥饿的人对食物容易引起注意,一个喜欢下棋的人容易对棋类活动引起注意。

努力培养自己对各门学科的兴趣,兴趣广泛的同学注意的范围就大,遇到与这些知识相关的知识时注意力就强,往往上课时注意力就较集中。

相反兴趣狭隘的同学,或上自己不喜欢的课时注意力就可能分散。

  (6)用坚强的意志与各种干扰作斗争。

学习必竟不是看电影、玩游戏,不可能都有兴趣,要时刻想到自己的学习任务、学习目的,培养坚强的意志,排除各种干扰,强化自己的注意力。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看刺激性强的小说,不做过于激动的事情,善于节制自己的情感。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为了锻炼自己的抗干扰能力,故意到闹市街口去读书。

  (7)学会听课。

会听课的同学总是不断思考老师的讲解,听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他的思路象一个探照灯的光束,紧紧追踪着老师的思维活动。

而不会听课的学生,在课堂上不会思考问题,只听到老师的声音,大脑处于一种昏昏欲睡状态,一节课上完,不知老师讲了些什么。

  (8)有时需要同时做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例如听讲、记笔记、看黑板,所以注意的分配能力很重要。

  上课听讲,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才会有良好的听课效果。

  下面是提高注意力的一些训练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1)两只手各拿一支笔。

第一次左手画△,右手同时写1、2、3、4、……

  第二次左手画/,右手按顺序写△1、△2、△3、△4……

  每次15秒,要同步,不能分先后。

  

(2)倒背数字,从100到1。

找一同学听,然后再反过来,看谁的错少。

  (3)读一篇短文,尽量避免错字、漏字、颠倒顺序。

  (4)圈字训练。

在一页纸上打印不规则的阿拉伯数字,把两个相邻的相加得10的数字圈起来,让家长计时。

  (5)挑豆训练。

在一碗里放入若干黑豆、红豆、黄豆,让自己在规定时间里挑出一种颜色的豆。

  (6)关注训练。

用手持一线,线头系一坠,让坠对准纸上的一点,先目视3分钟,然后可不断延长时间,15分钟、20分钟……

  

(二)关于思维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知识是以理论的形式存在于书本之中,(另一种是以实践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之中)学生要想获得知识,必须通过积极的心理活动,即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