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2964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6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ABC自闭症行为检查量表标准版Word下载.docx

27.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如打挺)

28.当抱着他时,感到他肌肉松弛(即他不紧贴着抱他的人)

29.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用语言表示)

30.常用脚尖走路

31.用咬人、撞人、踢人等来伤害他人

32.不断地重复短句

33.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

34.当强光直接照射眼睛时常常不眨眼

35.以撞头、咬手等行为来自伤

36.想要什么东西不能等待(一想要什么就马上要得到什么)

37.不能指出5个以上物体的名称

38.不能发展任何友谊(不会和小朋友来往交朋友)

39.有许多声音的时候常常盖着耳朵

40.经常旋转碰撞物体

41.在训练大小便方面有困难(不会控制在小便)

42.一天只能提出5个以内的要求

43.经常受到惊吓或非常焦虑、不安

44.在正常光线下斜眼、闭眼、皱眉

45.不是经常帮助的话,不会自己给自己穿衣

46.一遍一遍重复一些声音或词

47.瞪着眼看人,好象要“看穿”似的

48.重复别人的问话和回答

49.经常不能意识所处 

的环境,并且可能对危险情况不在意

50.特别喜欢摆弄并着迷于单调的东西或游戏、活动等(如来回的走或跑、没完没了地蹦、跳、拍敲)

51.对周围东西喜欢触摸、嗅和/或尝

52.对生人常无视觉反应(对来人不看)

53.纠缠在一些复杂的仪式行为上,就像缠在魔圈子内(如走路一定要走一定的路线,饭前或睡前或干什么以前一定要把什么东西摆在什么样地方或做什么动作,否则就不睡,不吃等)

54.经常毁坏东西(如玩具、家里的一切用具很快就弄破了)

55.在二岁半以前就发现该儿童发育延迟

56.在日常生活中至今仅会用15个但又不超过30个短句来进行交往

57.长期凝视一个地方(呆呆地看一处)

小计分数

总分:

S+R+B+L+S

该儿童还有什么其他问题请详述:

【自闭症、孤独症】

自闭症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评估表

儿童姓名:

出生年月日中心:

评估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评估日期

儿童年龄

岁月

评估员

序号

评估范围

评估项目

评估记录

(P、E、F或X)

参考年龄

备注

▲1

摆弄物品

用掌心抓握物品

0—6月

▲2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抓握物品

7-9月

▲3

用拇指和食指捡拾物品

12—24月

把物品放入大容器中

10—12月

5

把小物件放入小瓶中

▲6

基本操作能力

摇晃玩具

6-12月

▲●7

推动玩具车

9—12月

▲●8

拉绳

9-12月

▲9

伸手入容器中取物

10

瓶中取小粒食物

12—14月

▲11

用食指按动玩具开关

12-24月

12

打开盖子

●13

一只手拿2块积木

12—15月

▲14

把形状块插入形状板

19—24月

●15

标准位置敲打物品

24-36月

▲●16

逐页翻书

24—36月

●17

扭动玩具发条

★18

双手配合

用双手把玩物品

4-5月

▲19

积木互击

●▲20

双手拆玩具

●▲21

双手拼装玩具

▲22

双手拼装较紧较小玩具

48-60月

●23

套圈

24

拧开瓶盖

●25

穿洞板

48—60月

●26

手眼协调

叠起2块积木

●27

叠起7块积木

●28

叠起10块积木

36—48月

●29

穿中号的珠子

●30

穿小号的珠子

●31

穿微型的珠子

●32

穿鞋带

36-40月

33

从洞板中拿出小柱子

34

将小珠子放进小瓶里

41—42月

35

解扣子

41-42月

36

系扣子

42-48月

●37

快速对指

48-53月

38

折纸

55-56月

39

握笔写画

用掌心握笔

40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笔

●41

自己握笔在纸上涂鸦

●42

仿画竖线

23-24月

●43

仿画横线

27—28月

●44

仿画圆形

33-36月

●45

仿画十字

39-42月

●46

仿画正方形

49—50月

47

连线

53-54月

●48

在指定范围内画直线

●49

在指定范围内画曲线

●50

描画曲线

51

线内涂色

52

抄写文字

60-72月

●53

工具使用

用刀切开橡皮泥

●54

把橡皮泥搓成条状

36-48月

●55

拉开或套上笔套

●56

用胶棒贴配对图形

●57

盖印章画

●58

剪纸

25—26月

●59

剪断纸条

60

延直线剪纸

61

剪圆形

62

剪正方形

63

剪复杂图形

60—72月

64

用橡皮擦掉格子内字体

●65

把纸张放进文件袋内

66

用直尺划线10cm

备注:

★——代表观察项目

▲——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

●——代表同时考察幼儿模仿能力的项目

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

评分方法:

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

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

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

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

题数_______________

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

总分___________________

儿童期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

CARS评定的可以利用不同的观察资料来源,诸如心理测验或教室活动等场合下中的观察,父母的报告,以及有关儿童病史纪录等。

只要这些资料包含评定中所需要的信息,均可在进行评定时加以利用。

在获取必要的观察资料时,可以在CARS纪录纸上简要纪录相关的行为。

本书后面附有这一纪录表格,可用于`组织各种相关信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有充分完成相关资料的收集,才可进行相应评定。

在进行观察前,评定者应熟悉所有15个项目的描述和记分标准。

记录表的信息仅仅旨在提供某种提示线索,而不可替代以下关于项目描述和记分标准。

再进行观察时,应将自闭症儿童的行为与同龄正常儿童的行为加以比较。

在观察到某位儿童的行为与其同龄儿童相比不正常时,应进一步考虑这些行为的特异性、频率 

强度和持续时间。

CARS的目的旨在评定行为,而不涉及因果解释。

由于源于儿童期自闭症的一些行为,类似于因其他一些儿童期障碍所导致的行为,因此重要的是评定儿童行为偏离正常的程度,而不是评判该行为是否可由注入脑损伤或智力落后等障碍加以解释。

总成绩和缺损模式,才可以将自闭症儿童与其他发展障碍儿童区分开来。

观察阶段一旦完成,评定者就可以利用记录表上的纪录帮助进行实际的CARS评定。

实际的评定是在CARS记分纸上进行的。

在决定成绩之前,评定者最好阅读每个项目的所有行为描述。

CARS的记分中,每个项目有1~4等级。

1分表示该儿童的行为在该年龄儿童中属于正常范围内;

2分表示该儿童的行为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轻微异常;

3分表示行为中等异常;

4分表示该儿童的行为严重异常。

除了这四个等级外,在儿童的行为似乎处于两个等级范畴之间时,也用1.5、2.5、3.5加以表示。

例如,如果某一行为是轻微至中等异常时,应记为2.5。

因此,某个项目有7个评定等级:

 

落入正常范围

1.5 

非常轻微异常

轻微异常

2.5 

轻微至中等异常

中等程度异常

3.5 

中等至严重异常

严重异常

要记住,在确定异常程度时,评定者要考虑的不仅有儿童的实际年龄,而且还要考虑该行为的特异性、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某一儿童在这些维度上与正常儿童的差异程度越大,其行为越异常,得分将越高。

下面将对15个项目逐个加以界定。

这包括关于所欲观察行为的描述,也包括儿童可能做出反应的条件。

在这些考虑之后是4个评定等级,以及各个等级评定的行为观察基础。

(Ⅰ)与他人的关系:

孩子在各种环境怎样与人交往

界定

这是一项关于儿童在与他人互动的各种场合中的行为评定。

要考虑的内容

要考虑的包括有组织与没有组织的情景,在这些情境中儿童有机会与某一成人、兄弟姐妹或同伴互动。

也要考虑儿童对各种行为如何反应,这些行为包括悉心安排的旨在使儿童做出反应的持续努力、到准许儿童完全自由作出反应。

特别是要记录,要让儿童注意成人应持续多长时间或多大的努力。

既要记录儿童对身体接触、诸如拥抱或抚摸等表达情感的身体特征的反应,也要注意儿童对表扬和批评或惩罚的反应。

要考虑儿童对父母或其他人的依附程度。

也要考虑对陌生人的反应敏感性、超然态度、胆怯程度和注意程度。

记分

1. 

没有证据表明在与他人的关系上有困难或异常。

儿童的行为就其年龄而言是恰当的。

在被告知做什么时,可能观察到儿童有某种害羞、担忧或烦恼的反应,但是尚不至于超出同龄儿童很多。

2. 

轻微异常。

儿童可能回避与成人的眼睛接触,可能回避成人或在被迫与成人互动时烦躁不安,可能过渡害羞,可能不像正常同龄儿童一样对成人作出响应,或比多数同龄儿童更依附父母。

3. 

中等异常。

儿童有时显得冷漠(似乎无视成人的存在)。

有时为了引起儿童的注意,必须要持续而有效的努力。

儿童引发的身体接触极少;

身体接触可能没有感情色彩。

4. 

严重异常。

儿童始终十分冷淡或无视成人的所作所为。

他几乎 

从不对成人做出反应或引发与成人的接触。

在引发儿童的注意方面,只有最持久稳固的努力才可能有些许效果。

(Ⅱ)模仿:

孩子如何模仿他人的语言和动作

该量表评定的是基于儿童如何模仿言语和非言语动作。

要儿童模仿的行为,显然必须是在儿童的能力范围之内。

要记住,该量表旨在评估模仿的能力,而不是执刑具体任务或行为的能力。

通常,便利的做法是要求儿童模仿他此前已自发表现出来过的行为或技能。

考虑范畴

言语模仿可能包含重复简单声音,或重复长句子。

身体模仿可能包含模仿手的动作,或整个身体的运动,用剪刀剪东西,用铅笔画各种形状,或玩玩具。

要确保儿童认识到准许他做的是模仿,是游戏的一部分。

例如,要记录儿童如何回报一一个再见的手势,模仿鼓掌,或模仿托儿所的儿歌。

要注意儿童如何模仿简单的和复杂的声音与运动。

努力去辨识儿童是不愿去模仿、还是不能认识到成人要他去模仿、还是不能发出模仿成人所必需的声音(说出单词、作出相应运动)。

努力去纪录广泛的一系列要求儿童模仿的场景。

尤其是要注意,模仿是立即出现,还是在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延迟后才出现。

计分

1.适当的模仿。

儿童能够模仿与其技能水平相适应的声音、单词和运动。

2.轻微异常。

在多数时候,儿童模仿诸如拍手或单音节等简单的行为。

有时他可能只有在督促或一段延迟后才模仿。

3.中等异常。

儿童只是在部分时间里模仿,并且需要成人的一再坚持和帮助。

他经常可能是在一段延迟后才模仿。

4.严重异常。

即使是在成人的督促和帮助下,儿童仍很少或从不模仿声音、单词或运动。

(Ⅲ)情绪反应:

孩子对愉快或不快的情形如何反应

这是关于儿童对愉快和不愉快两种情境如何反应的评定。

它要确定儿童的情绪或是否与情景相适应。

该项目既关注反应类型的适宜性,也关注反应强度的适宜性。

考察范畴

评价儿童对诸如表示慈爱或赞许的举动、和善的呵痒、喜爱的玩具或食品、愉快的游戏或嬉闹等令人愉快刺激,有何反应;

也评价儿童对不愉快的刺激,诸如斥责或批评、拿走所喜爱的玩具或事物、困难的活动要求、惩罚或令人难受的做法等,做何反应。

不合适的反应类型有如没有任何明显原因,不可预测地改变心情,如无缘无故地突然大笑。

不适宜的反应程度,有如在其他同龄小孩往往表现出某种情绪时,该儿童却没有任何表情;

小题大做发脾气,或在对小事件作出反应时变得高度烦乱或高度兴奋。

1. 

与年龄和情境相适宜的情绪反应:

如同其面部表情、姿态和举止的变化所表明的,儿童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反应类型和反应程度。

2. 

轻微异常:

儿童偶尔表现出一些不适当的情绪反应类型或反应程度,其反应有时与他周边的对象或事件无关。

3. 

中等程度异常:

儿童表现出明确的迹象,表明他的情绪反应类型和程度不适当。

其反应可能是十分拘谨或过度兴奋,并且可能与情境无关。

即使在 

没有出现诱发情绪的对象或事件时,儿童也可能露出苦相、笑声或全身僵直的反应。

4. 

严重异常:

儿童的反应很少与环境吻合;

儿童一旦处于某种心境就难以改变,即使其从事的活动可能已经发生变化;

相反,在一段较短的时间里,即使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儿童则可能表现出相对不同的情绪。

(Ⅳ)肢体动作:

孩子如何协调肢体及有无异常动作

评定的是肢体运动的协调性和适切性;

它评定的内容包括诸如摆出某种姿势、转圈、敲打、摇摆、用脚尖走路和自我攻击等偏差。

除了考察儿童参与身体游戏活动外,还考察诸如用剪刀剪东西、画画或拼图等活动。

要评定儿童出现古怪肢体动作的频率和强度,为确定这些性为的持久性,应考察儿童在他人试图禁止其古怪肢体动作时的反应。

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肢体利用:

儿童肢体运动的轻易性、敏捷性和协调性与同龄儿童一样。

可能出现一些轻微的特异性行为,如笨拙、重复(强迫性)的行为、协调性不良、或极偶尔情况下出现如下述3中所刻画的更为异常的行为。

中度异常:

就其年龄而言,儿童的行为显得奇怪或异常,这可能包括奇特的手指活动、特异的手势或身体姿态、盯着自己的肢体或用指尖戳自己的肢体、自我指向的攻击行为、摇摆、转圈、手指扭动或用脚尖走路。

强烈或经常出现3中所列出的这些类型的行为,这是肢体使用严重异常的标志。

即使阻止他们或试图使他投入其他活动时,这些行为仍然存在。

(Ⅴ)使用物体:

孩子是否喜欢及如何使用玩具或其他物体

评定儿童对玩具或其它物体的兴趣,以及儿童如何使用它们。

考察儿童与玩具和其他物体之间如何互动,尤其是在有着许多项目可供选择的非结构化活动中。

这些项目必须适合于儿童的技能发展水平和兴趣。

要关注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水平。

要特别注意儿童如何使用带有能摇摆或旋转的部件的玩具。

例如过度专注于转动玩具车上的车轮,而不是滚动该玩具车。

要注意过度重复机械使用诸如积木等玩具,如重复把积木摆成一列,而不是用来构筑各种结构或图案。

要考察儿童是否对某些事物过度感兴趣;

而对具有相似技能的正常儿童而言,这些事物是不会让他们感兴趣的。

例如儿童是否用大量时间时间,一再冲洗马桶或观察水在水槽中流动?

是否关注于诸如本这类有着诸多条目但没有图画的东西?

最后,在看到关于玩具或物体如何使用的演示之后,儿童是否以某种比较适当的方式使用玩具。

适当的使用和兴趣:

儿童对玩具和物体的兴趣与其技能水平相适应,并以适当的方式使用这些玩具。

儿童对玩具的兴趣少于正常小孩,或可能以某种不适当的孩子气的方式玩玩具,如摇晃或吸吮,这些行为显然已经不适合于儿童现在的年龄。

儿童对玩具或其他物体的兴趣可能很小,也可能专注于以某种奇怪方式使用物件或玩具。

他可能将注意专注于某玩具的一个不显眼的部位,着迷于物件反射出来的光,重复移动物体的一个部件,或只玩一个物体而排斥所有其它物体。

这类行为至少可部分或暂时性地加以矫正。

儿童可能表现出如3中所述的行为,但频率和强度更大。

当儿童忙于这些不适当的行为时,他十分难以转移注意,并且这种不适当的使用物体的方式极其难以矫正。

(Ⅵ)对变化的适应:

孩子是否适应环境和活动的变化

该量表关注的是改变儿童已确立的惯例或定型的难度,以及使儿童从某种活动转变为另一种活动的难度。

这些困难与前一量表所评定的重复行为和行为模式有关。

要关注儿童对从一种活动变为另一种活动的反应,特别是儿童积极投入于前一个活动的时候。

要注意,对于他人试图改变其模式化反应或行为时,儿童有何反应,例如,如果让儿童独自玩时他可能以某种特定的方式重复对方积木,当成人试图改变这种反应模式时,儿童有何反应?

要关注儿童在常规活动发生改变时,他们有何反应。

例如,当有客人来临导致常规生活的某种变化、走一条不同的路线去学校、家里的家具重新摆设、向班级介绍一位新老师或新同学时,儿童是否表现出烦恼的迹象?

在诸如吃饭或上床睡觉等具体活动方面,儿童是否形成精制复杂的活动仪式?

是否坚持“非得如此”安排某些物件,或者只认准用某一特定器具吃饭或喝水?

与年龄相适应的反应:

儿童可能注意到惯常方式的变化,但能接受这些变化,也没有过多的烦恼。

当某一成人试图去改变任务时,儿童可能仍继续同样的活动或使用同样的材料,但儿童可被轻易分散注意或转移注意。

例如在去一家新的杂货店或沿一条新路线到学校时,儿童起初可能紧张焦虑,但可轻易安静下来。

儿童积极阻止常规的改变。

当有人试图使活动发生变化时,儿童则试图继续原来的活动,并且难以转移他的注意。

例如,他可能坚持将被移动过的家具放回原处。

当某一常规被改变时,他可能生气且不开心。

当发生变化时,儿童表现出强烈的反应,并且这种反应往往难以消除。

当强制儿童加以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