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复习基础训练人体的呼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31530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生物复习基础训练人体的呼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生物复习基础训练人体的呼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生物复习基础训练人体的呼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生物复习基础训练人体的呼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生物复习基础训练人体的呼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中考生物复习基础训练人体的呼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中考生物复习基础训练人体的呼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中考生物复习基础训练人体的呼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中考生物复习基础训练人体的呼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中考生物复习基础训练人体的呼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生物复习基础训练人体的呼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生物复习基础训练人体的呼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复习基础训练人体的呼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生物复习基础训练人体的呼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D.通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7.(2017宁阳)下图表示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对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吸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缩小

B.甲表示呼气,膈肌舒张,胸廓容积扩大

C.乙表示呼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缩小

D.乙表示吸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

8.下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

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

D.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9.为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先向甲、乙两试管内分别注入澄清透明的石灰水,再向甲试管的石灰水中通入空气,向乙试管的石灰水中吹入呼出气,结果是(  )

A.两试管都变浑浊

B.甲试管变浑浊,乙试管不变浑浊

C.两试管都不变浑浊

D.甲试管浑浊程度较小,乙明显变浑浊

10.依据图分析,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甲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与肺外气压差的变化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呼气过程

B.乙图表示在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一天中室内空气中氧气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C.丙图表示血液流经小肠时,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D.丁图表示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尿素含量的变化

11.下面两幅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甲、乙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状态下的呼吸频率慢于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

B.甲状态下的呼吸深度大于乙状态下的呼吸深度

C.甲可能是安静状态,乙可能是剧烈运动状态

D.相同时间内,甲状态的耗氧量小于乙状态的耗氧量

12.近年来,我国各地雾霾天气频繁发生,下列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做法和观点,错误的是(  )

A.人类的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

B.减少煤、石油等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可以有效减轻雾霾

C.提倡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城市大气污染

D.每年植树节都栽种大量树木,所以我们可以随意砍伐所需树木

二、非选择题

13.图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丙为某同学在不同状态(不同呼吸情况)时的肺容量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甲表示人平静吸气时的状态,此时膈肌   ,肺内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的大气压。

(2)从图乙可以看出,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支气管分支末端都形成了大量的[ ]    ;

并且这种结构的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    ;

肺泡中的气体进入血液只需要穿过    层细胞。

(3)某同学的肺容量如图丙中bc、de段曲线发生变化时,其肋骨间肌肉所处的状态是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的肺容量前后明显不同,与ad段相比,dh段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特点分别是    。

14.生活处处有探究,简简单单做实验。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气球作为材料做了如下趣味横生的生物实验。

(1)图1是同学们制作的膈肌运动引起胸廓容积改变的模型。

甲表示    过程,此时“膈肌”处于    状态。

(2)图2是同学们设计的观察酵母菌发酵现象的装置。

一段时间后,挤瘪的气球渐渐鼓起来的原因是                      。

(3)图3是同学们利用气球等废旧材料制作的眼球结构模型。

若要模拟看近处物体时眼球的状态,应使模拟睫状体的弹簧    ,此时气球    (“A”或“B”)模拟的晶状体曲度变大,物像正好落在    色铁丝模拟的视网膜上。

(4)借助气球大致测量肺的容积。

原理:

用排水法测量肺的容积。

材料器具:

大烧杯、大气球、软管、脸盆、量筒、沙子、清水。

方法步骤:

①将适量沙子装入大气球,连接上软管后,放入大烧杯内。

②将大烧杯放入脸盆内,并且将大烧杯注满水,注意水不能流到脸盆中。

②吸一口气,然后对着软管向大气球内尽力呼气,直到不能呼出为止。

④                  。

⑤得出测试者肺的容积。

15.仔细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著名节目主持人柴静推出的公益作品《穹顶之下》席卷微博、微信和QQ等各种信息平台。

一百多分钟的视频,让人们对雾霾心生畏惧!

形成雾霾的PM2.5颗粒物能直接通过呼吸道进入液泡,并进而随着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由于其携带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可引发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等疾病。

  专家建议,市民在雾霾天气应减少出门;

家中门窗紧闭时可用空气净化机净化空气;

在雾霾天气出门时尽量戴上具有防雾霾功能的口罩等。

(1)“PM2.5颗粒物能直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这一实例说明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    。

(2)PM2.5颗粒物能随着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并随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处。

试分析PM2.5颗粒物从肺泡进入血液至少要穿过几层细胞膜?

   ;

最先进入心脏的是哪个腔?

    。

(3)科学实验证明,PM2.5颗粒物进入血液后,一方面会直接损害血红蛋白输送    的能力,造成血液循环障碍;

另一方面会将携带的        运输到组织细胞,引起更大的危害。

(4)鉴于“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当“雾霾”来袭时你对人们有何建议?

(一条合理建议即可)          。

(5)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16.如图一表示人体的部分生理活动,其中字母a、b、c代表某类物质或气体,数字①~⑤表示相关的结构,图二为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比较,图三为血液中的某物质成分在流经身体器官时的含量变化。

请根据图分析回答:

(1)若食物的成分主要是淀粉,则参与消化的消化液有         ,消化后的终产物进入血液后由血液中的    运输到组织细胞。

(2)图一中b所示成分进入肺泡的过程中,膈肌和肋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

该成分由肺泡进入血液的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

(3)图二中乙所示物质最可能是图一中[ ]    内的液体。

(4)图一中结构①内的液体与结构②内的液体相比较,哪些成分的含量明显降低?

         (至少答出两种)。

题组二 全国中考题组

1.(2018威海)人的鼻不具有的功能是(  )

                  

A.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B.气体交换的场所

C.温暖、湿润、清洁进入肺的空气

D.感受气味的刺激

2.(2018绵阳)分析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其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B.组织的形成需经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才能完成

C.通过肺的气体交换排出机体产生的全部废物

D.各器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该系统的生理功能

3.(2018芜湖)呼吸道能够使气体变得清洁的主要原因是(  )

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B.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并能够分泌黏液

C.呼吸道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支气管能够发出很多分支

4.(2018常德)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

A.肺泡内    B.血液里    C.心脏中    D.细胞内

5.(2018衡阳)如图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

B.③和④分别模拟胸廓和膈

C.图甲模拟吸气过程

D.图乙模拟膈肌收缩,位置上升

6.(2018湘潭)游泳时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

这是因为吸气时,在水压作用下肋间肌和膈肌(  )

A.收缩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B.舒张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C.舒张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D.收缩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7.(2018遂宁)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全过程,必须经过如图所示的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代表氧气,组织细胞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B.图中b代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至少经过心脏一次,才能排出体外

C.过程②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来完成的

D.经过过程③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8.(2018十堰)同学们,让我们来做几个慢动作:

深吸气、深呼气……深吸气时你的膈肌和胸廓的变化是(甲图吸气、乙图呼气)(  )

A.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        B.膈肌收缩、胸廓容积缩小

C.膈肌舒张,胸廓容积扩大        D.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

9.(2018邵阳)下列图示中,图甲表示气管a、胸腔b、肺c三者的组合示意图;

图乙表示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

当图乙中的膈肌从①状态向②状态转化时,图甲a、b、c三部位的气压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b<

c<

a    B.a<

b<

c    C.a<

b    D.c<

a<

b

10.(2018南充)下列是“人体的呼吸”的相关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跑时,体育老师建议我们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气

B.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

C.在相同时间内,打篮球比慢跑耗氧量大

D.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11.(2018日照)如图为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不同的血管,a、b分别表示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

B.乙和肺泡的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与丙相比,甲内的血液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

D.只有当膈肌收缩时,才能发生b气体的扩散

12.(2018菏泽)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学观点的是(  )

A.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B.根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心脏中瓣膜的存在可以使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分开

D.小肠壁内表面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13.(2018临沂)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以下正确的是(  )

A.ab段曲线表示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吸气

B.bc段曲线表示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呼气

C.cd段曲线表示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D.ab段和cd段曲线都表示呼气

14.(2018济源改编)某研究小组为探究负氧离子对空气质量有何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在甲、乙两个相同的房间内,通过释放烟雾制造空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环境。

②在甲房间内释放一定量的负氧离子,乙房间不做处理。

③每隔1小时对甲、乙房间内空气污染物中的PM2.5浓度进行检测,获得的数据经处理后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

(2)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    。

(3)由图中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

              。

(4)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

这些污染物既可以引起包括肺癌在内的    系统疾病,还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   ,进而引起其他系统的疾病,如引起急性中毒和死亡、慢性中毒等,另外还能导致畸变。

研究人员发现森林能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且这种自然负氧离子更有利于人体健康,从治理空气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发,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

15.图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1)图甲中代码2所示结构由      做支架,能保证呼吸时气体的畅通。

(2)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  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      之间的气体交换。

(3)图乙代码a、b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和    ;

外界气体按照代码c方向进入肺泡。

图甲中代码3所示结构应处于    状态;

此时肺内气体的压力应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

16.下图中A、B、C、D代表人体内不同部位的血管,a、b分别代表血液里气体含量在人体不同部位的变化曲线。

据图分析:

(1)若横线的A段为组织内毛细血管,则b为   含量的变化曲线。

原因是在A段血管中,血液中的b气体与      迅速分离并扩散到组织细胞,血液会由    血变为     血。

(2)若横线的A段为组织内毛细血管,则C段血管最可能为     内毛细血管,原因是            。

(3)毛细血管的特点:

                       。

17.经过环保部门的大力治理及其他多个部门的协同努力,2017年冬天我们看到了湛蓝的天空,雾霾离我们而去。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

尤其是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专家指出:

PM2.5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危害最大。

如图表示相关的一部分生理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由于颗粒物微小,人体吸气时,PM2.5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通过    进入肺泡,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

有毒微粒最早到达心脏的哪个腔?

(2)雾霾天气会造成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人们服药量比平时增加。

某些药物常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服用,可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

(3)图中生理过程a是    。

(4)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    作用进入血液。

(5)血管e和f内的血液在成分上的区别是                。

(6)医生在检查某人的g时,若发现有较多的蛋白质,发病的原因可能是    的通透性增加。

答案精解精析

题组一 泰安模拟题组

1.C 产前死的婴儿肺内未吸入气体,为实体,所以会下沉,而一旦吸气后,肺会膨胀,放入水中会上浮,C正确。

2.D ①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

②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

④鼻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

所以在雾霾天气频发的情况下,用鼻腔进行呼吸尤为重要。

D正确。

3.B 煤气中毒实际指一氧化碳中毒,治疗煤气中毒最好的方法是采用高压氧治疗。

患者置身于高压氧舱内加压、吸氧,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不同的氧浓度和吸氧方式,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组织缺氧。

4.D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因此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下降。

5.A 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

图中a、b表示氧气扩散过程,c、d表示二氧化碳扩散过程,A正确。

肺吸气后进行的过程是a、b所示的氧气扩散过程和c、d所示的二氧化碳扩散过程,四者是同时进行的,B错误。

a过程后,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C错误。

体循环的路线: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因此,图中c过程后,血液到达心脏时,首先流入右心房,D错误。

6.B 如图所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最多的两种成分依次是氮气、氧气,B错误。

7.D 通过分析,甲表示呼气,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

乙表示吸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

8.C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小肠绒毛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因此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应该增加,A不符合题意。

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血液中氧气增加,B不符合题意。

当海拔高度越高时,大气压力就越低,空气的密度越小,所以空气中的含氧量也就越少;

为了结合更多的氧气,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就增多,因此,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会增加,D不符合题意。

9.D 甲、乙两支试管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是澄清石灰水的特性。

实验中乙试管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甲试管无明显变化(或浑浊程度较小),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10.B 图甲中AB段(不含A、B点)肺内气压低于肺外气压,表示吸气过程,A错误。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会增加,C错误。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流经肾脏时,血液中尿素的含量会降低,D错误。

11.B 从图中可以看出乙曲线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

甲曲线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因此表示剧烈的运动时的呼吸状况。

甲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快于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A错误;

甲状态下的呼吸深度大于乙状态下的呼吸深度,B正确;

乙可能是安静状态,甲可能是剧烈运动状态,C错误;

相同时间内,甲状态的耗氧量大于乙状态的耗氧量,D错误。

12.D 我们要合理砍伐所需树木,不能乱砍滥伐,D错误。

13.答案 

(1)收缩 小于 

(2)3 肺泡 4 毛细血管 2 (3)舒张 快、大

解析 

(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2)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3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4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的,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可见肺泡中的气体进入血液只需要穿过2层细胞。

(3)图丙曲线中,bc、de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是呼气时肺内容量的变化。

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据图可见:

与ad段相比,dh段的呼吸频率快,呼吸深度大。

14.答案 

(1)吸气 收缩 

(2)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氧化碳 (3)收缩 A 黄 (4)用量筒测量溢到脸盆中水的体积

解析 

(1)图1中甲肺扩张,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表示吸气。

图1中乙肺缩小,膈肌和肋间肌舒张,表示呼气。

(2)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有氧时,能把葡萄糖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

所以一段时间后,挤瘪的气球渐渐鼓起来。

(3)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气球A)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像能够落在视网膜(黄色铁丝)上,才能看清楚。

(4)本题借助排水法测量肺的容积,④应为用量筒测量溢到脸盆中水的体积。

该体积即肺的体积。

15.答案 

(1)有限的 

(2)4层 左心房 (3)氧气 有毒、有害物质 (4)可采取戴口罩等方法 (5)植树造林

解析 

(1)呼吸道能阻挡灰尘,使空气清洁,但不能清除空气中所有的有害物质,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肺泡和其外面包绕的毛细血管的特点都是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PM2.5在肺泡内随气体交换进入血液,至少要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两层细胞,即4层细胞膜,再由肺静脉到达心脏的左心房。

(3)PM2.5颗粒物进入血液后,一方面损害血红蛋白输运氧气的能力,另一方面其携带的有毒、有害物质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到全身。

(4)“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是PM2.5,所以避免该天气对人体的危害的主要措施就是减少PM2.5的吸入,可采取戴口罩等方法。

(5)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可改善空气质量。

16.答案 

(1)唾液、肠液、胰液 血浆 

(2)收缩、收缩 气体扩散作用 (3)④ 肾小囊 (4)尿素、无机盐、氧气

1.B 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同时鼻还能感受气味的刺激,而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B错误。

2.C 呼吸系统通过肺与血液发生气体交换,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和部分水分排出体外,机体产生的尿素、无机盐则不能通过肺排出,C错误。

3.B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

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及其表面的纤毛,都对空气有清洁作用;

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

故选B。

4.D 人体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在组织细胞内。

组织细胞在分解有机物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地方是组织细胞。

5.D 乙图中④膈肌舒张,膈肌顶部上升,肺缩小,表示呼气。

D错误。

6.D 在游泳时大家往往有这样的体会:

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

在水压的作用下,肋间肌和膈肌收缩阻力增大,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7.D ①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

②是肺泡里的气体交换,③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由于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周围血液氧的浓度高,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血液由含氧多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D错误。

8.A 吸气时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

故选A。

9.A 当图乙中的膈肌从①状态向②状态转化时,膈肌收缩下降,表明进行吸气。

吸气时膈肌收缩,肋间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