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挂篮施工操作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3231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挂篮施工操作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0挂篮施工操作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0挂篮施工操作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0挂篮施工操作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0挂篮施工操作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0挂篮施工操作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0挂篮施工操作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0挂篮施工操作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0挂篮施工操作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挂篮施工操作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0挂篮施工操作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挂篮施工操作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挂篮施工操作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6、挂篮自重:

55t

  7、挂篮的倾覆稳定系数:

    行走时:

2.0以上

灌注时:

2.5以上

二、挂篮的构造

 挂篮由主构架、底模架、前上横梁、内外模板、行走及锚固系统等组成。

详见挂篮设计图。

  

(一)主构架

  主构架是挂篮的主要承重部分,由两片桁架及联结系和门架组成。

桁架的构件用2[30b组焊而成,为便于安装和运输,节点处均采用栓接。

  

(二)底模架及底模板

  1、底模架

  底模架的纵梁是选用40b工字钢,纵梁就位后用房爬角钢将上翼缘焊为一体。

  底模架的前后横梁由2ㄈ40组焊而成,挂篮的前后吊点均设在前后横梁上,各设4个吊点;

横梁两端的曲杆,且仅在挂篮移动时才使用,使用时用10t倒链挂在外模的滑曳梁上。

  2、底模

  底模加工专用模板,用铁丝固定在纵梁上,以便脱模和固定。

  为使箱梁端部张拉、立模时操作方便,底模架前端设置平台,周围用栏杆保护,张拉时,可用角钢焊一梯子以便张拉。

  (三)前上横梁

  前上横梁由2I45b和钢板组成的桁架组成,联结于主构架前端的节点处,将两片桁架连成整体,上布10个吊点,其中4个吊点吊底模架,4个吊点吊外侧模,2个吊点吊内模。

前上横梁上应加设栏杆,为调整吊带时防护。

  (四)钢吊带

  1、前吊杆

前吊杆,由32mm精轧螺纹钢和连接器组成。

上端锚于前上横梁,下端通过特制转换器与底模前横梁连接。

调整采用LQ30手动千斤顶,到位后拧紧螺母。

  2、后吊带

  后吊带采用150×

40mm的16Mn钢板制成,设置间距为100mm的调节孔,用两个LQ30千斤顶及扁担梁支承在已浇注好梁段底板上。

  (五)内外模板

  1、外模

  箱梁外侧模采用大块钢模板,面板5mm,竖肋由[10槽钢焊接而成。

  外侧模支承在外模两个滑曳梁上,滑曳梁前端通过吊杆悬吊在前上横梁上,后端通过吊架悬吊在已浇注好的箱梁外侧顶板上(在浇注顶板时应设预留孔)。

外模行走靠腾挪后吊点的两个吊架来一起随主构架前行。

  2、内模

  内模由内模托梁、竖带、拐角及组合钢模板等组成,内模托梁支撑在两根滑曳梁上,滑曳梁前端吊在前上横梁上,后端吊在已浇梁段的顶板上(顶板已预留孔),内模脱模后可沿滑曳梁前行。

滑曳梁采用2ㄈ30b组焊而成。

  (六)挂篮走行及锚固系统

 1、挂篮走行装置

  走行装置由轨道、钢(木)枕、前后支座、手动葫芦或YC30-1000千斤顶等组成。

轨道由2I25b及δ10钢板栓接而成。

竖向预应力筋用连接器接长后,通过锚轨扁担将轨道锚固。

轨道根据梁段不同分1.5m、2m、两种。

  前后支座各两个,前支座支承在轨道顶面,走行时下垫Ф20圆钢筋。

后支座以后钩轮的形式沿轨道下缘滚动,不需要加设平衡重,4个手动葫芦或2台YC30—1000千斤顶牵引前支座,使整个挂篮向前移动。

挂篮移动范围内的锚轨扁担必须上足,保证在任何时间和空间上,后钩板上方有一个锚轨扁担梁。

  前支座处压力很大,因此,在支座下的垫枕一定按设计数量垫够,并空出预留孔的位置。

后支座拉力很大,因此,轨道与竖向预应力筋的联结一定要牢固可靠。

  2、锚固

  挂篮在灌注砼时,后端利用12根Φ32精轧螺纹钢锚固在轨道上,轨道锚固在已成梁段的竖向预应力筋上,在锚固时,利用千斤顶将后支座反扣轮脱离轨道2厘米,然后锚固。

  二、挂篮的拼装

  

(一)准备工作

  1、加工制作

  ①加工单位应严格按设计图上的技术要求及公差配合进行挂篮杆件的加工制作。

  ②主构架节点板及杆件,必须制作样板,精确加工,确保栓孔间距。

该部分要求详见挂篮设计说明。

  ③外侧模竖框架,制作时应有工作平台及夹具,尽量消除焊接变形,确保连结模板后的面板的平整度。

  ④对于重要部位的焊接,如底模架前后横梁上的吊耳,应由有经验的焊工施焊,保证焊接质量。

焊缝及加工件质量要求与验收办法应参照《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⑤出厂杆件应有专人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者禁止出厂。

  2、组装试拼

  (1)待所有杆件加工齐全后,应在试拼台上全面试拼。

主构架要放样于试样台上,尺寸合格后,拧紧各节点板的螺栓,施拧时要均匀施力,防止松紧不一。

  (2)底模架也应试拼,检查前后横梁及纵梁的连接,检查前后吊点的尺寸及外形尺寸。

  (3)检查前后吊带(杆)销孔与销子的配合情况。

  (4)所有杆件齐全及相互连接均满足要求后应分

分组编号,作出明确标记,准备运往现场正式拼装。

  3、现场拼装

  1、准备工作

  ①根据塔吊的起重能力,能够拼装后整体吊装,工厂组装试拼后,有些部件可不再拆卸。

各部件的重量参见挂篮设计图。

  ②准备好拼装工具、钢丝绳及各种连接螺栓。

  2、拼装程序

  

(1)找平铺枕

  待0#梁段张拉完毕后,用1∶2水泥砂浆找平0#梁段铺垫枕部位。

  

(2)铺设钢枕,前支座处铺3根,在轨道接缝处需要铺设钢枕。

  (3)安装轨道

  从0#段梁段中间向两头安装轨道,精轧螺纹钢筋通过连接器接长后,用锚轨扁担将轨道锚固,精轧螺纹钢筋伸出螺帽约3厘米,抄平轨道顶面,量测轨道中心距无误后,用螺母把轨道锁定,用螺栓在轨道接缝处将轨道连接成整体。

(4)安装前后支座

先从轨道前端穿入后支座,后支座就位后安放前支座。

  (5)吊装主构架

  主构架分片吊装,先吊装远离塔吊位置的一片,放至前后支座上,并旋紧连结螺栓,为防止倾倒,用脚手架临时支撑。

按上述方法再吊装另一片主构架。

  (6)安装主构架之间的连结系。

  (7)用Ф32精轧螺纹钢和后锚扁担梁将主构架后端锚固在轨道上。

(8)吊装前上横梁

  前上横梁吊装前,在主构梁前端先安放作业平台,以便站人作业,作业平台应设防护栏杆。

前上横梁上的上、下垫梁及钢吊杆,可一起组装好后,整体起吊安装,待底模架拼装完成后安装千斤顶。

  (9)安装后吊带

  在0#梁段底板预留孔内,安装后吊带,安放垫块千斤顶和扁担梁,后吊带从底板穿出,以便与底模架连接。

  (10)吊装底模架及底模板

  底模架吊装前,应拆除0#梁段底部部分支架,底模

架后部插入0#段箱梁底部与后吊带销接,前端与前吊带用销子连接,如受起重能力限制,可先吊装底模架,然后再铺装底模板。

  (11)吊装外模架滑曳梁,并安装好后吊杆,前吊采用精轧螺纹钢或倒链。

  (12)安装外侧模板

挂篮所用外侧模在一般下会首先用于0#梁段施工,在其完成后,应将其吊出。

在地面找好重心后起吊,先安装外侧承重梁的两个吊点,后安装内承重的吊点(0#段顶板上预留孔)。

四个承重梁前端用倒链或Ф32精轧螺纹钢吊在前上横梁上。

  (13)调整立模标高

  根据挂篮弹性及非弹性变形值,再加上设计立模标高值,为2#段的立模标高,2#段底模的标高通过前上横梁上的千斤顶调整,外模和内模的标高通过承重梁或滑曳梁前端的倒链或Ф32精轧螺纹钢调整。

  四、挂篮悬壁灌注施工

  每个T构从2#段开始,对称拼装好挂篮后即可进行悬臂灌注施工。

  1、绑扎底板及腹板构造钢筋并安放预应力管道。

  2、根据2#梁段的高度调整内模下部模板。

  3、将1#梁段内的内模拖出。

  4、在顶板和腹板安装下料串筒位置留洞,在腹板的捣固位置,预留位置进行捣固。

  5、安装端模板,并与内外模板连结。

  6、绑扎顶板钢筋。

  7、安放预应力管道。

  8、一次对称灌注2#梁段砼。

  9、养护、拆模。

  10、预应力张拉。

  11、压浆

  12、挂蓝行走

  五、挂篮行走

  待2#梁段施工完毕,挂篮即可行走,施工3#梁段。

行走程序如下:

  1、按上述要求找平梁顶面并铺设钢(木)枕及轨道。

  2、放松底模架

  3、利用底模架后横梁最外侧吊点用2个10t倒链将底模架悬挂在外模的外侧滑曳梁上。

  4、拆除后吊带与底模架的连结。

  5、松开挂篮外模滑曳梁的后端锚固螺杆,将外模重量自然重分布到前2后1吊点上。

  6、解除挂篮箱内后端锚固钢带。

  7、轨道顶面安装4个5吨倒链(一只挂篮)并标计好前支座的位置(支座中心距梁端大约50cm)。

  8、倒链牵引前支座使挂篮、底模架、外侧模一起向前移动。

移动时挂篮后部应设2个10T保险倒链。

  9、安装后吊带,将底模架和外侧模吊起。

  10、调整立模标高

  11、重复上述施工步骤进行3#梁段施工,直至合拢口梁段。

六、挂篮的拆除

待合拢段施工后,便可拆除挂篮,拆除顺序如下:

  1、在梁顶面安装卷扬机,分次吊着外侧模的滑曳梁、底模的前后横梁徐徐下放,落至船上或放于地面,然后解体。

  2、合拢段不用的内模、滑曳梁,在合拢段施工前拆除,余者可从两端梁的出口拆除。

  3、拆除前上横梁

  4、主构架可移至塔吊可吊范围内,分片拆卸。

也可在全桥贯通后,上吊机拆除。

  5、拆除轨道及钢(木)枕。

  七、安全质量注意事项

  1、挂篮的安装、行走、使用及拆除过程均系高空作业,因此一定要按规定采取安全措施,进行安全教育。

随时进行安全检查。

  2、创造高空作业条件,悬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危险处应设安全网,人员操纵处要设栏杆。

上、下梯需固定牢靠。

所有操作人员须带安全帽。

  3、使用的机器设备,应随时检查、维修保养。

特别是起重用的千斤顶、倒链、钢丝绳等应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如有不符合规定者立即更换。

所有动力、照明电路,须按规定铺设,定时检查,确保安全。

  4、现场技术人员必须检查挂篮位置,前后吊带(杆),吊架及后锚杆等关键受力部位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重要情况及时报告。

  5、检查竖向预应力钢束的埋置位置、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注意后吊带、内外模后吊架预留孔洞位置是否正确及孔洞是否垂直。

  6、施工中应加强观测标高、轴线及挠度等。

并分项作好详细记录,每段箱梁施工后,要整理出挠度曲线。

  7、灌注前后吊带(杆)一定要用千斤顶张紧,且要均匀,以防承重后和已成梁段产生错台。

  8、施工挠度控制

  为了能正确合理地控制梁体挠度,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实际施工中,及时观测a、挂篮走行前,b、挂篮走行后,c、灌注前,d、灌注后,e、张拉前,f、张拉后6个时态的挠度变化,并通过前几个梁段的实测Q,使用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推算下一个梁段的预留量。

  ②、在灌注砼过程中,要及时测量底板的挠度变化情况,发现实际沉落与预留量不符时,应及时调整吊带顶端的千斤顶。

  ③、合拢前,相接的两个T构最后2-3段,在立模

时必须进行联测,以便互相协调,保证合拢精度。

  ④、T构两边要注意均衡作业。

砼灌注对称进行,挂篮移动时,两边距离不要大于40cm,移动速度应缓慢,不大于10cm/m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