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32202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力学复习题2Word格式.docx

4.无粘性土根据土的进行工程分类,碎石土是指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土。

5.冻胀融陷现象在性冻土中易发生,其主要原因是土中水分向冻结区的结果。

6.粘性土的灵敏度越高,受后其强度降低就越,所以在施工中应注意保护基槽,尽量减少对坑底土的扰动。

7.通常可以通过砂土的密实度或标准贯入锤击试验的判定无粘性土的密实程度。

1.液性指数2.可塑状态3.相对密实度4.土的湿陷性5.土的天然稠度6.触变性

1.下列土中,最容易发生冻胀融陷现象的季节性冻土是:

(A)碎石土

(B)砂土

(C)粉土

(D)粘土

2.当粘性土含水量减小,土体积不再减小,土样所处的状态是:

(A)固体状态

(B)可塑状态

(C)流动状态

(D)半固体状态

3.同一土样的饱和重度γsat、干重度γd、天然重度γ、有效重度γ′大小存在的关系是:

(A)γsat>

γd>

γ>

γ′

(B)γsat>

(C)γsat>

γ′>

γd

(D)γsat>

γ′>

4.已知某砂土的最大、最小孔隙比分别为0.7、0.3,若天然孔隙比为0.5,该砂土的相对密实度Dr为:

(A)4.0

(B)0.75

(C)0.25

(D)0.5

5.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A)液限

(B)塑限

(C)塑性指数

(D)液性指数

6亲水性最弱的粘土矿物是:

(A)蒙脱石

(B)伊利石

(C)高岭石

(D)方解石

7.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需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指标为:

(A)含水量、孔隙比、饱和度

(B)密度、含水量、孔隙率

(C)土粒比重、含水量、密度

(D)密度、含水量、孔隙比  

8.细粒土进行工程分类的依据是:

(A)塑限

(B)液限

(C)粒度成分

(D)塑性指数    

9.下列指标中,哪一指标数值越大,密实度越小。

(A)孔隙比

(B)相对密实度

(C)轻便贯入锤击数

(D)标准贯入锤击数

10.土的含水量w是指:

(A)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的质量之比

(B)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

(C)土中水的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D)土中水的体积与土的体积之比

11.土的饱和度Sr是指:

(A)土中水的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B)土中水的体积与土的体积之比

(C)土中水的体积与气体体积之比

(D)土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

12.粘性土由半固态转入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被称为:

(A)缩限

(C)液限

(D)塑性指数

13.某粘性土样的天然含水量w为20%,液限wL为35%,塑限wP为15%,其液性指数IL为:

(A)0.25

(B)0.75

(C)4.0

(D)1.33

14.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下列习题中简称为规范GB50007)进

行土的工程分类,砂土为:

(A)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全重的50%的土。

(B)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全重的50%的土。

(C)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全重的5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全重的50%的土。

(D)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含量≤全重的5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全重的50%的土。

15.根据规范GB50007进行土的工程分类,粘土是指:

(A)粒径小于0.05mm的土

(B)粒径小于0.005mm的土

(C)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

(D)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

16.某土样的天然重度γ=18kN/m3,含水量w=20%,土粒比重ds=2.7,则土的干密度ρd为:

(A)15kN/m3

(B)1.5g/m3

(C)1.5g/cm3

(D)1.5t/cm3

17.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强度迅速降低的土是:

(A)冻土

(B)膨胀土

(C)红粘土

(D)湿陷性黄土

您的选项() 

第3章土的渗透性和渗流

1.当渗流方向,且水头梯度大于水头梯度时,会发生流砂现象。

2.渗透系数的数值等于水力梯度为1时,地下水的渗透,颗粒越粗的土,渗透系数数值越。

二、名词解释

1.渗流力2.流砂3.水力梯度4.临界水力梯度

三、简答题

1.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流砂现象防治的方法有哪些?

3.管涌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防治措施有哪些?

四、单项选择题

1.流砂产生的条件为:

(A)渗流由上而下,动水力小于土的有效重度

(B)渗流由上而下,动水力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渗流由下而上,动水力小于土的有效重度

(D)渗流由下而上,动水力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2.流砂发生的土层为:

(A)颗粒级配均匀的饱和砂土

(B)颗粒级配不均匀的饱和砂土

(C)颗粒级配均匀的不饱和砂土

(D)颗粒级配不均匀的不饱和砂土

3.饱和重度为20kN/m3的砂土,在临界水头梯度ICr时,动水力GD大小为:

(A)1kN/m3

(B)2kN/m3

(C)10kN/m3

(D)20kN/m3

第4章土中应力

1.由土筑成的梯形断面路堤,因自重引起的基底压力分布图形是形,桥梁墩台等刚性基础在中心荷载作用下,基底的沉降是的。

2.地基中附加应力分布随深度增加呈减小,同一深度处,在基底点下,附加应力最大。

3.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的矩形基础,当偏心距e>

l/6时,基底与地基局部,产生应力。

4.超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下降,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地面。

5.在地基中同一深度处,水平向自重应力数值于竖向自重应力,随着深度增大,水平向自重应力数值。

6.在地基中,矩形荷载所引起的附加应力,其影响深度比相同宽度的条形基础,比相同宽度的方形基础。

7.上层坚硬、下层软弱的双层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将发生应力现象,反之,将发生应力现象。

1.基底附加应力2.自重应力3.基底压力4.地基主要受力层

1.地基附加应力分布规律有哪些?

1.成层土中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增大而发生的变化为:

(A)折线减小

(B)折线增大

(C)斜线减小

(D)斜线增大

2.宽度均为b,基底附加应力均为p0的基础,同一深度处,附加应力数值最大的是:

(A)方形基础

(B)矩形基础

(C)条形基础

(D)圆形基础(b为直径)

您的选项()

3.可按平面问题求解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基础是:

(A)柱下独立基础

(B)墙下条形基础

(C)片筏基础

(D)箱形基础

4.基底附加应力p0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随深度Z增大而减小,Z的起算点为:

(A)基础底面

(B)天然地面

(C)室内设计地面

(D)室外设计地面

5.土中自重应力起算点位置为:

6.地下水位下降,土中有效自重应力发生的变化是:

(A)原水位以上不变,原水位以下增大

(B)原水位以上不变,原水位以下减小

(C)变动后水位以上不变,变动后水位以下减小

(D)变动后水位以上不变,变动后水位以下增大

7.深度相同时,随着离基础中心点距离的增大,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

(A)斜线增大

(B)斜线减小

(C)曲线增大

(D)曲线减小

8.单向偏心的矩形基础,当偏心距e<

l/6(l为偏心一侧基底边长)时,基底压应力分布图简化为:

(A)矩形

(B)梯形

(C)三角形

(D)抛物线形

9.宽度为3m的条形基础,作用在基础底面的竖向荷载N=1000kN/m,偏心距e=0.7m,基底最大压应力为:

(A)800kPa

(B)417kPa

(C)833kPa

(D)400kPa

10.埋深为d的浅基础,基底压应力p与基底附加应力p0大小存在的关系为:

(A)p<

p0

(B)p=p0

(C)p=2p0

(D)p>

11.矩形面积上作用三角形分布荷载时,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系数Kt是l/b、z/b的函数,b指的是:

(A)矩形的长边

(B)矩形的短边

(C)矩形的短边与长边的平均值

(D)三角形分布荷载方向基础底面的边长

12.某砂土地基,天然重度γ=18kN/m3,饱和重度γsat=20kN/m3,地下水位距地表2m,地表下深度为4m处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A)56kPa

(B)76kPa

(C)72kPa

(D)80kPa

13.均布矩形荷载角点下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当l/b=1、Z/b=1时,KC=0.1752;

当l/b=1、Z/b=2时,KC=0.084。

若基底附加应力p0=100kPa,基底边长l=b=2m,基底中心点下Z=2m处的竖向附加应力为:

(A)8.4kPa

(B)17.52kPa

(C)33.6kPa

(D)70.08kPa

14.某中心受压条形基础,宽2m,埋深1m,室内外高差0.6m,埋深范围内土的重度γ=17kN/m3,若上部结构传来荷载F=400kN/m,基底附加应力p0为:

(A)203.9kPa

(B)205.1kPa

(C)209kPa

(D)215kPa

第5章土的压缩性

一、填空题

1.压缩系数a1-2数值越大,土的压缩性越,a1-2≥的土为高压缩性土。

2.考虑土层的应力历史,填方路段的地基土的超固结比比1,挖方路段的地基土超固结比比1。

3.压缩系数越小,土的压缩性越,压缩模量越小,土的压缩性越。

4.土的压缩模量是土在条件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土的变形模量是土在条件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1.土的压缩性2.先期固结压力3.超固结比4.欠固结土

1.在下列压缩性指标中,数值越大,压缩性越小的指标是:

(A)压缩系数

(B)压缩指数

(C)压缩模量

(D)孔隙比

2.两个性质相同的土样,现场载荷试验得到变形模量E0和室内压缩试验得到压缩模量ES之间存在的相对关系是:

(A)E0=ES

(B)E0>ES

(C)E0≥ES

(D)E0<ES

3.土体压缩变形的实质是:

(A)土中水的压缩

(B)土中气的压缩

(C)土粒的压缩

(D)孔隙体积的减小

4.对于某一种特定的土来说,压缩系数a1-2大小:

(A)是常数

(B)随竖向压力p增大而曲线增大

(C)随竖向压力p增大而曲线减小

(D)随竖向压力p增大而线性减小

5.当土为超固结状态时,其先期固结压力pC与目前土的上覆压力p1=γh的关系为:

(A)pC>p1

(B)pC<p1

(C)pC=p1

(D)pC=0

6.根据超固结比OCR,可将沉积土层分类,当OCR<1时,土层属于:

(A)超固结土

(B)欠固结土

(C)老固结土

(D)正常固结土

7.对某土体进行室内压缩试验,当法向应力p1=100kPa时,测得孔隙比e1=0.62,当法向应力p2=200kPa时,测得孔隙比e2=0.58,该土样的压缩系数a1-2、压缩模量ES1-2分别为:

(A)0.4MPa-1、4.05MPa

(B)-0.4MPa-1、4.05MPa

(C)0.4MPa-1、3.95MPa

(D)-0.4MPa-1、3.95MPa

8.三个同一种类的土样,如果重度γ相同,含水量w不同,w甲>w乙>w丙,则三个土样的压缩性大小满足的关系为: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甲<丙<乙

第6章地基变形

1.饱和土的渗透固结过程是土中孔隙水压力逐渐,而有效应力相应的过程。

2.在计算土体变形时,通常假设体积是不变的,因此土体变形量为体积的减小值。

3.通过土粒承受和传递的粒间应力,又称为应力,它是土的体积变形和强度变化的土中应力。

4.饱和粘性土竖向固结时,某一时刻有效应力图面积与最终有效应力图面积之比称为,用此指标可计算地基时刻的沉降量。

5.利用因数与度的关系曲线,可以计算地基任意时刻的沉降量。

1.固结度2.瞬时沉降3.孔隙压力

1.引起土体变形的力主要是:

(A)总应力

(B)有效应力

(C)自重应力

(D)孔隙水压力

2.某厚度为10m的饱和粘土层,初始孔隙比e0=1,压缩系数a=0.2MPa-1,在大面积荷载p0=100kPa作用下,该土层的最终沉降量为:

(A)10mm

(B)20mm

(C)100mm

(D)200mm

3.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分层厚度一般为:

(A)0.4m

(B)0.4l(l为基础底面长度)

(C)0.4b(b为基础底面宽度)

(D)天然土层厚度

4.下列关系式中,σCZ为自重应力,σZ为附加应力,当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高压缩性地基最终沉降量时,压缩层下限确定的根据是:

(A)σCZ/σZ≤0.1

(B)σCZ/σZ≤0.2

(C)σZ/σCZ≤0.1

(D)σZ/σCZ≤0.2

5.用规范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时,考虑相邻荷载影响时,压缩层厚度Zn确定的根据是:

(A)σZ/σCZ≤0.1

(B)σZ/σCZ≤0.2

(C)ΔSn≤0.025∑ΔSi

(D)Zn=b(2.5-0.4lnb)

6.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相同厚度的单面排水土层,渗透固结速度最慢的是:

(A)砂土地基

(B)粉土地基

(C)粘土地基

(D)碎石土地基

7.饱和粘土的总应力σ、有效应力σ′、孔隙水压力u之间存在的关系为:

(A)σ=u-σ′

(B)σ′=u-σ

(C)σ′=σ-u

(D)σ′=σ+u

8.某饱和粘性土,在某一时刻,有效应力图面积与孔隙水压力图面积大小相等,则此时该粘性土的固结度为:

(A)33%

(B)50%

(C)67%

(D)100%

9.某双面排水、厚度5m的饱和粘土地基,当竖向固结系数CV=15m2/年,固结度UZ为90%时,时间因数TV=0.85,达到此固结度所需时间t为:

(A)0.35年

(B)0.7年

(C)1.4年

(D)2.8年

第7章土的抗剪强度

1.直剪试验一般分为剪、慢剪和剪三种类型。

2.若建筑物施工速度较慢,而地基土的透水性较大且排水良好时,可采用直剪试验的剪试验结果或三轴压缩试验的剪试验结果进行地基稳定分析。

3.粘性土当采用三轴压缩试验的方法时,其抗剪强度包线为水平线。

1.无侧限抗压强度2.抗剪强度

1.由直剪实验得到的抗剪强度线在纵坐标上的截距、与水平线的夹角分别被称为:

(A)粘聚力、内摩擦角

(B)内摩擦角、粘聚力

(C)有效粘聚力、有效内摩擦角

(D)有效内摩擦角、有效粘聚力

2.固结排水条件下测得的抗剪强度指标适用于:

(A)慢速加荷排水条件良好地基

(B)慢速加荷排水条件不良地基

(C)快速加荷排水条件良好地基

(D)快速加荷排水条件不良地基

3.当摩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线相离时,土体处于的状态是:

(A)破坏状态

(B)安全状态

(C)极限平衡状态

(D)主动极限平衡状态

4.某土样的排水剪指标Cˊ=20kPa,ϕˊ=30︒,当所受总应力σ1=500kPa,σ3=120kPa时,土样内尚存的孔隙水压力u=50kPa,土样所处状态为:

(A)安全状态

(B)破坏状态

(C)静力平衡状态

(D)极限平衡状态

5.某土样的粘聚力为10KPa,内摩擦角为300,当最大主应力为300KPa,土样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最小主应力大小为:

(A)88.45KPa

(B)111.54KPa

(C)865.35KPa

(D)934.64KPa

6.分析地基的长期稳定性一般采用:

(A)固结排水实验确定的总应力参数

(B)固结不排水实验确定的总应力参数

(C)不固结排水实验确定的有效应力参数

(D)固结不排水实验确定的有效应力参数

7.内摩擦角为100的土样,发生剪切破坏时,破坏面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夹角为:

(A)400

(B)500

(C)800

(D)1000

8.根据三轴试验结果绘制的抗剪强度包线为:

(A)一个摩尔应力圆的切线

(B)一组摩尔应力圆的公切线

(C)一组摩尔应力圆的顶点连线

(D)不同压力下的抗剪强度连线

9.现场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A)三轴压缩试验

(B)标准贯入试验

(C)平板载荷试验

(D)十字板剪切试验

10.某饱和粘土进行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得到的抗剪强度指标C、ϕ大小为:

(A)C=0.5(σ1-σ3)、ϕ=00

(B)C=0.5(σ1-σ3)、ϕ>00

(C)C=0.5(σ1+σ3)、ϕ=00

(D)C=0.5(σ1+σ3)、ϕ>00

《土力学》习题答案及提示

绪论

1.承担、传递2.强度、变形3.天然、浅

1.人工地基:

不能满足要求而需要事先进行人工处理的地基。

2.深基础:

埋深超过5m,用专门的施工方法和机具建造的基础。

3.基础:

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

4.地基:

承担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地层。

第一章土的组成

1.大、大2.5、1~33.级配、大4.毛细、重力5.隔绝、连通6.沉降分析、筛分7.小、大8.有效、限制

1.土的结构:

土粒或土粒集合体的大小、形状、相互排列与联结等综合特征。

2.土的构造:

在同一土层剖面中,颗粒或颗粒集合体相互间的特征。

3.结合水:

受电分子引力吸附于土粒表面的土中水。

4.强结合水:

紧靠土粒表面的结合水膜。

5.颗粒级配:

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

1.正确答案:

(D)

提示:

土中裂隙的存在会大大降低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增大透水性,对工程会产生不利影响。

2.正确答案:

(C)

砂粒、碎石等粗粒土的结构为单粒结构,粉粒(粒径0.05mm~0.005mm)的结构为蜂窝结构,粘粒(粒径<

0.005mm)的结构为絮凝结构或絮状结构。

3.正确答案:

(A)

CU>

10的砂土,土粒不均匀,级配良好;

CU<

5的砂土,土粒均匀,级配不良;

当CU>

5且CC=1へ3,为级配良好的砂土。

4.正确答案:

土中结合水包括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它们不能传递静水压力,土中自由水包括重力水和毛细水,能传递静水压力。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1.缩限、塑限2.粘、粉质粘4.颗粒级配、50%5.季节、迁移积聚6.大、结构

7.相对、锤击数

1.液性指数:

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

2.可塑状态:

当粘性土含水量在某一范围时,可用外力塑成任何形状而不发生裂纹,并当外力移去后仍能保持既得的形状,这种状态称为可塑状态。

3.相对密实度:

砂土的最大孔隙比和天然孔隙比的差值与最大孔隙比和最小孔隙比的差值之比。

4.土的湿陷性:

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陷的特性。

5.土的天然稠度:

原状土样测定的液限和天然含水量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

6.触变性:

饱和粘性土的结构受到扰动,导致强度降低,当扰动停止后,抗剪强度随时间恢复的胶体化学性质。

冻胀现象通常发生在细粒土中,特别是粉质土具有较显著的毛细现象,具有较通畅的水源补给通道,且土粒的矿物成分亲水性强,能使大量水迁移和积聚。

相反,粘土因其毛细孔隙很小,对水分迁移阻力很大,所以冻胀性较粉质土小。

当粘性土由半固体状态转入固体状态,其体积不再随含水量减小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