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螺旋输粉机安装维护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31618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LS螺旋输粉机安装维护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LS螺旋输粉机安装维护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LS螺旋输粉机安装维护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LS螺旋输粉机安装维护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LS螺旋输粉机安装维护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LS螺旋输粉机安装维护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LS螺旋输粉机安装维护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S螺旋输粉机安装维护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LS螺旋输粉机安装维护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S螺旋输粉机安装维护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LS螺旋输粉机安装维护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螺旋输粉机安装规程

1.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环形支撑“O”型螺旋输粉机及悬吊轴承安装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求,适用于连续输送煤粉或煤灰的水平或微倾斜(≤15°

)螺旋输粉机,其工作环境温度为-20°

∽60°

,物料温度为-20°

∽110°

2.环形支撑“O”型螺旋输粉机安装规程:

2.1机械设备安装:

机械设备安装中包括如下部件的安装:

钢制设备基础的制作;

轴承节、筒体、螺旋实体、连接法兰、驱动装置及联轴器的安装;

与原制粉系统管路的连接等。

2.2.1轴承节基础制作

2.2.1.1基础的高度主要是由出粉管及出口闸门安装的工艺尺寸所决定的。

输粉机轴承节底座基础一般采用沿输粉机轴向连续铺设双排槽钢的方案,两排槽钢的间距L(见插图一)应根据底座调整垫板上调整螺丝间距来决定。

基础槽钢与原设备基础预埋钢板或其它钢制构件焊接,同一排各槽钢之间对焊,使整个基础连为一体,基础的稳定性好。

制作好的双排基础槽钢应相互平行,并沿粉仓入口中心线互相对称。

基础槽钢上支撑面最高点和最低点之差不应大于20毫米。

序号

输粉机型号

基础槽钢型号

槽钢基础宽度尺寸(L)

1

LS-300

12.6#

370㎜

2

LS-400

470㎜

3

LS-500

16#

480㎜

2.2.1.2基础槽钢校准的方法如下:

水平方向的校准可采用拉钢丝的方法。

方法一是在底座布置的全长范围内沿入粉口某一侧拉一根与入粉口中心线平行,且高至槽钢上支撑面,直径为0.5毫米左右的钢丝(见插图一),钢丝至槽钢侧面的距离L2可由L2=L1-L/2得出。

在校准中,沿基础槽钢任何一处的L2值都应相等,且L值亦应保持不便;

方法二是沿入粉口中心线位置在略高于槽钢上表面处拉钢丝,校准中L1值应等于L2,且L保持不变。

高低方向的校准可采用水准仪进行。

2.2.1.3在基础的制作中要求焊接牢固,焊缝规整,无虚焊、漏焊现象,焊疤应清除干净。

材料的切割面应平直,无焊渣、毛刺,在保证技术要求的情况下制作工艺应力求美观、整洁。

2.2.2轴承节排布:

轴承节的排列布置是输粉机安装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其质量的好坏对轴承的寿命和输粉机的安全平稳运行有很重要的影响。

因此必须引起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

2.2.2.1首先将每一个轴承节的上盖拆卸下来。

在此过程中应注意:

由于上盖和底座上的螺栓孔及销孔是配打的,各上盖间无互换性,因此应对上盖和底座进行编号;

拆卸下来的螺栓和销应放好,以防丢失(可放置于调整垫板之上)。

2.2.2.2在轴承节布置的全长范围内拉一根直径0.5毫米钢丝(见插图二),钢丝应与基础槽钢平行,高至底座上结合面,并与结合面的侧加工面保持一定距离(如50毫米左右)。

钢丝应绷紧,不能有松弛情况。

2.2.2.3底座初步排列:

在开始排列底座之前,应根据图纸对螺旋实体的长度进行校核,在对节间距值进行核实确认后,方可开始轴承节的排布(如螺旋实体规格较多,最好对其进行标记以防以后安装时搞错)。

排布方法如下:

从基础槽钢某一端开始,由图纸确定第一个轴承节(端部

轴承节)的位置,然后以它为基准,根据节间距,将每节的底座依次排开,底座结合面的加工侧面应朝向钢丝侧(见插图二a)。

在此过程中应注意调整各底座结合面的加工侧面与钢丝平行,且与钢丝间距基本相同,轴承座之间的节间距基本准确。

排列完毕后应校核图纸中各粉口与轴承节的间距是否与实际的相符,若有较大出入则应对底座进行调整。

2.2.2.4测定轴承座最高点:

以轴承座外圈的最高点为基点,从第一个轴承节开始,用水准仪测量各轴承座之间的相对高差,由此确定最高轴承座的位置以及其它各轴承座相对它的高度差。

2.2.2.4.1使用连通水管测量的条件:

输粉机基础楼板不牢固,在同楼层的机械运转时会造成楼板振动,影响水准仪测量时才允许用连通水管测量标高。

2.2.2.5底座准确排列:

返回第一个底座,根据其与最高轴承座的相对高度差值,并放一定的调整余量(如5毫米左右)来确定该底座的升高值。

然后按如下步骤进行调整:

a.将底座结合面调整至水平,方法是:

在结合面上选择三点(见插图二b),用水准仪或连通水管测量并通过调整垫板上的调整螺丝将三点调至同一水平高;

b.用调整螺丝将底座整体抬高至已确定的升高值并保持结合面水平度不变,同时还要调整侧加工面与钢丝的平行度和距离,调整中用A值(见图二)来保证底座中心线与钢丝的距离,用S1值等于S2值来保证中心线与钢丝平行。

上述各项调整的测量误差要求不大于1毫米(若有多人同时参与测量,则在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应进行互换核实测量。

以消除可能因目测基准不一致而带来的误差)。

在确认各项调整同时满足要求后该底座的调整结束。

第一个底座调整完毕后,可依次进行其余各底座的调整,并注意根据图纸中的节间距值来调整各底座的间距。

节间距误差±

1毫米,整条输粉机中心偏差不大于5毫米。

调整完毕后底座的调整垫板与基础槽钢焊接定牢。

为减少因焊接变形而对底座调整基准带来的影响,某一底座调整完毕后不应立即将其焊接定位,而应是在下一个以其为基准进行调整的底座亦调整完毕后方可将该底座焊牢。

2.2.3部件组装:

以安装某一节的筒体、螺旋体及上盖为例,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2.2.3.1敷设密封材料:

筒体和螺旋实体结合部的设计间隙为1.5至2毫米。

为确保结合部丝毫不漏粉,需在结合面处采用密封材料如石棉绳或橡胶、硅胶发泡材料等进行密封:

保证密封长期有效。

2.2.3.2选择与节间距相对应的筒体和螺旋实体,将螺旋实体插入筒体中,并将轴承法兰插入轴承座方轴,然后将螺旋实体和筒体抬起并装入底座中。

注意调整密封材料以使其铺设整齐。

2.2.3.3将螺旋实体法兰与轴承法兰连接,法兰结合面应配合紧密。

螺栓应上紧。

法兰连接好后手动转动螺旋轴至少一圈,在转动过程中应感觉到施力均匀、平稳。

如有卡涩现象,可疑为叶片擦筒体或筒体内有异物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查明并予以排除。

2.2.3.4上轴承节上盖:

按2.4.3.1中所述方法在上盖与筒体和底座的结合面上铺设密封材料,然后将上盖扣于底座上。

所有连接孔应对齐,螺栓、销、油嘴螺杆等应上紧。

2.2.3.5检查所有结合面是否配合紧密并密封良好。

对于局部间隙过大之处,可用密封材料将其填实,溢出的密封胶应清除。

漏出的密封材料应切除。

其余各节的安装均可按上述步骤进行。

与进、出口粉管及吸潮管连接的筒体应在连接口切割完成并清除金属屑及焊渣之后再按上述步骤进行安装。

2.2.4与制粉系统管路的连接:

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裤衩管与原输粉管道的连接;

裤衩管与输粉机的连接;

粉仓闸门与粉仓管道的连接;

输粉机与粉仓闸门的连接,输粉机与真空吸潮管的连接,输粉机与溢粉管道的连接等。

在输粉机安装的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上述内容中的几项或全部。

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做到如下几点:

a.所有连接口切割边应整齐,不应留有焊渣、残屑等,决不允许将金属切割料、残渣等留在设备或粉仓中;

b.焊接时焊缝应规整、连续,不应有漏焊现象,焊疤应清除干净;

法兰连接时法兰结合面应敷设密封材料(可参见2.4.3.1所述方法),法兰面应配合紧密,不允许有泄漏现象。

c.部件连接应尽可能做到制作美观,横平竖直,不允许有歪斜现象。

2.2.5驱动装置基础制作:

驱动装置的钢制基础构件应先期制作或现场配作。

要求基础制作稳固,两个半联轴器中心调整误差不大于0.2毫米,两个半联轴器间距为4毫米左右。

2.2.6设备试转调整:

上述安装完成后可将驱动电机通电空载试转。

如发现设

备有运行不稳,震动过大,设备中有异常声音等情况则应找出原因并进行消除。

设备调整中的一般性指标如下:

设备空转运行噪音值小于75db(A)。

设备震动不超过0.15毫米。

二、LS型螺旋输粉机使用维护说明

为保证“O”型螺旋输粉机的使用寿命达到设计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应按如下说明对轴承进行维护:

1,运行过程中应定期对轴承补充润滑脂,补充周期一般为一周补加一次,若轴承长期连续运行,补充周期可缩短为一天至三天;

如设备长时间不用,特别对于空气潮湿地区需每隔二至三天空转5—10分钟。

2,环型支撑轴承装有如下图所示的加油嘴和溢油嘴。

加油时用加油枪通过加油嘴往轴承内部注入润滑脂直至注满为止,同时注意观察下部溢油嘴是否有油脂溢出,由于经过长期运行后轴承内原来的润滑脂有可能会产生变质,因此在加油过程中可通过溢油嘴将原有的润滑脂置换出来,直至从溢油嘴溢出正常的润滑脂。

3,润滑脂的工作温度应至少为150~180℃。

可选用如下推荐的几种牌号:

名称牌号滴点

复合钙基润滑脂ZFG—1~ZFG—4180℃~240℃

二硫化钼复合钙基润滑脂ZFG—1E~ZFG—4E>

180℃

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ZL—1E~ZL—5E>

二硫化钼合成锂基润滑脂0~4>

  4,摆线针轮减速机在第一次加油运转一周后应更换新油,并将内部油污冲净。

以后每3-6个月更换一次,运转中减速机体内储油量必须保持规定油面高度,不宜过多或过少,补油可打开通气帽或由杯盖补充。

润滑油可使用40#机械油或CKL150中极压力工业齿轮油。

三、LS型螺旋输粉机轴承更换规程

1.打开轴承座上盖。

1.1拆掉轴承上盖上的加油塞,轴承上盖螺栓及定位销并放好。

1.2用撬棍穿在轴承上盖上的起吊环里,用力向上提撬棍打开上盖并放好。

(由于上盖和底座上的螺栓孔及销孔是配打的,各上盖间无互换性,因此

上盖摆放时注意不要放乱,可以放在筒体上)

2.清除余粉。

清除轴承座里轴承两侧余粉。

3.拆掉轴承底座下的出油管油帽。

4.拆掉法兰螺栓。

分别拆掉轴承两侧各三只螺栓并放好。

5.拿掉轴承。

分别从轴承两侧用撬棍撬螺旋体使螺旋体与联接法兰的凹凸槽脱开。

用双手握住轴承圈,用力往上提轴承使出油管脱离底座拉出轴承和联接法兰并放好。

6.分别从轴承两侧取出联接法兰。

7.清除轴承圈槽体余粉。

8.拆掉新轴承上的加油塞及出油管油帽。

9.分别从新轴承两侧把联接法兰装入轴承。

(联接法兰要装到底)

10.装新轴承。

提起新轴承及联接法兰,出油管对准底座油管出孔把新轴承及联接法兰一起装入轴承圈槽中。

11.装联接法兰螺栓。

11.1分别从轴承两侧,合上螺旋体和联接法兰的凸凹槽。

11.2转动联接法兰或螺旋体使联接法兰和螺旋体上的孔对应,装上螺栓并分别拧紧。

12.清除密封件及无误污物。

分别清除上盖与底座结合面,上盖与底座结合面上的密封件及污物。

13.敷设密封材料。

筒体和上盖及上盖与底座结合部的设计间隙为1.5至2毫米。

为确保结合部丝毫不漏粉,需在结合面处采用密封材料如石棉绳或橡胶等进行密封:

对于输粉绞龙,可以用拆散开的石棉绳(直径约1至2毫米)涂抹润滑脂或密封胶后沿结合面周向铺设3至4条的方法;

对于输灰绞龙,密封材料的防水性能要好,可采用1至2毫米的软橡胶板剪制成一定宽度的橡胶密封条后沿结合面铺设的方法。

不能单纯采用润滑脂涂抹于结合面处来进行密封,因为进入绞龙的煤粉(灰)的温度往往在80℃以上,在此温度之下润滑脂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不能保证密封长期有效。

14.盖上盖。

14.1提起上盖使轴承圈对准上盖轴承圈槽,合上上盖。

(由于上盖和底座上的螺栓孔及销孔是配打的而且上盖和底座侧面只有一面是加工面,所以上盖和底座加工面要对上。

14.2对上上盖孔和轴承加油孔并拧上加油塞。

14.3分别打上两个定位销,穿上底座和上盖螺栓并拧紧。

14.4拧紧加油塞。

15.装上出油管油帽并拧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