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31971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精品解析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解析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我们( 

)爱好写作,( 

)想在这方面成才,( 

)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语言)这个工具,( 

)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A.如果 

并且 

所以 

而且B.既然 

就 

因此

C.既然 

又 

而且D.如果 

所以 

因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整体感知语句,分析语句之间的关系,然后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连接起来。

选好之后,还要读一读,看语意是否通顺,如果不通顺就要再检查一下,是哪个地方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加以修改。

句与句之间一般有递进关系、并列关系、选择关系、因果关系等。

“爱好写作”和“想在这方面成才”是并列关系,只有“既……又……”是并列关系。

确定答案为C。

把C项中的答案对号入座后读一读,语意通顺。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B.博物馆里,有些参观者衣衫不整、高声喧哗、在展厅里吃东西、乱丢垃圾和不文明行为,对博物馆里的其他参观者和展品都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C.我市领导仔细浏览市政府门户网页面,详细了解相关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听取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反腐工作。

D.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

不管是临还是摹,也要以与范字“相像”为目标,从“形似”逐渐过渡到“神似”。

【答案】A

B句的语病是表意不明,应该把“和”改为“等”。

C项的语病是缺少成分,应该在“工作”后面加上“意见”。

D项的语病是搭配不当,具体地说是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该把“也要”改为“都要”。

病句类型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考点:

辨析或修改病句。

5.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的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①④②⑤③B.②⑤①④③C.②③①⑤④D.②①⑤④③

【答案】B

此题考查句子的排序。

排列句子顺序:

这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学会排列句子,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如何学会排列句子呢?

我们按下列方法进行。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

(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3)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4)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5)按照句意之间内在逻辑排列。

要求学生多读,揣摩句意之间的内在逻辑。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第二部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6.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答案】6.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7.示例一:

“这句诗表现作者正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一村庄的惊喜,表达了人们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前后句先抑后扬,更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

也教育后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

示例二:

诗句本意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当认为无路可走时却惊喜地在转角那柳暗花明处发现了一个村落。

诗句蕴含哲理:

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路渺茫时,往往在转角处充满希望。

激励遭遇失败的人们,不要绝望,要对明天充满希望,因此这一名句千百年来被

【解析】

6.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要在掌握主要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的基础上全面理解分析。

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意思是:

不要嫌弃农家自己酿的酒浑浊,年景好,要把客人留下,鸡肉猪肉管够的招待。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下题。

河中石兽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山门圮于河(___________) 

(2)湮于沙上(_________)

(3)如是再啮(____________)

9.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11.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其二”的具体内容。

【答案】8.

(1).倒塌

(2).埋没(3).咬,这里意为冲激。

9.D

10.

(1).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2).)照他(老河兵)说的那样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之外找到了石兽。

11.“其一”是指只考虑到石头和沙子的性质(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

“其二”指还需考虑到水的冲击会掏空石头下面的沙子,从而让石头翻转,离开原来的位置,朝水流相反的方向移动到上游去。

【解析】选自:

《阅微草堂笔记》作者:

纪昀年代:

8.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

啮:

咬,这里意为冲击。

9.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D项,是结构助词“的”。

其他各项中都是代词。

10.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

重点词语:

岂:

怎么。

果:

果然。

点睛: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11.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其一”是指只考虑到石头和沙子的性质(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

知冷知热的地球彩衣

①地球有各式各样的衣裳,五颜六色,绚丽多彩,而且会随岁月的更替而改变。

②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冬天暖和,夏天凉爽。

这是因为水所能吸收容纳的热量特别多,使1立方厘米的水升高1℃所需的热,足以使3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气或是5立方厘米的花岗岩也升高1℃。

当阳光强烈时,水把大量的热吸去,起到了降低气温的作用;

当天气转冷后,水又把热陆续放出来,使气温不致降得太低。

③地球上约有71%的面积遮盖着蓝色的衣裳,而在大陆上又有大约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裳。

这是沙漠或半沙漠地区,它使那里的气温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

不是雪中送炭而是火上浇油,起着与海洋相反的作用。

在沙漠中,昼夜温差常常达到好几十摄氏度。

④黄色衣裳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一方面由于它本身吸收容纳热量的能力比水要差许多,同时也因为它不能像海洋那样经常把大量水蒸气输送到空中,使那里的空气保持比较潮湿的状态。

⑤大气是调节地球“体温”的透明衣裳。

它拦截阻挡着太阳射来的热,同时也阻拦地面的热向宇宙中散失,假使没有大气,被太阳照着的地方就太热,而晒不到的地方就太冷了。

空气中还含有水蒸气,其含量越多,吸热能力就越强,所以海洋上潮湿的空气比沙漠上干燥的空气更能吸热保暖,调节温度。

⑥在高山上,空气稀薄,水蒸气的含量也少,热量来的虽多,去得也快,到了一定程度,支出更超过了收入。

那里常常终年被积雪所掩盖。

⑦两极也是终年穿着白色衣裳的地区,那里因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阳光是斜射的,阳光在大气中旅行的路线长,沿途被拦截阻挡掉的热就多,所以到达地面的热量少,因此两极的气候严寒。

地面得到的热量已经少了,白色的衣裳更将这些热大量反射掉。

刚落下的白净的雪能把射到地面的90%左右的热反射回去,这就使温度更低了。

⑧包括两极和高山地区在内,地球上约有1/10的陆地终年穿着白色的衣裳。

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穿上白衣裳的地区就更多了。

这些白色的衣裳对地球上的气候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气象学家吕炯等已发现,北方海洋的结冰量和我国长江流域旱涝现象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至于那种面积广大的终年积雪的地区,更是冷空气的制造厂,广泛地影响着天气的变化。

⑨能够使地球上冷暖干湿更加适合人类需要的,是绿色的衣裳。

植物掩盖着地面,掩盖得最密的是森林,它对改善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

可惜的是,和我国辽阔的领土面积比较起来,森林面积显得太少了。

⑩地球的衣裳和气候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我们必须要使它穿得合适。

这是有可能做到的,目前也正在做。

修水库、扩大水田是为了使陆地上有更多的地区穿上蓝色的衣裳;

黑化冰川,使白色衣裳变黑的工作也已开始了。

还有更多的为大地剪裁衣裳、描龙绣凤的工作要我们进行。

我们一定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

12.选文中“蓝色衣裳”指什么?

它的作用是什么?

13.文章第④段中“黄色衣裳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句中“这样”一词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4.文章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15.文章第⑩段中写道:

“我们一定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

”请你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怎样做才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

【答案】12.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

它的作用是调节气温,使气温不至于太高或者太低。

13.沙漠中的昼夜温差比较大。

14.作比较。

将海洋和沙漠上的空气作比较,说明了空气中含的水蒸气多,吸热能力就强。

15.①植树造林,合理密植;

②修建水库,扩大水田;

③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等。

1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说明内容的理解和筛选,根据第二段“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即可解答第一问;

“当阳光强烈时,水把大量的热吸去,起到了降低气温的作用;

”据此概括解答即可。

13.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

阅读所示文段如的此句,了解其是承上文内容而说的,一般所指内容在上文中可找到,阅读上段文字内容,即可找到“在沙漠中,昼夜温差常常达到好几十摄氏度”一句,概括作答。

14.本题考查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等,结合具体内容来辨析方法及作用即可。

划线句将海上和沙漠上的空气进行对比,所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比较说明作用的方法是:

把XX和XX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XX特点,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注意各种说明方法的语言标志。

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

15.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首先要理解问题,然后结合文章内容以及现实生活,进行分析,解答合情合理即可。

保护地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①植树造林,合理密植;

②修建水库,扩大水田;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下题。

两个船员,遵照船长的嘱咐,走上来帮助我们穿这些不透水的、沉甸甸的衣服;

衣服是用橡胶制成的,没有缝,可以承担强大的压力,不受损伤。

应当说这是一套又柔软又坚固的甲胄。

上衣和裤子是连在一起的、裤脚下是很厚的鞋,鞋底装有很重的铅铁板。

上衣全部由铜片编叠起来,像铁甲一般保护着胸部,可以抵抗水的冲压,让肺部自由呼吸;

衣袖跟手套连在一起,很柔软,丝毫不妨碍两手的运动。

那些不完备的有缺点的潜水衣,例如十八世纪发明的被人称赞的树皮胸甲,无袖外罩,人海衣,藏身箱等等,跟我们眼前这套完美的潜水衣比较,实在是太相形见绌了。

尼摩船长、他的一个同伴(一个替力过人,像赫拉克轨斯一般的大力士)、康塞尔和我,一共四个人,全都穿好了潜水衣。

现在只要把我们的脑袋钻进金属圆球中,我们就算装备完了。

但在戴上金属圆球之前,我要求尼摩船长给我看一看我们要带的猎枪。

诺第留斯号船上的一个船员拿一支很简单的枪给我看。

枪托是钢片制的,中空,体积相当大,是储藏压缩空气的容器,上面有活塞,转动机件,便可以使空气流入枪筒.枪托里面装了一盒子弹,盒中有二十粒电气弹,利用弹簧子弹可以自动跳人枪膛中。

一粒子弹发出之后,另一粒立即填补,可以连续发射。

16.这段文字选自《》,作者凡尔纳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

【答案】《海底两万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

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

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

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本题考查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理解。

17.文段选自科幻小说,小说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

【答案】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都已成为现实。

【解析】本题考查结合文章内容谈自己的理解。

这类自主探究的题目,是中考的主流题型,具有较大的开放性。

做这类试题,一方面要结合全文内容,另一方面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自己的真实感受。

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都已成为现实。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下题。

母亲的书

①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鸭之后,就会喊着我说:

“小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

②我就会问:

“哪本书呀?

③“那本橡皮纸的。

” 

④我就知道妈妈今儿晚上心里高兴,要在书房里陪伴我,就着一盏菜油灯光,给爸爸绣拖鞋面了。

⑤橡皮纸的书上没有一个字,实在是一本“无字天书”。

里面夹的是红红绿绿彩色缤纷的丝线,白纸剪的朵朵花样。

还有外婆给母亲绣的一双水绿缎子鞋面,没有做成鞋子,母亲就这么一直夹在书里,夹了将近十年。

外婆早过世了,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

一对小小的喜鹊,一只张着嘴,一只合着嘴。

母亲告诉过我,那只张着嘴的是公的,合着嘴的是母的。

喜鹊也跟人一样,男女性格有别。

母亲每回翻开书,总先翻到夹得最厚的一页。

对着一双喜鹊端详老半天,嘴角似笑非笑,眼神定定的,像在专心欣赏,又像在想什么心事。

然后再翻到另一页,用心地选出丝线,绣起花来。

好像这双鞋面上的喜鹊樱桃,是母亲永久的样本,她心里什么图案和颜色,都仿佛从这上面变化出来的。

⑥母亲为什么叫这本书为橡皮纸书呢?

是因为书页的纸张又厚又硬,像树皮的颜色,也不知是什么材料做的,非常的坚韧,再怎么翻也不会撕破,又可以防潮湿。

母亲就给它一个新式的名称——橡皮纸。

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纸,是太外婆亲手裁订起来给外婆,外婆再传给母亲的。

书页是双层对折,中间的夹层里,有时会夹着母亲心中的至宝,那就是父亲从北平的来信,这才是“无字天书”中真正的“书”了。

母亲当着我,从不抽出来重读,直到花儿绣累了,菜油灯花也微弱了,我背《论语》《孟子》背得伏在书桌上睡着了,她就会悄悄地抽出信来,和父亲隔着千山万水,低诉知心话。

⑦母亲生活上离不了手的另一本书是黄历。

她在床头抽屉里,厨房碗橱抽屉里,都各放一本,随时取出来翻查,看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

黄历上一年二十四个节日,母亲背得滚瓜烂熟。

每次翻开黄历,要查眼前这个节日在哪一天,她总是从头念起,一直念到当月的那个节日为止。

我也跟着背: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但每回念到八月的白露、秋分时,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一丝凄凄凉凉的感觉。

小小年纪,就兴起“一年容易又秋风”的感慨。

也许是因为八月里有个中秋节,诗里面形容中秋节月亮的句子那么多。

中秋节是应当全家团圆的,而一年盼一年,父亲总是在北平迟迟不归。

⑧《本草纲目》是母亲做学问的书,那里面那么多木字旁、草字头的字,母亲实在也认不得几个。

但她总把它端端正正摆在床头几上,偶然翻一阵,说来也头头是道。

其实都是外公这位山乡郎中口头传授给她的,母亲只知道出典都在这本书里就是了。

⑨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

18.文章围绕母亲的三本书,回忆了与母亲有关的哪些事?

19.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句的妙处。

20.细读第⑦段,说说“黄历”为什么是母亲生活上离不了手的书?

21.文章结尾说“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这样说矛盾吗?

为什么?

【答案】18.①“橡皮树”书中夹着外婆绣花的图样;

“橡皮树”夹着父亲从北平的来信。

②母亲把黄历背得滚瓜烂熟。

③《本草纲目》是母亲做学问的书。

母亲说起《本草纲目》来头头是道。

19.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强调了樱桃的鲜红,赞美了外婆的刺绣的水平之高(或表现母亲对外婆留下的东西格外的珍惜)

20.黄历表现了母亲在生活中的谨小慎微(祈求平安度日);

也是母亲在算计着父亲回家的日子(等待父亲回来)。

21.不矛盾。

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她能把黄历背得滚瓜烂熟,母亲说《本草纲目》头头是道。

从这个角度上看,母亲是一位学识渊博、生活经验丰富的人。

这样写,表达了我对母亲的赞美,我为母亲骄傲的感情。

18.试题分析:

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比如本题,学生应围绕“母亲的三本书”这一主题来概括,当然,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9.试题分析:

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

此处从“祈求平安度日”和“等待父亲回来”两点来概括。

20.试题分析:

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

夸张:

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试题分析:

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第三部分

22.根据要求作文。

对你来说最好的礼物是什么呢?

是一个惊喜,一段故事,一次感悟……

请以“最好的礼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写出真情实感,中心要突出;

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最好的礼物

在生活中,我们会收到很多礼物,但是最令我难忘的,却是我自己送给自己的一份礼物。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进行数学考试,考的是六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圆锥与圆柱”,这是我们这学期第一次数学考试,所以同学们都很重视,我却不以为然,我觉得只要能得优、不影响期末总评就行。

开始考试了,我以最快的速度草草地做完了题,心想,太简单了,肯定得满分了。

第二天,试卷发了下来,我胸有成竹地拿起试卷,一看,我惊呆了!

试卷上有三处地方清晰地写着-3,我只得了91分!

这可是我有生以来数学考试最差的分数了啊!

虽然起初不是很在意,但是拿到卷子后,不知为什么,鼻子却有点酸酸的,喉咙也有些哽咽了。

我定住神,仔细地看着卷子,把错题看了很多很多遍。

我越看越急,越看越想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