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2728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3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我是一个军人,我真正的专业是打仗。

”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在领导中国革命和新时期军队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在国际战略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这一大背景下逐步形成的,它适应了时代的变化,回答和解决了军队在新的历史阶段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为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人民军队建设和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指明了方向,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也为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新一代领导集体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实践意义。

▲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

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出“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概念,并要求按照这一思想指导新时期的军队和国防建设。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形成的基本脉络

从1975年以来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著作、讲话和指示,从他亲自领导军队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形成、发展的基本脉络。

1975年1月至12月,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和总参谋长,这一时期,其思想内容可以说是以●“全面整顿”为特色的。

通过全面整顿,努力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同林彪、“四人帮”破坏军队建设的行径作坚决的斗争,努力把军队建设重新引到正确轨道。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初步产生,其特点是通过批判“两个凡是”,完整准确地揭示毛泽东建军思想,进行军队建设思想的●拨乱反正,同时着手研究新问题,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建设的规律、方针和原则。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5年6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的召开,以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提出为标志,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正式形成。

这期间,邓小平同志系统地提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途径道路。

1985年军委扩大会议以来,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是在改革开放和同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实践中,充实和发展了中国特色人民军队建设道路的思想,1989年6月接见北京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的讲话,就是集中的体现。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对新时期军队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范例,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体回答和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问题,是我军新时期建设的理论指南。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1、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战略格局经历着深刻的巨大变化,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在全球和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

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国际合作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

世界战略格局的发展变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各国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不断增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与和平的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深刻反映了国际战略格局和时代主题的这一重大变化。

▲2、世界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发生了巨大变化

●现代生产力尤其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都发生了划时代的深刻变化。

新技术革命的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带来了战争样式和作战手段的更新,如先进的指挥系统、通信器材、作战平台已使作战样式根本改观;

核武器,激光、红外、航天、生化等新武器已使作战手段日新月异。

现代战争已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战争面貌和战争理论正经历着一次质的变化。

一方面,传统军事思想的许多基本原理得到了更为广泛的继承和运用,却又面临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新的作战样式必然需要新的指导思想,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军事思想的相应发展。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正是依据上述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基本原理,对未来战争和它的基本规律作出符合实际的科学预见,指明了现代战争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正确方向。

▲3、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过去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中心,这就要求新时期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

国防和军队建设同国家经济建设相比,国家经济建设是大局。

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头等大事,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这就要求各行各业都要适应这个大局,服从这个大局。

要保证经济建设这个大局不受干扰,就必须转变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

如果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仍然是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国防和军队建设仍然处在临战状态,经济建设就不可能不受干扰,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就很难保证。

▲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是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富国强兵之道的最优选择。

随着这个转变的实现,我国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序幕拉开了,这样就迫切需要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迫切需要有现代化的军事理论,特别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的军事思想,来指导我国新时期的国防建设、军队发展、战备工作和军事斗争。

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正是为适应我国新的环境下军事工作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

▲(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军事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军事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活动中,总结了资产阶级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起义的经验教训,逐步形成的严整的军事理论体系。

马克思,特别是恩格斯曾经非常认真地研究军事问题,撰写了诸如《皮蒙特军队的失败》、《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攻击》、《军队》、《山地战的今昔》、《步枪史》等大量的军事文章、条目和评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军事思想在战争基本原理方面阐明了战争的类型、消灭战争的条件以及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态度等问题。

在军队基本理论方面,揭示了军队的产生、职能和阶级特性,论述了军队编制编成、武器装备、教育训练、战斗力、精神因素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和兵役制度问题,阐明了无产阶级军队的历史使命及其性质。

在人民战争理论方面,提出了人民战争的光辉思想,论述了人民战争的基本内容和实质。

在武装起义理论方面,提出了武装起义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阐述了武装起义的规律和规则,论述了武装起义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前提。

在战略战术方面,揭示了作战方法与客观物质条件的关系,论述了战略战术发展变化与社会经济条件、社会政治制度的关系,阐述了许多著名的战略战术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军事理论为无产阶级进行军事斗争提供了锐利武器,奠定了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基础,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解释的军队职能特性等与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思想是完全相吻合的;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中关于人民战争的论述更是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思想关于这些方面的观点与中国革命实践完美结合的产物。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汲取了列宁军事思想的精华

●列宁军事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学说。

在人民战争理论方面,指出了高质量人才对战争的作用,指出战争胜负决定于人民群众对待战争的态度,论述了人民战争的基本理论;

在武装起义理论方面,结合俄国的革命情况,论述了武装起义与暴力革命、战争的关系,进一步阐述了武装起义的规律、前提和条件,提出了武装起义一系列具体口号和措施;

在战略战术方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及前人有价值的东西,论述了军事学术的基本原则,阐述了战略战术与经济、技术的关系,对集中兵力等战略战术原则作了创造性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战略战术原则。

列宁的军事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推向了一个崭新阶段。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对列宁军事思想在方法论上有很大的继承性:

首先,在学习借鉴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方面,都是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其次,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借鉴了列宁比马克思主义原著中的论述更具体化、操作性更强的关于人民战争的具体指导原则;

再次,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关于军事与经济,军事与人才的辩证关系在列宁军事思想中也能找到理论依据。

▲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

●邓小平坚定地确立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这是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前提。

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对毛泽东和“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

当时党内有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坚持两个“凡是”,二是全盘否定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同志同教条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对毛泽东功过是非进行了正确的评价,恢复了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从而确立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重申了毛泽东思想是我党的唯一指导思想。

这就为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就说:

“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嘛,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

基本点还是那些。

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

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

当然,我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在军事领域也是如此。

▲邓小平恢复和丰富了毛泽东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认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和活的灵魂,坚持实事求是,首先要解放思想,面对现实。

其次要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按照中国的国情办事,走自己的路。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正是在这一思想路线指导下形成的。

长期以来,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不断在世界各地制造紧张局势。

邓小平透过这些表面现象,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认为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和平与发展才是时代的主旋律。

1985年毅然决定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员额减少一百万,这一决策是实事求是思想的最好体现。

军队员额的减少,使我军更加机动灵活,装备大有改善,部队的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具体内容上,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无产阶级战争观和方法论,包括人民军队、人民战争、战略战术,以及国防建设等基本原理,并且结合新的历史实际,有了新的发展。

第一,邓小平▲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从而得出当前新的世界大战可以避免的论断。

根据这一结论,果断地实行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转变,由长期以来时刻“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相对和平时期以现代化为中心的根本建设轨道上来,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和平时期国防与军队建设的方向问题。

这一方面继承了毛泽东军队要时刻准备打仗的思想,又在新时期发展了毛泽东的建军思想。

第二,▲在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上,毛泽东强调国防的现代化必须以国民经济发展为先决条件。

邓小平在新时期对两者关系作了论述,他认为,军队建设必须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要在这个大局下面积极行动,有所作为。

他还认为,国防现代化是“四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次强调必须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加速实现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为我军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反侵略战争奠定物质基础。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制定了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总方针,从而在理论上、实践上补充和丰富了毛泽东关于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思想。

第三,▲在军队建设的总方针问题上,毛泽东在解放初期就提出了为抗击外来入侵,我们要建立强大的陆军、海军和空军,用现代化兵器将我军武装起来。

邓小平同志在新时期多次强调要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这就为新时期军队建设指明了道路。

第四,关于▲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的问题。

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才能打仗,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然而,在林彪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时,推行所谓突出政治的建军路线,把政治和军事对立起来,致使军队教育训练濒临废弛,战斗力极度削弱。

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主持军委工作,根据现代化条件下我军所面对的敌人,提出了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揭示了和平时期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基本规律。

第五,在▲坚持和继承我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我军在创建之初,就非常注重作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经过几十年风雨,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和作风,并摸索出一套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方针和方法。

邓小平同志在新时期,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切优点,将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融入到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之中,从而保证我军政治上合格,使枪杆子永远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中。

第六,关于▲改善武器装备、加速国防现代化问题。

毛泽东认为,虽然战争的胜负决定于人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但他同时又认为武器的重要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武器在战场上的威力确实增大了,对战争胜负的制约作用也提高了。

邓小平同志针对上述情况,在注重人的作用的同时,提出了军队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不但要实现军队人员的现代化,也要实现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人与武器关系的思想。

因此,邓小平多次强调,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改善武器装备,为打赢高科技条件下的反侵略战争创造物质前提。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军队建设和改革的总设计师。

在邓小平同志主持军委工作的10年中,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实现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

进行体制改革、精简整编,完成了裁军百万的任务;

各级领导班子在坚持革命化的前提下,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颁布了一系列条令、条例,全军实行了新的军衔制;

加强和改进了教育训练,提高了部队的军政素质;

国防科技获得了许多重大成果。

这些成就,都是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导下取得的。

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作了系统的概括与总结,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

(一)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想

对于战争与和平问题,从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是紧迫的,总认为战争因素在不断增长,战争危险日渐迫近。

林彪在主持军委工作期间更一度把准备打仗抬到高于一切的地位,提出“要用准备打仗的观念观察一切,分析一切,认识一切,对待一切”,要求人们以所谓“临战的姿态”去从事各项工作。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历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国际上,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争霸的战略态势也在发生微妙变化。

美苏双方在军事对抗的同时开始谋求通过对话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争端。

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正在逐步代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透过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表象,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国际形势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判断。

早在1975年,邓小平同志就讲过,大仗五年打不起来。

1980年又讲,大仗五年打不起来。

1984年他又指出:

仗打不起来这个话,我们多次讲过。

过去讲十年,现在过了几年,还可以说十年。

1985年五、六月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他在论述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时又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

他认为打世界战争只有两家有资格,一个是美国,一个是苏联。

他们两家东西都多,特别是原子弹,常规武器也是一样,都多,都有毁灭对手的力量。

因此,谁也不敢先动手。

也就是说,双方实际上是军事上的平衡。

谁对谁都没有绝对的优势,所以都不敢动。

这是邓小平同志认为战争可能避免的一个依据。

▲●苏、美双方都在努力进行全球战略部署,但都受到了挫折,都没有完成。

无论在中东、在非洲、在东南亚,美苏双方都没有实现它的计划,都没有完成它的战略部署。

战略布局没有完成,他们就不敢动。

这是邓小平同志认为战争可以避免的又一个依据。

▲●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

世界战争的危险性虽然未完全消除,但是,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

这个和平力量,首先是第三世界。

中国就是第三世界的国家。

第三世界是不希望战争的。

第三世界的人口占世界的四分之三。

和平力量还包括日本、东欧、西欧。

欧洲人怕打仗,不管是东欧还是西欧,你真正要打,下决心要打,他们是不干的,是得不到同情和支持的。

对于东欧、西欧来说,是战争还是和平,涉及到这些国家本身的利益,他们不会自觉自愿地站在战争方面。

世界上真正支持战争的人没有多少,美国人民和苏联人民也都是不支持战争的。

▲●通观全局,战争的危险虽然还存在,但制约战争的力量增长很快,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是完全可能的。

这是邓小平同志对形势的最重要的估计。

根据以上分析,战争危险不象原来认为的那样迫在眉睫,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至少在本世纪内,避免世界战争是可能的。

后来,邓小平同志又说:

“我们希望至少二十年内不打仗,更希望七十年内不打仗。

那我们就可以有时间从从容容地搞我们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如果真是二十年、三十年不打仗,五十年之间不打仗,这个战争就有可能避免”。

他还在同外国客人的谈话中多次指出:

“从当前总的形势看,战争可以制止,如果工作做得好,是可以避免的”,从而“改变了过去认为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认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和平是可以赢得的”。

以上说明,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的转变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开始一直认为“战争不可避免,而且是迫在眉睫的”;

随后认为“世界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推迟的”;

后来认为“新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防止的”,“工作做得好,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这个判断无论是对我们的国家还是对我们的军队都非常重要。

我们因此就能够安安心心地搞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确定我军建设的正确原则和方向。

(二)关于军队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我们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千方百计把国家经济建设搞上去。

在进入80年代的时候,他又明确提出,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这三大任务,并且指出,这“三件事的核心是现代化建设”,“主要是必须把经济建设搞好”,要横下心来,始终如一地办好这件事,一切围绕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

▲●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同国家经济建设相比,国家经济建设是全局。

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头等大事,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这就要求各行各业都适应这个大局,服从这个大局。

党中央把经济建设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中心位置上,军队自然应当服从并服务于这个中心。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军队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这个大局,照顾这个大局,不能妨碍这个大局,不能违背这个大局,不能拖这个大局的后腿。

要紧密配合这个大局,在大局下面行动,为大局出力。

他说:

“现在就是要硬着头皮把经济搞上去,就那么一个大局。

我们所谓照顾大局,第一个大局就是这个,一切都让路!

▲●支持和参加国家经济建设是我军的光荣传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全国党政军民都要一心一意地将国家经济建设搞上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军队也有自己的责任,“军队各个方面都和国家建设有关系,都要考虑如何支援和积极参加国家建设”。

这是新时期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为了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我军的光荣任务,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和实现“翻两番”的宏伟目标,要求我军建设从片面强调“时刻准备打仗”转变到服从国家经济建设这个大局上来,把支援和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为新时期军队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规模、质量、速度等都要受国家经济实力的制约。

只有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才有可能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裕的资金和现代化的武器装备。

国富才能兵强。

为了加强国防,就得首先加强经济建设。

邓小平同志说:

“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在国民经济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经济力量强了,就可以拿出比较多的钱来更新装备”,“就可以使我们的面貌有个比较显著的改变”。

又说:

“▲●要千方百计使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起来。

发展起来就好办了。

大局好起来了,国力大大增强了,再搞一点原子弹、导弹,更新一些装备,空中的也好,海上的也好,陆上的也好,到那个时候就容易了。

”因此,在国家的财力物力有限,军费不可能有很大增加的情况下,要真正想把我军的现代化尽快搞上去,就必须转变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树立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观念,主动让路,自觉忍耐,而且要准备忍耐一段时间,主要顾一头,先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经济建设搞上去了,军队现代化建设也就有了物质基础。

▲●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并非消极等待,而是要积极主动,有所作为。

邓小平强调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主要是指这二者关系的主次先后问题,决不意味着忽视国防建设。

恰恰相反,邓小平对国防建设历来十分重视,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制定了一系列重大的方针政策。

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强调,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要解决现代化问题。

鉴于我军过于臃肿,1980年邓小平再次提出:

“减少军队人员,把省下来的钱用于更新装备,这是我们的方针。

如果能够省出一点用到经济建设上就更好了。

”此后不久,党中央就作出裁减军队员额100万的重大决策,并进行了体制编制调整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