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安全教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职生安全教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生安全教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了安全,我们才能坐在教室里安静地学习;
有了安全,我们的父母才能安心地工作;
有了安全,我们的家庭才会幸福、平安;
有了安全,我们的国家才会繁荣富强。
一、谨防校园诈骗
学生防骗常识:
1、不要将个人有效证件借给他人,以防被冒用。
2、不要将个人信息资料如存折(金融卡)密码、住址、电话、手机、呼机号码等轻意告诉他人,以防被人利用。
3、对陌生人不可轻信,不要将钱物借出。
4、防止以“求助”或利诱为名的诈骗行为,一旦发现可疑情形,应及时向父母、老师或保卫处(派出所)报告。
5、切不可轻信张贴广告或网上勤工助学、求职应聘等信息。
校内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段:
1、假冒身份,流窜作案—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身份证与人进行交往,有的还利用捡到的身份证等在银行设立账号提取骗款。
骗子为了既能骗得财物又不露出马脚,通常采取游击方式流窜作案,财物到手后即逃离。
还有人一骗到的钱财、名片、身份证、信誉等为资本,再去诈骗他人,重复作案。
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
3、真实身份,虚假合同—利用合同或无效合同诈骗的案件,近几年有所增加。
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
对于类似的案件,由于事先没有完备的合同手续,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往往时间拖得很长,花费了许多精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4、借贷为名,骗钱为实—有的骗子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以高利集资为诱饵,使部分教师和学生上当受骗。
个别学生常以“急于用钱”为借口向其他同学借钱,然后却挥霍一空,要债的追紧了就再向其他同学借款补洞,拖到毕业一走了之。
5、以次充好,恶意行骗—一些骗子利用教师、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师生上当受骗。
更有一些到办公室、学生宿舍推销产品的人,一发现室内无人,就会顺手牵羊、溜之大吉。
6、招聘为名,设置骗局—随着高校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学生分担培养费的比重逐步加大。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勤工俭学以成为大学生求学的重要手段。
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这一机会,用招聘的名义对一些“无知”学生设置骗局,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
某高校几位学生通过所谓的“家教中介”机构联系家教业务,交了中介费后,拿到手的只是几个联系的电话号码,其实,对方并不需要家教,或者“联系迟了”,但要想要回中介费是绝对不可能的。
7、骗取信任,寻机作案—诈骗分子常利用一切机会与大学生拉关系、套近乎,或表现出相见恨晚而故作热情,或表现的十分感慨以朋友相称,骗取信任后常寻机作案。
学校诈骗案件的预防措施: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社会环境千变万化,青年中专生必须尽快适应环境,学会保护自我。
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对于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
在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巧语;
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生人,以免上当受骗;
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择业和出国;
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上当受骗后要及时报案、大胆揭发,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2、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
人的感情是主体与客体的交流,既是主观体验也是对外界的反映,本身应该包含合理的理智成分。
如果只凭感情用事、一味“跟着感觉走”,往往容易上当受骗。
交友最基本的原则有两条:
一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再志同道合、高尚的道德情操基础之上,是真诚的感情交流而不是简单的利益关系,要学会了解、理解和谅解;
二是严格做到“四戒”,即戒交低级下流之辈,戒交挥金如土之流,戒交吃喝嫖赌之徒,戒交游手好闲之人。
与人交往要区别对待,保持应有的理智。
对于熟人或朋友介绍的人,要学会“听其言、察其色、辨其行”而不能“一是朋友,都是朋友”。
对于“初相识的朋友”,不要轻易“掏心窝子”,更不能言听计从、受其摆布利用。
对于那些“来如风雨,去如微尘”的上门客,态度要热情、处置要小心,尽量不为他们提供单独行动的时间和空间,以避免给犯罪分子创造作案条件。
3、同学之间要互相沟通、互相帮助。
在大学里,无论哪个学院、哪个专业,半集体总是校园中一个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在这个集体中,大家向往着同一个学习目标,生活和学习是统一的同步的,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比什么都了解,因此相互间应该加强沟通、互相帮助。
有些同学习惯于把个人之间的交往看作是个人隐私,但必须了解,既然是交往就不存在绝对保密。
有些交往关系,在自己认为合适的范围内适当透漏或公开,更适合安全需要,特别是在自己觉得可能会吃亏上当时,与同学有所沟通或许就会得到一些帮助并避免受害。
4、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际校规。
为了加强校园管理,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定,制度,总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给同学们带来一些不便;
但是制度却是必不可少的,况且,绝大多数校园管理制度都是为控制闲杂人员和犯罪分子混入校园作案,以维护学生正当权益和校园秩序而制定的。
因此,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支持有关部们履行管理职能,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
二、防范电信诈骗方法
亲爱的同学们,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绝对不能同时公布上述三种号码。
不要急于汇款,要认真查看来电号码,当不能辨别信息真假时,要在第一时间拨打相关查询电话。
不要轻易将资金转入陌生人账户,汇款前多方确认该人身份。
不要用手机回拨电话,为防范犯罪分子使用虚拟手机号码冒充专业部门电话,机主最好找固定电话或其他电话进行确认。
不要轻易相信网络、短信等提供的信息。
不要因贪小利而受违法短信的诱惑。
不要轻信虚假信息,要用头脑来甄别。
不要在慌乱中作出决断,心态要保持平静。
切记公安民警不会要求机主到ATM提款机前进行转账。
一旦发生诈骗案件,要立即报警,并保存好转账凭证、对方账号等相关证据材料,最好在遇见上述情况下,咨询110,你可以得到最好的帮助!
“五不”防范宝典
一、不盲目轻信:
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骗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
接到这类电话后,要及时挂断,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骗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
二、不理睬:
要HoId住自己,不贪小利才能不受诱惑。
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头脑清醒,不予理睬,以不变应骗子的万变。
三、不透露个人信息:
无论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我们就坚守一条底线:
不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四、不汇款转账:
电信诈骗手法无论如何翻新,最后都会落在让你向他们提供的银行账号转账、汇款上。
因此,对任何要求你转账、汇款或为你提供“安全账户”的陌生电话,手机短信,你大可直接说:
“NO
Way”然后挂掉,一概不要相信。
五、不自作主张:
当骗子在电话中要求你不要告诉家人、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时,建议你偏不信他这邪,拿起电话与亲朋好友联系核实,或直接拨110报警。
赌博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赌博是一种社会丑恶现象,是社会的一大公害,它既妨害了社会的正常管理秩序,又易诱发其他各类犯罪和矛盾纠纷,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打击和预防犯罪,遏制赌博犯罪案件的发生。
一、赌博犯罪的特点一是赌博形式日益增多。
从赌博的形式上看,有以往传统的“麻将”、“牌九”、“扎金花”、“三粒子”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和网上金融支付手段进行赌博的现象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从境外传入的“六合彩”、“百家乐”等新型的赌博形式蔓延迅速,其性质完全发生变化,不仅成为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的不稳定因素,而且导致社会大众赌博投机思想的高涨,败坏社会风气,并引发众多的社会问题。
二是参赌人员比例增高。
从近年来公安机关查获的情况看,参与赌博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涉赌人员有成年人,也有青少年,有一般公民,也有党员领导干部,基本涵盖了社会各阶层人员。
他们受利益的驱动,为了寻求刺激和获取高额利润,参与赌博,参赌人员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参赌人员比例明显增高。
三是赌资数额增大。
从公安机关近年来查获的赌博案件看,赌资总额上百万甚至超过千万元的案件时有发生,涉案赌资数额巨大。
开始时个人一次下资的几十元、几百元的为数不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高额利润的引诱下,赌资数额增至几千元、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据报道,某些高官和国有企业领导热衷境外豪赌,他们输掉的钱款,少则几百万,多则上亿,不仅损害了公务员形象,还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败坏了社会风气。
二、赌博犯罪危害性一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赌博现象不仅破坏了正常的生活秩序,还严重损害了参赌人员的身心健康。
有些赌博分子倾其所有去参与赌博,出现卖房卖地换钱赌博的现象,甚至发展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亲友反目的地步;
有些参赌人员因沉迷于博彩的研究,而导致精神失常、自杀。
与此同时,赌博现象还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秩序,造成了当地资金的大量流失,影响当地经济网站的发展。
由于博彩的幕后大庄家大多在外地操纵赌博,这势必造成大量资金的外流,参赌人员用于投资生产经营的金额减少,而用于参与博彩赌博,导致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商店生意冷清,甚至出现学生家长无钱缴学费的情况。
二是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赌博不仅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使群众沉溺于赌博,无心生产和工作,更严重的是它还毒害了人们的思想,导致大众投机心理,形成不劳而获的观念,败坏了社会风气。
三是引发其他犯罪的诱因。
因赌博引起各类犯罪案件,直接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比较明显的是,赌博犯罪与盗窃、抢劫、聚众斗殴、故意杀人、职务犯罪等案件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彼此加剧。
如因索要赌资、高利贷等原因,又往往采取以暴力等手段限制人身自由,来索要钱物,或是在索要不成的情况下,恼羞成怒,伤害他人身体。
又如,某些国家工作人员因赌博成性,在其赌徒心理的驱使下,大肆侵吞国家财物,导致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赌博犯罪的预防措施一是强化法制宣传。
各级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不懈、不失时机地向社会和群众宣传赌博的危害,利用典型案例教育和启迪人们,吸取赌博违法犯罪的沉痛教训,使其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筑牢远离赌博的思想防线。
政法部门要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结合办案,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件,以案说法,加强宣传,扩大办案效果,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在社会上形成影响,使国家打击赌博犯罪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深入人心,为禁赌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执法环境。
二是加强打击力度。
要进一步加大打击赌博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对其打击体现“从重从严”,以严打促预防。
根据赌博犯罪的特点,依法加大财产刑的适用力度,剥夺犯罪分子的非法获利和再次犯罪的资本。
公检法三机关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强大的打击合力,有效打击各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落实各种措施,加大涉赌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同时,应适时在新闻媒体上积极宣传“严打”成果,从而震慑有犯意的人,使其不敢越雷池半步。
三是完善法律法规。
为了更好地打击赌博犯罪,维护社会的安定,纯洁社会风气,刑法第三百零三条有关赌博罪条款进行修正,对情节特别严重的增设一个量刑档次,在附加刑中增设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的规定,即规定为“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